第一百一十三章:教派之争(下)
第十三章:教派之争(下)
“主公请息怒,”我起身捡起折扇送还给信长,并且劝谏道,“商人逐利,乃是天性;佛门门风败坏,也不是今天有的现象。以这件事情本身来说,主公及早现了不好的苗头,应该是一件幸事。”
“你这话说得不错,”信长点了点头,“那么,关于勘合贸易……”
听信长这样开了个话头,弗洛伊斯明白,接下来的谈话可能涉及政务了。他知趣的站了起来,躬身向信长告辞:“请允许我先行退下……非常感谢殿下这次的接见和对吾人的理解。期待还能有机会和殿下见面”
“会有机会的。”信长满意的给了他这样一个保证。
等到弗洛伊斯离开,信长继续问道:“关于勘合贸易的船队,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回主公,准备建造的三艘三千石大帆船,第一艘花费了三个半月,已经于去年年末交给信孝少主,由若狭水军派人试航;如今第二艘的工期也已过半,按照这个进度,应该可以提前完成主公交付的任务。”我回答说。
“赴明使团呢?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消息传来,”我摇了摇头,接下来的话语中却是胸有成竹,“不过,事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折。臣下估计,他们上月就已经到达北京,如今想必已完成此行的使命了吧”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信长十分欣慰,“也就是说,长秀的货物征集、使团编成工作也差不多可以着手进行了啰?”
“臣下这边没有问题,”我欠了欠身,“只不过,臣下虽然已经向明廷奏报广州市舶司过于遥远,请求重开宁波市舶司,但是目前还不知道明廷是否允准。所以,臣下还不能确定航线和航程,给养配额和货物运量也不能确定。”
“到广州和到宁波,有很大的区别吗?”信长不解的问道。
“有相当大的区别,”我试着向信长解释,“如果是到广州,那么航程比到宁波要远一倍,配备的给养也要相应增加。不仅如此,考虑到海风的变化,可能出和回返的时间也要调整;还有,因为交易地点不同,运出和采购的货物种类也要有所变化……”
“这些事你和长秀商量吧”信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我想说的是纪伊的事情”
“关于纪伊……”我有点跟不上节奏,怎么突然就从勘合贸易扯到了纪伊国?
“我得到消息,足利义昭一行得到堺町商人的资助,已经离开堺町,前往纪伊国依附畠山高政了,而且毛利家也派了人,似乎和义昭有些联络,”信长冷哼一声,显然又想起了畠山高政不肯降服的往事,“这是南海道的事情。既然你这几个月有空,就趁着还没有和毛利家生冲突,先把畠山高政的势力和边上的杂贺众都清除掉吧”
现在就征伐纪伊?我感到有点头痛。纪伊国也是个大坑,国内的杂贺众、国人众、高野山、根来寺和粉河寺,哪一家都不是那么好惹的,若要平定的话,恐怕比一向宗轻松不到哪去。历史上织田信忠和秀吉分别征伐纪伊国,每次都动员了近十万兵力,能取得不错的战果,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例如秀吉出兵的那次,根据日本耶稣会的年鉴和弗洛伊斯《日本史》的数据,秀吉的损失是将近一万人,纪伊方面仅死亡人数就达到一万五千以上。
就目前的形势,我觉得完全不用理会足利义昭,让他待在纪伊国就好。国内的寺社势力虽大,但是他们基本不参与武家之间的争斗。例如高野山,作为和天台比叡山其名的全真言宗总本山,除了在南北朝时期支持过南朝外,其余时间一直保持着然世外的态度,以致战国时代的各大名死后,为了身后的安全和祭祀的保证,六成以上的人都在这里设置了灵所(包括武田胜赖,战败前就遣人向高野山寄进一些黄金,并送去了自己常用的佛像、经卷、肋差等)。所以,足利义昭根本无法借用他们的力量,即使再怎么不甘心,能办到的不过是在纪伊做做打倒信长的白日梦罢了。
但如果出兵攻打纪伊国,国内的寺社力量肯定会反抗,而足利义昭也很可能转往毛利家领内,勾连毛利家和信长为敌。到时候,不仅是在纪伊,就是在四国和濑户内海,我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这绝对会出我的应付能力。
我决定推辞这个任务:“关于这件事,臣下自感无力承担。”
“你说什么?”信长不满的看了过来,“是无力承担吗?”
“正是,纪伊国寺社势力极为庞大,要平定的话,恐怕要动用整个畿内的力量吧”我斟酌着说道,“如今石山的一向宗尚未未定,随时有可能趁乱起事,所以臣下认为,还不是征伐纪伊的时候。”
“你担心寺社势力?担心一向宗?”信长略一思索,笑了起来,“放心吧没让你去攻击高野山……正是知道你是真言宗的,所以让你负责攻略啊可以缓和与高野山、根来寺方面的关系,还可以调略杂贺众中信奉真言宗的土桥一派,孤立信奉一向宗的铃木家”
“是。臣下领命。”我松了一口气,仅是杂贺众和畠山高政的话,我还是可以应付的。如今的信长,毕竟还没有疯,行事还有分寸,判断和策略也十分恰当。
“那么你就下去准备吧。”信长吩咐说。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越前国的形势突然生了变化。
事情的起因,是越前守护代桂田长俊施政过于严苛。为了防备加贺的一向宗势力,他居然在春种前征民役修建城池,而且严令必须在五月农闲期之前完工。但是,他主政越前几个月,朝仓家的大部分积蓄又被信长带走,他根本拿不出建城所需的资金和军粮,只能向国中的大小武士领主摊派。这样一来,无论是武士还是领民都不愿忍受了,先是领内的农民们掀起了抵抗民役和加征的土一揆,然后以府中领主富田长繁为的武士们也起兵反抗桂田长俊。两方于二月中旬合流,人数高达三万,很就攻下正在重建的一乘谷城,将桂田长俊一族尽数斩杀。
次日,富田长繁顺势北向,攻击织田家三代官所在的北之庄城。三代官派出朝仓景健、朝仓景胤作为使者,以退出越前为条件,说服富田长繁停止了攻击。之后三代官逃回京都,向信长报讯;而富田长繁则斩杀了国中另一位实力者、掌握大野郡的鱼住景固一族,自称越前守护代,独揽一国大权,并且将弟弟作为人质送往京都,向信长提出赐封越前守护的要求。
以信长的性格,在一般情况下,是肯定不会答应他的——不仅不答应,很可能还会勃然大怒,立刻聚兵讨伐。然而这时候,加贺一向宗却趁机行动了,显如派驻加贺的坊官、被信众称为“加州大将”的七里赖周聚集了十四万一向宗信众,越过失去鱼住一族和大野众守备的大野郡,很攻进了乱成一团的越前府中。正是这样一个情报,让信长改变了主意,他立刻给富田长繁送去了守护任命朱印状,命令他就地抵挡一向宗。
考虑到富田长繁力量不足,肯定无法取胜,而且越前看来还要乱上一阵,信长放弃了迁到今滨的打算,正式将北近江浅井家旧领伊香、浅井、坂田三郡封给羽良秀吉,作为南近江和美浓国的屏障,并且继续修筑今滨城。然后,他将畿内的大部分力量召集起来,准备应付蠢蠢欲动的石山本愿寺。
除此以外,作为信长的盟友和加贺、越中一向宗的死敌,上杉谦信也趁机出阵,攻击越中的增山、守山等城,并且把势力伸入了加贺国……
就这样,在短短的大半个月之间,整个畿内和北6忽然乱成了一锅粥。织田主家和自己本家的大量情报蜂拥而来,几乎让我目不暇接。
但是,在那些充斥着军势、战况、伤亡等关键军情之外,有一则不起眼的情报却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三月三日,南禅寺南禅院院主仁如集尧圆寂。
这个消息,让我忍不住好一阵黯然。来到日本十多年,仁如集尧可以说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位真正的有道高僧,也是极少数让我感到亲切、愿意引为师长的人物。虽然因为要征伐纪伊,我暂时放弃了脱离真言宗皈依禅宗的想法,但是我还是期望着能够继续和这位大师交流。只不过,我近正忙于景次郎元服的事,一时无法抽出时间而已,没想到却是再也没有了机会。
和信奉禅宗的竹中重治拜祭过仁如集尧,我信步走出寺外,在山门之外停下了脚步。山坡上的云珠樱绯红如梦,纷繁的花瓣不停的飘落着,在一片静谧中,似乎就能听见花瓣落地的声音。想到去年仁如集尧还曾经邀我来年春天一同鉴赏,再想到在京都这片平静之地以外,周围正是战云密布,连我自己也马上就要出征,心中不禁就涌起一些世事无常的感慨来。
竹中重治忽然咳嗽了几声,又让我想起了一件心事,于是连忙问道:“这两年身体还好吧?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症候?”
“主公放心,没什么问题,”竹中重治微微露出一个苦笑,“就是近不得这些时令鲜花,不然就咳嗽不停,而且身上奇痒无比……所以樱花虽好,却一直没能仔细鉴赏一番,只能如这般远观罢了。这真是一件莫大的遗憾啊”
“还有这样的事情吗?”我笑着问道,心里却放下了心。看来只是对花粉过敏而已,并没有什么大问题,长期住在海边的温暖地带,对身体确实有好处。
“是,一直都这样。小的时候,在这个季节,一般很少出门的。”竹中重治回答。
“既然这样,那么就不看了,先回本能寺吧”我率先向前走去,点头叹道,“总之没事就好。这几年来,一直是你负责三重城和三重町的繁杂事务,而且还要抽空教导景次郎,我真担心你撑不住……但是,家中除了你,一时也没人能够担负起这副重任,所以只好偏劳了。”
“得主公托以重任,是臣下的荣幸,”竹中重治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如今为少主元服,大概是为了赶上纪伊征伐吧?……能够看到少主在战场上的英姿,而主公的事业也有了后继的人,家中的诸位一定会感动莫名的。”
“不错,难得这次是奉主公之命单独出征,可以由他担任我的副将,这样的机会不多啊”我微微叹了口气,“之后征伐毛利,他大概要留守伊势,无法出阵吧身为武家之,不能在战场上有所表现,总是会有些缺憾。”
“主公无需担心,”竹中重治显然明白了我的考虑,出言安慰道,“如今大殿席卷天下之势已成,而且进展非常迅,等到少主继承家业,恐怕不会遇到多少战事了。之后以本家的地位和少主的身份,自然是主政中枢,这正是少主挥能之时啊。”
“你说的很对。”我点了点头。
如果事情一直这样展下去,作为家中第一大势力和信长本人的女婿,景次郎自然是不会放在外面的。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景次郎确实有内政方面的能,他身边的竹中重治、山内一丰、前田玄以,一直是家中内政方针的制定者,包括三奉行制度、尺贯法、市易法、统一户籍等所有的创和改革,都是从三重郡开始实施,然后推广到家中所有领地,甚至整个织田家。这些政策的出台和修订,他都亲自经历过,长期的耳濡目染,自然会近朱者赤。
只不过,世事如棋局局,谁能保证事情没有波折?明日之事就一定正如昨日?即使是我,现在也有很多事情无法保证,所能够做的,不过是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而已。
“主公请息怒,”我起身捡起折扇送还给信长,并且劝谏道,“商人逐利,乃是天性;佛门门风败坏,也不是今天有的现象。以这件事情本身来说,主公及早现了不好的苗头,应该是一件幸事。”
“你这话说得不错,”信长点了点头,“那么,关于勘合贸易……”
听信长这样开了个话头,弗洛伊斯明白,接下来的谈话可能涉及政务了。他知趣的站了起来,躬身向信长告辞:“请允许我先行退下……非常感谢殿下这次的接见和对吾人的理解。期待还能有机会和殿下见面”
“会有机会的。”信长满意的给了他这样一个保证。
等到弗洛伊斯离开,信长继续问道:“关于勘合贸易的船队,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回主公,准备建造的三艘三千石大帆船,第一艘花费了三个半月,已经于去年年末交给信孝少主,由若狭水军派人试航;如今第二艘的工期也已过半,按照这个进度,应该可以提前完成主公交付的任务。”我回答说。
“赴明使团呢?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消息传来,”我摇了摇头,接下来的话语中却是胸有成竹,“不过,事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折。臣下估计,他们上月就已经到达北京,如今想必已完成此行的使命了吧”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信长十分欣慰,“也就是说,长秀的货物征集、使团编成工作也差不多可以着手进行了啰?”
“臣下这边没有问题,”我欠了欠身,“只不过,臣下虽然已经向明廷奏报广州市舶司过于遥远,请求重开宁波市舶司,但是目前还不知道明廷是否允准。所以,臣下还不能确定航线和航程,给养配额和货物运量也不能确定。”
“到广州和到宁波,有很大的区别吗?”信长不解的问道。
“有相当大的区别,”我试着向信长解释,“如果是到广州,那么航程比到宁波要远一倍,配备的给养也要相应增加。不仅如此,考虑到海风的变化,可能出和回返的时间也要调整;还有,因为交易地点不同,运出和采购的货物种类也要有所变化……”
“这些事你和长秀商量吧”信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我想说的是纪伊的事情”
“关于纪伊……”我有点跟不上节奏,怎么突然就从勘合贸易扯到了纪伊国?
“我得到消息,足利义昭一行得到堺町商人的资助,已经离开堺町,前往纪伊国依附畠山高政了,而且毛利家也派了人,似乎和义昭有些联络,”信长冷哼一声,显然又想起了畠山高政不肯降服的往事,“这是南海道的事情。既然你这几个月有空,就趁着还没有和毛利家生冲突,先把畠山高政的势力和边上的杂贺众都清除掉吧”
现在就征伐纪伊?我感到有点头痛。纪伊国也是个大坑,国内的杂贺众、国人众、高野山、根来寺和粉河寺,哪一家都不是那么好惹的,若要平定的话,恐怕比一向宗轻松不到哪去。历史上织田信忠和秀吉分别征伐纪伊国,每次都动员了近十万兵力,能取得不错的战果,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例如秀吉出兵的那次,根据日本耶稣会的年鉴和弗洛伊斯《日本史》的数据,秀吉的损失是将近一万人,纪伊方面仅死亡人数就达到一万五千以上。
就目前的形势,我觉得完全不用理会足利义昭,让他待在纪伊国就好。国内的寺社势力虽大,但是他们基本不参与武家之间的争斗。例如高野山,作为和天台比叡山其名的全真言宗总本山,除了在南北朝时期支持过南朝外,其余时间一直保持着然世外的态度,以致战国时代的各大名死后,为了身后的安全和祭祀的保证,六成以上的人都在这里设置了灵所(包括武田胜赖,战败前就遣人向高野山寄进一些黄金,并送去了自己常用的佛像、经卷、肋差等)。所以,足利义昭根本无法借用他们的力量,即使再怎么不甘心,能办到的不过是在纪伊做做打倒信长的白日梦罢了。
但如果出兵攻打纪伊国,国内的寺社力量肯定会反抗,而足利义昭也很可能转往毛利家领内,勾连毛利家和信长为敌。到时候,不仅是在纪伊,就是在四国和濑户内海,我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这绝对会出我的应付能力。
我决定推辞这个任务:“关于这件事,臣下自感无力承担。”
“你说什么?”信长不满的看了过来,“是无力承担吗?”
“正是,纪伊国寺社势力极为庞大,要平定的话,恐怕要动用整个畿内的力量吧”我斟酌着说道,“如今石山的一向宗尚未未定,随时有可能趁乱起事,所以臣下认为,还不是征伐纪伊的时候。”
“你担心寺社势力?担心一向宗?”信长略一思索,笑了起来,“放心吧没让你去攻击高野山……正是知道你是真言宗的,所以让你负责攻略啊可以缓和与高野山、根来寺方面的关系,还可以调略杂贺众中信奉真言宗的土桥一派,孤立信奉一向宗的铃木家”
“是。臣下领命。”我松了一口气,仅是杂贺众和畠山高政的话,我还是可以应付的。如今的信长,毕竟还没有疯,行事还有分寸,判断和策略也十分恰当。
“那么你就下去准备吧。”信长吩咐说。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越前国的形势突然生了变化。
事情的起因,是越前守护代桂田长俊施政过于严苛。为了防备加贺的一向宗势力,他居然在春种前征民役修建城池,而且严令必须在五月农闲期之前完工。但是,他主政越前几个月,朝仓家的大部分积蓄又被信长带走,他根本拿不出建城所需的资金和军粮,只能向国中的大小武士领主摊派。这样一来,无论是武士还是领民都不愿忍受了,先是领内的农民们掀起了抵抗民役和加征的土一揆,然后以府中领主富田长繁为的武士们也起兵反抗桂田长俊。两方于二月中旬合流,人数高达三万,很就攻下正在重建的一乘谷城,将桂田长俊一族尽数斩杀。
次日,富田长繁顺势北向,攻击织田家三代官所在的北之庄城。三代官派出朝仓景健、朝仓景胤作为使者,以退出越前为条件,说服富田长繁停止了攻击。之后三代官逃回京都,向信长报讯;而富田长繁则斩杀了国中另一位实力者、掌握大野郡的鱼住景固一族,自称越前守护代,独揽一国大权,并且将弟弟作为人质送往京都,向信长提出赐封越前守护的要求。
以信长的性格,在一般情况下,是肯定不会答应他的——不仅不答应,很可能还会勃然大怒,立刻聚兵讨伐。然而这时候,加贺一向宗却趁机行动了,显如派驻加贺的坊官、被信众称为“加州大将”的七里赖周聚集了十四万一向宗信众,越过失去鱼住一族和大野众守备的大野郡,很攻进了乱成一团的越前府中。正是这样一个情报,让信长改变了主意,他立刻给富田长繁送去了守护任命朱印状,命令他就地抵挡一向宗。
考虑到富田长繁力量不足,肯定无法取胜,而且越前看来还要乱上一阵,信长放弃了迁到今滨的打算,正式将北近江浅井家旧领伊香、浅井、坂田三郡封给羽良秀吉,作为南近江和美浓国的屏障,并且继续修筑今滨城。然后,他将畿内的大部分力量召集起来,准备应付蠢蠢欲动的石山本愿寺。
除此以外,作为信长的盟友和加贺、越中一向宗的死敌,上杉谦信也趁机出阵,攻击越中的增山、守山等城,并且把势力伸入了加贺国……
就这样,在短短的大半个月之间,整个畿内和北6忽然乱成了一锅粥。织田主家和自己本家的大量情报蜂拥而来,几乎让我目不暇接。
但是,在那些充斥着军势、战况、伤亡等关键军情之外,有一则不起眼的情报却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三月三日,南禅寺南禅院院主仁如集尧圆寂。
这个消息,让我忍不住好一阵黯然。来到日本十多年,仁如集尧可以说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位真正的有道高僧,也是极少数让我感到亲切、愿意引为师长的人物。虽然因为要征伐纪伊,我暂时放弃了脱离真言宗皈依禅宗的想法,但是我还是期望着能够继续和这位大师交流。只不过,我近正忙于景次郎元服的事,一时无法抽出时间而已,没想到却是再也没有了机会。
和信奉禅宗的竹中重治拜祭过仁如集尧,我信步走出寺外,在山门之外停下了脚步。山坡上的云珠樱绯红如梦,纷繁的花瓣不停的飘落着,在一片静谧中,似乎就能听见花瓣落地的声音。想到去年仁如集尧还曾经邀我来年春天一同鉴赏,再想到在京都这片平静之地以外,周围正是战云密布,连我自己也马上就要出征,心中不禁就涌起一些世事无常的感慨来。
竹中重治忽然咳嗽了几声,又让我想起了一件心事,于是连忙问道:“这两年身体还好吧?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症候?”
“主公放心,没什么问题,”竹中重治微微露出一个苦笑,“就是近不得这些时令鲜花,不然就咳嗽不停,而且身上奇痒无比……所以樱花虽好,却一直没能仔细鉴赏一番,只能如这般远观罢了。这真是一件莫大的遗憾啊”
“还有这样的事情吗?”我笑着问道,心里却放下了心。看来只是对花粉过敏而已,并没有什么大问题,长期住在海边的温暖地带,对身体确实有好处。
“是,一直都这样。小的时候,在这个季节,一般很少出门的。”竹中重治回答。
“既然这样,那么就不看了,先回本能寺吧”我率先向前走去,点头叹道,“总之没事就好。这几年来,一直是你负责三重城和三重町的繁杂事务,而且还要抽空教导景次郎,我真担心你撑不住……但是,家中除了你,一时也没人能够担负起这副重任,所以只好偏劳了。”
“得主公托以重任,是臣下的荣幸,”竹中重治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如今为少主元服,大概是为了赶上纪伊征伐吧?……能够看到少主在战场上的英姿,而主公的事业也有了后继的人,家中的诸位一定会感动莫名的。”
“不错,难得这次是奉主公之命单独出征,可以由他担任我的副将,这样的机会不多啊”我微微叹了口气,“之后征伐毛利,他大概要留守伊势,无法出阵吧身为武家之,不能在战场上有所表现,总是会有些缺憾。”
“主公无需担心,”竹中重治显然明白了我的考虑,出言安慰道,“如今大殿席卷天下之势已成,而且进展非常迅,等到少主继承家业,恐怕不会遇到多少战事了。之后以本家的地位和少主的身份,自然是主政中枢,这正是少主挥能之时啊。”
“你说的很对。”我点了点头。
如果事情一直这样展下去,作为家中第一大势力和信长本人的女婿,景次郎自然是不会放在外面的。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景次郎确实有内政方面的能,他身边的竹中重治、山内一丰、前田玄以,一直是家中内政方针的制定者,包括三奉行制度、尺贯法、市易法、统一户籍等所有的创和改革,都是从三重郡开始实施,然后推广到家中所有领地,甚至整个织田家。这些政策的出台和修订,他都亲自经历过,长期的耳濡目染,自然会近朱者赤。
只不过,世事如棋局局,谁能保证事情没有波折?明日之事就一定正如昨日?即使是我,现在也有很多事情无法保证,所能够做的,不过是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