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江逸的无解答复
许多观众也都摸不着头脑!
比起孔子对现代毫无了解不同,他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如今华夏实在有太多可以描述的现状。
而无论描述哪一方面,都绝不是四个字可以概括和形容的!
江逸直接了当的回道----“居安思危!”
“6啊,居安思危?!”
“江神你要是这么答的话,那可真就无解了!”
“可不是嘛!从春秋到现代,居安思危这四个字可不就贯彻着我们的历史嘛,即便到现代依然适用!”
“无论是从工作还是生活,还是从个人到国家,哪个不都在居安思危?”
比起华夏观众一听就懂不同,外国观众却是十分迷糊,华夏的语言文学真就到了这么恐怖的地步?
“居安思危?”
孔圣人惊异道:“何解?”
“后世的华夏已无战火,在祖国的庇护之下,我们虽还不是最富有之民族,却享受着世界上最和平的环境!”
“此,便是居安!”
当听到最和平三个字时,孔圣人眼角止不住的露出喜意:“好!好一个最和平的环境,如此岂不快哉!”
“那是爱人之仁,还是复礼之仁?”
这一问可把一些观众给问迷糊了。
“哪位大佬给我科普一下,仁还分这两种的嘛?”
“楼上,孔子的战争观主要体现在他的仁学思想上,而他的仁便有爱人之仁和克己复礼之仁两种!”
一个孔学爱好者噼里啪啦的打字道:“从爱人之仁的角度来说,孔子是反对战争的,但是从克己复礼之仁上来讲,他又是认可乃至于支持维护礼制的战争的!”
“啊?这么矛盾的嘛?”
“那孔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哈哈哈,圣人的思想要是那么好解析,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国拿来研究了,看看国家队的发挥吧!”
观众们再次把重心放在了江逸身上,觉得他有国家队为后盾,必然能做好。
此时此刻,若是江逸看到这句话,怕是会心态炸裂。
真要有团队,他能一天五期!
他对着孔圣人回道:“爱人之仁!”
“后世之安,便是建立在爱人的基础上,华夏爱民,所以民亦爱华夏,华夏不轻易伤他国之民,所以他国也不会轻易伤华夏之民,一是仰仗如今华夏富强,二是华夏尊重每一个合法的生命,这便是居安之前提。”
“嗯,此倒也与我所倡导之仁颇为类似,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只有战争,不用战争而实现仁化,才是上上策。”
孔圣人欣慰的笑道:“看来,我没有做到的事情,后世做到了!”
“但也有思危之处!”
江逸补充道。
孔圣人问道:“何意?”
“正如春秋时期会礼崩乐坏一般,后世各国无论是局部和是全局皆有隐患,和平的只是我华夏。”
“战火从来未曾熄灭过,而是我们生在了华夏的庇佑之下,是有我们的子弟兵,将一切外来威胁阻挡在了国境之外!”
“世界,究竟有多大?”
孔子不解的问道。
他本以为华夏和平也就是世界太平了,即便周边有些异族,但那对华夏而言也不足为虑。
可听后世的言行,似乎并非如此?
“有七大洲,四大洋----”
江逸抛出了一个在古人看来绝对震撼无比的言论。
他知道说是说不清的,干脆心念一动,让时空之镜呈现出现了这个世界的模样。
先是重点让孔圣人看了一些春秋的大致范围,再是不断的呈现出整体范围。
江逸肉眼可见的看到,孔圣人的神色从吃惊到震惊,眼睛从最开始的微微睁大,到之后布满血丝,踉跄的后退了几步。
他时刻关注着孔圣人的状态,在发觉他实在要受不了的时候,让时空之镜迅速停止。
这种冲击绝非是古人可以轻易承受的,尤其对已经晚年的圣人来说,若真的完全颠覆他的世界观,这场对话也就夭折了。
“世……世界竟有如此之大?”
孔圣人难以置信。
江逸赶紧将他搀扶了住,说道:“是的,所以圣人的天下大同,基本不可能实现。”
“所以即便后世如今居安,也不能不思危,因为这个世界随时可能如春秋般爆发乱战,到那时,拳头硬者才能以德服人。”
“正如后世一些言论所说的那般:弱后不一定挨打,那只是因为我们还不想打你!”
“一旦后世忘记思危,等待华夏的必是灭顶之灾,保家卫国,这不仅仅是军人的事情。”
孔圣人沉默许久,长叹了一口气:“唉,只此一个地域,都无法实现天下大同,更何况是如此之大的世界?”
如果说,他之前对自己的弟子,乃至于后世能够实现天下大同还抱有一丝奢望的话,那么这一刻,他已经彻底不期待这些了。
若是他再年轻一些,也许不管世界多大,都还会有那股心劲,大不了收个三万,或是十几万门生便是了。
可他年老了,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弟子的死去,一场又一场战争越发惨烈之后,又看到了如此世界,信仰如何能不崩塌?
“我的志向,终究只能在梦中了……”
孔圣人一下子又更苍老了许多。
江逸却不苟同:“圣人何需妄自菲薄!”
“您的志向的确无法实现,但这并不影响,您的思想依然给后世带来极大的影响力!”
“您的弟子为你记录出来的论语,在后世足被各个国家拿去研究学习,并有四十多种语言的译本!”
“更是有75位诺奖获得者在国际上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
“诺奖是后世的世界级奖项之一,21世纪指的便是两千多年后的世界!”
“礼之一字更是时刻贯穿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进程,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
孔圣人激动的看向江逸,说道:“此言,当真否?”
“后世,真的人人遵礼?”
“夫子,何必非得人人不可呢?”
江逸对着孔圣人说道:“相信您也从未觉得人人皆会如此吧?”
比起孔子对现代毫无了解不同,他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如今华夏实在有太多可以描述的现状。
而无论描述哪一方面,都绝不是四个字可以概括和形容的!
江逸直接了当的回道----“居安思危!”
“6啊,居安思危?!”
“江神你要是这么答的话,那可真就无解了!”
“可不是嘛!从春秋到现代,居安思危这四个字可不就贯彻着我们的历史嘛,即便到现代依然适用!”
“无论是从工作还是生活,还是从个人到国家,哪个不都在居安思危?”
比起华夏观众一听就懂不同,外国观众却是十分迷糊,华夏的语言文学真就到了这么恐怖的地步?
“居安思危?”
孔圣人惊异道:“何解?”
“后世的华夏已无战火,在祖国的庇护之下,我们虽还不是最富有之民族,却享受着世界上最和平的环境!”
“此,便是居安!”
当听到最和平三个字时,孔圣人眼角止不住的露出喜意:“好!好一个最和平的环境,如此岂不快哉!”
“那是爱人之仁,还是复礼之仁?”
这一问可把一些观众给问迷糊了。
“哪位大佬给我科普一下,仁还分这两种的嘛?”
“楼上,孔子的战争观主要体现在他的仁学思想上,而他的仁便有爱人之仁和克己复礼之仁两种!”
一个孔学爱好者噼里啪啦的打字道:“从爱人之仁的角度来说,孔子是反对战争的,但是从克己复礼之仁上来讲,他又是认可乃至于支持维护礼制的战争的!”
“啊?这么矛盾的嘛?”
“那孔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哈哈哈,圣人的思想要是那么好解析,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国拿来研究了,看看国家队的发挥吧!”
观众们再次把重心放在了江逸身上,觉得他有国家队为后盾,必然能做好。
此时此刻,若是江逸看到这句话,怕是会心态炸裂。
真要有团队,他能一天五期!
他对着孔圣人回道:“爱人之仁!”
“后世之安,便是建立在爱人的基础上,华夏爱民,所以民亦爱华夏,华夏不轻易伤他国之民,所以他国也不会轻易伤华夏之民,一是仰仗如今华夏富强,二是华夏尊重每一个合法的生命,这便是居安之前提。”
“嗯,此倒也与我所倡导之仁颇为类似,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只有战争,不用战争而实现仁化,才是上上策。”
孔圣人欣慰的笑道:“看来,我没有做到的事情,后世做到了!”
“但也有思危之处!”
江逸补充道。
孔圣人问道:“何意?”
“正如春秋时期会礼崩乐坏一般,后世各国无论是局部和是全局皆有隐患,和平的只是我华夏。”
“战火从来未曾熄灭过,而是我们生在了华夏的庇佑之下,是有我们的子弟兵,将一切外来威胁阻挡在了国境之外!”
“世界,究竟有多大?”
孔子不解的问道。
他本以为华夏和平也就是世界太平了,即便周边有些异族,但那对华夏而言也不足为虑。
可听后世的言行,似乎并非如此?
“有七大洲,四大洋----”
江逸抛出了一个在古人看来绝对震撼无比的言论。
他知道说是说不清的,干脆心念一动,让时空之镜呈现出现了这个世界的模样。
先是重点让孔圣人看了一些春秋的大致范围,再是不断的呈现出整体范围。
江逸肉眼可见的看到,孔圣人的神色从吃惊到震惊,眼睛从最开始的微微睁大,到之后布满血丝,踉跄的后退了几步。
他时刻关注着孔圣人的状态,在发觉他实在要受不了的时候,让时空之镜迅速停止。
这种冲击绝非是古人可以轻易承受的,尤其对已经晚年的圣人来说,若真的完全颠覆他的世界观,这场对话也就夭折了。
“世……世界竟有如此之大?”
孔圣人难以置信。
江逸赶紧将他搀扶了住,说道:“是的,所以圣人的天下大同,基本不可能实现。”
“所以即便后世如今居安,也不能不思危,因为这个世界随时可能如春秋般爆发乱战,到那时,拳头硬者才能以德服人。”
“正如后世一些言论所说的那般:弱后不一定挨打,那只是因为我们还不想打你!”
“一旦后世忘记思危,等待华夏的必是灭顶之灾,保家卫国,这不仅仅是军人的事情。”
孔圣人沉默许久,长叹了一口气:“唉,只此一个地域,都无法实现天下大同,更何况是如此之大的世界?”
如果说,他之前对自己的弟子,乃至于后世能够实现天下大同还抱有一丝奢望的话,那么这一刻,他已经彻底不期待这些了。
若是他再年轻一些,也许不管世界多大,都还会有那股心劲,大不了收个三万,或是十几万门生便是了。
可他年老了,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弟子的死去,一场又一场战争越发惨烈之后,又看到了如此世界,信仰如何能不崩塌?
“我的志向,终究只能在梦中了……”
孔圣人一下子又更苍老了许多。
江逸却不苟同:“圣人何需妄自菲薄!”
“您的志向的确无法实现,但这并不影响,您的思想依然给后世带来极大的影响力!”
“您的弟子为你记录出来的论语,在后世足被各个国家拿去研究学习,并有四十多种语言的译本!”
“更是有75位诺奖获得者在国际上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
“诺奖是后世的世界级奖项之一,21世纪指的便是两千多年后的世界!”
“礼之一字更是时刻贯穿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进程,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
孔圣人激动的看向江逸,说道:“此言,当真否?”
“后世,真的人人遵礼?”
“夫子,何必非得人人不可呢?”
江逸对着孔圣人说道:“相信您也从未觉得人人皆会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