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明军的大秀【求收藏,求追读】
巴淡岛到坤甸顺风。
约莫早上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出发的。
下午太阳还没下山就到了。
这是本次作战的参谋指挥部早就计算好了的时间。
明军陆军、海军都有各级参谋部。
而这次作战也设立了专门的作战指挥部。
指挥部中活跃的就是各类作战参谋。
将大军行进的路线进行了精心的规划,排除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
和人们想象中的羽扇纶巾的军师形象不同。
参谋们更多的是做一些细致活。
计算行军距离啊,确定安营扎寨的地点啊,粮食如何供应啊等等。
这些都必须要在战前做出计划。
然后给再根据计划进行任务分割。
在参谋部的计算下。
大军就像是一具严丝合缝运行着的战争机器。
很快。
大军先头部队先进入港口,控制港口周围之后。
大军主力才缓缓入港。
港口外已经有不少华工在围观了。
从运输船上下来的士卒一个个背着背包,扛着火枪,腰上缠着一圈子弹带,脚上也不是绑腿了,而是专门的有鞋带绑紧了的长筒靴。
军官们则是脖子上挂着哨子,用哨声指挥着大军下船。
士卒们硬底鞋踩在甲板上的声音极为整齐。
此起彼伏的哨声下,是整齐而又有规律的“哆、哆、哆”的声音。
士兵们一言不发,好像是一台机器的零件一样。
排着队从船上下来之后,又在港口的空地上整队,之后以连为单位朝着预定的驻扎地点而去。
有序。
迅速。
三千六百名步兵很快就下船了。
这一幕看的周围的华工们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强兵。
但是这样的整齐划一,数千人犹如一人的场景还是深深的震撼了他们。
良久都没人敢说话。
看到这一幕的朱道桦很满意——其实这一幕在巴淡岛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了。
人员下船,物质下船等等。
其实在没有演练过的时候也是相当混乱,乱糟糟的。
不过在演练了好几遍之后。
大家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而之所以要这么做的目的。
当然是朱老板的一场“军事秀”了。
换句话说。
这整个婆罗洲作战。
都是一场“军事秀”。
不但是要秀给南洋诸国使节组成的“军事观摩团”看,也要秀给兰芳当地的华人看。
要让他们看看大明军威。
也要让这些还对清国心存幻想的人们看看。
这等军威之下。
指望大清远不如指望大明。
围观的华人们确实是被秀了。
而“军事观摩团”的各国使节的表情也差不多。
大军从港口下船。
这虽然听起来相当简单。
但是这是最容易出现混乱的时候。
然而明军毫无疑问完成了一次非常漂亮的“军事秀”。
“这等强兵....明王复明可期!”
在一艘大福船上,松平家利低声说道。
...........
“老天保佑,妈祖保佑,祖宗保佑....保佑我刘乾兴一战破贼,奠定我刘家百年基业!”
在同一时间。
率领着两万“大清天兵”的刘乾兴也在暗自祈祷。
这一战。
对刘家来说也是许胜不许败的。
先不说败了之后明军会不会砍了他们的脑壳。
就是招募这两万大军的开销。
就已经把刘家的家底都掏空了。
虽然两万好汉是肯定心向大清的。
但是不等于他们就会为大清白白干活了。
光是安家费,刘家就得每個人掏10两白银。
这可就是白花花的二十万两啊。
再加上采购军械、制作军服、营帐、准备粮草、制造人力推车、雇佣随军的民夫伙夫等,又花了二十万。
这四十万两白银,刘家掏出了三十万,还有几家一起跟着反明的兰芳宗族一起凑了十万。
这一战要是败了。
不用明军砍他刘乾兴的脑壳。
他自己就得去跳海了——都破产了,没钱了。
当大清忠臣当道这个份上。
也是没谁了。
人家大清朝自己正儿八经的官,甚至是有资格当大清皇帝的奴才的八旗旗人,那没有像是他刘乾兴一样,举家为清的啊。
这可真的是一颗红心向大清啊。
“不过这一回联合了婆罗洲诸国,一共有八万大军,坤甸那边传来的消息...那朱道桦只带了四千陆军就来了,我这可是相当于逆明军的二十倍!!”
“二十倍的兵力优势,怎么...也能赢了吧?”
坐在滑竿上的刘乾兴睁着眼睛张望,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队伍,心里面顿时觉得有了些许底气。
..........
既然是要秀。
那就要当着面秀。
本来按照拿破仑的想法,就是大军直接突击,和对手打一次遭遇战,一战破敌。
不过朱道桦执着于要秀给兰芳诸姓的华人看。
而且要秀得漂亮,那就要选个好点的秀场。
最终经过联合参谋部的勘测,选定了一处位于坤甸城不远处的开阔地。
把所有的树木杂草都清理掉之后。
就是一片视线毫无遮挡的平原。
诸人无论是站在罗家围楼还是坤甸城的低矮城墙上,都能看到战场的情况。
就在这一片朱道桦选定的战场一侧。
明军很快就立起了一道营寨。
营寨周围挖掘了壕沟,壕沟一侧是一道胸墙,便于打排枪。
而胸墙也不是完全封闭的。
还有好几个巨大的吊桥。
只要把绳索砍断,就能顺着吊桥踏出战场野战。
而在壕沟后面则是用硬木包裹的一排排木栅栏,一片片栅栏将营寨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
物质存放、士兵休息的营寨、火炮军械的仓库、临时搭建的伙房等等。
分别在不同的区域避免干扰。
在营寨最中央,是朱道桦的指挥所。
用硬木夯土建成。
一共有两层。
最上层有瞭望口。
朱道桦和他的参谋们可以在瞭望口用望远镜随时查看战场情况。
在指挥所旁边是一排随时待命的传令兵。
通过他们。
四千多士卒就能被指挥所完全控制,组成一架非常精密的战争机器。
总之。
在看到这样的营寨和营寨上飘扬的日月旗之后。
在坤甸还没逃跑的华人们倒是稍微安心了下来。
朱道桦也满意的看着一排排排成整齐的队列的士卒,很是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
现在只有万余人,将来再扩军到三万。
有三万这样的精兵。
广东之主能当得吧?
再有二十万....
北京城的那张龙椅。
应该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约莫早上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出发的。
下午太阳还没下山就到了。
这是本次作战的参谋指挥部早就计算好了的时间。
明军陆军、海军都有各级参谋部。
而这次作战也设立了专门的作战指挥部。
指挥部中活跃的就是各类作战参谋。
将大军行进的路线进行了精心的规划,排除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
和人们想象中的羽扇纶巾的军师形象不同。
参谋们更多的是做一些细致活。
计算行军距离啊,确定安营扎寨的地点啊,粮食如何供应啊等等。
这些都必须要在战前做出计划。
然后给再根据计划进行任务分割。
在参谋部的计算下。
大军就像是一具严丝合缝运行着的战争机器。
很快。
大军先头部队先进入港口,控制港口周围之后。
大军主力才缓缓入港。
港口外已经有不少华工在围观了。
从运输船上下来的士卒一个个背着背包,扛着火枪,腰上缠着一圈子弹带,脚上也不是绑腿了,而是专门的有鞋带绑紧了的长筒靴。
军官们则是脖子上挂着哨子,用哨声指挥着大军下船。
士卒们硬底鞋踩在甲板上的声音极为整齐。
此起彼伏的哨声下,是整齐而又有规律的“哆、哆、哆”的声音。
士兵们一言不发,好像是一台机器的零件一样。
排着队从船上下来之后,又在港口的空地上整队,之后以连为单位朝着预定的驻扎地点而去。
有序。
迅速。
三千六百名步兵很快就下船了。
这一幕看的周围的华工们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强兵。
但是这样的整齐划一,数千人犹如一人的场景还是深深的震撼了他们。
良久都没人敢说话。
看到这一幕的朱道桦很满意——其实这一幕在巴淡岛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了。
人员下船,物质下船等等。
其实在没有演练过的时候也是相当混乱,乱糟糟的。
不过在演练了好几遍之后。
大家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而之所以要这么做的目的。
当然是朱老板的一场“军事秀”了。
换句话说。
这整个婆罗洲作战。
都是一场“军事秀”。
不但是要秀给南洋诸国使节组成的“军事观摩团”看,也要秀给兰芳当地的华人看。
要让他们看看大明军威。
也要让这些还对清国心存幻想的人们看看。
这等军威之下。
指望大清远不如指望大明。
围观的华人们确实是被秀了。
而“军事观摩团”的各国使节的表情也差不多。
大军从港口下船。
这虽然听起来相当简单。
但是这是最容易出现混乱的时候。
然而明军毫无疑问完成了一次非常漂亮的“军事秀”。
“这等强兵....明王复明可期!”
在一艘大福船上,松平家利低声说道。
...........
“老天保佑,妈祖保佑,祖宗保佑....保佑我刘乾兴一战破贼,奠定我刘家百年基业!”
在同一时间。
率领着两万“大清天兵”的刘乾兴也在暗自祈祷。
这一战。
对刘家来说也是许胜不许败的。
先不说败了之后明军会不会砍了他们的脑壳。
就是招募这两万大军的开销。
就已经把刘家的家底都掏空了。
虽然两万好汉是肯定心向大清的。
但是不等于他们就会为大清白白干活了。
光是安家费,刘家就得每個人掏10两白银。
这可就是白花花的二十万两啊。
再加上采购军械、制作军服、营帐、准备粮草、制造人力推车、雇佣随军的民夫伙夫等,又花了二十万。
这四十万两白银,刘家掏出了三十万,还有几家一起跟着反明的兰芳宗族一起凑了十万。
这一战要是败了。
不用明军砍他刘乾兴的脑壳。
他自己就得去跳海了——都破产了,没钱了。
当大清忠臣当道这个份上。
也是没谁了。
人家大清朝自己正儿八经的官,甚至是有资格当大清皇帝的奴才的八旗旗人,那没有像是他刘乾兴一样,举家为清的啊。
这可真的是一颗红心向大清啊。
“不过这一回联合了婆罗洲诸国,一共有八万大军,坤甸那边传来的消息...那朱道桦只带了四千陆军就来了,我这可是相当于逆明军的二十倍!!”
“二十倍的兵力优势,怎么...也能赢了吧?”
坐在滑竿上的刘乾兴睁着眼睛张望,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队伍,心里面顿时觉得有了些许底气。
..........
既然是要秀。
那就要当着面秀。
本来按照拿破仑的想法,就是大军直接突击,和对手打一次遭遇战,一战破敌。
不过朱道桦执着于要秀给兰芳诸姓的华人看。
而且要秀得漂亮,那就要选个好点的秀场。
最终经过联合参谋部的勘测,选定了一处位于坤甸城不远处的开阔地。
把所有的树木杂草都清理掉之后。
就是一片视线毫无遮挡的平原。
诸人无论是站在罗家围楼还是坤甸城的低矮城墙上,都能看到战场的情况。
就在这一片朱道桦选定的战场一侧。
明军很快就立起了一道营寨。
营寨周围挖掘了壕沟,壕沟一侧是一道胸墙,便于打排枪。
而胸墙也不是完全封闭的。
还有好几个巨大的吊桥。
只要把绳索砍断,就能顺着吊桥踏出战场野战。
而在壕沟后面则是用硬木包裹的一排排木栅栏,一片片栅栏将营寨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
物质存放、士兵休息的营寨、火炮军械的仓库、临时搭建的伙房等等。
分别在不同的区域避免干扰。
在营寨最中央,是朱道桦的指挥所。
用硬木夯土建成。
一共有两层。
最上层有瞭望口。
朱道桦和他的参谋们可以在瞭望口用望远镜随时查看战场情况。
在指挥所旁边是一排随时待命的传令兵。
通过他们。
四千多士卒就能被指挥所完全控制,组成一架非常精密的战争机器。
总之。
在看到这样的营寨和营寨上飘扬的日月旗之后。
在坤甸还没逃跑的华人们倒是稍微安心了下来。
朱道桦也满意的看着一排排排成整齐的队列的士卒,很是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
现在只有万余人,将来再扩军到三万。
有三万这样的精兵。
广东之主能当得吧?
再有二十万....
北京城的那张龙椅。
应该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