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盘龙山巅2
李药师正自登高四顾,临蓟川之长流,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听百鸟之悲鸣;不想突然听见百鸟悲鸣声中,隐隐竟夹杂着喃喃梵唱。他心神一凛,用心倾听,却又只听得啁啾鸟声,以及森森浓荫间传来的蔌蔌松涛。
他心想,将松涛听成梵唱,也是玄机,当下胸怀更为怡然开阔,信步便朝那松林行去。
那簌簌松涛,本似大块噫气,轻声划空而过。朝松林行去数丈,那风声却愈衍愈盛,渐如万籁唱和。
来到松林之前,那风声已如万窍怒号,彷佛大木百围之窍穴,叱者、吸者、叫者、嚎者,前者高亢如小弦切切,后者低沉如大弦嘈嘈。
李药师一身白衣,也被那松风吹得巾帩飖扬,幅带翾翻。
及至进入松林,那风声却嗡然隐退,巾帩幅带也悄然飘落,不再飖扬翾翻。
似乎那蔽天浓荫,竟将涛声飙风辟于林外一般!
然而,就在李药师耳中风声回响尚未完全退却之际,他竟又听见喃喃梵唱。
此时喃喃梵唱,虽然仍是隐隐约约,却已甚为真切,绝对不是误听松涛。
李药师侧耳倾听,谁知不听犹可,一听之下不免大为诧异。
那喃喃之音,声韵明明是梵唱,词语却并非南无佛号,竟然是汉高帝〈大风歌〉。
〈大风歌〉本该是浩气干云,意兴风发,满负“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然而入了梵音,却显得软弱无力,变成一无可取。
李药师听得心胸滞涩,忍不住便拔出身边佩剑,一边高唱大风之歌,一边纵剑而舞。
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药师一舞三阕,愈舞愈是慷慨激昂,直舞得天地为之变色,山川为之动容。
舞罢三阕,他意犹未尽,便依〈大风歌〉曲牌,自己又成一阕。
歌曰:
陟崇岗兮望四围
挈霓闪照兮断虹飞
嗟嗟三军兮唱凯归
李药师盼望舅父韩擒虎早日得胜北归,自然而然便将这番心思谱入歌曲之中。
他边唱边舞,舞罢三阕,再舞三阕。
直至尽兴,方才收起长剑,定下心神,缓缓循着梵唱声音,顺着松林间次望去。
但见远方夭矫巨松之间,荦确青石之上,结跏趺坐一位极老的老僧,旁立一位中年僧人。
李药师正自惊讶如此遥远的梵唱,竟能传到自己耳中,却只听得那老僧已开口问道:“檀越听见〈大风歌〉?”
那老僧声音并不洪亮,但与李药师相距百尺之遥,语句传入耳中竟是字字铿锵。
李药师见长者动问,连忙快步上前施礼,恭敬应道:“晚辈听见大和尚唱汉高帝〈大风歌〉,情不自禁,纵剑歌舞,原不敢有扰大和尚清修,尚请大和尚谅鉴。”
那老僧形容枯槁,脊背佝偻,实在已是极老,趺坐松荫之下,静寂有若盘石。
错非他开口说话,直无法确知他是否还在世上。
他原是双目垂帘,此时抬眼朝李药师望去,却是炯炯有神:“不,老衲念的是《楞伽经》,出家人不唱〈大风歌〉。”
李药师心下惊讶:“大和尚唱的不是〈大风歌〉?”
那老僧道:“不错。老衲念的是《楞伽经》,檀越听的是〈大风歌〉。”老僧语音稍顿,轻念一声佛号,缓缓说道:“看檀越适才剑道,与老衲一位故人竟是十分神似。檀越可识得华阳子?”
李药师更是心惊,敬谨答道:“华阳子正是家师祖,原来大和尚与家师祖有旧,不知可否敢请赐知法号?晚辈也好回禀家师。”
李药师家学渊源,师承博雅,亦曾师事华阳一脉。
那老僧微笑道:“见到尊师,便说洛阳故人神光问候。”
李药师当即倒身下拜,重行参见之礼:“晚辈三原李药师,参见神光大师。”
神光大师巍巍欠身:“檀越少礼,请坐。”
李药师见神光座石下首,另有一方青石。他先朝神光身旁的中年僧人躬身,相互致意,才过去盘膝坐在青石之上。神光说道:“老衲适才见檀越舞〈大风歌〉,知道檀越已深得师门真传,可喜可贺。”
李药师道:“不敢。”沉默片刻,终究忍不住,问道:“晚辈愚昧,敢请问大师,何以大师念的是《楞伽经》,晚辈听的却是〈大风歌〉?”
神光微微一笑:“这《楞伽经》乃是禅宗瑰宝,旨在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所以入耳随念。檀越听见的乃是自己的『心斋』,并非老衲所唱。”
李药师听见“心斋”二字,心中一动。原来“心斋”乃是道家修行的过程,能持“心斋”,方能达到《庄子》所谓“坐忘”的境界。
华阳子宗道家,自然已将这些道理授予门人弟子。
只是,这神光大师乃是佛门前辈,怎地也说起“心斋”?
他心中方自琢磨,只听得神光又道:“儒、道、释三家之学,本相贯通,若是强分派别,未免画地自限。《庄子》所谓『心斋』、『坐忘』,在我佛门便是《金刚经》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老衲能与尊师祖交游,正因彼此心中没有门户之见。”
华阳子虽宗道家,但他兼通释、孔之学,也常告诫门人不可妄言门派之别。
此时李药师听神光之言,但觉深合己意,当下躬身:“多承大师训诲,晚辈深受教益。”
神光笑道:“檀越不必忒谦。老衲《楞伽经》出口,檀越〈大风歌〉入耳,足见檀越以天下为己任,壮志不减沛公当年!”
此言一出,李药师大惊失色。
“沛公”即是汉高帝刘邦,“壮志不减沛公”,岂非直言他有天下之志?
好在当时四下并无他人,李药师正觉心中无主,不知该当如何应对之时,神光已右手一抬,说道:“檀越不必多心,老衲并无他意。”
神光举手之时,袍袖飘动,李药师才陡然发现他左袖空空。
原来神光并无左臂,只有右臂。
他心想,将松涛听成梵唱,也是玄机,当下胸怀更为怡然开阔,信步便朝那松林行去。
那簌簌松涛,本似大块噫气,轻声划空而过。朝松林行去数丈,那风声却愈衍愈盛,渐如万籁唱和。
来到松林之前,那风声已如万窍怒号,彷佛大木百围之窍穴,叱者、吸者、叫者、嚎者,前者高亢如小弦切切,后者低沉如大弦嘈嘈。
李药师一身白衣,也被那松风吹得巾帩飖扬,幅带翾翻。
及至进入松林,那风声却嗡然隐退,巾帩幅带也悄然飘落,不再飖扬翾翻。
似乎那蔽天浓荫,竟将涛声飙风辟于林外一般!
然而,就在李药师耳中风声回响尚未完全退却之际,他竟又听见喃喃梵唱。
此时喃喃梵唱,虽然仍是隐隐约约,却已甚为真切,绝对不是误听松涛。
李药师侧耳倾听,谁知不听犹可,一听之下不免大为诧异。
那喃喃之音,声韵明明是梵唱,词语却并非南无佛号,竟然是汉高帝〈大风歌〉。
〈大风歌〉本该是浩气干云,意兴风发,满负“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然而入了梵音,却显得软弱无力,变成一无可取。
李药师听得心胸滞涩,忍不住便拔出身边佩剑,一边高唱大风之歌,一边纵剑而舞。
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药师一舞三阕,愈舞愈是慷慨激昂,直舞得天地为之变色,山川为之动容。
舞罢三阕,他意犹未尽,便依〈大风歌〉曲牌,自己又成一阕。
歌曰:
陟崇岗兮望四围
挈霓闪照兮断虹飞
嗟嗟三军兮唱凯归
李药师盼望舅父韩擒虎早日得胜北归,自然而然便将这番心思谱入歌曲之中。
他边唱边舞,舞罢三阕,再舞三阕。
直至尽兴,方才收起长剑,定下心神,缓缓循着梵唱声音,顺着松林间次望去。
但见远方夭矫巨松之间,荦确青石之上,结跏趺坐一位极老的老僧,旁立一位中年僧人。
李药师正自惊讶如此遥远的梵唱,竟能传到自己耳中,却只听得那老僧已开口问道:“檀越听见〈大风歌〉?”
那老僧声音并不洪亮,但与李药师相距百尺之遥,语句传入耳中竟是字字铿锵。
李药师见长者动问,连忙快步上前施礼,恭敬应道:“晚辈听见大和尚唱汉高帝〈大风歌〉,情不自禁,纵剑歌舞,原不敢有扰大和尚清修,尚请大和尚谅鉴。”
那老僧形容枯槁,脊背佝偻,实在已是极老,趺坐松荫之下,静寂有若盘石。
错非他开口说话,直无法确知他是否还在世上。
他原是双目垂帘,此时抬眼朝李药师望去,却是炯炯有神:“不,老衲念的是《楞伽经》,出家人不唱〈大风歌〉。”
李药师心下惊讶:“大和尚唱的不是〈大风歌〉?”
那老僧道:“不错。老衲念的是《楞伽经》,檀越听的是〈大风歌〉。”老僧语音稍顿,轻念一声佛号,缓缓说道:“看檀越适才剑道,与老衲一位故人竟是十分神似。檀越可识得华阳子?”
李药师更是心惊,敬谨答道:“华阳子正是家师祖,原来大和尚与家师祖有旧,不知可否敢请赐知法号?晚辈也好回禀家师。”
李药师家学渊源,师承博雅,亦曾师事华阳一脉。
那老僧微笑道:“见到尊师,便说洛阳故人神光问候。”
李药师当即倒身下拜,重行参见之礼:“晚辈三原李药师,参见神光大师。”
神光大师巍巍欠身:“檀越少礼,请坐。”
李药师见神光座石下首,另有一方青石。他先朝神光身旁的中年僧人躬身,相互致意,才过去盘膝坐在青石之上。神光说道:“老衲适才见檀越舞〈大风歌〉,知道檀越已深得师门真传,可喜可贺。”
李药师道:“不敢。”沉默片刻,终究忍不住,问道:“晚辈愚昧,敢请问大师,何以大师念的是《楞伽经》,晚辈听的却是〈大风歌〉?”
神光微微一笑:“这《楞伽经》乃是禅宗瑰宝,旨在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所以入耳随念。檀越听见的乃是自己的『心斋』,并非老衲所唱。”
李药师听见“心斋”二字,心中一动。原来“心斋”乃是道家修行的过程,能持“心斋”,方能达到《庄子》所谓“坐忘”的境界。
华阳子宗道家,自然已将这些道理授予门人弟子。
只是,这神光大师乃是佛门前辈,怎地也说起“心斋”?
他心中方自琢磨,只听得神光又道:“儒、道、释三家之学,本相贯通,若是强分派别,未免画地自限。《庄子》所谓『心斋』、『坐忘』,在我佛门便是《金刚经》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老衲能与尊师祖交游,正因彼此心中没有门户之见。”
华阳子虽宗道家,但他兼通释、孔之学,也常告诫门人不可妄言门派之别。
此时李药师听神光之言,但觉深合己意,当下躬身:“多承大师训诲,晚辈深受教益。”
神光笑道:“檀越不必忒谦。老衲《楞伽经》出口,檀越〈大风歌〉入耳,足见檀越以天下为己任,壮志不减沛公当年!”
此言一出,李药师大惊失色。
“沛公”即是汉高帝刘邦,“壮志不减沛公”,岂非直言他有天下之志?
好在当时四下并无他人,李药师正觉心中无主,不知该当如何应对之时,神光已右手一抬,说道:“檀越不必多心,老衲并无他意。”
神光举手之时,袍袖飘动,李药师才陡然发现他左袖空空。
原来神光并无左臂,只有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