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望族权后全文免费阅读

第758章 王妃很烦躁

目录
  十一娘当然不能预见她已经成为千里之外的长安,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这时她正忙得焦头烂额,广设官窑的诏令已经下达,重建云州事宜也需提前筹备,越来越多的贫苦百姓等待救济,答应的军属补恤还没有一一实现,新政虽然已经获得了一定民意基础,具体规则仍在商榷制定,明空仍然隐而未发,外患却又迫在眉睫。

  因为具贺烨派遣的探子回报,潘博已经说服北辽,增兵四十万,准备从云州、苇泽关两处进逼晋朔。

  大战一触即发,贺烨甚至筹备着“金蝉脱壳”,要亲临苇泽关率军迎战,然而正在这时,诸多姬妾又抵达晋阳,晋王府的耳目骤然境多,一言一行都要格外小心翼翼。

  故而这日,十一娘听说有个什么祝二娘的仆婢匍匐门前为主申冤时,可谓烦不胜烦。

  “碧奴,你去处理。”十一娘简简单单一句交待,并没有更多的告诫。

  小半时辰后,碧奴面无人色回来:“王妃,婢子有罪,竟然,眼睁睁看那仆婢用银簪自刺身亡。”

  十一娘眼睛都没抬:“禀知太原官衙,就说这人在王府门前寻死,让官衙理断。”

  阿禄大是疑惑:“王妃……如此处措,岂非会引起流言蜚语?”

  “幕后之人,无非便是用流言蜚语威胁,我若一直忙于辟谣,今后便难得清闲,不理了,便等着对方发难,我再还以厉害,也好让众人彻底明白,什么叫做狂妄嚣张。”十一娘冷冷说道。

  便连阿禄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而诸位姬妾,尽都听说了这件“大案”,议论纷纷。

  元媵人“拔得头筹”首先成为儆猴那只“杀鸡”,此时虽然对晋王妃怨恨不已,却也明白了相差悬殊的地位,打定主意坚持傲骨,却不敢再挑衅生事,对于婢女自刺事件,知若未闻。

  齐媵人却极感兴趣:“祝二娘是什么人?受了什么冤屈,那婢女才不惜死告?刚入太原,便听得丁梧亮一案,听说都是王妃安排得当,才使得水落石出,这祝二娘莫非也是诬告吧,否则王妃也不会置之不理,对了,甄七郎那案究竟如何,薛少尹究竟有没审断,若是没审,说不定我也有听审机会。”

  得到的答案却让她大觉沮丧:“祝二娘有什么冤屈奴婢没能打听清楚,甄七郎一案却已经审理分明,唐迁确为污告,业已认罪,不过这案子并没有公审,是以详情并不清楚。”

  谢媵人并没有过问这些琐事,只是说道:“太原局势果然险峻,短短数月之间,便有这多事情发生,也多得王妃才智过人,换作旁人,只怕已经是手忙脚乱。”

  任媵人关注点与众不同:“丁梧亮一案,大王竟甘被王妃驱使,固然有太后懿旨拘束,王妃手段也不容小觑,短短数月,她竟然能让大王心悦诚服,正妃之位,想必已经稳若磐石,太后眼光果然独到,晋王妃……不好对付。”

  唯一的孺人秦霁,占着先天优势,了解的内情果然更加详细,这时暗暗分析:太原四姓中,孟、甄两姓已然投诚,太原柳虽然暧昧,择定毛维的机率不大,唯有太原祝,公然拒绝了柳在湄的宴请,然而这回闹事之人偏偏就是祝氏仆婢……祝二娘身受继母苛虐,固然身后有晋阳陈挑唆,柳在湄若是聪明,也不该对此事不闻不问,导致一个婢女在王府门前自尽,必然会授以毛维党把柄,此事,还是要提醒一声殿下,早做防范,莫因柳在湄一时冲动,而输于主动。

  莫说秦霁,便连碧奴都忐忑难安,因为今日之事,也实在让她防不胜防。

  祝家那婢女,跪求门外,直诉主母刘氏苛虐其主祝二娘,威逼祝二娘改嫁,以致祝二娘自劓抗争,王妃不愿接见,让碧奴前往处理,碧奴刚说一句此处并非官衙,那婢女立即反驳,称王妃曾经公告检举不法,甚至允同平民来晋王府告状,碧奴再说一句奴告主当受杖责,故王府不能接受告状,那奴婢便摸出根簪子来,哭喊一句:“婢子自知不应告主,断无生机,可我家二娘的确可怜,还望王妃主持公道。”

  毫不犹豫便将簪子刺入胸膛,纵然有两位医官抢救,到底是让那婢子死了。

  碧奴因为知道祝二娘的事件真相,并不可怜那婢子,但眼看着王府门前闹出人命,当然会愧疚处理不当,辜负王妃信任。

  十一娘却安慰她:“有人一心求死,你怎能阻挠?再者奴婢告主,本应挨杖责,你那番话,也是合情合法,并无过错,唯一疏忽则是,下次处理类似事务,别忘了带上艾绿,让人死也死得远点,以免晦气。”

  不是十一娘没有同情心,而是甄夫人已经跟她说起过这祝二娘的事迹,也确然不能引起十一娘些微恻隐。

  这倒不是说祝二娘大奸大恶,相反,她的遭遇,其实不无可怜之处。

  祝二娘之母,正是陈百加的胞姐,当年晋阳陈与太原祝联姻,虽是以嫡宗女嫁予嫡系子,这门婚事也甚得晋阳陈庆幸,无奈陈氏红颜薄命,生下祝二娘后便病逝,其夫祝济当时刚刚及冠,必然会另娶,晋阳陈便提出续弦仍为本家女,可嫡女已无合适者,唯有一个庶女尚且待嫁闺中,祝家当然不会认同,祝济便另娶了刘氏。

  又说这刘氏,原为祝济姨妹,当年祝济之母看好者本就是她,无奈丈夫反对,才让儿子娶子陈氏,刘氏后来也定了亲,未嫁,丈夫便一病呜呼,她与祝济原为青梅竹马,是以陈氏病逝后,顺理成章便再续前缘。

  太原祝为四姓之一,门楣原就比晋阳陈高出几个等级,便是续弦,也不可能娶陈家庶女,又有祝济母鼎力支持,这门婚事终究没如陈家所愿,陈伏骥当年虽觉不甘,倒也不存愤慨,只不过陈郡君却因而怨恨祝家,又看不惯刘氏“改嫁”——在陈氏女以为,不管有没有洞房花烛,只要定亲,未婚夫病逝,女子都应遵循贞烈的准则,就算没有殉夫,也该终生守节。

  是以祝二娘年龄尚幼,便被姑外祖母屡常接去太原柳长住,亲自教导。

  祝二娘从而学了一肚子“贞烈贤德”,然而又没有深入骨髓,不懂得何为孝道,见父亲与刘氏夫妻和谐,为亡母大感不愤,闺阁时候,就常与刘氏针锋相对,故而引来了祝济的不满,对她施以呵斥。

  陈郡君大为不满,认为祝济是被刘氏挑唆,苛虐嫡女,因祝二娘的婚事,两家便险些没有闹翻,后来还是太原祝妥协,让祝二娘听从外家安排,与晋阳俞联姻。

  可惜祝二娘出嫁不及三年,未得子嗣,俞郎君便也因病过世,因闻俞母不容二娘,还是刘氏提出让二娘大归,那时二娘方值二九年华,青春正好,依据大周俗例,自然是要改嫁的,刘氏竭尽心思为二娘寻了一门姻缘,男子也是世族子弟,门楣堪比晋阳陈,并且未婚,不过因为不谙诗词,故没有打算取进士科,一门心思要考明经,应试两次,却没取中,但依然不失上进,与二娘同岁,年貌相当,这门姻缘也说不上委屈。

  不过是与祝二娘提了一提,没想到她便割了鼻子反抗,倒把刘氏吓得不轻,再兼陈家不依不饶,以此要胁祝济休妻,两家彻底闹翻,但因为祝家势大,陈家到底还存顾忌,此事并没有闹得街知巷闻,但如甄夫人这样的亲朋,却是晓得详细的,早便告诉了晋王妃。

  在晋王妃的感观里,祝二娘就当“活该”二字,幼年丧母固然可怜,可却并未受到任何苛虐,一味相信陈家的挑拨,事非不分,自伤体肤,对自己都能下狠手,也难怪可以逼迫忠婢代为告状不惜簪刺自尽。

  纵然太原祝没有向晋王府示诚,并且有意疏远,晋王妃也不可能被陈郡君利用,理会祝二娘这么一个糊涂人。

  晋王妃相当“嚣张”:“对外宣告,晋王府虽然接受告状,但要是有人以死相逼,那么死了也白死,死者并非个个值得可怜,比如这祝氏仆,既无罪证确凿,晋王府并不会接受告状。”
目录
热门小说推荐:大医凌然 无限列车 我从凡间来 仙界第一卧底 第一氏族 嫡女贵嫁 一拳歼星 传奇再现 通天之路 无敌师叔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