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章:巡视河西
这一日,李延留下两万人与自己一道留守象郡,然后让副将率领三万人前往南海郡,与彭越汇合。
十天之后,来自象郡的三万将士赶到南海郡,萧何此时也正好遵从扶苏的诏命赶到了南海郡,接任南海郡郡守。
与萧何交接完南海郡政务后,彭越又给萧何留下了一万人马,最后率领剩下的七万人离开南越境内,直奔江东长沙郡,协助王离、英布收回长沙郡。
鉴于彭越已率军离开南越,进入江东,而且大秦律法规制也已经在南越各地落地执行,各项政务已然步入正轨,扶苏便将重心转移到了提振国力上,扶苏首先决定率领朝中一半文武巡视河西之地,加快打造河西之地一事。
当来自咸阳的讯兵将扶苏准备要率领一班文武巡视河西的消息送到河西都护府时,叔孙通一时间激动不已。
自己来到这河西之地已经有一年多了,从江东等地逃到河西之地安家的百姓也从最开始的二十万增加到了如今的三十二万,并且还有人陆陆续续地前来投奔。
至于耕地,到蒙恬率领军南下前夕,在三百万亩的基础上又新开垦了一百二十万亩新地,整个河西之地有田地四百二十万亩之多,去年因为时间仓促,只有一百一十万亩良田种上了粮食,翻过年之后,四百二十万亩土地几乎都种上了粮食。
按理说三十万百姓分到了一百九十万亩耕地,还有二百三十万亩土地无人耕种,但是叔孙通又颁布了一项新的政令,将这二百三十万亩无人耕种的土地承租给百姓,粮种由河西都护府提供,只需要百姓认领即可,一亩地的收入国家只收取六成,四成归百姓所有,若是自备耕牛,国家只收取一半,剩下的收成归百姓所有。
百姓获悉这项政令后,纷纷前往县衙,啬夫、里正处认租承领公租地,在耕完自家田地之后及时领取粮种,在耕期过完之前将二百三十万亩公租地悉数种上了粮食。
一个月之后,扶苏率领一众文武抵达张掖甘州城,张掖郡治所就在此处,更是叔孙通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自从进入河西之地后,扶苏看到乡里村集逐渐多了起来,要比之前征伐头曼单于时繁华一些,那时候整个河西之地不见多少百姓,当扶苏的车驾行至秦威郡时,一座规模宏达的城池基址已经初见规模,城中房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离开秦威郡向张掖行进时,又是另一番光景,只见沿途有无数的良田夹杂在乡里村集之间,扶苏之前率军从此处经过时,可没有这样的景象,显然这些田地都是新开垦出来的,难能可贵的是沿途竟然没有出现一亩荒废的土地。
一路走来,那些曾随扶苏一起在这河西之地征战过的将士感慨良多,纷纷开口称赞叔孙通的治边之才。
此次河西之行扶苏将一半朝中官员带上,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让百官直观明了地看到叔孙通在河西的功劳,为他之后将叔孙通调回咸阳,主持更改大秦政体一事奠定基础。
当扶苏一行到达张掖甘州城下时,更是被甘州城的规模震惊了,只见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基址出现在扶苏与一众文武眼前,城中已近有几万座民房排布在城中四处,尽管有数万座民居,但是依然只占了城池的一小部分,显然这甘州城建成后能容纳七八十万百姓,几乎抵得上大半个咸阳了。
看着眼前规模宏大的甘州城基址,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
叔孙通之所以要将这甘州城建的如此宏大,完全是遵照扶苏要求来建的,因为扶苏想要将这河西之地打造成大秦面向西域的商业重镇,而张掖郡甘州城就成了河西四郡中最大的一个商贸集合中心。
按理说河西四郡除了张掖外还有秦威、肃州、敦煌三郡之地可供扶苏选择,无奈秦威离秦地要比张掖更近一些,要是将商贸中心选在这里,西域诸国商人要多跑六百多里路。若是将商贸中心设在肃州,又离秦地太远,又不利于秦国商人,至于敦煌,就更不现实了,不说路程遥远,就是常年的风沙也让人够受的,实在不适合作为商贸中心。
将河西四郡之地做一番比较后,只有张掖郡才是最佳选择。
众人在一片震惊声中被叔孙通迎进了甘州城中,安置在了馆驿当中,由于河西都护府以及张掖郡郡守府衙等官署正在修建中,叔孙通只能将众人安置在一处馆驿中。
安置好其他人之后,扶苏让叔孙通带着自己在城中巡视一番,于是叔孙通带着扶苏在一众侍卫的保护下在甘州城中转悠了起来。
“看来你这个都护将军还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扶苏打量着甘州城中的情况对叔孙通说道。
“禀公子,臣不明白公子所说,还请公子明示。”叔孙通疑惑地问道。
“你不是在奏章上说百姓不住进新居,你就不修建官署吗?”
“哦,原来公子说的是这件事,实在惭愧,还是有一些新来的百姓暂时没有新居。”
明白了扶苏所指后,叔孙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这个都护将军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我这一路走来,这河西之地确实有了一些变化,适才我还在想着如何嘉奖你呢?”
“禀公子,这都是臣的职责所在,臣不敢居功,臣不奢望别的嘉奖,只求公子能给臣一些利于商贾的国策支持就可以了。”
“哦,说来听听,你想要什么样的国策。”扶苏看着叔孙通好奇地问道。
“禀公子,这河西之地毗邻西域诸国,要想吸引西域诸国商贸在这河西之地经商,首要之事就在于改变他们对我大秦的印象,将那些西域诸国的商人与我大秦子民同等视之。”
“此事,你看着办,你想要何种国策支持,整理好之后拟成奏章,明日给我,我看了再说。”扶苏对叔孙通吩咐道。
“公子,还有一事,各国商人携带商贸物资来我大秦经商,途中常有沙匪劫掠,此事也是阻碍各国商人与我大秦通商的主要原因,臣仔细考虑过,只是一直没有主意,你看此事该如何解决。”
听了叔孙通所言后,扶苏开始认真地考虑起经略河西之地一事,显然之前自己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要想将河西之地打造成大秦的商业重镇,还需要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扶苏低头陷入到思考中,开始重新审视思考经略河西之地之事,殊不知这一思考竟然为大秦商业发展找到了一条通衢大道。
十天之后,来自象郡的三万将士赶到南海郡,萧何此时也正好遵从扶苏的诏命赶到了南海郡,接任南海郡郡守。
与萧何交接完南海郡政务后,彭越又给萧何留下了一万人马,最后率领剩下的七万人离开南越境内,直奔江东长沙郡,协助王离、英布收回长沙郡。
鉴于彭越已率军离开南越,进入江东,而且大秦律法规制也已经在南越各地落地执行,各项政务已然步入正轨,扶苏便将重心转移到了提振国力上,扶苏首先决定率领朝中一半文武巡视河西之地,加快打造河西之地一事。
当来自咸阳的讯兵将扶苏准备要率领一班文武巡视河西的消息送到河西都护府时,叔孙通一时间激动不已。
自己来到这河西之地已经有一年多了,从江东等地逃到河西之地安家的百姓也从最开始的二十万增加到了如今的三十二万,并且还有人陆陆续续地前来投奔。
至于耕地,到蒙恬率领军南下前夕,在三百万亩的基础上又新开垦了一百二十万亩新地,整个河西之地有田地四百二十万亩之多,去年因为时间仓促,只有一百一十万亩良田种上了粮食,翻过年之后,四百二十万亩土地几乎都种上了粮食。
按理说三十万百姓分到了一百九十万亩耕地,还有二百三十万亩土地无人耕种,但是叔孙通又颁布了一项新的政令,将这二百三十万亩无人耕种的土地承租给百姓,粮种由河西都护府提供,只需要百姓认领即可,一亩地的收入国家只收取六成,四成归百姓所有,若是自备耕牛,国家只收取一半,剩下的收成归百姓所有。
百姓获悉这项政令后,纷纷前往县衙,啬夫、里正处认租承领公租地,在耕完自家田地之后及时领取粮种,在耕期过完之前将二百三十万亩公租地悉数种上了粮食。
一个月之后,扶苏率领一众文武抵达张掖甘州城,张掖郡治所就在此处,更是叔孙通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自从进入河西之地后,扶苏看到乡里村集逐渐多了起来,要比之前征伐头曼单于时繁华一些,那时候整个河西之地不见多少百姓,当扶苏的车驾行至秦威郡时,一座规模宏达的城池基址已经初见规模,城中房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离开秦威郡向张掖行进时,又是另一番光景,只见沿途有无数的良田夹杂在乡里村集之间,扶苏之前率军从此处经过时,可没有这样的景象,显然这些田地都是新开垦出来的,难能可贵的是沿途竟然没有出现一亩荒废的土地。
一路走来,那些曾随扶苏一起在这河西之地征战过的将士感慨良多,纷纷开口称赞叔孙通的治边之才。
此次河西之行扶苏将一半朝中官员带上,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让百官直观明了地看到叔孙通在河西的功劳,为他之后将叔孙通调回咸阳,主持更改大秦政体一事奠定基础。
当扶苏一行到达张掖甘州城下时,更是被甘州城的规模震惊了,只见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基址出现在扶苏与一众文武眼前,城中已近有几万座民房排布在城中四处,尽管有数万座民居,但是依然只占了城池的一小部分,显然这甘州城建成后能容纳七八十万百姓,几乎抵得上大半个咸阳了。
看着眼前规模宏大的甘州城基址,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
叔孙通之所以要将这甘州城建的如此宏大,完全是遵照扶苏要求来建的,因为扶苏想要将这河西之地打造成大秦面向西域的商业重镇,而张掖郡甘州城就成了河西四郡中最大的一个商贸集合中心。
按理说河西四郡除了张掖外还有秦威、肃州、敦煌三郡之地可供扶苏选择,无奈秦威离秦地要比张掖更近一些,要是将商贸中心选在这里,西域诸国商人要多跑六百多里路。若是将商贸中心设在肃州,又离秦地太远,又不利于秦国商人,至于敦煌,就更不现实了,不说路程遥远,就是常年的风沙也让人够受的,实在不适合作为商贸中心。
将河西四郡之地做一番比较后,只有张掖郡才是最佳选择。
众人在一片震惊声中被叔孙通迎进了甘州城中,安置在了馆驿当中,由于河西都护府以及张掖郡郡守府衙等官署正在修建中,叔孙通只能将众人安置在一处馆驿中。
安置好其他人之后,扶苏让叔孙通带着自己在城中巡视一番,于是叔孙通带着扶苏在一众侍卫的保护下在甘州城中转悠了起来。
“看来你这个都护将军还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扶苏打量着甘州城中的情况对叔孙通说道。
“禀公子,臣不明白公子所说,还请公子明示。”叔孙通疑惑地问道。
“你不是在奏章上说百姓不住进新居,你就不修建官署吗?”
“哦,原来公子说的是这件事,实在惭愧,还是有一些新来的百姓暂时没有新居。”
明白了扶苏所指后,叔孙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这个都护将军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我这一路走来,这河西之地确实有了一些变化,适才我还在想着如何嘉奖你呢?”
“禀公子,这都是臣的职责所在,臣不敢居功,臣不奢望别的嘉奖,只求公子能给臣一些利于商贾的国策支持就可以了。”
“哦,说来听听,你想要什么样的国策。”扶苏看着叔孙通好奇地问道。
“禀公子,这河西之地毗邻西域诸国,要想吸引西域诸国商贸在这河西之地经商,首要之事就在于改变他们对我大秦的印象,将那些西域诸国的商人与我大秦子民同等视之。”
“此事,你看着办,你想要何种国策支持,整理好之后拟成奏章,明日给我,我看了再说。”扶苏对叔孙通吩咐道。
“公子,还有一事,各国商人携带商贸物资来我大秦经商,途中常有沙匪劫掠,此事也是阻碍各国商人与我大秦通商的主要原因,臣仔细考虑过,只是一直没有主意,你看此事该如何解决。”
听了叔孙通所言后,扶苏开始认真地考虑起经略河西之地一事,显然之前自己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要想将河西之地打造成大秦的商业重镇,还需要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扶苏低头陷入到思考中,开始重新审视思考经略河西之地之事,殊不知这一思考竟然为大秦商业发展找到了一条通衢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