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5章 友谊的小船
贵使此言差矣!”尚书令崔皓起身道:“关于西域旧事,谁知道?当年王莽被杀,李崇与内地失去联系。匈奴乘虚而入,略有西域,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其负,纷纷要求东汉王朝恢复都护管辖。”
“南道上的莎车组织力量抗拒匈奴,保护着居留在西域的故都护吏士妻子千余口。不久,汉朝立莎车王为汉西域大都尉,五十余国都属于莎车统领。尔后莎车、鄯善、车师、焉耆等国又派人到洛阳请立都护,东汉光武帝刘秀因天下初定,匈奴未服而没有允诺。故而鄯善、车师、龟兹复附匈奴,莎车、于阗又互相争雄,兵事不息。”
“汉永平十六年,昭帝命窦固北征匈奴,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东)地,置宜禾都尉,于阗诸国派人到洛阳,翌年设都护,与内地断绝了五十年的西域复通。但汉都护设置仅二年,到章帝继位即罢,又弃伊吾屯田,地入匈奴!”
崔皓朗声道:“西域反反复复,在大汉与匈奴之间左摇右摆,的确是到汉和帝的时候,窦宪大败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夺回伊吾地,班超定西域。汉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并在车师前部的高昌壁再度设置戊己校尉,于车师后部增设戊部侯,完全恢复了汉在西域的管辖!”
“但就凭这些,怎么能说窦宪、班超的功绩,或者说对大汉所作出的贡献比卫青和霍去病大呢?”
关于这些事情,冉闵亦是有所耳闻的。
要说窦宪、班超所作出的功绩比卫青和霍去病大,那根本就是扯淡,是无稽之谈!
当年窦宪统率汉朝大军,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逐北单于,迫其酉迁。他的威名震撼了大漠南北,其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应该否认的。
事实上,他引起了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民族大迁徙。
北匈奴的远走在北方草原上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不久东胡的鲜卑族便乘虚而入,成为草原的新主人,在鲜卑的压力下,南匈奴等胡族纷纷内迁汉朝境内,成为日后“五胡之乱”的远源。
而北匈奴的西迁更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西方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土崩瓦解。
窦宪恰似传说中的那只蝴蝶,翅膀的一下扇动,无意中促成了遥远国度的狂风暴雨——这场暴风雨倾泻在近三百年后的欧洲。
从这个方面来看,似乎窦宪的影响力更大。
而班超的话,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好好治理了西域,让西域诸国更加亲近汉朝。
就冉闵所知道的,班超在西域大都护的任期里,远至条支(阿拉伯国家)诸国,都来与东汉建立关系。
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行抵条支,为风浪所阻,“临西海而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班超在任十一年,因老病离开西域。继任都护的不甚称职,引起“西域背畔”。
永初元年,汉朝“诏罢都护”。匈奴又乘机收属诸国,一时间西北边患闹得很凶。
后来敦煌太守张珰、尚书陈忠建议重开西域,以“震怖匈奴”。朝廷接纳了他们的意见,派班超子班勇为“西域长史”,屯驻“柳中”(高昌壁东南)。
龟兹、疏勒、于阗、莎车诸国随即来归附,东汉与西域中断了的统辖关系得以恢复,从此,西域一直是东汉的一部分,但乌孙和葱岭以西的大宛便不再属于汉了。
由这个高句丽使者发起的话题,让在场的人都争论不休。
卫青、霍去病与窦宪、班超的功绩谁的更大?
班超已经被撇到一边去了,剩下的就是卫青、霍去病与窦宪三人被推上了风尖浪口,众人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说起古时武将的最高荣誉,一个是“封狼居胥”,这是由冠军侯西汉霍去病在对匈奴的漠北之战中创立的。
另一个就是“燕然勒石”,巧了,这是另一位冠军侯东汉窦宪也是在讨伐匈奴时创立的。两位冠军侯的战绩都成了武将的最高荣誉。
那么窦宪对匈奴作战的功绩到底比卫、霍二人如何呢,毕竟“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并称,窦宪配得上这个称号么?
文臣争论就不说了,甚至武将都参与进来了。
冉恪喝了几杯酒,就起身大大咧咧地道:“我认为在汉朝名将当中,卫青与霍去病并驾齐驱,并列第一,而窦宪次之!”
“冉恪,你是怎么想的?不妨说说看。”对于这个堂弟能发表这样的见解,冉闵表示很感兴趣。
“陛下,你命臣多读书,多了解一些经史子集,臣已经照做了。臣对于这些汉朝名将的事迹都有一定的了解!”
冉恪朗声道:“要说贡献,武将的话当属战绩!窦宪虽是一个权臣,但也曾燕然勒石,为东汉立下汗马功劳!先说卫青的战绩,卫青奇袭龙城,收复河朔,奇袭高阙,二出定襄,大战漠北,尤其是漠北之战时,孤军和单于主力硬刚,以弱胜强,若不是李广迷路,估计单于将成阶下之囚!”
看来冉恪对于卫青的生平事迹还真是研究过的,就连卫青指挥过什么大战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真是下过了工夫的。
“而霍去病呢?霍去病两次随卫青出击漠南,两次出击河西(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浑邪王归汉时阵斩变乱,当然最为人乐道的还是漠北之战。”
“此役霍去病以战养战,驱兵数千里,活捉章渠,诛杀北车耆王,俘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斩首七万余众,追杀至狼居胥山,封狼居胥,然后一路追杀至贝加尔湖才肯罢休!”
冉恪直哼哼,说道:“跟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战绩比较起来,窦宪的战绩明显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众所周知,窦宪共两次讨伐北匈奴。”
“第一次,窦宪率领万余精骑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燕然勒石。”
“第二次,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不说别的,就从斩获的首级,以及影响力来看,卫青、霍去病,明显大于窦宪的。”
在场的人有的表示赞许,叫好称快,有的表示不服,一片嘘声。
把窦宪当做偶像的“迷弟”卫辽起身道:“陛下,冉恪所言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窦宪的影响力比卫青、霍去病要大得多!”
“你说什么?”
冉恪吹胡子瞪眼地道:“要知道,当年卫青、霍去病可是打得匈奴人俯首称臣,闻风丧胆的!甚至于匈奴人里面还流传着这么一首民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你能说卫霍二人的影响力不比窦宪大吗?”
卫辽撇了撇嘴说道:“这都是你的偏见!一己之见!”
“那你有何高论?”
“卫霍对匈奴作战,匈奴实力被大大削弱,彻底失去了漠南,而西汉则基本消除了边患,打通了丝绸之路,为后来西汉将西域纳入版图奠定了基础。”卫辽昂着头道:“但是窦宪的影响力更大!”
“窦宪对北匈奴作战,虽然对汉朝没啥好处,但影响力却不小。根据那些从西欧留学归来的士子们说,北匈奴自此离开蒙古草原,迁至巴尔喀什湖一带,随后又向西迁徙,至欧洲多瑙河,直至兵临罗马城!这样看来,窦宪岂不是荣耀至极吗?他的影响力更大!”
闻言,冉恪不禁气道:“你这样说才是偏见!窦宪的战绩猛一看还不错,可与卫霍比肩,但实际主要战力是南匈奴!”
“南匈奴对那次出兵十分卖力,打仗时也勇猛无比,汉军基本上是尾随追击。而且窦宪还生怕南匈奴太卖力,把北匈奴就此给打跑了,赶紧派人挽留抚慰北匈奴单于。第二次更不用说了,北匈奴单于都被南匈奴伏击受了重伤,基本没啥战力,窦宪趁机摘了桃子!”
“总之,窦宪的战绩看似辉煌,但经不起推敲,与卫霍两人战绩无法相提并论!”
卫辽和冉恪原本多么好的一对“基友”啊,现在都因为各自的偶像而喋喋不休地争吵起来,真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南道上的莎车组织力量抗拒匈奴,保护着居留在西域的故都护吏士妻子千余口。不久,汉朝立莎车王为汉西域大都尉,五十余国都属于莎车统领。尔后莎车、鄯善、车师、焉耆等国又派人到洛阳请立都护,东汉光武帝刘秀因天下初定,匈奴未服而没有允诺。故而鄯善、车师、龟兹复附匈奴,莎车、于阗又互相争雄,兵事不息。”
“汉永平十六年,昭帝命窦固北征匈奴,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东)地,置宜禾都尉,于阗诸国派人到洛阳,翌年设都护,与内地断绝了五十年的西域复通。但汉都护设置仅二年,到章帝继位即罢,又弃伊吾屯田,地入匈奴!”
崔皓朗声道:“西域反反复复,在大汉与匈奴之间左摇右摆,的确是到汉和帝的时候,窦宪大败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夺回伊吾地,班超定西域。汉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并在车师前部的高昌壁再度设置戊己校尉,于车师后部增设戊部侯,完全恢复了汉在西域的管辖!”
“但就凭这些,怎么能说窦宪、班超的功绩,或者说对大汉所作出的贡献比卫青和霍去病大呢?”
关于这些事情,冉闵亦是有所耳闻的。
要说窦宪、班超所作出的功绩比卫青和霍去病大,那根本就是扯淡,是无稽之谈!
当年窦宪统率汉朝大军,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逐北单于,迫其酉迁。他的威名震撼了大漠南北,其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应该否认的。
事实上,他引起了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民族大迁徙。
北匈奴的远走在北方草原上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不久东胡的鲜卑族便乘虚而入,成为草原的新主人,在鲜卑的压力下,南匈奴等胡族纷纷内迁汉朝境内,成为日后“五胡之乱”的远源。
而北匈奴的西迁更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西方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土崩瓦解。
窦宪恰似传说中的那只蝴蝶,翅膀的一下扇动,无意中促成了遥远国度的狂风暴雨——这场暴风雨倾泻在近三百年后的欧洲。
从这个方面来看,似乎窦宪的影响力更大。
而班超的话,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好好治理了西域,让西域诸国更加亲近汉朝。
就冉闵所知道的,班超在西域大都护的任期里,远至条支(阿拉伯国家)诸国,都来与东汉建立关系。
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行抵条支,为风浪所阻,“临西海而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班超在任十一年,因老病离开西域。继任都护的不甚称职,引起“西域背畔”。
永初元年,汉朝“诏罢都护”。匈奴又乘机收属诸国,一时间西北边患闹得很凶。
后来敦煌太守张珰、尚书陈忠建议重开西域,以“震怖匈奴”。朝廷接纳了他们的意见,派班超子班勇为“西域长史”,屯驻“柳中”(高昌壁东南)。
龟兹、疏勒、于阗、莎车诸国随即来归附,东汉与西域中断了的统辖关系得以恢复,从此,西域一直是东汉的一部分,但乌孙和葱岭以西的大宛便不再属于汉了。
由这个高句丽使者发起的话题,让在场的人都争论不休。
卫青、霍去病与窦宪、班超的功绩谁的更大?
班超已经被撇到一边去了,剩下的就是卫青、霍去病与窦宪三人被推上了风尖浪口,众人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说起古时武将的最高荣誉,一个是“封狼居胥”,这是由冠军侯西汉霍去病在对匈奴的漠北之战中创立的。
另一个就是“燕然勒石”,巧了,这是另一位冠军侯东汉窦宪也是在讨伐匈奴时创立的。两位冠军侯的战绩都成了武将的最高荣誉。
那么窦宪对匈奴作战的功绩到底比卫、霍二人如何呢,毕竟“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并称,窦宪配得上这个称号么?
文臣争论就不说了,甚至武将都参与进来了。
冉恪喝了几杯酒,就起身大大咧咧地道:“我认为在汉朝名将当中,卫青与霍去病并驾齐驱,并列第一,而窦宪次之!”
“冉恪,你是怎么想的?不妨说说看。”对于这个堂弟能发表这样的见解,冉闵表示很感兴趣。
“陛下,你命臣多读书,多了解一些经史子集,臣已经照做了。臣对于这些汉朝名将的事迹都有一定的了解!”
冉恪朗声道:“要说贡献,武将的话当属战绩!窦宪虽是一个权臣,但也曾燕然勒石,为东汉立下汗马功劳!先说卫青的战绩,卫青奇袭龙城,收复河朔,奇袭高阙,二出定襄,大战漠北,尤其是漠北之战时,孤军和单于主力硬刚,以弱胜强,若不是李广迷路,估计单于将成阶下之囚!”
看来冉恪对于卫青的生平事迹还真是研究过的,就连卫青指挥过什么大战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真是下过了工夫的。
“而霍去病呢?霍去病两次随卫青出击漠南,两次出击河西(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浑邪王归汉时阵斩变乱,当然最为人乐道的还是漠北之战。”
“此役霍去病以战养战,驱兵数千里,活捉章渠,诛杀北车耆王,俘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斩首七万余众,追杀至狼居胥山,封狼居胥,然后一路追杀至贝加尔湖才肯罢休!”
冉恪直哼哼,说道:“跟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战绩比较起来,窦宪的战绩明显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众所周知,窦宪共两次讨伐北匈奴。”
“第一次,窦宪率领万余精骑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燕然勒石。”
“第二次,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不说别的,就从斩获的首级,以及影响力来看,卫青、霍去病,明显大于窦宪的。”
在场的人有的表示赞许,叫好称快,有的表示不服,一片嘘声。
把窦宪当做偶像的“迷弟”卫辽起身道:“陛下,冉恪所言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窦宪的影响力比卫青、霍去病要大得多!”
“你说什么?”
冉恪吹胡子瞪眼地道:“要知道,当年卫青、霍去病可是打得匈奴人俯首称臣,闻风丧胆的!甚至于匈奴人里面还流传着这么一首民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你能说卫霍二人的影响力不比窦宪大吗?”
卫辽撇了撇嘴说道:“这都是你的偏见!一己之见!”
“那你有何高论?”
“卫霍对匈奴作战,匈奴实力被大大削弱,彻底失去了漠南,而西汉则基本消除了边患,打通了丝绸之路,为后来西汉将西域纳入版图奠定了基础。”卫辽昂着头道:“但是窦宪的影响力更大!”
“窦宪对北匈奴作战,虽然对汉朝没啥好处,但影响力却不小。根据那些从西欧留学归来的士子们说,北匈奴自此离开蒙古草原,迁至巴尔喀什湖一带,随后又向西迁徙,至欧洲多瑙河,直至兵临罗马城!这样看来,窦宪岂不是荣耀至极吗?他的影响力更大!”
闻言,冉恪不禁气道:“你这样说才是偏见!窦宪的战绩猛一看还不错,可与卫霍比肩,但实际主要战力是南匈奴!”
“南匈奴对那次出兵十分卖力,打仗时也勇猛无比,汉军基本上是尾随追击。而且窦宪还生怕南匈奴太卖力,把北匈奴就此给打跑了,赶紧派人挽留抚慰北匈奴单于。第二次更不用说了,北匈奴单于都被南匈奴伏击受了重伤,基本没啥战力,窦宪趁机摘了桃子!”
“总之,窦宪的战绩看似辉煌,但经不起推敲,与卫霍两人战绩无法相提并论!”
卫辽和冉恪原本多么好的一对“基友”啊,现在都因为各自的偶像而喋喋不休地争吵起来,真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