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捷报(下)
大明,南京。
年过花甲的朱元璋依旧精神矍铄,每天从早忙到晚,一直处理公务。好在太子也已经亲政很久了,能帮着朱元璋处理政务,减轻了他不少的负担。
他现在也默许奏章大都由朱标处理,他来做最后的核准。
所以此次出征北元的军报也是朱标先拿到的。
看着眼前的这两份军报,朱标心头五味杂陈。
一份是蓝玉的,上奏说他在捕鱼儿海一带,歼灭了北元残部,俘获了北元的大部分朝臣贵族,还有元主。
外加牛羊、马等牲畜十五余万头,还有北元的玺印、财物等等。
这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眼下大明对外最大的敌人终于消失了,从此以后九边边防的压力大为减轻,边地的百姓,也能缓解下肩头的压力了。
可是另外一份朱棣的奏报,朱标看着心里就有些很不是滋味了。
朱棣此次出征,大破哈剌章部,以及其他大小部族,共俘获人、畜各十万,战绩豪华,比之蓝玉的,也只是少了几分政治上的好处。
再算上此前朱棣在金山一战中,先攻破金山,再袭松花河,配合着大军打垮了纳哈部的战绩。
朱棣已经不仅仅是大明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了,而是一颗耀眼的将星!
这两仗下来,朱棣在军中的地位稳固无比,就是永昌侯蓝玉也不好再小瞧燕王了。
朱标看着朱棣的奏报,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作为太子,对兄弟们一贯都是爱护的,有优秀的兄弟,他也会感到很欣慰,毕竟他的太子之位实在太稳固了,稳固到他不介意自己的兄弟们展露才华。
可是朱标身边,总有那么一批人在那谏言,将朱棣看成一个极大地威胁,怂恿他对朱棣下手,弄得朱标烦不胜烦。
就连蓝玉,也在私底下跟他说朱棣是个大祸患,希望朱标能早些把他铲除。
朱标也很明白,大明迟早是要削藩的,毕竟他能受得了兄弟们有这么大权力,可他的后代就不一定了。
但现在他父皇还在位呢,这事也轮不到他发话,一个两个都希望自己成为他们心中合适的君主。
可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君主都不一样,他朱标总不能来一个一人千面吧?总会有一批人不满意,所以朱标也就把这些话当做耳旁风。
他从来不认为朱棣会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进而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要知道他的太子之位,是朱元璋亲自定下来的,而朱元璋的想法,朱标也很清楚,早些定下太子,早些培养,避免皇室内乱朝堂动荡,也可以让他的接班人在水准线之上,免得出现无能之辈。
要是真想动他的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人可以,那就是已经逝去的马皇后,他朱标的生母。
但这种事,想想都不可能,所以朱标又有什么好怕的?
不过考虑到底下人的想法,朱标也是打算做一些妥协,把军中亲善朱棣的一些将领,换个地方驻扎,不要再放到北平一带了,就当是给朱棣的一个敲打了。
朱标进宫后,把这两份捷报递给朱元璋,请朱元璋考虑怎么做赏赐。
等到朱元璋看完这两份捷报,才躬身说道:“我想把北平都司的有功之臣做一些调动。”
朱元璋犀利的看了他一眼,老朱对他的这种想法,为的是什么,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朱元璋很快就拒绝了,说道:“赏功不是你这个赏法,而且你没必要怕你四弟!”
“名位、军中宿将、百官都是在你这边的,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标也只能无奈的摸了摸鼻子,叹道:“实不得已而为之。”
朱元璋摇了摇头,教训朱标说:“当皇帝,最重要的是决断,你不能老是被手下这群大臣影响,听风就是雨。”
顿了顿之后,朱元璋又说道:“何况,此次征讨北元,得了将近三十万的俘虏,还要你四弟把他们安顿在北平都司,手里没有刀子可不行。”
朱标听到这,就明白了,这应该是锦衣卫提前把部分军报通过密奏,上报给了朱元璋。
将近三十万的俘虏安置,可不是个小问题,朱标想到这,眼睛一转,想出了个好主意。
“父皇,我想把我东宫的一些属臣派往北平,帮着一起安置牧民,也好显一显他们的本事,不然儿臣也不清楚他们的能力到底如何。”
朱元璋沉吟片刻,问道:“你都打算派谁去?”
朱标考虑了下说道:“这事也不能给我四弟造成什么障碍,不如就派一些小官,还有我的那群师兄弟们,比如方孝孺这些人,他们资历不高,应该不会对大事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可以。
“那就这么办吧!你记得嘱咐他们,去了主要是去看,要真的有什么方略,记得先给我,让我考虑后再做定夺。”
虽然朱元璋对朱标的这群师兄弟不怎么能看得上眼,但人才总是要历练出来的,更何况他也不好反驳太子。
现在太子的做法朱元璋也能明白,不外乎就是把那群一直在他耳边唠叨的人,都打发出去做事,耳根子落一个清闲。
其实方孝孺这个人,朱元璋还是很有印象的,毕竟是宋濂的徒弟,一向颇具孝名。而且之前被人诬陷,关进大牢,还是太子帮着求了情,才被他放出来的。
就朱元璋的观感来说,这个方孝孺人品确实不错,做事的能力反正没看出来,在地方还能被人诬陷坐牢,处事手段恐怕也不算圆滑。
不过到底是太子的师弟,该给的机会,朱元璋一定是会给全的。
而且说到底,有燕王在那,安顿北元的降部,就算不上什么难事。
索性丢过去看看呗,是人才总是会显露出来的。
朱标得到父亲的许可,心中大为高兴,回到东宫后,立刻把方孝孺请来,将事情说了出来,对他也是一顿猛夸,只剩说以后的大事就交给他了。
方孝孺欣然答应了下来,满是自信的说:“安顿降民小事尔,此去一定会帮殿下看好燕王和永昌侯的。”
朱标一听就觉得事情不对劲了,我让你去不是为了看住燕王和蓝玉的呀!
眼看方孝孺对朱棣两人的成见这么深,朱标也很是头疼,有些后悔在朱元璋面前提到让方孝孺去北平了。
偏偏现在又不好反悔,而且已经和朱元璋提了方孝孺的名字,现在也跟方孝孺说了,要是临时把方孝孺拉回来,不让他去,那就是左右难堪。
朱标把方孝孺打发出去,思来想去又把黄子澄喊来了,黄子澄虽然也认为要削藩,但好歹为人没有方孝孺那么固执,对待军中将领也没有那么瞧不起。
朱标打算把黄子澄也一并派去北平,好尽量调和下方孝孺的臭脾气,免得和北平现在的将领们发生冲突。
黄子澄听完朱标的打算,就说道。
“殿下有心想避免方孝孺和他们发生冲突,那单单一个我是不够的的,方孝孺在士林素有清名,我恐怕拦不住他。”
“我建议让曹国公或者魏国公跟着一起,他们也是将门出身,和永昌侯搭得上话,又和燕王有些亲戚关系,想来是比较合适的。”
朱标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派曹国公过去,毕竟这个是真正的天家亲戚,相对要可靠些。
魏国公也就是徐达一脉,向来低调,不一定愿意掺和到这事里。
而且曹国公李景隆好读兵书,常有大论的名头,他朱标也是听过的,能力也不算差,连着几次练兵,都被评为上等。
虽然他觉得李景隆只是学到了李文忠的皮毛,但李文忠到底是天下名将,李景隆就是学到点皮毛,也不错了。
这完全不妨碍他让李景隆出面做一些小事。
于是朱标就定下让李景隆、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为首,领着东宫一批属臣,前往北平,帮着处理三十万降民的安顿之事。
大军还在回转中的朱棣,还不知道太子给他打发来了这么一群人,他正在让张玉主持分配财物。
大致上就是将领们分五成,士卒们再拿五成,他自己就不要了。
要放以往,按照军中的潜规则,他朱棣作为主帅,理应独自拿下两成到三成,普通的士卒们能有两成就不错了。
可这不是朱棣有了何秋这么一个女婿,现在完全不缺钱,对于这次出征斩获的财物,朱棣就没放在心上了。
这让朱棣手下的士卒们高兴坏了,就连将领们也都很开心,毕竟按照以往的规矩,将领们也都拿不了这么多。
这让他们对朱棣更加亲善了,朱棣不单单领着他们立了功,抢到的财物也大都交给了他们,仗义啊!
等到班师回朝后,还有朝廷的赏赐,这一次出征是挣了个盆满钵满。
年过花甲的朱元璋依旧精神矍铄,每天从早忙到晚,一直处理公务。好在太子也已经亲政很久了,能帮着朱元璋处理政务,减轻了他不少的负担。
他现在也默许奏章大都由朱标处理,他来做最后的核准。
所以此次出征北元的军报也是朱标先拿到的。
看着眼前的这两份军报,朱标心头五味杂陈。
一份是蓝玉的,上奏说他在捕鱼儿海一带,歼灭了北元残部,俘获了北元的大部分朝臣贵族,还有元主。
外加牛羊、马等牲畜十五余万头,还有北元的玺印、财物等等。
这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眼下大明对外最大的敌人终于消失了,从此以后九边边防的压力大为减轻,边地的百姓,也能缓解下肩头的压力了。
可是另外一份朱棣的奏报,朱标看着心里就有些很不是滋味了。
朱棣此次出征,大破哈剌章部,以及其他大小部族,共俘获人、畜各十万,战绩豪华,比之蓝玉的,也只是少了几分政治上的好处。
再算上此前朱棣在金山一战中,先攻破金山,再袭松花河,配合着大军打垮了纳哈部的战绩。
朱棣已经不仅仅是大明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了,而是一颗耀眼的将星!
这两仗下来,朱棣在军中的地位稳固无比,就是永昌侯蓝玉也不好再小瞧燕王了。
朱标看着朱棣的奏报,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作为太子,对兄弟们一贯都是爱护的,有优秀的兄弟,他也会感到很欣慰,毕竟他的太子之位实在太稳固了,稳固到他不介意自己的兄弟们展露才华。
可是朱标身边,总有那么一批人在那谏言,将朱棣看成一个极大地威胁,怂恿他对朱棣下手,弄得朱标烦不胜烦。
就连蓝玉,也在私底下跟他说朱棣是个大祸患,希望朱标能早些把他铲除。
朱标也很明白,大明迟早是要削藩的,毕竟他能受得了兄弟们有这么大权力,可他的后代就不一定了。
但现在他父皇还在位呢,这事也轮不到他发话,一个两个都希望自己成为他们心中合适的君主。
可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君主都不一样,他朱标总不能来一个一人千面吧?总会有一批人不满意,所以朱标也就把这些话当做耳旁风。
他从来不认为朱棣会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进而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要知道他的太子之位,是朱元璋亲自定下来的,而朱元璋的想法,朱标也很清楚,早些定下太子,早些培养,避免皇室内乱朝堂动荡,也可以让他的接班人在水准线之上,免得出现无能之辈。
要是真想动他的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人可以,那就是已经逝去的马皇后,他朱标的生母。
但这种事,想想都不可能,所以朱标又有什么好怕的?
不过考虑到底下人的想法,朱标也是打算做一些妥协,把军中亲善朱棣的一些将领,换个地方驻扎,不要再放到北平一带了,就当是给朱棣的一个敲打了。
朱标进宫后,把这两份捷报递给朱元璋,请朱元璋考虑怎么做赏赐。
等到朱元璋看完这两份捷报,才躬身说道:“我想把北平都司的有功之臣做一些调动。”
朱元璋犀利的看了他一眼,老朱对他的这种想法,为的是什么,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朱元璋很快就拒绝了,说道:“赏功不是你这个赏法,而且你没必要怕你四弟!”
“名位、军中宿将、百官都是在你这边的,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标也只能无奈的摸了摸鼻子,叹道:“实不得已而为之。”
朱元璋摇了摇头,教训朱标说:“当皇帝,最重要的是决断,你不能老是被手下这群大臣影响,听风就是雨。”
顿了顿之后,朱元璋又说道:“何况,此次征讨北元,得了将近三十万的俘虏,还要你四弟把他们安顿在北平都司,手里没有刀子可不行。”
朱标听到这,就明白了,这应该是锦衣卫提前把部分军报通过密奏,上报给了朱元璋。
将近三十万的俘虏安置,可不是个小问题,朱标想到这,眼睛一转,想出了个好主意。
“父皇,我想把我东宫的一些属臣派往北平,帮着一起安置牧民,也好显一显他们的本事,不然儿臣也不清楚他们的能力到底如何。”
朱元璋沉吟片刻,问道:“你都打算派谁去?”
朱标考虑了下说道:“这事也不能给我四弟造成什么障碍,不如就派一些小官,还有我的那群师兄弟们,比如方孝孺这些人,他们资历不高,应该不会对大事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可以。
“那就这么办吧!你记得嘱咐他们,去了主要是去看,要真的有什么方略,记得先给我,让我考虑后再做定夺。”
虽然朱元璋对朱标的这群师兄弟不怎么能看得上眼,但人才总是要历练出来的,更何况他也不好反驳太子。
现在太子的做法朱元璋也能明白,不外乎就是把那群一直在他耳边唠叨的人,都打发出去做事,耳根子落一个清闲。
其实方孝孺这个人,朱元璋还是很有印象的,毕竟是宋濂的徒弟,一向颇具孝名。而且之前被人诬陷,关进大牢,还是太子帮着求了情,才被他放出来的。
就朱元璋的观感来说,这个方孝孺人品确实不错,做事的能力反正没看出来,在地方还能被人诬陷坐牢,处事手段恐怕也不算圆滑。
不过到底是太子的师弟,该给的机会,朱元璋一定是会给全的。
而且说到底,有燕王在那,安顿北元的降部,就算不上什么难事。
索性丢过去看看呗,是人才总是会显露出来的。
朱标得到父亲的许可,心中大为高兴,回到东宫后,立刻把方孝孺请来,将事情说了出来,对他也是一顿猛夸,只剩说以后的大事就交给他了。
方孝孺欣然答应了下来,满是自信的说:“安顿降民小事尔,此去一定会帮殿下看好燕王和永昌侯的。”
朱标一听就觉得事情不对劲了,我让你去不是为了看住燕王和蓝玉的呀!
眼看方孝孺对朱棣两人的成见这么深,朱标也很是头疼,有些后悔在朱元璋面前提到让方孝孺去北平了。
偏偏现在又不好反悔,而且已经和朱元璋提了方孝孺的名字,现在也跟方孝孺说了,要是临时把方孝孺拉回来,不让他去,那就是左右难堪。
朱标把方孝孺打发出去,思来想去又把黄子澄喊来了,黄子澄虽然也认为要削藩,但好歹为人没有方孝孺那么固执,对待军中将领也没有那么瞧不起。
朱标打算把黄子澄也一并派去北平,好尽量调和下方孝孺的臭脾气,免得和北平现在的将领们发生冲突。
黄子澄听完朱标的打算,就说道。
“殿下有心想避免方孝孺和他们发生冲突,那单单一个我是不够的的,方孝孺在士林素有清名,我恐怕拦不住他。”
“我建议让曹国公或者魏国公跟着一起,他们也是将门出身,和永昌侯搭得上话,又和燕王有些亲戚关系,想来是比较合适的。”
朱标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派曹国公过去,毕竟这个是真正的天家亲戚,相对要可靠些。
魏国公也就是徐达一脉,向来低调,不一定愿意掺和到这事里。
而且曹国公李景隆好读兵书,常有大论的名头,他朱标也是听过的,能力也不算差,连着几次练兵,都被评为上等。
虽然他觉得李景隆只是学到了李文忠的皮毛,但李文忠到底是天下名将,李景隆就是学到点皮毛,也不错了。
这完全不妨碍他让李景隆出面做一些小事。
于是朱标就定下让李景隆、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为首,领着东宫一批属臣,前往北平,帮着处理三十万降民的安顿之事。
大军还在回转中的朱棣,还不知道太子给他打发来了这么一群人,他正在让张玉主持分配财物。
大致上就是将领们分五成,士卒们再拿五成,他自己就不要了。
要放以往,按照军中的潜规则,他朱棣作为主帅,理应独自拿下两成到三成,普通的士卒们能有两成就不错了。
可这不是朱棣有了何秋这么一个女婿,现在完全不缺钱,对于这次出征斩获的财物,朱棣就没放在心上了。
这让朱棣手下的士卒们高兴坏了,就连将领们也都很开心,毕竟按照以往的规矩,将领们也都拿不了这么多。
这让他们对朱棣更加亲善了,朱棣不单单领着他们立了功,抢到的财物也大都交给了他们,仗义啊!
等到班师回朝后,还有朝廷的赏赐,这一次出征是挣了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