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茶成
后世制作的茶叶,精炼一下无非就是三个步骤,采茶、炒茶、泡茶,此时的制茶,只是没有炒茶而已,最多只是摊晾茶叶,所以茶叶的青草味怎么也消不掉。
和唐宋不同的是,唐宋时期很多煮茶的茶叶都已经是烘焙干燥的茶饼进行碾磨成渣渣后煮在水里加大料一起喝,这样茶叶本身的青草味就会去掉了,然而本质上,这还是煮茶的形式。
不过中间一步的炒茶,却也是冲泡之茶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刘义符专门问了问卫温,泠瑟轩他们拿过来的两口麻袋装着的茶叶是昨天前天晚上采摘没多久的,快马加鞭送来建康的新鲜茶叶,经过了一天,这些个茶叶已经蔫吧得有些蜷曲了。
其实按照标准的步骤,炒制前最好先将茶叶进行摊晾一段时间,让其均匀减少水分,再炒茶最好。
此间茶叶摊晾一段时间,最多就烘焙一下就直接开始煮了。
摊晾这个步骤如果改变了温度、湿度、时间还有可能将茶叶其中的物质不同程度的变化,成为制红茶、白茶、乌龙茶的第一步的“萎凋”,他们拿的茶叶是袋装的,虽然也减少了留一部分茶叶里的水分,终究不如加了摊晾步骤的茶叶水分来的均匀,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口感。
茶叶里面的一些知识点,有些对刘义符来讲确实是常识,但这个“常识”是历经了明清两代成熟泡茶的理论后,更加系统的知识,这些内容显得非常庞杂却异常有理,也无怪乎卫温三人对刘义符的茶知识惊为天人。
几人也是连连感叹这里面的学问不少,连称“受教”。刘义符此举虽然让对方心悦诚服,但也绝对称不上之前刘义符歪歪的那般能吊打原始人,让对方纳头就拜那么夸张,知识是是相互的,卫温这么些年的研究,积累下来不少有关茶品的知识,也让刘义符都这个时代的茶叶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多了解。
半斤新鲜半失水分的茶叶,就这样歇歇停停,翻炒冷却,冷却翻炒来来回回至少要三次,这种翻炒茶叶有个专业术语叫“炒青”。
来来回回的这几次的炒青虽然都是杀青行为,但是准确来说目的其实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杀青加揉捻是为了去除水分,二炒则是为了留住香味,三炒的时候就已经是熟茶了,这三次炒茶,除了温度要稳定以外,锅中的炒青温度要逐步降低。
用心炒制好茶叶满打满算也得要两个时辰,最后摊开才放在圆形竹筲箕里面均匀摆放阴干,为了加快速度,还特意进行了烘焙,加速了这个过程。
还好之前已经下过了雨,南方的天气润润的,能找到一个艳阳高照的天气也确实不容易,不得不说上天还是助了一臂之力。
就这样,鸡飞狗跳,忙活了几乎一天,烘焙阴干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暗,最后看着面前的成品,在刘义符查看最后完成的茶叶品相后,舒展眉头宣布制茶初步成功了。
参与其中的几个人都快激动不已,尤其是卫温,都快流泪了,只能说真的……太特么不容易了。
刘义符看着这些茶叶,最后的品相虽然不是百分之百达到了后世茶叶的那种情况,但是七七八八绝对没问题了,心中也不由得感叹,终于能喝正常茶叶了,我太难了,为了一口喝的,也是拼了。
此时无聊得出去玩耍的刘惠媛也走了回来,好奇地看着这一群又哭又笑的神器人类,在刘惠媛的孩生中,小时候行为奇怪的几个大叔,一直印在了自己脑子里。
刘惠媛一听说有吃的喝的,马上眼睛又瞪大了几分,亮晶晶的极为期待。
听到是那个圆筲箕里面的绿条状的叶子来泡水喝后,刘惠媛小脸有些发苦,因为她下午的时候,偷偷去尝了尝,好苦,这是孩生当中吃到过最苦的东西了……
随即刘惠媛当场就拒绝了,这简直就是毒药,怎么会有这么难喝的东西的,但架不住刘义符使劲地忽悠,声称这个玩意儿只有泡水喝才好喝,然后又质问刘惠媛是不是偷吃了,然后骗她之前是在晒里面的毒素,如果直接吃了这玩意过一天就会烂肚子。
刘惠媛吓地小脸一白,连忙摇手说自己绝对没吃过,没拿过群众一针一线,然后又哭着求自己阿兄千万别让自己烂肚子。
嗯,其实刘义符是知道自己妹妹下午偷偷摸摸地在那里偷吃阴着的茶叶的,有人和他说过了……
然后刘义符就继续忽悠,说这个只有喝过这个泡过的水,才能治好。
也不知道刘义符是怎么想出这么个扯淡的理由的,类似的逻辑就是,一种毒草竟然需要这个毒草本身泡的水才能治好,简直就是扯淡,架不住刘义符说得极有感染力,还真像那么回事,于是刘惠媛抽吧着鼻子,表示愿意试着喝一喝。
刘惠媛心想,阿兄折腾了这么久的这玩意,一定是有正确的打开方式才对啊,不然这么苦的东西,也妹人会喝呀。
一旁听着刘义符吓唬自己妹妹的言论的一行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也没有人去拆穿刘义符的把戏,只有小厨娘砸吧了两下嘴,脸色有些发苦。
刘义符当时还有些奇怪,知道后面她私底下跑来找刘义符,也想讨碗茶喝,因为这个一直在兢兢业业烧火的小厨娘带着哭腔说自己也偷吃了那个阴干的茶叶……
就这样,刘义符看了看吃下“毒药”的刘惠媛和小厨娘,哭笑不得,只得说每个来参加炒茶的都可以分到一杯冲泡的茶水,来品尝品尝,顺便“消毒”。
半斤茶叶也不多,但应付面前这些人绰绰有余了,刘义符也为了让所有人都“试毒”品尝一下,看看反馈如何,于是他拿出一部分在场所有人都可以品尝一下这个新制成的茶叶。
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东西才是好东西嘛。
和唐宋不同的是,唐宋时期很多煮茶的茶叶都已经是烘焙干燥的茶饼进行碾磨成渣渣后煮在水里加大料一起喝,这样茶叶本身的青草味就会去掉了,然而本质上,这还是煮茶的形式。
不过中间一步的炒茶,却也是冲泡之茶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刘义符专门问了问卫温,泠瑟轩他们拿过来的两口麻袋装着的茶叶是昨天前天晚上采摘没多久的,快马加鞭送来建康的新鲜茶叶,经过了一天,这些个茶叶已经蔫吧得有些蜷曲了。
其实按照标准的步骤,炒制前最好先将茶叶进行摊晾一段时间,让其均匀减少水分,再炒茶最好。
此间茶叶摊晾一段时间,最多就烘焙一下就直接开始煮了。
摊晾这个步骤如果改变了温度、湿度、时间还有可能将茶叶其中的物质不同程度的变化,成为制红茶、白茶、乌龙茶的第一步的“萎凋”,他们拿的茶叶是袋装的,虽然也减少了留一部分茶叶里的水分,终究不如加了摊晾步骤的茶叶水分来的均匀,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口感。
茶叶里面的一些知识点,有些对刘义符来讲确实是常识,但这个“常识”是历经了明清两代成熟泡茶的理论后,更加系统的知识,这些内容显得非常庞杂却异常有理,也无怪乎卫温三人对刘义符的茶知识惊为天人。
几人也是连连感叹这里面的学问不少,连称“受教”。刘义符此举虽然让对方心悦诚服,但也绝对称不上之前刘义符歪歪的那般能吊打原始人,让对方纳头就拜那么夸张,知识是是相互的,卫温这么些年的研究,积累下来不少有关茶品的知识,也让刘义符都这个时代的茶叶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多了解。
半斤新鲜半失水分的茶叶,就这样歇歇停停,翻炒冷却,冷却翻炒来来回回至少要三次,这种翻炒茶叶有个专业术语叫“炒青”。
来来回回的这几次的炒青虽然都是杀青行为,但是准确来说目的其实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杀青加揉捻是为了去除水分,二炒则是为了留住香味,三炒的时候就已经是熟茶了,这三次炒茶,除了温度要稳定以外,锅中的炒青温度要逐步降低。
用心炒制好茶叶满打满算也得要两个时辰,最后摊开才放在圆形竹筲箕里面均匀摆放阴干,为了加快速度,还特意进行了烘焙,加速了这个过程。
还好之前已经下过了雨,南方的天气润润的,能找到一个艳阳高照的天气也确实不容易,不得不说上天还是助了一臂之力。
就这样,鸡飞狗跳,忙活了几乎一天,烘焙阴干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暗,最后看着面前的成品,在刘义符查看最后完成的茶叶品相后,舒展眉头宣布制茶初步成功了。
参与其中的几个人都快激动不已,尤其是卫温,都快流泪了,只能说真的……太特么不容易了。
刘义符看着这些茶叶,最后的品相虽然不是百分之百达到了后世茶叶的那种情况,但是七七八八绝对没问题了,心中也不由得感叹,终于能喝正常茶叶了,我太难了,为了一口喝的,也是拼了。
此时无聊得出去玩耍的刘惠媛也走了回来,好奇地看着这一群又哭又笑的神器人类,在刘惠媛的孩生中,小时候行为奇怪的几个大叔,一直印在了自己脑子里。
刘惠媛一听说有吃的喝的,马上眼睛又瞪大了几分,亮晶晶的极为期待。
听到是那个圆筲箕里面的绿条状的叶子来泡水喝后,刘惠媛小脸有些发苦,因为她下午的时候,偷偷去尝了尝,好苦,这是孩生当中吃到过最苦的东西了……
随即刘惠媛当场就拒绝了,这简直就是毒药,怎么会有这么难喝的东西的,但架不住刘义符使劲地忽悠,声称这个玩意儿只有泡水喝才好喝,然后又质问刘惠媛是不是偷吃了,然后骗她之前是在晒里面的毒素,如果直接吃了这玩意过一天就会烂肚子。
刘惠媛吓地小脸一白,连忙摇手说自己绝对没吃过,没拿过群众一针一线,然后又哭着求自己阿兄千万别让自己烂肚子。
嗯,其实刘义符是知道自己妹妹下午偷偷摸摸地在那里偷吃阴着的茶叶的,有人和他说过了……
然后刘义符就继续忽悠,说这个只有喝过这个泡过的水,才能治好。
也不知道刘义符是怎么想出这么个扯淡的理由的,类似的逻辑就是,一种毒草竟然需要这个毒草本身泡的水才能治好,简直就是扯淡,架不住刘义符说得极有感染力,还真像那么回事,于是刘惠媛抽吧着鼻子,表示愿意试着喝一喝。
刘惠媛心想,阿兄折腾了这么久的这玩意,一定是有正确的打开方式才对啊,不然这么苦的东西,也妹人会喝呀。
一旁听着刘义符吓唬自己妹妹的言论的一行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也没有人去拆穿刘义符的把戏,只有小厨娘砸吧了两下嘴,脸色有些发苦。
刘义符当时还有些奇怪,知道后面她私底下跑来找刘义符,也想讨碗茶喝,因为这个一直在兢兢业业烧火的小厨娘带着哭腔说自己也偷吃了那个阴干的茶叶……
就这样,刘义符看了看吃下“毒药”的刘惠媛和小厨娘,哭笑不得,只得说每个来参加炒茶的都可以分到一杯冲泡的茶水,来品尝品尝,顺便“消毒”。
半斤茶叶也不多,但应付面前这些人绰绰有余了,刘义符也为了让所有人都“试毒”品尝一下,看看反馈如何,于是他拿出一部分在场所有人都可以品尝一下这个新制成的茶叶。
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东西才是好东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