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朱元璋生气了
检校汇总过来的消息中,有关朱镜静的那些,皆是来自朱元璋安排在朱标身边的人。
当朱标知道朱镜静的事情时,他便也知道了。
朱元璋在朱标身边安排了密探,并不是说对朱标不放心,而是关心朱标,就希望对太子的培养,不会脱离他的期望。
结果没想到,搂草打兔子,把朱镜静的事情给刺探了出来。
不过,检校送上的消息,并不全面。朱元璋只是知道,朱镜静说动了朱标,说她的婚事想自己做主!
看完这些消息,朱元璋自然是生气的。儿女婚事,都是当爹娘的做主,这个女儿竟然还想自己做主,亏了自己之前还真以为,她对马皇后说以帮到自己为最重要的承诺。
想了一下之后,他想知道更多,自然便传旨召见朱镜静身边的侍女和侍卫询问了。
这一问之下,情况便全都了解清楚了,这就更是让他生气了。
总之,胡闹,太胡闹了!
只是一个救命之恩,就要以身相许,真以为是活在评书中么?
那个乡下小子,叫张一凡是不是?他有点医术,也有点小聪明,能捣鼓点东西出来?可就算这样,又哪来的脸面,竟然敢和天下才子去比?还想来个比才招亲?就那么肯定那个张一凡能夺得美人归?
简直是胡闹!
这个老大,还有老大媳妇,还有老四,都跟着一起胡闹么?真得是岂有此理!
要护着这个妹子,也不能任由她胡来啊!
朱元璋是很生气,这其中,未必就没有隐瞒他的因素在内。特别是朱镜静不听他的话,要自以为是,更是让他生气。
当然了,也和秋菊等人在朱元璋的面前,那是战战兢兢,只敢如实禀告事情,没敢强调张一凡真得很厉害有关!
就算他们言语间有这个意思,朱元璋也不会相信。正如他发怒时所想的,就是有点医术,有点小聪明而已,怎么敢和天下才子去比?
当朱元璋憋着气,回到后宫的时候,没想到,马皇后又提及了朱镜静的婚事。
朱元璋是什么人,立刻意识到,马皇后说不定也被朱镜静给拉拢了,于是,略微一试探,马皇后以为他会同意,就真得给他全说了。
朱元璋这个大家长,那是真生气了。虽然他是当爹的,也确实想要女儿过得好。可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更关心当前的局面,皇权的稳固。
按照他之前的打算,这个大女儿是准备嫁给李善长的长子,以拉拢这个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还能继续全心辅助他。特别是给那些文官以榜样,不要搞什么小团体。
想起奏章上那些隐隐指责他的话,朱元璋越发感觉到,他需要李善长给他助力。
说到底,还是一个人才的问题。
如果说,他有足够忠心又有才华的人才,那他完全可以抛开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以及他们举荐的人,转而重用他认可的人才。
可当前情况是,朝堂上的官员,都是文官举荐文官,勾连纵横之下,面对治国理政的大事,他有种孤家寡人的感觉。
虽然朱元璋想改变这种情况,改用科举制,却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以至于到现在,还是要依赖举荐制。
而举荐制的弊端,他其实也看的很清楚。那些被举荐的人,他们不是感激给他们当官的皇帝,而是更为感激那些举荐他们当官的人!
想着这些烦心事,朱元璋便交代马皇后,朱镜静的婚事,不是她自己能决定的,还是要按照原先的安排,嫁给李善长的长子。
对于他的决定,还是牵扯到了朝堂上的政事,马皇后也没有坚持,只能听朱元璋的了。
第二天,便是朱棣的大婚。整个朝廷,皇室,自然都是要忙燕王的大婚。
不过朱元璋起得很早,趁着婚礼还没开始的间隙,依旧先处理政事,批阅一批奏章。
结果,他不批阅还好,一批阅之下,顿时勃然大怒。手中那正在批阅的奏章,直接被他砸到了地上。
边上的轮值太监都吓得发抖,在去捡那奏章的时候,发现是平遥训导叶伯巨的奏章。
这个叶伯巨,在奏章里面借着星变,向朱元璋上奏了三件事,来数落朱元璋的失德: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
什么意思呢?
分封太侈,是指责朱元璋把他的儿子都封为藩王,并且还有兵权,镇守大明重要地方,这个事情做得不好。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从周王分封开始说起,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用刑太繁,是指朱元璋对官员太苛刻,六十两银子就要扒皮充草,哪朝哪代听说过?就算不到六十两,一旦犯了点错,也是流放边疆,做一些和民夫同样的低贱事情,简直不把官员当人看。
求治太急,是指责朱元璋有点急功近利,给官员的压力太大。哪有那么苛刻的要求,要做这要做那,是人能干得事情么?
这个叶伯巨,在史书上的评语很高,说他有先见之明,是个有大才的人,切中时弊。
然而,这只是站在官员的角度上来说,换成朱元璋这个皇帝的角度来说,那就完全不一样,肯定是暴怒的。
用刑太繁,求治太急这两点指责,其实还不是特别让朱元璋生气,毕竟这中间,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朱元璋亲身经历过前元官员的腐败,以至于民不聊生,还有前元官员的无能,导致前元才多少年就被他给赶跑了。
为此,他才制定了那些政策。这其中,涉及到了一个人才的问题。也是他一直在考虑,担心的事情。
如果只是这两个事情,朱元璋还没那么容易暴怒,毕竟是他自己下旨要别人指出他治政得失。
真正让他暴怒的,就是第一点,分封太侈。而叶伯巨上奏的重点,其实也是这个,在整个奏章中所占篇幅最大。
这个观点,那是绝对触碰到了他的逆鳞,特别还是当前朝局之下,竟然敢说这样的事情,就更是敏感。
那么这个事情,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是如何理解的呢?
当朱标知道朱镜静的事情时,他便也知道了。
朱元璋在朱标身边安排了密探,并不是说对朱标不放心,而是关心朱标,就希望对太子的培养,不会脱离他的期望。
结果没想到,搂草打兔子,把朱镜静的事情给刺探了出来。
不过,检校送上的消息,并不全面。朱元璋只是知道,朱镜静说动了朱标,说她的婚事想自己做主!
看完这些消息,朱元璋自然是生气的。儿女婚事,都是当爹娘的做主,这个女儿竟然还想自己做主,亏了自己之前还真以为,她对马皇后说以帮到自己为最重要的承诺。
想了一下之后,他想知道更多,自然便传旨召见朱镜静身边的侍女和侍卫询问了。
这一问之下,情况便全都了解清楚了,这就更是让他生气了。
总之,胡闹,太胡闹了!
只是一个救命之恩,就要以身相许,真以为是活在评书中么?
那个乡下小子,叫张一凡是不是?他有点医术,也有点小聪明,能捣鼓点东西出来?可就算这样,又哪来的脸面,竟然敢和天下才子去比?还想来个比才招亲?就那么肯定那个张一凡能夺得美人归?
简直是胡闹!
这个老大,还有老大媳妇,还有老四,都跟着一起胡闹么?真得是岂有此理!
要护着这个妹子,也不能任由她胡来啊!
朱元璋是很生气,这其中,未必就没有隐瞒他的因素在内。特别是朱镜静不听他的话,要自以为是,更是让他生气。
当然了,也和秋菊等人在朱元璋的面前,那是战战兢兢,只敢如实禀告事情,没敢强调张一凡真得很厉害有关!
就算他们言语间有这个意思,朱元璋也不会相信。正如他发怒时所想的,就是有点医术,有点小聪明而已,怎么敢和天下才子去比?
当朱元璋憋着气,回到后宫的时候,没想到,马皇后又提及了朱镜静的婚事。
朱元璋是什么人,立刻意识到,马皇后说不定也被朱镜静给拉拢了,于是,略微一试探,马皇后以为他会同意,就真得给他全说了。
朱元璋这个大家长,那是真生气了。虽然他是当爹的,也确实想要女儿过得好。可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更关心当前的局面,皇权的稳固。
按照他之前的打算,这个大女儿是准备嫁给李善长的长子,以拉拢这个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还能继续全心辅助他。特别是给那些文官以榜样,不要搞什么小团体。
想起奏章上那些隐隐指责他的话,朱元璋越发感觉到,他需要李善长给他助力。
说到底,还是一个人才的问题。
如果说,他有足够忠心又有才华的人才,那他完全可以抛开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以及他们举荐的人,转而重用他认可的人才。
可当前情况是,朝堂上的官员,都是文官举荐文官,勾连纵横之下,面对治国理政的大事,他有种孤家寡人的感觉。
虽然朱元璋想改变这种情况,改用科举制,却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以至于到现在,还是要依赖举荐制。
而举荐制的弊端,他其实也看的很清楚。那些被举荐的人,他们不是感激给他们当官的皇帝,而是更为感激那些举荐他们当官的人!
想着这些烦心事,朱元璋便交代马皇后,朱镜静的婚事,不是她自己能决定的,还是要按照原先的安排,嫁给李善长的长子。
对于他的决定,还是牵扯到了朝堂上的政事,马皇后也没有坚持,只能听朱元璋的了。
第二天,便是朱棣的大婚。整个朝廷,皇室,自然都是要忙燕王的大婚。
不过朱元璋起得很早,趁着婚礼还没开始的间隙,依旧先处理政事,批阅一批奏章。
结果,他不批阅还好,一批阅之下,顿时勃然大怒。手中那正在批阅的奏章,直接被他砸到了地上。
边上的轮值太监都吓得发抖,在去捡那奏章的时候,发现是平遥训导叶伯巨的奏章。
这个叶伯巨,在奏章里面借着星变,向朱元璋上奏了三件事,来数落朱元璋的失德: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
什么意思呢?
分封太侈,是指责朱元璋把他的儿子都封为藩王,并且还有兵权,镇守大明重要地方,这个事情做得不好。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从周王分封开始说起,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用刑太繁,是指朱元璋对官员太苛刻,六十两银子就要扒皮充草,哪朝哪代听说过?就算不到六十两,一旦犯了点错,也是流放边疆,做一些和民夫同样的低贱事情,简直不把官员当人看。
求治太急,是指责朱元璋有点急功近利,给官员的压力太大。哪有那么苛刻的要求,要做这要做那,是人能干得事情么?
这个叶伯巨,在史书上的评语很高,说他有先见之明,是个有大才的人,切中时弊。
然而,这只是站在官员的角度上来说,换成朱元璋这个皇帝的角度来说,那就完全不一样,肯定是暴怒的。
用刑太繁,求治太急这两点指责,其实还不是特别让朱元璋生气,毕竟这中间,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朱元璋亲身经历过前元官员的腐败,以至于民不聊生,还有前元官员的无能,导致前元才多少年就被他给赶跑了。
为此,他才制定了那些政策。这其中,涉及到了一个人才的问题。也是他一直在考虑,担心的事情。
如果只是这两个事情,朱元璋还没那么容易暴怒,毕竟是他自己下旨要别人指出他治政得失。
真正让他暴怒的,就是第一点,分封太侈。而叶伯巨上奏的重点,其实也是这个,在整个奏章中所占篇幅最大。
这个观点,那是绝对触碰到了他的逆鳞,特别还是当前朝局之下,竟然敢说这样的事情,就更是敏感。
那么这个事情,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是如何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