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帝与太后的新依靠
次日,董卓当即下令,着李儒为使者,携带左将军的印绶,前往刘俭营中,与之相谈。
而另外一边,董卓则是亲自前往北宫,拜见皇帝刘辩和太后何氏。
虽然何太后和刘辩前一段时间是被董卓救回了雒阳,但他们母子二人对董卓并没有什么好感。
毕竟,董卓自打将他们救回来之后,就一直将他们囚禁在雒阳的皇宫之中,基本上不让他们见外人,试问天子和何太后能对他有什么好感?
“臣董卓,拜见陛下,拜见殿下!”
何太后面色发冷,道:“司空平身,不必多礼。”
听其话中的语气,似乎对董卓颇有怨恨。
但董卓并没有当一回事,相反的,何太后越是这种态度,他心中越是高兴。
他这种态度,说明这个女人没什么城府,没有城府的人,虽然在表面上会让人有些不舒服,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容易掌控的。
总比那些在面上对你恭敬无比,实则心中却在琢磨着用最恶毒的方法整死你的人要强得多。
董卓抬头看了看何太后和天子,随后大嘴一列,突然跪倒在地,虬须大脸微微一颤,竟是抽噎了起来。
“老臣,老臣对不住太后,对不住陛下啊!还请陛下和太后赐臣以死罪!”
董卓闹这么一出,顿时将何太后和皇帝整懵了。
刘辩急忙起身,亲自来到了董卓的面前,伸手去搀扶他:“董卿,这是为何?董卿快快起来!”
“谢陛下,谢陛下!唉,老臣对不住陛下,对不住殿下啊!”
何太后也被董卓弄的有点不明所以。
“董卿,这是为何?”
董卓缓缓地站起身,对着何太后道:“太后心中一定是深恨老臣吧,太后觉得,老臣囚困陛下和太后,是想要独霸朝政,是吧?”
何太后的脸沉了沉,想要说“是”,但却没有说出口。
少时,方听她道:“难道董卿不是这么想的吗?”
董卓长叹口气,道:“老夫若是如此想的,就不会来此见陛下和太后了,老臣也是有情非得已的苦衷啊。”
何太后闻言似乎颇为好奇:“董卿有何苦衷?不妨直言?”
“殿下请细想,老臣奉命在外,突然领大将军之令回返京师,是为何故?”
何太后一听董卓这事,就不免心中义愤填膺。
“还不是我那蠢顿如豚的兄长,受了袁家老贼的蛊惑,非要搬你等回朝剿杀宦官,如今不但断了我母子的臂膀,连他自己都命陨宫廷,如今宫廷之内,再无一个我母子可以信任之人,我母子算是彻底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说到这的时候,何太后开始低声哭泣了起来。
董卓的脸上露出了几许悲哀之情。
随后,便听他道:“殿下只是看到了表面,却还未看到内在,区区宦官,袁家人不但是调老夫回京,甚至还将丁原和张懿从河内与并州搬师回来,这说明他们在诛除了大将军和宦官之后,还有后招啊!”
何太后听到这里愣住了。
刘辩闻言也愣住了。
董卓叹道:“太后,那刘德然乃是先帝遗下的忠臣,自得了陈留王之后,却不将陈留王送回京城,反倒是送回了邺城,殿下可知何故?”
“这个……”何太后皱起了眉头:“我还真就不曾细想过。”
董卓慢悠悠的引导着何太后道:“殿下细想,对于袁家人来说,一个有母亲和舅父在身边辅佐的皇帝,和一个没有了母亲的皇帝,哪一个对袁家人来说,更为有利?”
何太后和刘辩听到这里,顿时炸毛了。
便见何太后猛然站起身来,不敢相信的看着董卓,颤抖着道:“难道说,姓袁的还想废了皇帝不成?”
董卓叹道:“大将军在时,宦官在时,他们自然是不敢的,所以才设下此连环之计,先杀大将军与宦官,再行废立之事,老臣虽然是袁氏故吏,但食的却是汉禄,故而回京之后,不让外人随意相见陛下和太后,为的就是防止他们相害于陛下和太后……”
说到这,却见董卓缓缓地闭起了眼睛,道:“唉,可叹老臣一片忠心,却还是被陛下和太后误会,如今袁隗见计划不得实施,命丁原和张懿,暗中调兵遣将,想要老臣的命……老臣六十多岁的年纪了,或许这一次是斗他们不过了……”
“董爱卿!”
刘辩突然一咧嘴,哭了出来。
他走到董卓身边,握住了董卓宽大的手掌,道:“董爱卿可不能倒啊!爱卿若是倒了,伱让朕,朕该如何是好啊!”
董卓慈祥的拍了拍刘辩的肩膀,叹道:“陛下,不是老臣长他人志气,实在是老臣也是独臂难支啊,那袁家五代之中,出了六位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先帝死后,袁家更是在南方立了三位州牧,其余子侄皆为太守国相,势力甚大,便是大将军在世,也不得不屈从与他们,如今张懿和丁原或许还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率兵来与老夫争雄之人,恐不知凡几。”
“更兼袁隗如今录尚书事,天下政令皆出于其手,老臣是真的斗不过他们了!”
董卓这话,并不完全是假话,可以说是八分真,两分假,因此很轻易的就将何太后和天子懵骗了。
而且董卓也是久经宦海沉浮之人,在演戏方面,一般人也演不过他。
他是一个心肠毒辣之人,偏偏平日里却非常的慈祥和善,这份演技,他就足足对外演了几十年。
特别是,刘俭如今扣下了陈留王,这件事经过董卓的一番“诠释”,反倒是成为了袁隗欲废帝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毕竟对于刘俭,何太后对他的印象还是极好的。
在何太后心中,刘俭是一个忠臣!
既然刘俭扣下陈留王不让他回来,那必然是有原因的!
如今看来,刘俭也是为了保护他们母子方才扣下陈留王!
“袁家老贼,声势如此之隆,还不知足,难道他们还真要篡夺了大汉朝的天下不成?”
董卓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太后,事到如今,以袁家如此盛隆,他们若是不再进一步,则必当为皇室所谋,这可是无可奈何之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何太后沉思片刻,道:“董卿原本是袁家故吏,却能够为我母子做到这般地步,实是难得!董卿才是大汉朝的忠臣……如今我兄长已亡,宦官们也死了个干净,雒阳城中,再无一人是我母子的依靠……也只有靠董卿了。”
董卓摇头道:“可惜尚书台为袁隗把持,他断然是不会交出来的,而老夫若要与袁家对抗,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何太后道:“那让董卿当大将军怎么样?”
董卓叹息道:“大将军只有统兵之权,却无治政之权,依旧是斗不过袁家……”
“那?”
“唉,老夫有一个万死之法,可以暂时牵制袁家,就怕太后和陛下不肯。”
“董卿名言就是。”
“尚书台在袁家手中把持,眼下之局,唯有立相国,并设十三曹,才能与尚书台相抗,只是老夫不过一凉州人,如何能行立相之事,若无陛下和太后相助,老夫自领相国,那就是大逆不道之举了……”
何太后和皇帝闻言,顿时沉默了。
立丞相……这事确实太大了。
董卓见何太后犹豫,立刻道:“太后,此事事关重大,确实非一朝所能决断,当务之急,还是要……”
“司空!司空!”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李傕“状似慌张”的跑了进来。
董卓勃然大怒:“放肆!焉敢在陛下面前无礼!”
“不是啊,司空!张懿和丁原已经陈列兵马于城外,扬言要与司空决一死战!其势甚大,且听闻荆州袁绍和扬州的袁术,皆已是整备兵将,准备向雒阳进兵!”
说完这话,李傕急忙将脸朝着下方低去,因为他怕自己憋不住乐了,让天子和太后看见,那回头董卓不得收拾死他!
董卓脸上闪现出了惊慌。
他匆忙向着太后拱手道:“殿下,老臣先行告退!”
说罢,董卓转头急匆匆的奔着殿外而去。
“司空且慢!”
何太后出言叫住董卓:“司空若为相,当如何与彼相争?”
董卓站住了脚步,嘴角挂起了一丝笑容。
但他很快将笑容收起,转过身对何后道:“殿下可知,老臣是从何时开始对袁家人失望的吗?”
“何时?”
“灭张角时,老臣在张角的遗物中搜到了一些东西,从那时起,老臣就知道,乱天下者,必袁氏也!”
何皇后问道:“张角遗留下了何物?”
董卓随即对何太后缓缓道出。
只是一个瞬间,便见何太后的脸边的惨白。
明天可以加更了
(本章完)
而另外一边,董卓则是亲自前往北宫,拜见皇帝刘辩和太后何氏。
虽然何太后和刘辩前一段时间是被董卓救回了雒阳,但他们母子二人对董卓并没有什么好感。
毕竟,董卓自打将他们救回来之后,就一直将他们囚禁在雒阳的皇宫之中,基本上不让他们见外人,试问天子和何太后能对他有什么好感?
“臣董卓,拜见陛下,拜见殿下!”
何太后面色发冷,道:“司空平身,不必多礼。”
听其话中的语气,似乎对董卓颇有怨恨。
但董卓并没有当一回事,相反的,何太后越是这种态度,他心中越是高兴。
他这种态度,说明这个女人没什么城府,没有城府的人,虽然在表面上会让人有些不舒服,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容易掌控的。
总比那些在面上对你恭敬无比,实则心中却在琢磨着用最恶毒的方法整死你的人要强得多。
董卓抬头看了看何太后和天子,随后大嘴一列,突然跪倒在地,虬须大脸微微一颤,竟是抽噎了起来。
“老臣,老臣对不住太后,对不住陛下啊!还请陛下和太后赐臣以死罪!”
董卓闹这么一出,顿时将何太后和皇帝整懵了。
刘辩急忙起身,亲自来到了董卓的面前,伸手去搀扶他:“董卿,这是为何?董卿快快起来!”
“谢陛下,谢陛下!唉,老臣对不住陛下,对不住殿下啊!”
何太后也被董卓弄的有点不明所以。
“董卿,这是为何?”
董卓缓缓地站起身,对着何太后道:“太后心中一定是深恨老臣吧,太后觉得,老臣囚困陛下和太后,是想要独霸朝政,是吧?”
何太后的脸沉了沉,想要说“是”,但却没有说出口。
少时,方听她道:“难道董卿不是这么想的吗?”
董卓长叹口气,道:“老夫若是如此想的,就不会来此见陛下和太后了,老臣也是有情非得已的苦衷啊。”
何太后闻言似乎颇为好奇:“董卿有何苦衷?不妨直言?”
“殿下请细想,老臣奉命在外,突然领大将军之令回返京师,是为何故?”
何太后一听董卓这事,就不免心中义愤填膺。
“还不是我那蠢顿如豚的兄长,受了袁家老贼的蛊惑,非要搬你等回朝剿杀宦官,如今不但断了我母子的臂膀,连他自己都命陨宫廷,如今宫廷之内,再无一个我母子可以信任之人,我母子算是彻底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说到这的时候,何太后开始低声哭泣了起来。
董卓的脸上露出了几许悲哀之情。
随后,便听他道:“殿下只是看到了表面,却还未看到内在,区区宦官,袁家人不但是调老夫回京,甚至还将丁原和张懿从河内与并州搬师回来,这说明他们在诛除了大将军和宦官之后,还有后招啊!”
何太后听到这里愣住了。
刘辩闻言也愣住了。
董卓叹道:“太后,那刘德然乃是先帝遗下的忠臣,自得了陈留王之后,却不将陈留王送回京城,反倒是送回了邺城,殿下可知何故?”
“这个……”何太后皱起了眉头:“我还真就不曾细想过。”
董卓慢悠悠的引导着何太后道:“殿下细想,对于袁家人来说,一个有母亲和舅父在身边辅佐的皇帝,和一个没有了母亲的皇帝,哪一个对袁家人来说,更为有利?”
何太后和刘辩听到这里,顿时炸毛了。
便见何太后猛然站起身来,不敢相信的看着董卓,颤抖着道:“难道说,姓袁的还想废了皇帝不成?”
董卓叹道:“大将军在时,宦官在时,他们自然是不敢的,所以才设下此连环之计,先杀大将军与宦官,再行废立之事,老臣虽然是袁氏故吏,但食的却是汉禄,故而回京之后,不让外人随意相见陛下和太后,为的就是防止他们相害于陛下和太后……”
说到这,却见董卓缓缓地闭起了眼睛,道:“唉,可叹老臣一片忠心,却还是被陛下和太后误会,如今袁隗见计划不得实施,命丁原和张懿,暗中调兵遣将,想要老臣的命……老臣六十多岁的年纪了,或许这一次是斗他们不过了……”
“董爱卿!”
刘辩突然一咧嘴,哭了出来。
他走到董卓身边,握住了董卓宽大的手掌,道:“董爱卿可不能倒啊!爱卿若是倒了,伱让朕,朕该如何是好啊!”
董卓慈祥的拍了拍刘辩的肩膀,叹道:“陛下,不是老臣长他人志气,实在是老臣也是独臂难支啊,那袁家五代之中,出了六位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先帝死后,袁家更是在南方立了三位州牧,其余子侄皆为太守国相,势力甚大,便是大将军在世,也不得不屈从与他们,如今张懿和丁原或许还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率兵来与老夫争雄之人,恐不知凡几。”
“更兼袁隗如今录尚书事,天下政令皆出于其手,老臣是真的斗不过他们了!”
董卓这话,并不完全是假话,可以说是八分真,两分假,因此很轻易的就将何太后和天子懵骗了。
而且董卓也是久经宦海沉浮之人,在演戏方面,一般人也演不过他。
他是一个心肠毒辣之人,偏偏平日里却非常的慈祥和善,这份演技,他就足足对外演了几十年。
特别是,刘俭如今扣下了陈留王,这件事经过董卓的一番“诠释”,反倒是成为了袁隗欲废帝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毕竟对于刘俭,何太后对他的印象还是极好的。
在何太后心中,刘俭是一个忠臣!
既然刘俭扣下陈留王不让他回来,那必然是有原因的!
如今看来,刘俭也是为了保护他们母子方才扣下陈留王!
“袁家老贼,声势如此之隆,还不知足,难道他们还真要篡夺了大汉朝的天下不成?”
董卓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太后,事到如今,以袁家如此盛隆,他们若是不再进一步,则必当为皇室所谋,这可是无可奈何之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何太后沉思片刻,道:“董卿原本是袁家故吏,却能够为我母子做到这般地步,实是难得!董卿才是大汉朝的忠臣……如今我兄长已亡,宦官们也死了个干净,雒阳城中,再无一人是我母子的依靠……也只有靠董卿了。”
董卓摇头道:“可惜尚书台为袁隗把持,他断然是不会交出来的,而老夫若要与袁家对抗,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何太后道:“那让董卿当大将军怎么样?”
董卓叹息道:“大将军只有统兵之权,却无治政之权,依旧是斗不过袁家……”
“那?”
“唉,老夫有一个万死之法,可以暂时牵制袁家,就怕太后和陛下不肯。”
“董卿名言就是。”
“尚书台在袁家手中把持,眼下之局,唯有立相国,并设十三曹,才能与尚书台相抗,只是老夫不过一凉州人,如何能行立相之事,若无陛下和太后相助,老夫自领相国,那就是大逆不道之举了……”
何太后和皇帝闻言,顿时沉默了。
立丞相……这事确实太大了。
董卓见何太后犹豫,立刻道:“太后,此事事关重大,确实非一朝所能决断,当务之急,还是要……”
“司空!司空!”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李傕“状似慌张”的跑了进来。
董卓勃然大怒:“放肆!焉敢在陛下面前无礼!”
“不是啊,司空!张懿和丁原已经陈列兵马于城外,扬言要与司空决一死战!其势甚大,且听闻荆州袁绍和扬州的袁术,皆已是整备兵将,准备向雒阳进兵!”
说完这话,李傕急忙将脸朝着下方低去,因为他怕自己憋不住乐了,让天子和太后看见,那回头董卓不得收拾死他!
董卓脸上闪现出了惊慌。
他匆忙向着太后拱手道:“殿下,老臣先行告退!”
说罢,董卓转头急匆匆的奔着殿外而去。
“司空且慢!”
何太后出言叫住董卓:“司空若为相,当如何与彼相争?”
董卓站住了脚步,嘴角挂起了一丝笑容。
但他很快将笑容收起,转过身对何后道:“殿下可知,老臣是从何时开始对袁家人失望的吗?”
“何时?”
“灭张角时,老臣在张角的遗物中搜到了一些东西,从那时起,老臣就知道,乱天下者,必袁氏也!”
何皇后问道:“张角遗留下了何物?”
董卓随即对何太后缓缓道出。
只是一个瞬间,便见何太后的脸边的惨白。
明天可以加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