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黄门山四杰
办好了此行最重要的事情,祝彪一时间心情大好,朝着门口喊了一声,叫武松与时迁入内相见,又遣时迁回客栈请了朱武、李俊、吕方来帅府街见面。
在荆南盘桓两日,待萧嘉穗处理好纸张铺后,便出了城,回到来时的船上,童氏兄弟照看着小再兴一直守在船上,见祝彪等回返,问清行程,便重新扬帆起航。
今晨祝彪本欲从荆南直接北上返回山东,与萧嘉穗商议一番后,如今大宋境内局势越发糜烂,此番若回去后怕是事情繁重,再想外出却是难了,想着前遭忙着来荆南寻萧嘉穗,却是忘了江州境内黄门山上一伙冈上如今急缺的人才,便当即决定了原路返回江州。
此番顺流而下,却是比来时逆流而上快了些许时日,约莫八九日时间,祝彪一行人便入了江州地界,此时祝彪与李俊、武松站在船头甲板处,李俊朝着船舱内看了眼,幽幽的说道。
“这萧先生与朱武哥哥一路上不分昼夜,时时刻刻腻在一处,若非都是身正的汉子,直叫人浮想联翩耶。”
祝彪闻言却是一笑,萧嘉穗与朱武二人皆是通晓军事、行军布阵的高手,这一路上两人王八看绿豆,对上了眼,日日探讨平生所学,相谈甚欢,说的兴起了夜来更是抵足而眠,眼见着已经是斩鸡头、烧黄纸的拜把子兄弟。
“若叫史进、陈达、杨春三位兄弟见着了如今朱武兄弟的模样,却不知是个甚表情。”一旁的武松亦是哈哈大笑,一脸玩味的说道。
旬月以来李俊与武松颇为熟稔,倒也了解了如今独龙冈上的一些人与事,知道史进、陈达、杨春三人,与朱武以往皆是少华山上一个锅里舀饭的兄弟,是以倒也听懂了武松话中之意,跟着笑了起来。
三人闲话几句,便听得武松眉头微蹙,对着祝彪说道:“三郎,那黄门山上却是哪路好汉,值得你绕回江州来相请?”
祝彪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朝着武松、李俊二人说道:“那黄门山上如今有四位好汉,皆是身怀绝技之人,为首的大当家姓欧,名鹏,祖贯黄州人氏,原是守把大江的军户,因恶了本官,逃走在江湖上绿林中,熬出这个名字,唤做——摩云金翅。”
“第二位好汉姓蒋,名敬,祖贯是潭州人氏,原是落科举子出身,科举不第后便弃文就武,颇有谋略,精通书算,积万累千,纤毫不差,亦能刺枪使棒,布阵排兵,江湖上唤作——神算子。”
“第三个好汉姓马,名麟,与二哥身边的六郎、安神医一般,都是建康人氏,吹得双铁笛,使得好大滚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又有一对短刀使起来好似风飘玉屑、雪散琼花,江湖上唤作——铁笛仙。”
“第四个好汉姓陶,名宗旺,祖贯是光州人氏,庄家田户出身,惯使一把百余斤重的大铁锹,有的是气力,亦能使枪抡刀,此人最厉害之处乃是建造城垣之能,江湖上唤作——九尾龟;这四人皆是义字当先,又各有本事,乃是如今冈上急缺的人才。”
王伦介绍完黄门山上的四位好汉,武松却是一阵神色恍惚,深深的看了身边的祝彪一眼,心中翻涌起阵阵思绪。
自两月前离开山东,这一路上不过短短时间,自家兄弟身边又汇聚了一帮英雄,不说李俊、张顺、童家兄弟这四位日后海上开路的先锋,前些日子荆南城中归附的萧先生,武松亦从朱武口中得知,其才能不下于冈上的闻先生与贯忠兄弟。
如今重返江州,依着自己兄弟这行事手段与江湖上偌大的名头,想来黄门山上的四位好汉,也是囊中之物了罢。
“武松昔年亦是随师傅在这江湖上游荡过,却未曾如此番这般轻松惬意过,跟着三郎一道,洒家方知甚是快意江湖。”武松迎着江风,直感叹道。
祝彪与武松相识多年,哪能不知道他此时的感慨是为了哪般,武松本是这世间一等一的豪客,这些年却被武植禁锢在阳谷县,直如猛虎囚笼,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武植的点头,在独龙冈做了步军正将,此番又出得冈来,自是心中感慨。
祝彪重重的拍了拍武松的肩膀,抬眼远眺,黄门山的轮廓已是越发的清晰,转而朝着李俊说道:“早间吕方先行去黄门山下拜帖,不知是否到了,咱们此刻离黄门山还有多远?”
“若一切顺利的话,再有一个时辰便能靠岸,再走半个时辰就能到黄门山。”李俊应道。
只祝彪与李俊此刻却是不知,若说一切顺利时,便往往不太顺利。
......
江面下游的不远处,一艘极其奢华的楼船正逆流而上,那楼船披红戴绿,张灯结彩,顶上漆着黄漆,船柱雕龙画凤,只若那东京汴河上的青楼画舫一般。
楼船内装饰亦是极其奢靡,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悬着鲛绡宝罗帐,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
罗帐中十余名千娇百媚的女子或凭或立,皆以轻纱掩面,身着罗衣,雪白的肌肤半掩半露,叫人看了心神恍惚,中央的软塌上醉卧着一袒胸露腹的男子,另有一中年男子在一旁小心的陪护着。
那醉卧的男子朝着身边陪护之人瞧了眼,嗤笑一声,道:“如何,黄通判,看上哪一个姑娘,本府送与你。”
此言落下,那一旁的十余名女子却是巧笑嫣然,花枝乱颤,无半点羞涩之态,直让那黄通判冷汗盈盈,忙朝着男子拱手赔笑道。
“小的蝼蚁般的人物,却是不敢当相公大人赏赐,只若能伺候好相公心情愉悦,便是恩情深厚了。”
男子闻言,直好笑道:“黄通判,本府听闻那无为军城中军民都唤你做‘黄蜂刺’,言你胜如已者害之,不如已者弄之,却是不知你还有这般乖巧的一面,甚好,甚好。”
这黄通判不是别人,乃是江州对岸无为军城中的在闲通判,姓黄,双名文炳,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嫉贤妒能,专在乡里害人,被满城人唤作——黄蜂刺,形容他为人阴毒。
这黄文炳闻知江州知府蔡九,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渡江浸润他,时常来谒访,指望其引荐出职,再欲做官;这江州知府蔡九却不是别人,正是此刻船中的中年男子。
在荆南盘桓两日,待萧嘉穗处理好纸张铺后,便出了城,回到来时的船上,童氏兄弟照看着小再兴一直守在船上,见祝彪等回返,问清行程,便重新扬帆起航。
今晨祝彪本欲从荆南直接北上返回山东,与萧嘉穗商议一番后,如今大宋境内局势越发糜烂,此番若回去后怕是事情繁重,再想外出却是难了,想着前遭忙着来荆南寻萧嘉穗,却是忘了江州境内黄门山上一伙冈上如今急缺的人才,便当即决定了原路返回江州。
此番顺流而下,却是比来时逆流而上快了些许时日,约莫八九日时间,祝彪一行人便入了江州地界,此时祝彪与李俊、武松站在船头甲板处,李俊朝着船舱内看了眼,幽幽的说道。
“这萧先生与朱武哥哥一路上不分昼夜,时时刻刻腻在一处,若非都是身正的汉子,直叫人浮想联翩耶。”
祝彪闻言却是一笑,萧嘉穗与朱武二人皆是通晓军事、行军布阵的高手,这一路上两人王八看绿豆,对上了眼,日日探讨平生所学,相谈甚欢,说的兴起了夜来更是抵足而眠,眼见着已经是斩鸡头、烧黄纸的拜把子兄弟。
“若叫史进、陈达、杨春三位兄弟见着了如今朱武兄弟的模样,却不知是个甚表情。”一旁的武松亦是哈哈大笑,一脸玩味的说道。
旬月以来李俊与武松颇为熟稔,倒也了解了如今独龙冈上的一些人与事,知道史进、陈达、杨春三人,与朱武以往皆是少华山上一个锅里舀饭的兄弟,是以倒也听懂了武松话中之意,跟着笑了起来。
三人闲话几句,便听得武松眉头微蹙,对着祝彪说道:“三郎,那黄门山上却是哪路好汉,值得你绕回江州来相请?”
祝彪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朝着武松、李俊二人说道:“那黄门山上如今有四位好汉,皆是身怀绝技之人,为首的大当家姓欧,名鹏,祖贯黄州人氏,原是守把大江的军户,因恶了本官,逃走在江湖上绿林中,熬出这个名字,唤做——摩云金翅。”
“第二位好汉姓蒋,名敬,祖贯是潭州人氏,原是落科举子出身,科举不第后便弃文就武,颇有谋略,精通书算,积万累千,纤毫不差,亦能刺枪使棒,布阵排兵,江湖上唤作——神算子。”
“第三个好汉姓马,名麟,与二哥身边的六郎、安神医一般,都是建康人氏,吹得双铁笛,使得好大滚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又有一对短刀使起来好似风飘玉屑、雪散琼花,江湖上唤作——铁笛仙。”
“第四个好汉姓陶,名宗旺,祖贯是光州人氏,庄家田户出身,惯使一把百余斤重的大铁锹,有的是气力,亦能使枪抡刀,此人最厉害之处乃是建造城垣之能,江湖上唤作——九尾龟;这四人皆是义字当先,又各有本事,乃是如今冈上急缺的人才。”
王伦介绍完黄门山上的四位好汉,武松却是一阵神色恍惚,深深的看了身边的祝彪一眼,心中翻涌起阵阵思绪。
自两月前离开山东,这一路上不过短短时间,自家兄弟身边又汇聚了一帮英雄,不说李俊、张顺、童家兄弟这四位日后海上开路的先锋,前些日子荆南城中归附的萧先生,武松亦从朱武口中得知,其才能不下于冈上的闻先生与贯忠兄弟。
如今重返江州,依着自己兄弟这行事手段与江湖上偌大的名头,想来黄门山上的四位好汉,也是囊中之物了罢。
“武松昔年亦是随师傅在这江湖上游荡过,却未曾如此番这般轻松惬意过,跟着三郎一道,洒家方知甚是快意江湖。”武松迎着江风,直感叹道。
祝彪与武松相识多年,哪能不知道他此时的感慨是为了哪般,武松本是这世间一等一的豪客,这些年却被武植禁锢在阳谷县,直如猛虎囚笼,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武植的点头,在独龙冈做了步军正将,此番又出得冈来,自是心中感慨。
祝彪重重的拍了拍武松的肩膀,抬眼远眺,黄门山的轮廓已是越发的清晰,转而朝着李俊说道:“早间吕方先行去黄门山下拜帖,不知是否到了,咱们此刻离黄门山还有多远?”
“若一切顺利的话,再有一个时辰便能靠岸,再走半个时辰就能到黄门山。”李俊应道。
只祝彪与李俊此刻却是不知,若说一切顺利时,便往往不太顺利。
......
江面下游的不远处,一艘极其奢华的楼船正逆流而上,那楼船披红戴绿,张灯结彩,顶上漆着黄漆,船柱雕龙画凤,只若那东京汴河上的青楼画舫一般。
楼船内装饰亦是极其奢靡,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悬着鲛绡宝罗帐,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
罗帐中十余名千娇百媚的女子或凭或立,皆以轻纱掩面,身着罗衣,雪白的肌肤半掩半露,叫人看了心神恍惚,中央的软塌上醉卧着一袒胸露腹的男子,另有一中年男子在一旁小心的陪护着。
那醉卧的男子朝着身边陪护之人瞧了眼,嗤笑一声,道:“如何,黄通判,看上哪一个姑娘,本府送与你。”
此言落下,那一旁的十余名女子却是巧笑嫣然,花枝乱颤,无半点羞涩之态,直让那黄通判冷汗盈盈,忙朝着男子拱手赔笑道。
“小的蝼蚁般的人物,却是不敢当相公大人赏赐,只若能伺候好相公心情愉悦,便是恩情深厚了。”
男子闻言,直好笑道:“黄通判,本府听闻那无为军城中军民都唤你做‘黄蜂刺’,言你胜如已者害之,不如已者弄之,却是不知你还有这般乖巧的一面,甚好,甚好。”
这黄通判不是别人,乃是江州对岸无为军城中的在闲通判,姓黄,双名文炳,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嫉贤妒能,专在乡里害人,被满城人唤作——黄蜂刺,形容他为人阴毒。
这黄文炳闻知江州知府蔡九,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渡江浸润他,时常来谒访,指望其引荐出职,再欲做官;这江州知府蔡九却不是别人,正是此刻船中的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