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大家说的一些话
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正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这本书终于要上架了。
很突然的接到了责编大人的通知,说我这本书再不上架就会错过很多机会。
说实话,我也很懵逼。
看过我以前作品的人应该知道,我写书基本是个人兴趣,因为脑子里有些话不安分,所以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所以之前的作品完全是免费的,从不签约。
这是我第一本签约的书,很多规矩都不懂,很多事情也不了解,所以现在这么突然的上架,我自己心里都有点忐忑,怕大家骂我不提前说一声。
上架是好事儿,但对我来说还是头一遭.....我也不知道上架后会变成什么样,不知道会不会扑街掉。
嗯......大概率会吧。
嘛,算了,都是自己做的选择,我认了。
接下来要跟大家说一下关于这本书的事儿。
很感谢大家的收藏,推荐票和月票,这是我最想说的。
以前写书我不签约,所以这些对我都无所谓,但这本书不同,我几乎是每天都盯着这些东西。
虽然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这些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但看着这些东西增长,就感觉到自己写的东西受到了别人的认可。
很有成就感。
顺带一提,各位写的评论,我每条都有看,不管好的还是.....嘛,也没啥坏评论。
大家还是对我挺好的,都没有骂我的,就是有反对意见也基本都是言之有物的,算互相讨论的范畴。
这点挺开心的。
但是呢,里面有几个事儿吧,我还是想说一下。
首先,是关于这本书的背景设定方面的。
这本书,我选择的是架空历史......一个夹杂着演义线和历史线的世界。
关于这一点,有位书友的评论很到位,就是我所想的那样。
历史线太扁平了,往往只有那么几個字就结束了一场重要的战役,写的太干燥。演义线大家都熟悉,写的人也太多了,写不出新意来,不管写怎么改变,你都能在其他作者那边找到痕迹。
所以我就想着,如果有一个夹杂着演义线和历史线的世界,让你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好像有先知先觉的本事,但又好像总会有些区别......说不定也是一种思路。
但剧情不管如何发展,人物性格方面,我始终是尽量按照史实线来描述的......其实我也不喜欢看那种把历史留名的名臣虎将当白痴的小说。
历史书很大,大到可以装下上下五千年。
历史书又很小,小到容不下一个普通人的名字。
能在历史留名的,哪怕是作为奸臣佞臣,他都有自己的本事,也有自己的脑子.....呃,司马衷这类的除外,他们是天生占据高位,虽然也有脑子,但真不多。
说完背景设定,来说说主角的问题。
主角呢,不是一个英雄。
以前看小说啊,总说什么主角多了一千多年知识,然后主角就吊打了古代各路英雄豪杰......先不说这些英雄豪杰是不是白痴的问题,我一直在想,你脑子里真的装的下一千多年的知识么?!
现代社会确实信息大爆炸了,但很多信息都是流于表面的,你知道一件事物可以这么做,但不查百度,几个人能知道他到底应该怎么做?!
虽然说在小说里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有坑吧,但我尽量还是想写的真实一点。
主角不是完人,他有自己的缺陷,没法指望一个现代社会的灵魂可以很快的接受乱世这种人命如草芥的时代,有些胆小,有些迟疑,也有些不符合这个时代价值观的善良和懦弱,都是无可厚非。
主角的性格问题,我后期会慢慢的调整,请大家耐心一点。
最后,再说一下节奏的问题。
我承认,前期节奏上是很慢。
我原本的想法,是在前期先做好一些铺垫,让大家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单纯的历史线或演义线,很多事情虽然结果相同,但过程完全不一样......但没想到写嗨了,说多了,用于剧情推动的情节就显得少了,节奏有些拖沓。
真不是水字数......起码不是主观故意的水字数。
这个我会尽量更改,后面会加快一些剧情,能不哔哔尽量不哔哔。
至于大家说的一些细节上不符合史实的问题,这些我都承认,有些确实是我考证不严,但有些嘛.....是我写书拖沓的缘故,放的太后了,让大家吐糟了。
最后的最后,关于鸳鸯阵的事儿,我有点忍不住的想说两句。
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后,面对蒙古人的作战特点,他是对鸳鸯阵进行了改良,增加了火器配备,使用了大量的火枪和虎尊炮,增加了改良版的武刚车,也就是偏厢车。
他并没有彻底抛弃鸳鸯阵,鸳鸯阵也不是不适合北方作战。
狼筅兵和长牌兵,长枪兵还是得到了保留的,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思路并没有变,跟戚少保在南方作战还是在北方作战无关。
前几年吧,韩国人拍了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视剧《壬辰倭乱》,说的是万历三大征里朝鲜战争的事儿。
韩国人嘛,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德行,所以这部剧对明朝军队的描述就很纠结,基本就是忙着跟朝鲜人勾心斗角啥的,军事战绩基本一带而过。
但唯独火器和鸳鸯阵,这部剧用了正面镜头来描述了,专门讲述了鸳鸯阵的作战方式和火器的作用,而那个时候,戚家军已经移镇蓟辽,戚继光都已经死了四年了,戚家军的领兵者是吴惟忠。
所以鸳鸯阵还是在北方保留下来的,只是根据了北方的作战特点,戚继光又进行了改变,不是说到了北方戚继光就不用鸳鸯阵了。
如果是吐槽说张溪的鸳鸯阵因为火器配比的问题,会导致鸳鸯阵战斗力弱,可能不是曹军的骑兵,甚至虎豹骑的对手,这个呢我承认,确实写的有点神了......但鸳鸯阵本身没有问题的。
好了,大概就这些吧,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真心感谢。
本人虽然写书也有些年头了,但文笔确实不咋样,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这我是承认的。写东西呢,大部分都是为了自我满足的水平,这点我也认可。
谢谢大家包容着看我写的东西,也希望大家在上架以后也多多支持我,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不管是成就感还是孔方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言以蔽之——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谢谢。
很突然的接到了责编大人的通知,说我这本书再不上架就会错过很多机会。
说实话,我也很懵逼。
看过我以前作品的人应该知道,我写书基本是个人兴趣,因为脑子里有些话不安分,所以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所以之前的作品完全是免费的,从不签约。
这是我第一本签约的书,很多规矩都不懂,很多事情也不了解,所以现在这么突然的上架,我自己心里都有点忐忑,怕大家骂我不提前说一声。
上架是好事儿,但对我来说还是头一遭.....我也不知道上架后会变成什么样,不知道会不会扑街掉。
嗯......大概率会吧。
嘛,算了,都是自己做的选择,我认了。
接下来要跟大家说一下关于这本书的事儿。
很感谢大家的收藏,推荐票和月票,这是我最想说的。
以前写书我不签约,所以这些对我都无所谓,但这本书不同,我几乎是每天都盯着这些东西。
虽然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这些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但看着这些东西增长,就感觉到自己写的东西受到了别人的认可。
很有成就感。
顺带一提,各位写的评论,我每条都有看,不管好的还是.....嘛,也没啥坏评论。
大家还是对我挺好的,都没有骂我的,就是有反对意见也基本都是言之有物的,算互相讨论的范畴。
这点挺开心的。
但是呢,里面有几个事儿吧,我还是想说一下。
首先,是关于这本书的背景设定方面的。
这本书,我选择的是架空历史......一个夹杂着演义线和历史线的世界。
关于这一点,有位书友的评论很到位,就是我所想的那样。
历史线太扁平了,往往只有那么几個字就结束了一场重要的战役,写的太干燥。演义线大家都熟悉,写的人也太多了,写不出新意来,不管写怎么改变,你都能在其他作者那边找到痕迹。
所以我就想着,如果有一个夹杂着演义线和历史线的世界,让你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好像有先知先觉的本事,但又好像总会有些区别......说不定也是一种思路。
但剧情不管如何发展,人物性格方面,我始终是尽量按照史实线来描述的......其实我也不喜欢看那种把历史留名的名臣虎将当白痴的小说。
历史书很大,大到可以装下上下五千年。
历史书又很小,小到容不下一个普通人的名字。
能在历史留名的,哪怕是作为奸臣佞臣,他都有自己的本事,也有自己的脑子.....呃,司马衷这类的除外,他们是天生占据高位,虽然也有脑子,但真不多。
说完背景设定,来说说主角的问题。
主角呢,不是一个英雄。
以前看小说啊,总说什么主角多了一千多年知识,然后主角就吊打了古代各路英雄豪杰......先不说这些英雄豪杰是不是白痴的问题,我一直在想,你脑子里真的装的下一千多年的知识么?!
现代社会确实信息大爆炸了,但很多信息都是流于表面的,你知道一件事物可以这么做,但不查百度,几个人能知道他到底应该怎么做?!
虽然说在小说里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有坑吧,但我尽量还是想写的真实一点。
主角不是完人,他有自己的缺陷,没法指望一个现代社会的灵魂可以很快的接受乱世这种人命如草芥的时代,有些胆小,有些迟疑,也有些不符合这个时代价值观的善良和懦弱,都是无可厚非。
主角的性格问题,我后期会慢慢的调整,请大家耐心一点。
最后,再说一下节奏的问题。
我承认,前期节奏上是很慢。
我原本的想法,是在前期先做好一些铺垫,让大家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单纯的历史线或演义线,很多事情虽然结果相同,但过程完全不一样......但没想到写嗨了,说多了,用于剧情推动的情节就显得少了,节奏有些拖沓。
真不是水字数......起码不是主观故意的水字数。
这个我会尽量更改,后面会加快一些剧情,能不哔哔尽量不哔哔。
至于大家说的一些细节上不符合史实的问题,这些我都承认,有些确实是我考证不严,但有些嘛.....是我写书拖沓的缘故,放的太后了,让大家吐糟了。
最后的最后,关于鸳鸯阵的事儿,我有点忍不住的想说两句。
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后,面对蒙古人的作战特点,他是对鸳鸯阵进行了改良,增加了火器配备,使用了大量的火枪和虎尊炮,增加了改良版的武刚车,也就是偏厢车。
他并没有彻底抛弃鸳鸯阵,鸳鸯阵也不是不适合北方作战。
狼筅兵和长牌兵,长枪兵还是得到了保留的,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思路并没有变,跟戚少保在南方作战还是在北方作战无关。
前几年吧,韩国人拍了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视剧《壬辰倭乱》,说的是万历三大征里朝鲜战争的事儿。
韩国人嘛,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德行,所以这部剧对明朝军队的描述就很纠结,基本就是忙着跟朝鲜人勾心斗角啥的,军事战绩基本一带而过。
但唯独火器和鸳鸯阵,这部剧用了正面镜头来描述了,专门讲述了鸳鸯阵的作战方式和火器的作用,而那个时候,戚家军已经移镇蓟辽,戚继光都已经死了四年了,戚家军的领兵者是吴惟忠。
所以鸳鸯阵还是在北方保留下来的,只是根据了北方的作战特点,戚继光又进行了改变,不是说到了北方戚继光就不用鸳鸯阵了。
如果是吐槽说张溪的鸳鸯阵因为火器配比的问题,会导致鸳鸯阵战斗力弱,可能不是曹军的骑兵,甚至虎豹骑的对手,这个呢我承认,确实写的有点神了......但鸳鸯阵本身没有问题的。
好了,大概就这些吧,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真心感谢。
本人虽然写书也有些年头了,但文笔确实不咋样,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这我是承认的。写东西呢,大部分都是为了自我满足的水平,这点我也认可。
谢谢大家包容着看我写的东西,也希望大家在上架以后也多多支持我,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不管是成就感还是孔方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言以蔽之——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