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当朝新贵
“微臣蜀地知州洛霆,参见陛下。”
“哈哈,爱卿快起身,你可是朕的得力干将啊!”
皇帝满面红光,蜀地今年征收的粮食,还有上交的税银,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再加上,梁国这三年能发展的如此之快,有一大半的原因,就是洛霆呈上来的那份急报。
上面将杨安的罪证一一列出,证据确凿,这才让皇帝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将杨家的田产充公。
故此,他对洛霆更为器重。
“诸位爱卿,以后应当向洛爱卿多多学习,为朕排忧解难。”
“是,陛下。”
百官行礼附和,看向洛霆的眼神五味杂沉。
一些在朝中多年的老狐狸,已听出皇帝要重用洛霆的意思,在心里开始琢磨要如何拉拢他。
而有些人,与洛霆的年纪要大上几岁,不过是个闲散小官。莫说是被皇帝器重,就是从官多年,连被夸奖一次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他们此刻的眼神,多是带着嫉妒与不屑。
还有一些人是羡慕,想要将洛霆当做榜样,要努力与他看齐。
当然,还有一个人的心思,却与其他人都不同。
这人就是林沛彦,几年前,他就看不惯洛霆,现在更是水火不容的地步。
三年来,洛霆远在蜀地,可奏折却从未缺席过朝廷里任何一件大事。
反而皇帝对他十分信任,只要是他反对的事,都会遵循其建议。
也不知是凑巧,还是故意为之,每次洛霆反对的事,偏偏都是林沛彦提议的。
比如前年,林沛彦提议要扩充征兵。
洛霆上奏,战乱刚平,应该以发展民生为重,皇帝准奏。
今年年初,林沛彦提议将永安侯调回京城,驻守城池。
洛霆上奏,陛下应当对罪臣严加管家,没有重大功劳不得回京,皇帝准奏。
这一次,他人刚刚卸任蜀地知州,一份奏折便提前送到。
也就是皇帝现在手中拿的奏折,上面钢筋有力的字迹,就算是不看名字,也能被人一眼认出。
之前,因为皇帝太喜爱洛霆的字,甚至还让人将每封奏折装裱起来,办了一场宴会,专门做书法欣赏,故此几乎人人都能认出来。
尤其是林沛彦,一看到洛霆的字,下意识就会心里没底儿,觉得要有大事发生。
“燕王,你最近在大量招收石匠瓦工?这是为何啊?”
咯噔!
林沛彦的心瞬间凉了半截,对洛霆的恨意又增加了一分。
他保持镇定,出列拱手道:“回陛下的话,儿臣最近有一处田产,需要从新盖屋量地,所以要大兴土木。”
“哦?你确定是大兴土木,还是要杀人灭口啊?”皇帝的声音降低了几度,一双如鹰的眼眸,让人心神颤抖。
林沛彦当即跪在地上,不敢吭声,生怕与洛霆奏折上的事不同,而将自己其它的秘密暴露出来。
这也是他这些年来养成的经验。
皇帝眯着眼睛,盯了他半晌后,猛然将奏折砸到他脸上,怒喝道:“你自己看看,你都干了什么好事!”
林沛彦惊慌的打开奏折,看到上面的内容,豁然松了一口气,磕头认罪道:“是儿臣疏忽了,没有让人给那些工匠的家里送信报平安,儿臣回去,就立刻命人去安抚他们的家人。”
“哼,安抚?你将人抢走,连句话都不给家人留下,让老人哭瞎了眼,女人和孩子在家里饿死。这是一封书信就能解决的?”
“那儿臣给他们赔银子。”
“赔多少?”
林沛彦心口一痛,三年前,他大半积蓄都因杨安之事归入了国库。
这些年,好不容易缓了口气,若再往外送银子,无异于是在他身上割肉啊。
可为了不让皇帝再次降罪罚月俸,他只能硬着头皮,咬牙道:“每家赔十两纹银,若有伤残者,一人赔三十两。”
“太少了,翻五倍吧,要不然会让百姓以为皇家都是铁公鸡呢。况且这事本就是你有错在先,不能小气。还有,你那个什么庄子也不要修了,劳民伤财,不是好事。你若真想修东西的话,就去给百姓修修河堤,建个桥什么的。”
皇帝看向林沛彦,眼神凌厉严肃,可一转头,便换上慈爱的笑容,赞许道:“燕王,你身为朕的儿子,要心系天下。你看看人家洛霆,从官三年,所有月俸都用在了百姓身上,这份大度,你们谁有过?”
“算了,都是一群饭桶!满朝文武,也就洛爱卿能为朕分忧解难。洛霆,今日你就留下来,陪朕一起用膳吧,正好给朕讲讲蜀地的风光。”
“是,陛下。”
百官散去,看向洛霆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而林沛彦,则是多了几分憎恨。
经过洛霆身边时,他冷声警告道:“你若再与本王作对,本王不介意,让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好啊,正好下官也不喜欢太阳。”
“你!”
林沛彦咬牙切齿,快要失去理智,想要出手给洛霆两拳,幸得太监总管出面,才让两人分开。
“燕王殿下,陛下还在等洛知州用膳呢。”
“呵呵,是啊。洛知州,以后可要多多照顾本王。”
“我会的,只是王爷有时候并不太听人劝,还得改一下性子才是。”
“哼!”
林沛彦气得转身就走,连多看一眼的力气都没有。
洛霆从未将林沛彦放在心上,每次上奏的内容,完全都是巧合,唯有这次不同。
因为林沛彦所谓的庄子,就是为了藏杨安手下七万士兵的地方。
对于这一发现,洛霆也没有隐瞒,在与皇帝一起用膳时,便隐晦的透露了一些。
皇帝年老,本就忌惮皇子夺权,脸色当即难看下来,沉思良久后,问道:“爱卿,你觉得要如何才能压制燕王呢?”
“陛下,微臣以为,应将更有威望之人招进京城,为您保驾。若不然,恐怕会被有心人所害啊。”
这句话,如同梦魔一般,惊出皇帝一身冷,坐在龙榻上,难以入眠。
天明时,皇帝突然写下一道秘诏,让心腹连夜送去关外,而林沛彦也从洛霆回来的这一日开始,变的举步维艰起来。
“哈哈,爱卿快起身,你可是朕的得力干将啊!”
皇帝满面红光,蜀地今年征收的粮食,还有上交的税银,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再加上,梁国这三年能发展的如此之快,有一大半的原因,就是洛霆呈上来的那份急报。
上面将杨安的罪证一一列出,证据确凿,这才让皇帝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将杨家的田产充公。
故此,他对洛霆更为器重。
“诸位爱卿,以后应当向洛爱卿多多学习,为朕排忧解难。”
“是,陛下。”
百官行礼附和,看向洛霆的眼神五味杂沉。
一些在朝中多年的老狐狸,已听出皇帝要重用洛霆的意思,在心里开始琢磨要如何拉拢他。
而有些人,与洛霆的年纪要大上几岁,不过是个闲散小官。莫说是被皇帝器重,就是从官多年,连被夸奖一次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他们此刻的眼神,多是带着嫉妒与不屑。
还有一些人是羡慕,想要将洛霆当做榜样,要努力与他看齐。
当然,还有一个人的心思,却与其他人都不同。
这人就是林沛彦,几年前,他就看不惯洛霆,现在更是水火不容的地步。
三年来,洛霆远在蜀地,可奏折却从未缺席过朝廷里任何一件大事。
反而皇帝对他十分信任,只要是他反对的事,都会遵循其建议。
也不知是凑巧,还是故意为之,每次洛霆反对的事,偏偏都是林沛彦提议的。
比如前年,林沛彦提议要扩充征兵。
洛霆上奏,战乱刚平,应该以发展民生为重,皇帝准奏。
今年年初,林沛彦提议将永安侯调回京城,驻守城池。
洛霆上奏,陛下应当对罪臣严加管家,没有重大功劳不得回京,皇帝准奏。
这一次,他人刚刚卸任蜀地知州,一份奏折便提前送到。
也就是皇帝现在手中拿的奏折,上面钢筋有力的字迹,就算是不看名字,也能被人一眼认出。
之前,因为皇帝太喜爱洛霆的字,甚至还让人将每封奏折装裱起来,办了一场宴会,专门做书法欣赏,故此几乎人人都能认出来。
尤其是林沛彦,一看到洛霆的字,下意识就会心里没底儿,觉得要有大事发生。
“燕王,你最近在大量招收石匠瓦工?这是为何啊?”
咯噔!
林沛彦的心瞬间凉了半截,对洛霆的恨意又增加了一分。
他保持镇定,出列拱手道:“回陛下的话,儿臣最近有一处田产,需要从新盖屋量地,所以要大兴土木。”
“哦?你确定是大兴土木,还是要杀人灭口啊?”皇帝的声音降低了几度,一双如鹰的眼眸,让人心神颤抖。
林沛彦当即跪在地上,不敢吭声,生怕与洛霆奏折上的事不同,而将自己其它的秘密暴露出来。
这也是他这些年来养成的经验。
皇帝眯着眼睛,盯了他半晌后,猛然将奏折砸到他脸上,怒喝道:“你自己看看,你都干了什么好事!”
林沛彦惊慌的打开奏折,看到上面的内容,豁然松了一口气,磕头认罪道:“是儿臣疏忽了,没有让人给那些工匠的家里送信报平安,儿臣回去,就立刻命人去安抚他们的家人。”
“哼,安抚?你将人抢走,连句话都不给家人留下,让老人哭瞎了眼,女人和孩子在家里饿死。这是一封书信就能解决的?”
“那儿臣给他们赔银子。”
“赔多少?”
林沛彦心口一痛,三年前,他大半积蓄都因杨安之事归入了国库。
这些年,好不容易缓了口气,若再往外送银子,无异于是在他身上割肉啊。
可为了不让皇帝再次降罪罚月俸,他只能硬着头皮,咬牙道:“每家赔十两纹银,若有伤残者,一人赔三十两。”
“太少了,翻五倍吧,要不然会让百姓以为皇家都是铁公鸡呢。况且这事本就是你有错在先,不能小气。还有,你那个什么庄子也不要修了,劳民伤财,不是好事。你若真想修东西的话,就去给百姓修修河堤,建个桥什么的。”
皇帝看向林沛彦,眼神凌厉严肃,可一转头,便换上慈爱的笑容,赞许道:“燕王,你身为朕的儿子,要心系天下。你看看人家洛霆,从官三年,所有月俸都用在了百姓身上,这份大度,你们谁有过?”
“算了,都是一群饭桶!满朝文武,也就洛爱卿能为朕分忧解难。洛霆,今日你就留下来,陪朕一起用膳吧,正好给朕讲讲蜀地的风光。”
“是,陛下。”
百官散去,看向洛霆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而林沛彦,则是多了几分憎恨。
经过洛霆身边时,他冷声警告道:“你若再与本王作对,本王不介意,让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好啊,正好下官也不喜欢太阳。”
“你!”
林沛彦咬牙切齿,快要失去理智,想要出手给洛霆两拳,幸得太监总管出面,才让两人分开。
“燕王殿下,陛下还在等洛知州用膳呢。”
“呵呵,是啊。洛知州,以后可要多多照顾本王。”
“我会的,只是王爷有时候并不太听人劝,还得改一下性子才是。”
“哼!”
林沛彦气得转身就走,连多看一眼的力气都没有。
洛霆从未将林沛彦放在心上,每次上奏的内容,完全都是巧合,唯有这次不同。
因为林沛彦所谓的庄子,就是为了藏杨安手下七万士兵的地方。
对于这一发现,洛霆也没有隐瞒,在与皇帝一起用膳时,便隐晦的透露了一些。
皇帝年老,本就忌惮皇子夺权,脸色当即难看下来,沉思良久后,问道:“爱卿,你觉得要如何才能压制燕王呢?”
“陛下,微臣以为,应将更有威望之人招进京城,为您保驾。若不然,恐怕会被有心人所害啊。”
这句话,如同梦魔一般,惊出皇帝一身冷,坐在龙榻上,难以入眠。
天明时,皇帝突然写下一道秘诏,让心腹连夜送去关外,而林沛彦也从洛霆回来的这一日开始,变的举步维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