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山洪
两天后,确定贾珠玉的病症彻底好了之后,郑宸彦和沈新月也准备离开了。
然而,就在两人出城后没多久,身后突然传来叫声:“喂,等等!”
两人勒住缰绳,回头看去,只见一名骑马的女子快速朝两人奔来。
到了近前才看清楚,竟然是贾珠玉。
“贾姑娘,你怎么过来了?”
贾珠玉一身红衣,神采飞扬,看向郑宸彦,声音清脆的说:“你们带上我一起吧!”
沈新月和郑宸彦互相看了一眼,笑说:“贾姑娘,我们要回师门,你跟着恐怕不太合适。况且贾老爷若是知道,肯定也不会同意的。”
贾珠玉毫不在意:“我已经给家里留信告知了,你们医术那么高明,就带上我一起吧,我保证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都说了我们要回师门不方便,姑娘你要是想玩,另寻别人吧,咱们没时间。”郑宸彦调转马头,给沈新月使了个眼色,很快两人驾马离开。
中午,两人在一处山脚下休息,沈新月拿了干粮和水袋出来,刚递给郑宸彦,便看见后面一道鲜红的身影在距离两人十几米外的地方停下。
她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这种娇生惯养又自以为是的大小姐,她实在很难喜欢起来。
“这种人我见多了,跟个一两天,自己觉得无聊,就放弃了。”郑宸彦三两口将手中的干粮吃掉,又狠狠灌了一口水下去。
沈新月看着他的侧颜,第一次认真打量起这个大师兄,发现他竟然长的还不错。
虽然两撇小胡子封印了不少颜值,但仔细看他绝对属于耐看型,而且越看越好看。
“大师兄,我一直挺好奇的,你今年多大了?”
郑宸彦没想到她会没头没脑问了这问题,不过却不甚在意的回道:“刚过而立。”
那不就是三十岁?
这个年龄段的男子,既有年轻男人的魅力,又不失中年男人稳重。
不管放在哪个时代,恐怕都会吸引女孩子的注意。
也难怪贾姑娘会不辞辛苦一路追过来。
“大师兄你成家了吗?”
如果知道这个问题会让郑宸彦陷入痛苦的回忆,沈新月无论如何也不会多嘴问出这个问题。
可惜没有如果。
“她是个怎么样的女子?”
听见沈新月问,郑宸彦的目光看着远处山间的野花,嘴角不自觉露出笑来。
“这世间怕是再没有如她那般温柔善良的女子了。”
只可惜,一切的相遇相知,都是别人设计好的一个局,只因为他是药王谷的大弟子。
那个傻姑娘为了摆脱别人的控制,也为了不再连累他,而选择了自尽。
短暂的沉默过后,郑宸彦站起身:“走吧,不然天黑前赶不到下一个镇上了。”
贾珠玉见二人上马,倔强的也站起身,再次追着他们离开。
谁知半路天突然下起大雨,三个人仓惶进了一处村子。
一户人家好心,收留三人留下避雨。
“这个季节就是如此,说下雨,一点预兆没有就下起来了。”妇人端了一壶姜水过来,让三人驱驱寒气。
沈新月和郑宸彦道谢之后,便捧着碗大口喝起来。
看见贾珠玉迟迟不动,大娘好心提醒:“姑娘,淋了雨最容易染上风寒,快把姜汤喝了驱驱寒气吧,我在里面特意加了红糖,不难喝的。”
贾珠玉看着那破了口子的碗沿,心里满是嫌弃。
可又不好意思拒绝大娘的好心,只能勉强喝了一口。
可只一口,还未曾下肚,她就忍不住吐了出来。
“这是什么,也太难喝了。”
大娘和老伴脸上都现出尴尬之色。
贾珠玉说罢也后悔了,只见她随手拿出一颗金珠子,递到妇人跟前:“大娘,我没有别的意思,能不能麻烦你再重新给我弄一晚,把红糖换成蜂蜜或者奶浆成吗?”
别说妇人,沈新月和郑宸彦看的都有些懵。
“你以为这是你府上呢,有的喝就不错了,等一会儿雨停了就赶紧回去吧,你这千金大小姐吃不了普通老百姓的苦。”
郑宸彦将手里的姜水一饮而尽,然后看向旁边的大爷:“大爷,您最近是否通体酸痛,心胸闷结,特别是双脚后背痛不可当,双臂涨麻抬不起来?”
大爷听见他的话,大感震惊:“你怎么知道?”
郑宸彦:“我听你说话气竭音短,观你面色青黄足血,必然是夜寒入骨。”
大爷直呼郑宸彦神奇,并且请求他能给自己医治。
大娘也忍不住开口相求。
“这老头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他有什么,家可就散了,求求先生行行好,救救孩子他爹吧。”
说着就要给郑宸彦跪下行礼。
郑宸彦忙弯身把人拖起来:“大娘你千万别客气,我既喝了你这姜糖水,给大爷诊治也是应该。”
说着他让沈新月先去给大爷探脉,又让她学会如何观察面色,等到一切都记下之后,便开始给大爷行针。
待他将针拔出,大爷尝试活动了下身体,果真觉得自己浑身舒坦了许多。
“上了年岁,单单只是行针并不能去跟。我再开两幅药,吃了之后保准药到病除。”
老夫妻俩对于郑宸彦感激万分,见雨一直下个不停,便决定留下几人在家里住下。
晚饭的时候大娘狠狠心把里还在下蛋的母鸡宰了款待三人。
贾珠玉也觉得之前自己的表现有些糟糕,因此吃饭的时候再没有挑三拣四,反而还强迫自己多吃了好几口。
大雨下了一夜,到了后半夜,村里突然响起一阵敲锣的声音。
沈新月几人被惊醒,大爷披着蓑衣冒着大雨出去查看,再回来的时候整个人的脸都是白的。
“孩子他娘,不好了,发山洪了,眼看朝着村子的方向来了,你快带着郑先生他们出去避一避,我去叫大柱他们。”
大柱是两人的儿子,与他们同村,不过住在距离山脚比较近的村尾。
沈新月他们赶紧穿好衣服起来,几人刚出门,碰见同样撤离的村民,大家都准备去远处的高岗上躲避山洪。
然而,就在两人出城后没多久,身后突然传来叫声:“喂,等等!”
两人勒住缰绳,回头看去,只见一名骑马的女子快速朝两人奔来。
到了近前才看清楚,竟然是贾珠玉。
“贾姑娘,你怎么过来了?”
贾珠玉一身红衣,神采飞扬,看向郑宸彦,声音清脆的说:“你们带上我一起吧!”
沈新月和郑宸彦互相看了一眼,笑说:“贾姑娘,我们要回师门,你跟着恐怕不太合适。况且贾老爷若是知道,肯定也不会同意的。”
贾珠玉毫不在意:“我已经给家里留信告知了,你们医术那么高明,就带上我一起吧,我保证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都说了我们要回师门不方便,姑娘你要是想玩,另寻别人吧,咱们没时间。”郑宸彦调转马头,给沈新月使了个眼色,很快两人驾马离开。
中午,两人在一处山脚下休息,沈新月拿了干粮和水袋出来,刚递给郑宸彦,便看见后面一道鲜红的身影在距离两人十几米外的地方停下。
她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这种娇生惯养又自以为是的大小姐,她实在很难喜欢起来。
“这种人我见多了,跟个一两天,自己觉得无聊,就放弃了。”郑宸彦三两口将手中的干粮吃掉,又狠狠灌了一口水下去。
沈新月看着他的侧颜,第一次认真打量起这个大师兄,发现他竟然长的还不错。
虽然两撇小胡子封印了不少颜值,但仔细看他绝对属于耐看型,而且越看越好看。
“大师兄,我一直挺好奇的,你今年多大了?”
郑宸彦没想到她会没头没脑问了这问题,不过却不甚在意的回道:“刚过而立。”
那不就是三十岁?
这个年龄段的男子,既有年轻男人的魅力,又不失中年男人稳重。
不管放在哪个时代,恐怕都会吸引女孩子的注意。
也难怪贾姑娘会不辞辛苦一路追过来。
“大师兄你成家了吗?”
如果知道这个问题会让郑宸彦陷入痛苦的回忆,沈新月无论如何也不会多嘴问出这个问题。
可惜没有如果。
“她是个怎么样的女子?”
听见沈新月问,郑宸彦的目光看着远处山间的野花,嘴角不自觉露出笑来。
“这世间怕是再没有如她那般温柔善良的女子了。”
只可惜,一切的相遇相知,都是别人设计好的一个局,只因为他是药王谷的大弟子。
那个傻姑娘为了摆脱别人的控制,也为了不再连累他,而选择了自尽。
短暂的沉默过后,郑宸彦站起身:“走吧,不然天黑前赶不到下一个镇上了。”
贾珠玉见二人上马,倔强的也站起身,再次追着他们离开。
谁知半路天突然下起大雨,三个人仓惶进了一处村子。
一户人家好心,收留三人留下避雨。
“这个季节就是如此,说下雨,一点预兆没有就下起来了。”妇人端了一壶姜水过来,让三人驱驱寒气。
沈新月和郑宸彦道谢之后,便捧着碗大口喝起来。
看见贾珠玉迟迟不动,大娘好心提醒:“姑娘,淋了雨最容易染上风寒,快把姜汤喝了驱驱寒气吧,我在里面特意加了红糖,不难喝的。”
贾珠玉看着那破了口子的碗沿,心里满是嫌弃。
可又不好意思拒绝大娘的好心,只能勉强喝了一口。
可只一口,还未曾下肚,她就忍不住吐了出来。
“这是什么,也太难喝了。”
大娘和老伴脸上都现出尴尬之色。
贾珠玉说罢也后悔了,只见她随手拿出一颗金珠子,递到妇人跟前:“大娘,我没有别的意思,能不能麻烦你再重新给我弄一晚,把红糖换成蜂蜜或者奶浆成吗?”
别说妇人,沈新月和郑宸彦看的都有些懵。
“你以为这是你府上呢,有的喝就不错了,等一会儿雨停了就赶紧回去吧,你这千金大小姐吃不了普通老百姓的苦。”
郑宸彦将手里的姜水一饮而尽,然后看向旁边的大爷:“大爷,您最近是否通体酸痛,心胸闷结,特别是双脚后背痛不可当,双臂涨麻抬不起来?”
大爷听见他的话,大感震惊:“你怎么知道?”
郑宸彦:“我听你说话气竭音短,观你面色青黄足血,必然是夜寒入骨。”
大爷直呼郑宸彦神奇,并且请求他能给自己医治。
大娘也忍不住开口相求。
“这老头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他有什么,家可就散了,求求先生行行好,救救孩子他爹吧。”
说着就要给郑宸彦跪下行礼。
郑宸彦忙弯身把人拖起来:“大娘你千万别客气,我既喝了你这姜糖水,给大爷诊治也是应该。”
说着他让沈新月先去给大爷探脉,又让她学会如何观察面色,等到一切都记下之后,便开始给大爷行针。
待他将针拔出,大爷尝试活动了下身体,果真觉得自己浑身舒坦了许多。
“上了年岁,单单只是行针并不能去跟。我再开两幅药,吃了之后保准药到病除。”
老夫妻俩对于郑宸彦感激万分,见雨一直下个不停,便决定留下几人在家里住下。
晚饭的时候大娘狠狠心把里还在下蛋的母鸡宰了款待三人。
贾珠玉也觉得之前自己的表现有些糟糕,因此吃饭的时候再没有挑三拣四,反而还强迫自己多吃了好几口。
大雨下了一夜,到了后半夜,村里突然响起一阵敲锣的声音。
沈新月几人被惊醒,大爷披着蓑衣冒着大雨出去查看,再回来的时候整个人的脸都是白的。
“孩子他娘,不好了,发山洪了,眼看朝着村子的方向来了,你快带着郑先生他们出去避一避,我去叫大柱他们。”
大柱是两人的儿子,与他们同村,不过住在距离山脚比较近的村尾。
沈新月他们赶紧穿好衣服起来,几人刚出门,碰见同样撤离的村民,大家都准备去远处的高岗上躲避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