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汝有乃师之风
叶清漪这加入计划内的两年中,和同水平尖兵对练的机会并不多,也就第一年的联合军演时,跟同年尖兵打了一场。
而她认识的尖兵队伍也不多,所以在平时也没有能约着陪练的队伍。
而在罪洲的三个月,他们也没有遇见过其他来历练的队伍,后来各国的内部国赛,她的实力在整体中虽然不说垫底,但也只是个打酱油的,当时被一支实力强大的第二培养序列给遇到了,没有怎么挣扎就成了别人的积分。
因此,她的实战经验确实比较缺乏,平时也只是跟三位队友互相切磋,虽然在乾坤中对练时他们打得也挺狠,但终究不是真正的生死决斗。
另外,跟自己队友长期对练,没有与其他人战斗过,还是有闭门造车的弊端,和不同的对手对战,才能在大量的实战中积累起更加灵活多变的战斗经验以及实战技巧。
不过叶清漪在太极一道的基础功还是非常扎实的,即使不敌对方,但在不断对战中熟悉摸索对方的战斗习惯从而想出对应的破解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战斗中愈发得心应手起来。
虽然还是被对方压制着,但她的动作越来越从容,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就在她越战越酣时,她的对手一下子与她拉开距离,果断地喊出了“投降!”。
这让她有些发愣,自己虽然可以抵御住对方的攻势,但完全没有机会将之击败,自己都没有投降,怎么对面反而投了?
“清漪还挺有你当年的风范,硬生生将对手给拖得不得不投降了!”
柳瑾捂嘴笑道。
方珏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自己当时不是因为实力不济才出此下策嘛?
不过即使放到现在,方珏相信自己也不会改变决定,毕竟当时他可没有多少获得贡献点的机会,世界赛是所有新一代尖兵唯一有机会获得大额贡献点的时候,不抓住一切机遇去获取贡献点那才是傻子。
没错,叶清漪现在的情况跟方珏当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方珏那次是主动去硬拖时间,让那些往后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世界赛的尖兵们投降以避免浪费宝贵的战斗时间。
尖兵个人赛的海选,最重要的几个积分指标就是场次、胜率、战斗评价。
场次与胜负的优势比起战斗评价更加直观,场次越多,胜率越高,最终积分自然高。
叶清漪的对手这个实力想进入前一万自然是不够的,但一般新人队伍其负责人往往会给自己带的新人制定一个目标,新人为了完成负责人制定的目标也会尽力去战斗。
所以他们也不会不把自己的名次不当回事,这也是大部分负责人防止低年限尖兵见没有机会获得贡献点便摸鱼摆烂。
叶清漪的对手应该就是如此,想达到负责人制定的目标,他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战斗节奏,尽可能多地进行对战。
在叶清漪这里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再这么下去他会在这里浪费更多时间,另外即使把叶清漪击败了他的战斗评价也不会高。
一个是第二年的第一培养序列,算力六万,一个是第四年的第二培养序列,算力七万,他即使赢了也只是以强打弱,评价自然不会高。
所以不如节省时间去进行后续的战斗,即使后续的战斗胜少负多,但只要场次多,多多少少也能多赢几场,比在这空耗时间强得多。
世界赛向来不是大家站出来比一下算力,比一下武道水平就分胜负的数值游戏,新一代尖兵作为将来与观察者文明作战的主力,需要的不仅仅是硬实力,还需要足够的策略与指挥能力。
太空作战尺度大、通讯难,往往需要尖兵具有小队独自分析战场局势,做出正确的抉择,并且具有小队单独作战的高军事素养。
世界赛不过是现实中复杂战场的简单模拟,就如尖兵个人赛,如果连简单的权衡利弊都做不到,那怎么在更加复杂的太空战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叶清漪也不是笨人,很快也想明白了这当中的弯弯绕绕,于是脸上露出个奸诈而滑稽的表情。
嘿嘿嘿,那我岂不是能像师父那样逼着其他尖兵投降,积分蹭蹭往上涨?
就在她做着春秋大美梦的时候,眼前的视角一转,她进入了下一个对手的比赛擂台。
想到就开始实践,她看都没看自己的对手是谁,就插起腰得意洋洋道:
“站在你面前的是天单十二的叶清漪,方珏的大弟子!如果不想被我拖到比赛结束,那你最好直接投降,不然的话,那就是徒耗时间……”
然而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道迅捷无比的寒芒就划过了她的视线!
接着她的终端上,战甲耐久度猛然狂跌,瞬间就从100%跌到了0%!
等到她被击杀退出这个擂台的时候,加藤建悟才一脸疑惑地收回自己的太刀。
早就听说方珏君收的徒弟特别跳脱,没想到中二起来比自己还要离谱。
他这两年都没有跟方珏小队一起锻炼武道了,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与强者对战确实能更快提升自己,但对于强者来说那就是浪费时间。
所以有自知之明他他便不再跟方珏小队训练了,继续赖在方珏那里锻炼固然能进步飞快,但他不想把两支小队间那珍贵的友谊这样消耗掉。
这些年他的进步也不小,即使没有再进行任何一次顿悟,但作为方珏他们这年脑域开发天赋最为接近第一培养序列的第二培养序列,他的算力如今也达到了十万。
更重要的是他的武道水平,在东瀛剑道上,他的天赋极为恐怖,早在加入计划内的第一年就厚积薄发迈入宗师之境。
一开始他还将方珏当作追赶的目标,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下一刻也不敢停歇下来,武道进步的速度也让人震怖,反正现在方珏无法判断出他的武道水平在什么层次。
在武道一途,加藤建悟比自己走得更远!
而她认识的尖兵队伍也不多,所以在平时也没有能约着陪练的队伍。
而在罪洲的三个月,他们也没有遇见过其他来历练的队伍,后来各国的内部国赛,她的实力在整体中虽然不说垫底,但也只是个打酱油的,当时被一支实力强大的第二培养序列给遇到了,没有怎么挣扎就成了别人的积分。
因此,她的实战经验确实比较缺乏,平时也只是跟三位队友互相切磋,虽然在乾坤中对练时他们打得也挺狠,但终究不是真正的生死决斗。
另外,跟自己队友长期对练,没有与其他人战斗过,还是有闭门造车的弊端,和不同的对手对战,才能在大量的实战中积累起更加灵活多变的战斗经验以及实战技巧。
不过叶清漪在太极一道的基础功还是非常扎实的,即使不敌对方,但在不断对战中熟悉摸索对方的战斗习惯从而想出对应的破解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战斗中愈发得心应手起来。
虽然还是被对方压制着,但她的动作越来越从容,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就在她越战越酣时,她的对手一下子与她拉开距离,果断地喊出了“投降!”。
这让她有些发愣,自己虽然可以抵御住对方的攻势,但完全没有机会将之击败,自己都没有投降,怎么对面反而投了?
“清漪还挺有你当年的风范,硬生生将对手给拖得不得不投降了!”
柳瑾捂嘴笑道。
方珏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自己当时不是因为实力不济才出此下策嘛?
不过即使放到现在,方珏相信自己也不会改变决定,毕竟当时他可没有多少获得贡献点的机会,世界赛是所有新一代尖兵唯一有机会获得大额贡献点的时候,不抓住一切机遇去获取贡献点那才是傻子。
没错,叶清漪现在的情况跟方珏当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方珏那次是主动去硬拖时间,让那些往后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世界赛的尖兵们投降以避免浪费宝贵的战斗时间。
尖兵个人赛的海选,最重要的几个积分指标就是场次、胜率、战斗评价。
场次与胜负的优势比起战斗评价更加直观,场次越多,胜率越高,最终积分自然高。
叶清漪的对手这个实力想进入前一万自然是不够的,但一般新人队伍其负责人往往会给自己带的新人制定一个目标,新人为了完成负责人制定的目标也会尽力去战斗。
所以他们也不会不把自己的名次不当回事,这也是大部分负责人防止低年限尖兵见没有机会获得贡献点便摸鱼摆烂。
叶清漪的对手应该就是如此,想达到负责人制定的目标,他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战斗节奏,尽可能多地进行对战。
在叶清漪这里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再这么下去他会在这里浪费更多时间,另外即使把叶清漪击败了他的战斗评价也不会高。
一个是第二年的第一培养序列,算力六万,一个是第四年的第二培养序列,算力七万,他即使赢了也只是以强打弱,评价自然不会高。
所以不如节省时间去进行后续的战斗,即使后续的战斗胜少负多,但只要场次多,多多少少也能多赢几场,比在这空耗时间强得多。
世界赛向来不是大家站出来比一下算力,比一下武道水平就分胜负的数值游戏,新一代尖兵作为将来与观察者文明作战的主力,需要的不仅仅是硬实力,还需要足够的策略与指挥能力。
太空作战尺度大、通讯难,往往需要尖兵具有小队独自分析战场局势,做出正确的抉择,并且具有小队单独作战的高军事素养。
世界赛不过是现实中复杂战场的简单模拟,就如尖兵个人赛,如果连简单的权衡利弊都做不到,那怎么在更加复杂的太空战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叶清漪也不是笨人,很快也想明白了这当中的弯弯绕绕,于是脸上露出个奸诈而滑稽的表情。
嘿嘿嘿,那我岂不是能像师父那样逼着其他尖兵投降,积分蹭蹭往上涨?
就在她做着春秋大美梦的时候,眼前的视角一转,她进入了下一个对手的比赛擂台。
想到就开始实践,她看都没看自己的对手是谁,就插起腰得意洋洋道:
“站在你面前的是天单十二的叶清漪,方珏的大弟子!如果不想被我拖到比赛结束,那你最好直接投降,不然的话,那就是徒耗时间……”
然而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道迅捷无比的寒芒就划过了她的视线!
接着她的终端上,战甲耐久度猛然狂跌,瞬间就从100%跌到了0%!
等到她被击杀退出这个擂台的时候,加藤建悟才一脸疑惑地收回自己的太刀。
早就听说方珏君收的徒弟特别跳脱,没想到中二起来比自己还要离谱。
他这两年都没有跟方珏小队一起锻炼武道了,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与强者对战确实能更快提升自己,但对于强者来说那就是浪费时间。
所以有自知之明他他便不再跟方珏小队训练了,继续赖在方珏那里锻炼固然能进步飞快,但他不想把两支小队间那珍贵的友谊这样消耗掉。
这些年他的进步也不小,即使没有再进行任何一次顿悟,但作为方珏他们这年脑域开发天赋最为接近第一培养序列的第二培养序列,他的算力如今也达到了十万。
更重要的是他的武道水平,在东瀛剑道上,他的天赋极为恐怖,早在加入计划内的第一年就厚积薄发迈入宗师之境。
一开始他还将方珏当作追赶的目标,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下一刻也不敢停歇下来,武道进步的速度也让人震怖,反正现在方珏无法判断出他的武道水平在什么层次。
在武道一途,加藤建悟比自己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