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楼烦异动
28 楼烦异动
“……魏国来势汹汹,不宣而战,背离义战宗旨,天下列国无不指责魏国背信弃义。我军只要扼守榆城,拖住魏国的攻势,不出旬日,等到魏军粮草耗尽,自然不战自退,我大赵之危可解!”
从上党山路连夜赶回的赵景戎手指地图,面色冷肃,侃侃而谈。帐内的赵国众将纷纷点头,显然被这位青年将军所折服。
“眼下魏军攻势猛烈,我军虽然挫败了魏军今日之进攻,却也伤亡惨重,处境不容乐观。”
赵景戎对大局做了简单分析之后,有些沉重地补充道:“探卒来报,城下的魏军正在伐木打造投石车,若是等上些许时日,魏军有投石车助阵,我军处境将更加不妙。”
帐篷里灯火通明,赵王赵平昇站在大案后面,手里按着宝剑一言不发,在烛火的跳动中,这位征战多年的赵王显得声威赫赫。左侧一员猛将豁然站起,瓮声道:“魏国虽强,我大赵也有车五百乘!请君上下令,末将明日便提了魏国将帅的头来!”
赵王沉吟良久,缓缓说道:“魏国粮草不多,只要我军死守榆城,庞浚坚持不了多久。我军装备简陋,仰仗城墙才有一战之力,贸然出城无异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乃取辱之道。”
赵王作为赵军百战百胜的统帅和精神领袖,麾下的这群悍将无不心服口服,先前霍然站起的那员猛将心服口服地拱手:“君上所言甚是,里豹口出妄言,请君上责罚!”
赵王摆了摆手,面色又严峻起来:“今日邯郸来报,北方楼烦不甘寂寞,有对我大赵用兵迹象……不可不防。”
帐内众将面面相觑,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楼烦人对赵国北部的雁门云中等地虎视眈眈,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原本以为楼烦人不会这么早动手,但眼下这个时候赵军和魏军都在榆城决战,若是楼烦抓住时机趁火打劫,赵国可真是大难临头了。
赵景戎起身拱手:“君上,若谈到对楼烦的了解,诸将都远逊于我。末将只要一万兵马,全力周旋,当能保住云中雁门等地不失。”
赵王沉吟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一万人不够,寡人给你两万人,两百辆兵车,务必守住大赵北地边境,不可使异族肆虐。”
赵戎愣怔了:“君上,榆城这边……”
赵平昇面色严肃道:“若真让异族入我中原烧杀抢掠,我赵氏岂不为后人耻笑?寡人三万人足以抵挡庞浚大军,你且放心去吧。”
“谨遵王命!”赵景戎终于拱手领命。
……
散了帐议,赵景裕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将军,今日一战,我军箭矢损耗四万余,滚木擂石等物更是捉襟见肘。”一位校尉递上一捆竹简,正是今日大战消耗的物资清单。
赵景裕皱起了眉毛,仅仅一日,赵军囤积的十几万箭矢便使用了近三分之一——这还是在赵军珍惜箭矢的情况下,反观魏军那边,恐怕仅今天一日工夫便向着榆城倾泻了近十万支箭。
魏国财大气粗,可见一斑。
除了箭矢等军械之外,赵军真正捉襟见肘的是见底的粮草。即便是赵军缩减用度饿着肚子打仗,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若不是赵景裕侥幸烧掉了庞浚的粮草供给,赵军实在毫无胜算。
粮草的补给赵景裕实在无能为力,只能竭尽全力保证军械的供应。
“给子瑜治写信,令他继续制造更多箭矢,送到榆城。”赵景裕吩咐道,“找些民夫,尽量收集魏军射入榆城的箭矢。”
“末将明白。”校尉拱手领命,转身便走。赵景裕看着校尉的背影,轻轻舒了一口气,不管明日战事如何,反正自己这个辎重将军已经在这场战役中尽力了。
一念及此,赵景裕便脱了外衣,躺在床榻上酝酿睡意。恰在此时,又响起了敲门声。
赵景裕一愣,方才校尉已经来自己这里汇报过了。这么晚了,还有谁会来敲自己的门?他起身穿上鞋履,吱呀一声打开了门。
门外正是当今赵王赵平昇。
这位赵王还穿着甲胄,腰中的威权金剑虽然已经擦拭干净,可身上的战袍明显还带着血污。赵景裕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随后他意识到这样有些丢人,于是又直起了脖颈:“王父?”
赵平昇脸色却很温和:“内外交困,你怎么看?”
赵景裕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自己这位父王一向认为自己有天纵之才,一心想赶鸭子上架,让自己为赵国的强盛尽一份力。虽然眼下这位赵王语气平和不显山不露水,但赵景裕毫不怀疑,他随时可能强行丢给自己一个差事。
自己手上烂摊子不少,将作监自己是老大,现在冶造司似乎也归自己管,再加上赵王强行塞过来的一个辎重将军……斜杠青年赵景裕丝毫没有体会到身为封建王朝压迫阶级一员的快乐。
况且自己一介二十一世纪的躺平青年,对于指挥作战丝毫没有经验。赵景裕一向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赵国有自己的王父和长兄这两个高个儿的名将,就算天塌了,自己这个矮个子又哪有什么发言权?
老老实实当咸鱼,干好自己那一摊子事就好了。
再说,赵景裕可是立志要当邯郸第一纨绔的人。一天的血战下来,赵景裕想通了——等这场仗打完了,手上的差事统统一交,回自己的临风阁躺平,等再过两年十六岁出宫辟府,自然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今日若是一句话应对不好,赵景裕只怕当场就要被自己的父王塞上一套盔甲,给个什么军中百夫长千夫长的职位充了壮丁。
赵景裕的最大梦想是当一位锦衣玉食洒脱不羁的纨绔,可不想像自己的大哥赵景戎一样,年纪轻轻就拎着刀片子东奔西走,为了赵国层出不穷的边患一次次充当救火队员。
“儿臣愚钝……无甚看法。”赵景裕脸色自然,一副真诚的样子说道。
“唔,”赵王面色平和,不置可否,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对当今榆城战事,有何见解?”
赵景裕不假思索:“没有见解。”
赵平昇的脸色肉眼可见地阴沉起来,看得赵景裕心惊肉跳,赶紧补充道:“也略微有些见解……大昭是魏军重地,不妨沿着汾水西进,奇袭大昭,逼迫魏军回师救援。这样一来,榆城之围可解。”
赵王的脸色略微平和,却颇有些不屑地道:“孺子之策,纸上谈兵。”
赵景裕看见赵王不屑的眼神,自尊心很是受挫,反驳的话脱口而出:“何谓纸上谈兵?”
“大昭乃魏军重地,岂能无重兵掩护?若是我军大举进兵,汾河两岸的魏军岂能毫无察觉?”赵王如是说道,“况且偷袭粮道乃是兵家诡道,为列国所不齿。”
赵景裕无语,在这个年代,各国都讲究‘师出有名’,‘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打仗讲究先下战书,然后摆开阵势,双方将帅要彬彬有礼地互相问候恭维一番,再来狠狠厮杀。
在这个年代,五十步是可以笑百步的,因为各国作战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一般情况下胜者不会追杀已经溃散败退的敌军,就算一定要追杀,也只追五十步的距离。
只要逃五十步就安全了,你非要跑一百步,这不就是胆小如鼠的体现嘛!
赵王摆摆手:“也罢,以你的年纪,能说出个囫囵,也算不错。就是胆子太小了些,明日你在城楼观战,看大赵将士如何抗击魏军。少年人应该多见见血,也好练练胆子。”
赵景裕还能说什么?只能老老实实拱手:“儿臣遵命。”
“……魏国来势汹汹,不宣而战,背离义战宗旨,天下列国无不指责魏国背信弃义。我军只要扼守榆城,拖住魏国的攻势,不出旬日,等到魏军粮草耗尽,自然不战自退,我大赵之危可解!”
从上党山路连夜赶回的赵景戎手指地图,面色冷肃,侃侃而谈。帐内的赵国众将纷纷点头,显然被这位青年将军所折服。
“眼下魏军攻势猛烈,我军虽然挫败了魏军今日之进攻,却也伤亡惨重,处境不容乐观。”
赵景戎对大局做了简单分析之后,有些沉重地补充道:“探卒来报,城下的魏军正在伐木打造投石车,若是等上些许时日,魏军有投石车助阵,我军处境将更加不妙。”
帐篷里灯火通明,赵王赵平昇站在大案后面,手里按着宝剑一言不发,在烛火的跳动中,这位征战多年的赵王显得声威赫赫。左侧一员猛将豁然站起,瓮声道:“魏国虽强,我大赵也有车五百乘!请君上下令,末将明日便提了魏国将帅的头来!”
赵王沉吟良久,缓缓说道:“魏国粮草不多,只要我军死守榆城,庞浚坚持不了多久。我军装备简陋,仰仗城墙才有一战之力,贸然出城无异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乃取辱之道。”
赵王作为赵军百战百胜的统帅和精神领袖,麾下的这群悍将无不心服口服,先前霍然站起的那员猛将心服口服地拱手:“君上所言甚是,里豹口出妄言,请君上责罚!”
赵王摆了摆手,面色又严峻起来:“今日邯郸来报,北方楼烦不甘寂寞,有对我大赵用兵迹象……不可不防。”
帐内众将面面相觑,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楼烦人对赵国北部的雁门云中等地虎视眈眈,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原本以为楼烦人不会这么早动手,但眼下这个时候赵军和魏军都在榆城决战,若是楼烦抓住时机趁火打劫,赵国可真是大难临头了。
赵景戎起身拱手:“君上,若谈到对楼烦的了解,诸将都远逊于我。末将只要一万兵马,全力周旋,当能保住云中雁门等地不失。”
赵王沉吟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一万人不够,寡人给你两万人,两百辆兵车,务必守住大赵北地边境,不可使异族肆虐。”
赵戎愣怔了:“君上,榆城这边……”
赵平昇面色严肃道:“若真让异族入我中原烧杀抢掠,我赵氏岂不为后人耻笑?寡人三万人足以抵挡庞浚大军,你且放心去吧。”
“谨遵王命!”赵景戎终于拱手领命。
……
散了帐议,赵景裕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将军,今日一战,我军箭矢损耗四万余,滚木擂石等物更是捉襟见肘。”一位校尉递上一捆竹简,正是今日大战消耗的物资清单。
赵景裕皱起了眉毛,仅仅一日,赵军囤积的十几万箭矢便使用了近三分之一——这还是在赵军珍惜箭矢的情况下,反观魏军那边,恐怕仅今天一日工夫便向着榆城倾泻了近十万支箭。
魏国财大气粗,可见一斑。
除了箭矢等军械之外,赵军真正捉襟见肘的是见底的粮草。即便是赵军缩减用度饿着肚子打仗,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若不是赵景裕侥幸烧掉了庞浚的粮草供给,赵军实在毫无胜算。
粮草的补给赵景裕实在无能为力,只能竭尽全力保证军械的供应。
“给子瑜治写信,令他继续制造更多箭矢,送到榆城。”赵景裕吩咐道,“找些民夫,尽量收集魏军射入榆城的箭矢。”
“末将明白。”校尉拱手领命,转身便走。赵景裕看着校尉的背影,轻轻舒了一口气,不管明日战事如何,反正自己这个辎重将军已经在这场战役中尽力了。
一念及此,赵景裕便脱了外衣,躺在床榻上酝酿睡意。恰在此时,又响起了敲门声。
赵景裕一愣,方才校尉已经来自己这里汇报过了。这么晚了,还有谁会来敲自己的门?他起身穿上鞋履,吱呀一声打开了门。
门外正是当今赵王赵平昇。
这位赵王还穿着甲胄,腰中的威权金剑虽然已经擦拭干净,可身上的战袍明显还带着血污。赵景裕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随后他意识到这样有些丢人,于是又直起了脖颈:“王父?”
赵平昇脸色却很温和:“内外交困,你怎么看?”
赵景裕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自己这位父王一向认为自己有天纵之才,一心想赶鸭子上架,让自己为赵国的强盛尽一份力。虽然眼下这位赵王语气平和不显山不露水,但赵景裕毫不怀疑,他随时可能强行丢给自己一个差事。
自己手上烂摊子不少,将作监自己是老大,现在冶造司似乎也归自己管,再加上赵王强行塞过来的一个辎重将军……斜杠青年赵景裕丝毫没有体会到身为封建王朝压迫阶级一员的快乐。
况且自己一介二十一世纪的躺平青年,对于指挥作战丝毫没有经验。赵景裕一向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赵国有自己的王父和长兄这两个高个儿的名将,就算天塌了,自己这个矮个子又哪有什么发言权?
老老实实当咸鱼,干好自己那一摊子事就好了。
再说,赵景裕可是立志要当邯郸第一纨绔的人。一天的血战下来,赵景裕想通了——等这场仗打完了,手上的差事统统一交,回自己的临风阁躺平,等再过两年十六岁出宫辟府,自然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今日若是一句话应对不好,赵景裕只怕当场就要被自己的父王塞上一套盔甲,给个什么军中百夫长千夫长的职位充了壮丁。
赵景裕的最大梦想是当一位锦衣玉食洒脱不羁的纨绔,可不想像自己的大哥赵景戎一样,年纪轻轻就拎着刀片子东奔西走,为了赵国层出不穷的边患一次次充当救火队员。
“儿臣愚钝……无甚看法。”赵景裕脸色自然,一副真诚的样子说道。
“唔,”赵王面色平和,不置可否,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对当今榆城战事,有何见解?”
赵景裕不假思索:“没有见解。”
赵平昇的脸色肉眼可见地阴沉起来,看得赵景裕心惊肉跳,赶紧补充道:“也略微有些见解……大昭是魏军重地,不妨沿着汾水西进,奇袭大昭,逼迫魏军回师救援。这样一来,榆城之围可解。”
赵王的脸色略微平和,却颇有些不屑地道:“孺子之策,纸上谈兵。”
赵景裕看见赵王不屑的眼神,自尊心很是受挫,反驳的话脱口而出:“何谓纸上谈兵?”
“大昭乃魏军重地,岂能无重兵掩护?若是我军大举进兵,汾河两岸的魏军岂能毫无察觉?”赵王如是说道,“况且偷袭粮道乃是兵家诡道,为列国所不齿。”
赵景裕无语,在这个年代,各国都讲究‘师出有名’,‘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打仗讲究先下战书,然后摆开阵势,双方将帅要彬彬有礼地互相问候恭维一番,再来狠狠厮杀。
在这个年代,五十步是可以笑百步的,因为各国作战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一般情况下胜者不会追杀已经溃散败退的敌军,就算一定要追杀,也只追五十步的距离。
只要逃五十步就安全了,你非要跑一百步,这不就是胆小如鼠的体现嘛!
赵王摆摆手:“也罢,以你的年纪,能说出个囫囵,也算不错。就是胆子太小了些,明日你在城楼观战,看大赵将士如何抗击魏军。少年人应该多见见血,也好练练胆子。”
赵景裕还能说什么?只能老老实实拱手:“儿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