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大礼
皇上走了以后,门口的侍卫也跟着一起撤走了。
屋里,兰溪从一片碎片之中站起身来,发觉太后依然闭着眼睛,眉头紧皱。
“太后……”兰溪轻唤了一声。
太后睁开眼睛,目光中满是算计,却藏着些许不解。
“竟然不是皇上,那沈颜回身后之人,到底是谁?”
兰溪没有明白:“太后如何断定,那人不是皇上?皇上今天不就来为沈昭仪求情了吗?”
太后冷笑一声:“求情而已,若皇上真是那背后之人,要不然现在闭门不见,要不然暗中将她捞出来,怎么会堂而皇之地跑到哀家面前来求情?”
她转而叹了口气,“只是现在虽然排除了皇上的嫌疑,却依然摸不准那背后之人的身份,所以这沈颜回啊……还不能杀。”
冷宫内,竹丝冒冒失失地闯进了屋里,守在屋里的檀香,连忙把手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
她将竹丝拉到一边,轻声道:“你小心一点,主子昨晚累了一晚上,现下刚刚睡着,不要把她吵醒了。”
竹丝刚刚点了点头,便听到床上传来沈颜回的声音:“我已经醒了,竹丝,发生什么事了吗?”
檀香责怪地看了竹丝一眼,竹丝吐了吐舌头,走到床边,老老实实地向她汇报。
原来,刚刚竹丝去后院打水的时候,遇见了暮云,暮云奉了皇上的命令,让竹丝转告沈颜回,今天在兴庆宫发生的事情。
“你是说,皇上去找太后说情,反被太后控诉了一番,最后皇上解了太后的圈禁?”
沈颜回刚刚醒来,脑子还不甚清醒,在嘴里重复了一遍,才逐渐品出了这件事背后的意义。
她轻笑一声,皇上啊皇上,果然没让她失望。
竹丝见她笑了,不解的问道:“主子,你还有心情笑,太后现在被放出来,那我们之前的功夫不就白费了?”
沈颜回睨了她一眼:“傻!皇上只是解了她的圈禁,可有再让她掌握政权?”
竹丝摇摇头,沈颜回接着道,“皇上跑这一趟,实际是为了消除太后的怀疑罢了,解了太后的圈禁,也不过是顺手的事,只要政权掌握在皇上的手中,那太后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檀香皱眉:“可是主子,太后还是不肯放过你啊。”
沈颜回冷哼:“我本来也没想过太后会放过我,她不把我杀了,也不过是因为,还没有找出我背后之人,一旦找出来了,她第一个想杀的就是我!”
“那怎么办?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吗?”竹丝担忧的问道。
“你主子我是这样的人吗?”沈颜回自信地笑道,“我可是要还给太后一份大礼。”
“檀香,想办法传信给火画。”
“是。”
当天晚上,摄政王正在书房处理政务的时候,一只飞镖从窗口飞了进来,带着劲风,直射向他。
摄政王反应迅速地扭头一闪,飞镖贴着他的脸颊,射到了后面的书架上。
摄政王没有管飞镖,而是飞身从窗户跳到外面,然而外面早已空无一人。
他回到书房,将书架上的飞镖拔下来,取下上面带着的纸条。
只见纸条上写着三样事物,两种香料和酒。
原本只是非常普通的三样事物,然而下面却写着:德妃当天所中情毒,正是由这三样事物所致。
摄政王眯了眯眼睛,他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进了怀里。
第二天,他找到了一个信任的大夫,将这三样事物说给大夫听,大夫听完,便马上给出了答案。
这三样事物,若是分开来看,则是非常普通的事物,不会对人造成任何伤害。
可一旦合到一起,就会是最浓烈的催情之毒,除非有解药,否则若不立刻与人交Ⅰ欢,用不了一个时辰,便会爆体而亡。
摄政王听完,立马攥紧了拳头,头上的青筋毕现。
那天晚上的事,见证的人太多,根本无法封住所有人的嘴,不过一天,便传得满城风雨。
这段时间,他上朝的时候,都感觉背后有人对着他指指点点,让他在朝上始终坐立难安。
而且,自从那晚回来以后,自己的儿子就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他知道,自己那晚的言行,伤了儿子的心,但他是为了整个摄政王府着想,那种情况下,如果不把自己的女儿舍掉,那整个摄政王府都会被拽下马。
所以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去打扰儿子,毕竟亲眼见到亲姐姐自杀而亡,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下,也希望他能明白为父的苦心。
但是这所有的事情,绝对不会只是偶然,他有种预感,背后一定有人在操控。
他心里有一个答案,却一直没有机会去验证。
眼下这个机会,终于出现在了自己面前,他也顾不得这个消息,到底是谁给他传递的,只想让那背后布局之人,给他的女儿偿命。
于是他派人去宫里打听,在中秋晚宴之前,是谁领过这三样物品其中的两种香料,毕竟中秋晚宴那天,所有人都会喝酒,所以只要查出谁用了这两种香料,就可以认定是谁布的局。
然而查到的结果却在他的意料之外,他原本以为,看那天的表现,应该是沈颜回所为。
可是下人传回的讯息,却是太后领的这两种香料。
摄政王紧握的拳头狠狠地砸向桌面。
竟然是她!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都被圈禁了,竟然还能够兴风作浪。
看来,他还是对她太过留情了!
这次,他绝对不会放过她!
于是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沉寂了好几天的,摄政王终于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听说昨天皇上下旨解除了太后的圈禁,臣以为,此事绝不可行。皇上可还记得,太后之前所做的事情,皇上之前对太后如此敬重,都只换来那样的结果,现在太后被皇上关了这么久,出来以后,还不知会做什么,望皇上三思。”
皇上听了,面上现出纠结之色:“可是,母后已经被关了那么久了……”
礼部尚书李延年适时地站出来道:“有道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臣听说太后在被圈禁的这段时间,每天都吃斋礼佛,想必是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臣认为,可以给太后一个弥补错误的机会。”
兵部尚书也站了出来,与李延年对立:“吃斋礼佛这种表面功夫谁不会做?但是内心究竟是如何想的,你我又怎会知道?你所说的机会,可是以皇上的安危做代价,若是你错了,那敢问李大人,能承担得起后果吗?”
李延年哑口无言,于是识趣地闭上嘴,退了回去。
摄政王最后总结道:“皇上注重孝道,臣等心中理解,只是太后之事,非比寻常,太后作为后宫表率,做出这样的事,却只是被关了几天就放出来,若是宫里人人效仿,那后宫岂不是乱了套,望皇上慎重考虑。”
于是,太后解除圈禁仅仅一天的时间,便又被再次关了回去。
兴庆宫内,太后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都扫到了地上。
“太后……”兰溪不敢阻拦太后,只能去打扫摔坏的碎片,防止太后被割伤。
太后喘着粗气坐回椅子上,她一手支额,平复着自己的怒火。
多少年了,她有多少年没这样失控过了?
她喃喃自语道:“我的好兄长……你为何不肯放过我……”
兰溪见她这样,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莫非,摄政王知道德妃的死因了?”
“知道又怎样?”太后凌厉的视线,倏地射向兰溪,“德妃是自己失了德,无地自容之下,自杀身亡,和别人有什么关系?”
“是。”兰溪连忙低下了头。
“不过,你倒是提醒我了,”太后眯了眯眼睛,“摄政王这段时间因为德妃的事,很少在朝堂之上发表意见,今天却如此出头,莫非,真的让他查到了什么?”
她看向兰溪:“你不是说,那情毒只要交Ⅰ合之后,就会消散于无形,谁也查不出来吗?”
兰溪连忙应道:“回太后,确实是这样,那天太医也来检查过,什么都没检查出来,摄政王不可能查出来的,除非……”
太后接着道:“除非,有人提前知道了这种毒的存在,然后告诉了摄政王。”
兰溪突然灵光一闪:“会不会是沈昭仪?那天德妃明明是想陷害她与顾太医的,但是最后却是自己中了招,沈昭仪后来才出现,顾太医更是不见了踪影,这件事,怎么看,都有些可疑,而且顾太医医术高明,很有可能早就发现了情毒。”
太后闻言,思索了半晌:“若是如你所说,那就是沈颜回告诉了摄政王,这样看来,沈颜回背后之人,很有可能是摄政王。”
而后,她又自己反驳了自己,“不可能,如果沈颜回是为了摄政王做事,那德妃又何必铤而走险去陷害沈颜回呢?说不通!”
兰溪也不再说什么。
太后叹了口气:“总之,摄政王是哀家的一大心腹大患,沈颜回的事可以先放一放,但若是不将摄政王除去,哀家终究寝食难安。”
她眯起眼睛:“看来,是要用那张底牌了。”
屋里,兰溪从一片碎片之中站起身来,发觉太后依然闭着眼睛,眉头紧皱。
“太后……”兰溪轻唤了一声。
太后睁开眼睛,目光中满是算计,却藏着些许不解。
“竟然不是皇上,那沈颜回身后之人,到底是谁?”
兰溪没有明白:“太后如何断定,那人不是皇上?皇上今天不就来为沈昭仪求情了吗?”
太后冷笑一声:“求情而已,若皇上真是那背后之人,要不然现在闭门不见,要不然暗中将她捞出来,怎么会堂而皇之地跑到哀家面前来求情?”
她转而叹了口气,“只是现在虽然排除了皇上的嫌疑,却依然摸不准那背后之人的身份,所以这沈颜回啊……还不能杀。”
冷宫内,竹丝冒冒失失地闯进了屋里,守在屋里的檀香,连忙把手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
她将竹丝拉到一边,轻声道:“你小心一点,主子昨晚累了一晚上,现下刚刚睡着,不要把她吵醒了。”
竹丝刚刚点了点头,便听到床上传来沈颜回的声音:“我已经醒了,竹丝,发生什么事了吗?”
檀香责怪地看了竹丝一眼,竹丝吐了吐舌头,走到床边,老老实实地向她汇报。
原来,刚刚竹丝去后院打水的时候,遇见了暮云,暮云奉了皇上的命令,让竹丝转告沈颜回,今天在兴庆宫发生的事情。
“你是说,皇上去找太后说情,反被太后控诉了一番,最后皇上解了太后的圈禁?”
沈颜回刚刚醒来,脑子还不甚清醒,在嘴里重复了一遍,才逐渐品出了这件事背后的意义。
她轻笑一声,皇上啊皇上,果然没让她失望。
竹丝见她笑了,不解的问道:“主子,你还有心情笑,太后现在被放出来,那我们之前的功夫不就白费了?”
沈颜回睨了她一眼:“傻!皇上只是解了她的圈禁,可有再让她掌握政权?”
竹丝摇摇头,沈颜回接着道,“皇上跑这一趟,实际是为了消除太后的怀疑罢了,解了太后的圈禁,也不过是顺手的事,只要政权掌握在皇上的手中,那太后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檀香皱眉:“可是主子,太后还是不肯放过你啊。”
沈颜回冷哼:“我本来也没想过太后会放过我,她不把我杀了,也不过是因为,还没有找出我背后之人,一旦找出来了,她第一个想杀的就是我!”
“那怎么办?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吗?”竹丝担忧的问道。
“你主子我是这样的人吗?”沈颜回自信地笑道,“我可是要还给太后一份大礼。”
“檀香,想办法传信给火画。”
“是。”
当天晚上,摄政王正在书房处理政务的时候,一只飞镖从窗口飞了进来,带着劲风,直射向他。
摄政王反应迅速地扭头一闪,飞镖贴着他的脸颊,射到了后面的书架上。
摄政王没有管飞镖,而是飞身从窗户跳到外面,然而外面早已空无一人。
他回到书房,将书架上的飞镖拔下来,取下上面带着的纸条。
只见纸条上写着三样事物,两种香料和酒。
原本只是非常普通的三样事物,然而下面却写着:德妃当天所中情毒,正是由这三样事物所致。
摄政王眯了眯眼睛,他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进了怀里。
第二天,他找到了一个信任的大夫,将这三样事物说给大夫听,大夫听完,便马上给出了答案。
这三样事物,若是分开来看,则是非常普通的事物,不会对人造成任何伤害。
可一旦合到一起,就会是最浓烈的催情之毒,除非有解药,否则若不立刻与人交Ⅰ欢,用不了一个时辰,便会爆体而亡。
摄政王听完,立马攥紧了拳头,头上的青筋毕现。
那天晚上的事,见证的人太多,根本无法封住所有人的嘴,不过一天,便传得满城风雨。
这段时间,他上朝的时候,都感觉背后有人对着他指指点点,让他在朝上始终坐立难安。
而且,自从那晚回来以后,自己的儿子就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他知道,自己那晚的言行,伤了儿子的心,但他是为了整个摄政王府着想,那种情况下,如果不把自己的女儿舍掉,那整个摄政王府都会被拽下马。
所以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去打扰儿子,毕竟亲眼见到亲姐姐自杀而亡,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下,也希望他能明白为父的苦心。
但是这所有的事情,绝对不会只是偶然,他有种预感,背后一定有人在操控。
他心里有一个答案,却一直没有机会去验证。
眼下这个机会,终于出现在了自己面前,他也顾不得这个消息,到底是谁给他传递的,只想让那背后布局之人,给他的女儿偿命。
于是他派人去宫里打听,在中秋晚宴之前,是谁领过这三样物品其中的两种香料,毕竟中秋晚宴那天,所有人都会喝酒,所以只要查出谁用了这两种香料,就可以认定是谁布的局。
然而查到的结果却在他的意料之外,他原本以为,看那天的表现,应该是沈颜回所为。
可是下人传回的讯息,却是太后领的这两种香料。
摄政王紧握的拳头狠狠地砸向桌面。
竟然是她!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都被圈禁了,竟然还能够兴风作浪。
看来,他还是对她太过留情了!
这次,他绝对不会放过她!
于是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沉寂了好几天的,摄政王终于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听说昨天皇上下旨解除了太后的圈禁,臣以为,此事绝不可行。皇上可还记得,太后之前所做的事情,皇上之前对太后如此敬重,都只换来那样的结果,现在太后被皇上关了这么久,出来以后,还不知会做什么,望皇上三思。”
皇上听了,面上现出纠结之色:“可是,母后已经被关了那么久了……”
礼部尚书李延年适时地站出来道:“有道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臣听说太后在被圈禁的这段时间,每天都吃斋礼佛,想必是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臣认为,可以给太后一个弥补错误的机会。”
兵部尚书也站了出来,与李延年对立:“吃斋礼佛这种表面功夫谁不会做?但是内心究竟是如何想的,你我又怎会知道?你所说的机会,可是以皇上的安危做代价,若是你错了,那敢问李大人,能承担得起后果吗?”
李延年哑口无言,于是识趣地闭上嘴,退了回去。
摄政王最后总结道:“皇上注重孝道,臣等心中理解,只是太后之事,非比寻常,太后作为后宫表率,做出这样的事,却只是被关了几天就放出来,若是宫里人人效仿,那后宫岂不是乱了套,望皇上慎重考虑。”
于是,太后解除圈禁仅仅一天的时间,便又被再次关了回去。
兴庆宫内,太后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都扫到了地上。
“太后……”兰溪不敢阻拦太后,只能去打扫摔坏的碎片,防止太后被割伤。
太后喘着粗气坐回椅子上,她一手支额,平复着自己的怒火。
多少年了,她有多少年没这样失控过了?
她喃喃自语道:“我的好兄长……你为何不肯放过我……”
兰溪见她这样,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莫非,摄政王知道德妃的死因了?”
“知道又怎样?”太后凌厉的视线,倏地射向兰溪,“德妃是自己失了德,无地自容之下,自杀身亡,和别人有什么关系?”
“是。”兰溪连忙低下了头。
“不过,你倒是提醒我了,”太后眯了眯眼睛,“摄政王这段时间因为德妃的事,很少在朝堂之上发表意见,今天却如此出头,莫非,真的让他查到了什么?”
她看向兰溪:“你不是说,那情毒只要交Ⅰ合之后,就会消散于无形,谁也查不出来吗?”
兰溪连忙应道:“回太后,确实是这样,那天太医也来检查过,什么都没检查出来,摄政王不可能查出来的,除非……”
太后接着道:“除非,有人提前知道了这种毒的存在,然后告诉了摄政王。”
兰溪突然灵光一闪:“会不会是沈昭仪?那天德妃明明是想陷害她与顾太医的,但是最后却是自己中了招,沈昭仪后来才出现,顾太医更是不见了踪影,这件事,怎么看,都有些可疑,而且顾太医医术高明,很有可能早就发现了情毒。”
太后闻言,思索了半晌:“若是如你所说,那就是沈颜回告诉了摄政王,这样看来,沈颜回背后之人,很有可能是摄政王。”
而后,她又自己反驳了自己,“不可能,如果沈颜回是为了摄政王做事,那德妃又何必铤而走险去陷害沈颜回呢?说不通!”
兰溪也不再说什么。
太后叹了口气:“总之,摄政王是哀家的一大心腹大患,沈颜回的事可以先放一放,但若是不将摄政王除去,哀家终究寝食难安。”
她眯起眼睛:“看来,是要用那张底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