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谁在搞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回到县衙,杨祐已经在花厅等他了。
见面之后,杨祐汇报了情况。
“大人,学生已经安排妥当,明日负责布置祈雨神物的保正、里正会带村民来县衙报道。”
“杨先生,你做的很好,本官跟你记一大功。”
李兴说完,忽然想到另一件事情:“对了,明天通知那些被强征粮食的百姓,让他们来县里领一些果腹的粮食,等祈雨之事解决,本官再对他们进行更多补偿。”
“大人爱民之心,学生佩服。”
杨祐见李兴并没有忘记那些百姓,更加坚定了跟随李兴的决心。
他决定告诉李兴一些,只有他和受害者知道的秘密。
“大人,有件事情学生隐瞒了您,学生要坦白。”
“哦,请说。”
人对别人的秘密都感兴趣,李兴也不例外,眼中露出好奇。
“大人,刘老爷并非大善人,也并不只是侵吞学田那么简单,村中那些外出逃荒的青壮年,都被他们抓到了一个不知名的铁矿场之中。”
刚刚还好奇的李兴,脸色不由的凝重起来。
这个刘老爷想做什么?
竟然抓人去挖铁矿。
难道他不知道,私自开采铁矿如同谋反?
“可有确凿证据?”
李兴询问,这事儿事关重大,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这事,上报朝廷,必然会引起上层震动,出一点纰漏,那就不是功劳,而是大祸了。
杨祐点点头又摇摇头。
李兴直接被他整蒙圈了。
“杨先生,点头又摇头何意?”
“唉!”
杨祐想起这事儿,不由的叹口气。
“半月前,我表弟偷跑回村里,说了此事,可在七天前,舅舅一家全部暴毙而亡。”
“学生觉得此事蹊跷无比,所以想借着官军搜刮粮食的缘由,混入刘家打探那些外出逃荒村民的消息,搜集证据,为舅舅家报仇。”
听完杨祐这话,李兴心说,这就通了。
之前他就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按理说杨祐身为秀才,就算是被克扣了廪米,也不应该到卖身为奴的地步。
现在一切都通了,他是想给舅舅一家报仇。
李兴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节哀,不过你要混入刘府找证据的方法不可行,你一个书生,被发现,会死的很惨。”
“大人说的是,学生现在回想起来也后怕的很,幸亏遇到了大人。”
杨祐再次对着李兴作揖行礼。
“杨先生,回去好好休息,等祈雨之事结束,本官一定给你舅舅家讨回公道。”
“是,大人。”
杨祐见李兴给出承诺,脸上露出喜色,应了一声,慢慢退去。
李兴则是坐在椅子上,梳理这些事情。
最后他还是决定先不上报皇帝,先写信给他的便宜父亲邢国公询问下他的意思。
所以他回到书房,快速写了一封家书。
当然这其中并不只是说铁矿之事。
他把祈雨和以后打算开仓以工代赈,恢复民生的事情也踢了一下,希望邢国公在关键时候,帮衬一下。
写完之后,李兴喊来狗儿,让他用最快的速度,送到邢国公手里。
第二天醒来,李兴见还是李狗儿来伺候他洗漱,明显一愣。
“你没有亲自去送?”
“老爷交代,让狗儿寸步不离少爷,驿站送信之人,是咱国公府的人,信得过。”
李狗儿边帮李兴递毛巾,边解释。
这一解释,李兴都有些震惊了。
自己老爹到底是什么身份?
单单一个邢国公的身份,恐怕无法在各地驿站安排自家人。
震惊归震惊,他也知道这话不能问李狗儿,就算是问了,李狗儿也不一定跟他说实话。
接过毛巾,擦了一下脸和脖子。
淡淡的回了一句:“信得过就好。”
古代一般都是每天两顿饭,再加上大旱之年,百姓都是每天吃一顿勉强活着。
李兴想到今天要去城隍庙运土豆,来的农户百姓恐怕都没有吃饭。
所以李兴让李狗儿去安排熬粥事宜,让那些农户百姓先在县衙吃饱,再去运土豆。
“少爷,杨先生已经安排好了,连夜架起了好几口大锅,只等老爷下令放粟米了。”
“那还愣着干什么,去通知杨先生,不要等我,现在就开始熬粥,筷子插进去不倒的那种。”
李兴对这次杨祐的做法更加满意。
提前操作,又不涉及越权。
“是,少爷。”
李狗儿赶紧小跑着出了县衙,去吩咐。
李兴没有跟过去,而是坐在椅子上开始在脑中想着运送和种植土豆的流程。
这毕竟关系到任务的成败,再加上灵武县的城隍庙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
其他地方的城隍庙在城内,灵武的城隍庙却在城外,而且是在距离县城五公里的地放。
所以李兴不得不谨慎一点,在脑中过了好几遍,觉得没有太大问题,这才起身。
刚抬头,发现李狗儿已经回来了。
“我刚刚坐了多久?”
李兴询问。
“差不多一炷香。”
李狗儿对少爷独自发呆,早就见怪不怪了,所以并未打扰。
现在少爷询问,他如实回答。
李兴也没想到,思考了一下问题,用了差不多半小时。
对着李狗儿询问:“农户百姓,都到了吗?”
“除了部分保正、里正外,农户百姓基本都到了。”
李狗儿其实刚刚返回,就想告诉李兴这件事情,见李兴发呆,他才没说。
“怎么回事?”
这最不应该出问题的环节,竟然出了差错。
李兴意识到不对劲。
“那些农户说,说保正和里正得了急症,今天来不了。”
李狗儿如实汇报,并没有夹杂任何他的个人猜测。
“一人两人还有可能,这么多人,那纯属扯淡,看来是有人不希望我们祈雨成功。”
李兴说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杀意:“看来少爷我还是太善良了。”
回到县衙,杨祐已经在花厅等他了。
见面之后,杨祐汇报了情况。
“大人,学生已经安排妥当,明日负责布置祈雨神物的保正、里正会带村民来县衙报道。”
“杨先生,你做的很好,本官跟你记一大功。”
李兴说完,忽然想到另一件事情:“对了,明天通知那些被强征粮食的百姓,让他们来县里领一些果腹的粮食,等祈雨之事解决,本官再对他们进行更多补偿。”
“大人爱民之心,学生佩服。”
杨祐见李兴并没有忘记那些百姓,更加坚定了跟随李兴的决心。
他决定告诉李兴一些,只有他和受害者知道的秘密。
“大人,有件事情学生隐瞒了您,学生要坦白。”
“哦,请说。”
人对别人的秘密都感兴趣,李兴也不例外,眼中露出好奇。
“大人,刘老爷并非大善人,也并不只是侵吞学田那么简单,村中那些外出逃荒的青壮年,都被他们抓到了一个不知名的铁矿场之中。”
刚刚还好奇的李兴,脸色不由的凝重起来。
这个刘老爷想做什么?
竟然抓人去挖铁矿。
难道他不知道,私自开采铁矿如同谋反?
“可有确凿证据?”
李兴询问,这事儿事关重大,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这事,上报朝廷,必然会引起上层震动,出一点纰漏,那就不是功劳,而是大祸了。
杨祐点点头又摇摇头。
李兴直接被他整蒙圈了。
“杨先生,点头又摇头何意?”
“唉!”
杨祐想起这事儿,不由的叹口气。
“半月前,我表弟偷跑回村里,说了此事,可在七天前,舅舅一家全部暴毙而亡。”
“学生觉得此事蹊跷无比,所以想借着官军搜刮粮食的缘由,混入刘家打探那些外出逃荒村民的消息,搜集证据,为舅舅家报仇。”
听完杨祐这话,李兴心说,这就通了。
之前他就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按理说杨祐身为秀才,就算是被克扣了廪米,也不应该到卖身为奴的地步。
现在一切都通了,他是想给舅舅一家报仇。
李兴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节哀,不过你要混入刘府找证据的方法不可行,你一个书生,被发现,会死的很惨。”
“大人说的是,学生现在回想起来也后怕的很,幸亏遇到了大人。”
杨祐再次对着李兴作揖行礼。
“杨先生,回去好好休息,等祈雨之事结束,本官一定给你舅舅家讨回公道。”
“是,大人。”
杨祐见李兴给出承诺,脸上露出喜色,应了一声,慢慢退去。
李兴则是坐在椅子上,梳理这些事情。
最后他还是决定先不上报皇帝,先写信给他的便宜父亲邢国公询问下他的意思。
所以他回到书房,快速写了一封家书。
当然这其中并不只是说铁矿之事。
他把祈雨和以后打算开仓以工代赈,恢复民生的事情也踢了一下,希望邢国公在关键时候,帮衬一下。
写完之后,李兴喊来狗儿,让他用最快的速度,送到邢国公手里。
第二天醒来,李兴见还是李狗儿来伺候他洗漱,明显一愣。
“你没有亲自去送?”
“老爷交代,让狗儿寸步不离少爷,驿站送信之人,是咱国公府的人,信得过。”
李狗儿边帮李兴递毛巾,边解释。
这一解释,李兴都有些震惊了。
自己老爹到底是什么身份?
单单一个邢国公的身份,恐怕无法在各地驿站安排自家人。
震惊归震惊,他也知道这话不能问李狗儿,就算是问了,李狗儿也不一定跟他说实话。
接过毛巾,擦了一下脸和脖子。
淡淡的回了一句:“信得过就好。”
古代一般都是每天两顿饭,再加上大旱之年,百姓都是每天吃一顿勉强活着。
李兴想到今天要去城隍庙运土豆,来的农户百姓恐怕都没有吃饭。
所以李兴让李狗儿去安排熬粥事宜,让那些农户百姓先在县衙吃饱,再去运土豆。
“少爷,杨先生已经安排好了,连夜架起了好几口大锅,只等老爷下令放粟米了。”
“那还愣着干什么,去通知杨先生,不要等我,现在就开始熬粥,筷子插进去不倒的那种。”
李兴对这次杨祐的做法更加满意。
提前操作,又不涉及越权。
“是,少爷。”
李狗儿赶紧小跑着出了县衙,去吩咐。
李兴没有跟过去,而是坐在椅子上开始在脑中想着运送和种植土豆的流程。
这毕竟关系到任务的成败,再加上灵武县的城隍庙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
其他地方的城隍庙在城内,灵武的城隍庙却在城外,而且是在距离县城五公里的地放。
所以李兴不得不谨慎一点,在脑中过了好几遍,觉得没有太大问题,这才起身。
刚抬头,发现李狗儿已经回来了。
“我刚刚坐了多久?”
李兴询问。
“差不多一炷香。”
李狗儿对少爷独自发呆,早就见怪不怪了,所以并未打扰。
现在少爷询问,他如实回答。
李兴也没想到,思考了一下问题,用了差不多半小时。
对着李狗儿询问:“农户百姓,都到了吗?”
“除了部分保正、里正外,农户百姓基本都到了。”
李狗儿其实刚刚返回,就想告诉李兴这件事情,见李兴发呆,他才没说。
“怎么回事?”
这最不应该出问题的环节,竟然出了差错。
李兴意识到不对劲。
“那些农户说,说保正和里正得了急症,今天来不了。”
李狗儿如实汇报,并没有夹杂任何他的个人猜测。
“一人两人还有可能,这么多人,那纯属扯淡,看来是有人不希望我们祈雨成功。”
李兴说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杀意:“看来少爷我还是太善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