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第三十九章 冤魂索命秦时恨
在场众人听后虽然各自诧异,但心中却大都存疑。
传说中地方出现在现实,身边人还是当事人,这种事委实离奇。
如果此事属真,便当真是江湖上近百年难得一见的奇闻。
而如果是赵夫人信口胡诌,又太容易被拆穿,毫无意义。
马见山只道是赵夫人在诳人,喝道:“到这时候还在扯谎!若木老哥,你......”
扭头看去,刘若木却一副丝毫不吃惊,也不准备反驳的样子,让马见山一时间也没了底气,讪讪收住了口。
方泰经过昨夜之事后,已经知道此地地下埋藏的秘密,才不会对游龙山庄就是桃花源这个秘密有太大的反应。
反倒是赵夫人话语中的其他信息,让方泰联想到了别的事情,面色也瞬间僵住。
贺文州听到“桃花源”三个字后,大惊失色,喃喃道:“竟然是真的?那算卦的前辈说的是真的......”
赵夫人接着道:“刘老狗,你怎么不敢说话了?被我当众揭开你刘家的老底,心虚了?害怕了?什么狗屁仁义山庄!”
刘若木倚坐在轮椅上,对赵夫人的话充耳不闻,闭着眼说道:“贺老弟,你又听说什么事了?”
贺文州深深的看了一眼赵夫人,收拾起震惊的情绪,对众人说道:“月前,贺某接到游龙山庄请柬的时候,正在酒楼吃酒,偶遇了一位算卦的高人。他听闻刘赵两家恩怨后,当场算了一卦,对贺某说这山庄便是传说中桃花源旧址,刘赵两家宿命纠葛数百年,难分难解,唯有贺某今日前来,救下两男两女的性命,才能将这场劫数彻底了结......
“贺某本是不信的,便又以家事问他。这位前辈对答如流,仿如亲见,连远嫁的小女生了个儿子一事都说的明明白白。贺某惊讶之下便请那前辈一道入席,想要请教更多,他却说贺某的福缘只能听这么多,再多问便要折了寿。
“那日用完了午膳,前辈便离去了。贺某心里却如同长了一根刺一般,一直想着刘庄主和民章兄的事情,如果能有一线希望化解这段恩怨,也是功德一件。于是今日贺某即便豁出去这张脸,也要强逼尘云带我去见刘庄主,当面问问清楚。”
说到这,贺文州朝刘若木一拱手问道:“敢问庄主,此事可属实么?”
刘若木长叹一声,睁开眼看着赵夫人道:“几十年了,这数代人的仇怨总要有个了结......不错,她说的,是真的。”
这一句仿佛耗尽了刘老庄主浑身的力气,又好似终于松了口气,沉重却又解脱。
“啊?!”
数声惊呼从场间响起。
赵夫人恨声道:“你刘家在这山上居然能住的安稳,这些年间,就不怕赵氏几十条冤魂半夜索命么!”
马见山不解道:“你们赵家不就死了赵民章一人么?还是比武之后死的。也没听说荆州赵家和武陵刘家是世交,哪里来的几代人的恩怨......”
赵夫人瞪他一眼,道:“马见山啊,马见山,你还真是不学无术!”
孙焉在一旁道:“我听这位老夫人一直在说赵氏,而非赵家。书中有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先秦之时,尚有姓氏之分,比如晋文公的夫人齐姜,便是以齐为姓,以姜为氏。始皇帝嬴政,也是嬴姓赵氏。不过自太史公著《史记》以来,世间便逐渐把姓氏混为一谈。
“赵夫人嫁给了赵民章前辈,自然以赵姓冠在名前,但其口中的赵氏却并非赵家,想来是她的娘家。”
“不错,我便是当年自秦时避难至桃花源的姬姓赵氏后人!而他刘家便是《桃花源记》中那个寻之而不入的南阳刘子骥的后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后半段有载:“......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赵氏名永宁者,带着难以消解的恨意,缓缓道出了一个未曾记载于书面,也未在世间流传的辛密。
姬姓赵氏本是墨家演术支脉,传承自被称为‘东方钜狡’的索卢参,尤擅机巧之术。在暴秦焚书坑儒之时,遵守门中律令,带着家族门人寻到了武陵,在此山中利用机关术打造了一处隐世之所。
族人谨遵祖训,从不离开,只在山中推演机关之术,日子枯燥而安稳。
直到晋时,那个捕鱼人误闯山中,山中之人才知道世间已经变了天下。从那渔人口中,族人问询了许多,丰盛的招待了数日,最后安全的送他离开。
那时的族长对族人说:天下更迭,乃是常理。然战争纷乱仍不灭于世,非吾等出山之时。于是再度将山门封闭。
那个捕鱼人恩将仇报,为了名利将此事告与朝廷,桃花源之名自此传开,引得世间无数人想要来此寻密。其中以南阳刘子骥最甚。
虽然在古文中,刘子骥在规划前往武陵之前便病终,后来再没有对桃花源感兴趣的人,也再无人能得其门而入。
但在赵夫人口中,却有了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结局。
刘子骥倒在了探秘的途中,他的子孙却将这件事继承了下来,历经数代人始终寻找不辍。
直到北魏之时,武陵附近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震,将桃花源中人在山间布置的机关毁坏了泰半,才让刘家后人再度寻到了这避世数百年的隐秘之所。
但热情好客的桃花源中人再度迎来的却不是那好奇的渔人,而是别有用心的阴谋家。
他们以误入之名诱得同情,暗中引来同伙,在夜晚突施辣手,闯入久不入世,忘记人心险恶的桃源。
杀了一百多人,刘家后人把活下来的近千数赵氏族人尽数关押,将族中流传乃至新编撰的无数机关书籍占为己有。
此后,刘家人改头换面,堂而皇之的以秦朝后人自居,不仅鸠占鹊巢,还要逼迫赵氏族人为其研制精妙的机关武器,建造复杂的密道庄园。
赵氏虽然不理世事多年,但到生死存亡之时自然不肯就范,找回了生而为人的对自由的向往,和刻在骨髓之中反抗和不屈的火焰。
在近百年的虚与委蛇和暗中反抗之下,赵氏暗中建造了许多不为刘家人所知的密道机关。
探听,反间,牺牲,谋杀……赵氏展开了无穷尽的报复。
刘家在江湖上沉浮了近百年,被赵氏拖着,终究无法凭借抢夺来的东西成就江湖霸主的地位,反而因为使用的机关暗器故障层出,而近乎成为了笑柄。
直到隋朝时,在刘家越发强硬的压迫之下,鲜血迸发了。
那一代的刘家主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处死了近半被囚禁的人,大有“不为我所用便尽杀之”的态势。
赵氏为了生存,妥协了。
在严密的监视下,赵氏在不见天日的地下溶洞之中,做出了名震江湖的“八方风雨匣”,刘家也凭之扬名天下,被称为暗器天下第一,风头一时无两。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赵氏凭借着记忆,在地下用土木石偶重现了当年桃花源的风采。
但时移世易,只能以此凭吊一番,却终不能再见。
在隋至唐的一百多年间,赵氏一共做出了三只“八方风雨匣”,但那些需要手口相传的技艺却在老一辈人死去之后渐渐消失,只有那些尚未风化的古籍上还记载着那些神奇的技艺。
而从未消散的,还有赵氏族人始终不忘的——自由的向往,一代一代从父母口中传到子女心中。
一直到五十多年前,刘樗栎祖父那一代,赵氏永宁出生了。族长亲自为其起的名字,希望这个女娃能够得到他们这些老人一生中都无法得到的东西——安宁。
她是那时赵氏最小的一代。
也是最不幸的一代。
赵氏能被利用的只有技艺,而失去了技艺的赵氏便没有了生存下去的支柱。
就像所有故事中说的那样,富不过三代,刘家渐渐没落了。
刘樗栎的祖父开始觉得被囚禁在地下的那些工匠们成为了累赘,不仅无法再制风雨匣,甚至也没有有用的产出,只能凭空浪费口粮。
在赵永宁七岁的一天,刘家人把所有的赵氏族人召集到了一起,然后无情的挥起屠刀。
从秦时生存至此,仅剩七十七口的赵氏,被抹去了所有留存世间的痕迹。
不,还有赵永宁。
她那日贪玩,从钟乳石上跌落昏迷,反倒因此躲过一劫。
醒来的她见到了对她而言世间最悲惨的场面。
父母,族长,朋友……还有那个邻居家的小妹妹,都被堆砌在那间小小的石室。
是的,堆砌。
毫无生机的死肉。
崩溃的赵永宁在地下凭借残留的食水活了三天,终于凭借父亲告诉她的只言片语找到了被隐藏在厨房的那条密道。
她回到那个被鲜血浸满的洞里,重新用手沾满了族人的鲜血,抹在自己的脸上。
在今后的日子里,她一人便是整个赵氏。赵永宁将会背负起所有的怨恨,终有一日会化作复仇的利刃,重重刺向所有刘家人的心脏。
从那条密道逃出来的赵永宁终于见到了温暖的阳光。
在那时的山庄中东躲西藏,赵永宁总算找到机会跑到了山下。
她回头望着桃花林围绕着的仁义山庄,想着长辈们诉说着的桃花源,还有地下的苦难与冤魂,转身而去。
从此,她便不是一个人,而是复仇的鬼。
传说中地方出现在现实,身边人还是当事人,这种事委实离奇。
如果此事属真,便当真是江湖上近百年难得一见的奇闻。
而如果是赵夫人信口胡诌,又太容易被拆穿,毫无意义。
马见山只道是赵夫人在诳人,喝道:“到这时候还在扯谎!若木老哥,你......”
扭头看去,刘若木却一副丝毫不吃惊,也不准备反驳的样子,让马见山一时间也没了底气,讪讪收住了口。
方泰经过昨夜之事后,已经知道此地地下埋藏的秘密,才不会对游龙山庄就是桃花源这个秘密有太大的反应。
反倒是赵夫人话语中的其他信息,让方泰联想到了别的事情,面色也瞬间僵住。
贺文州听到“桃花源”三个字后,大惊失色,喃喃道:“竟然是真的?那算卦的前辈说的是真的......”
赵夫人接着道:“刘老狗,你怎么不敢说话了?被我当众揭开你刘家的老底,心虚了?害怕了?什么狗屁仁义山庄!”
刘若木倚坐在轮椅上,对赵夫人的话充耳不闻,闭着眼说道:“贺老弟,你又听说什么事了?”
贺文州深深的看了一眼赵夫人,收拾起震惊的情绪,对众人说道:“月前,贺某接到游龙山庄请柬的时候,正在酒楼吃酒,偶遇了一位算卦的高人。他听闻刘赵两家恩怨后,当场算了一卦,对贺某说这山庄便是传说中桃花源旧址,刘赵两家宿命纠葛数百年,难分难解,唯有贺某今日前来,救下两男两女的性命,才能将这场劫数彻底了结......
“贺某本是不信的,便又以家事问他。这位前辈对答如流,仿如亲见,连远嫁的小女生了个儿子一事都说的明明白白。贺某惊讶之下便请那前辈一道入席,想要请教更多,他却说贺某的福缘只能听这么多,再多问便要折了寿。
“那日用完了午膳,前辈便离去了。贺某心里却如同长了一根刺一般,一直想着刘庄主和民章兄的事情,如果能有一线希望化解这段恩怨,也是功德一件。于是今日贺某即便豁出去这张脸,也要强逼尘云带我去见刘庄主,当面问问清楚。”
说到这,贺文州朝刘若木一拱手问道:“敢问庄主,此事可属实么?”
刘若木长叹一声,睁开眼看着赵夫人道:“几十年了,这数代人的仇怨总要有个了结......不错,她说的,是真的。”
这一句仿佛耗尽了刘老庄主浑身的力气,又好似终于松了口气,沉重却又解脱。
“啊?!”
数声惊呼从场间响起。
赵夫人恨声道:“你刘家在这山上居然能住的安稳,这些年间,就不怕赵氏几十条冤魂半夜索命么!”
马见山不解道:“你们赵家不就死了赵民章一人么?还是比武之后死的。也没听说荆州赵家和武陵刘家是世交,哪里来的几代人的恩怨......”
赵夫人瞪他一眼,道:“马见山啊,马见山,你还真是不学无术!”
孙焉在一旁道:“我听这位老夫人一直在说赵氏,而非赵家。书中有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先秦之时,尚有姓氏之分,比如晋文公的夫人齐姜,便是以齐为姓,以姜为氏。始皇帝嬴政,也是嬴姓赵氏。不过自太史公著《史记》以来,世间便逐渐把姓氏混为一谈。
“赵夫人嫁给了赵民章前辈,自然以赵姓冠在名前,但其口中的赵氏却并非赵家,想来是她的娘家。”
“不错,我便是当年自秦时避难至桃花源的姬姓赵氏后人!而他刘家便是《桃花源记》中那个寻之而不入的南阳刘子骥的后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后半段有载:“......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赵氏名永宁者,带着难以消解的恨意,缓缓道出了一个未曾记载于书面,也未在世间流传的辛密。
姬姓赵氏本是墨家演术支脉,传承自被称为‘东方钜狡’的索卢参,尤擅机巧之术。在暴秦焚书坑儒之时,遵守门中律令,带着家族门人寻到了武陵,在此山中利用机关术打造了一处隐世之所。
族人谨遵祖训,从不离开,只在山中推演机关之术,日子枯燥而安稳。
直到晋时,那个捕鱼人误闯山中,山中之人才知道世间已经变了天下。从那渔人口中,族人问询了许多,丰盛的招待了数日,最后安全的送他离开。
那时的族长对族人说:天下更迭,乃是常理。然战争纷乱仍不灭于世,非吾等出山之时。于是再度将山门封闭。
那个捕鱼人恩将仇报,为了名利将此事告与朝廷,桃花源之名自此传开,引得世间无数人想要来此寻密。其中以南阳刘子骥最甚。
虽然在古文中,刘子骥在规划前往武陵之前便病终,后来再没有对桃花源感兴趣的人,也再无人能得其门而入。
但在赵夫人口中,却有了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结局。
刘子骥倒在了探秘的途中,他的子孙却将这件事继承了下来,历经数代人始终寻找不辍。
直到北魏之时,武陵附近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震,将桃花源中人在山间布置的机关毁坏了泰半,才让刘家后人再度寻到了这避世数百年的隐秘之所。
但热情好客的桃花源中人再度迎来的却不是那好奇的渔人,而是别有用心的阴谋家。
他们以误入之名诱得同情,暗中引来同伙,在夜晚突施辣手,闯入久不入世,忘记人心险恶的桃源。
杀了一百多人,刘家后人把活下来的近千数赵氏族人尽数关押,将族中流传乃至新编撰的无数机关书籍占为己有。
此后,刘家人改头换面,堂而皇之的以秦朝后人自居,不仅鸠占鹊巢,还要逼迫赵氏族人为其研制精妙的机关武器,建造复杂的密道庄园。
赵氏虽然不理世事多年,但到生死存亡之时自然不肯就范,找回了生而为人的对自由的向往,和刻在骨髓之中反抗和不屈的火焰。
在近百年的虚与委蛇和暗中反抗之下,赵氏暗中建造了许多不为刘家人所知的密道机关。
探听,反间,牺牲,谋杀……赵氏展开了无穷尽的报复。
刘家在江湖上沉浮了近百年,被赵氏拖着,终究无法凭借抢夺来的东西成就江湖霸主的地位,反而因为使用的机关暗器故障层出,而近乎成为了笑柄。
直到隋朝时,在刘家越发强硬的压迫之下,鲜血迸发了。
那一代的刘家主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处死了近半被囚禁的人,大有“不为我所用便尽杀之”的态势。
赵氏为了生存,妥协了。
在严密的监视下,赵氏在不见天日的地下溶洞之中,做出了名震江湖的“八方风雨匣”,刘家也凭之扬名天下,被称为暗器天下第一,风头一时无两。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赵氏凭借着记忆,在地下用土木石偶重现了当年桃花源的风采。
但时移世易,只能以此凭吊一番,却终不能再见。
在隋至唐的一百多年间,赵氏一共做出了三只“八方风雨匣”,但那些需要手口相传的技艺却在老一辈人死去之后渐渐消失,只有那些尚未风化的古籍上还记载着那些神奇的技艺。
而从未消散的,还有赵氏族人始终不忘的——自由的向往,一代一代从父母口中传到子女心中。
一直到五十多年前,刘樗栎祖父那一代,赵氏永宁出生了。族长亲自为其起的名字,希望这个女娃能够得到他们这些老人一生中都无法得到的东西——安宁。
她是那时赵氏最小的一代。
也是最不幸的一代。
赵氏能被利用的只有技艺,而失去了技艺的赵氏便没有了生存下去的支柱。
就像所有故事中说的那样,富不过三代,刘家渐渐没落了。
刘樗栎的祖父开始觉得被囚禁在地下的那些工匠们成为了累赘,不仅无法再制风雨匣,甚至也没有有用的产出,只能凭空浪费口粮。
在赵永宁七岁的一天,刘家人把所有的赵氏族人召集到了一起,然后无情的挥起屠刀。
从秦时生存至此,仅剩七十七口的赵氏,被抹去了所有留存世间的痕迹。
不,还有赵永宁。
她那日贪玩,从钟乳石上跌落昏迷,反倒因此躲过一劫。
醒来的她见到了对她而言世间最悲惨的场面。
父母,族长,朋友……还有那个邻居家的小妹妹,都被堆砌在那间小小的石室。
是的,堆砌。
毫无生机的死肉。
崩溃的赵永宁在地下凭借残留的食水活了三天,终于凭借父亲告诉她的只言片语找到了被隐藏在厨房的那条密道。
她回到那个被鲜血浸满的洞里,重新用手沾满了族人的鲜血,抹在自己的脸上。
在今后的日子里,她一人便是整个赵氏。赵永宁将会背负起所有的怨恨,终有一日会化作复仇的利刃,重重刺向所有刘家人的心脏。
从那条密道逃出来的赵永宁终于见到了温暖的阳光。
在那时的山庄中东躲西藏,赵永宁总算找到机会跑到了山下。
她回头望着桃花林围绕着的仁义山庄,想着长辈们诉说着的桃花源,还有地下的苦难与冤魂,转身而去。
从此,她便不是一个人,而是复仇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