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路堵死了
“只要有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样得到处跑,而且开始就得跑好。比如饲草,可以根据羊圈大小以及饲养量给与一定的补贴,不管自己打草,还是到川区去买,都给同样的补贴。明年鼓励种草,按照种植面积给与补贴。饮水也一样,根据饲养量给与补贴。所有人家都圈养,暂时可能还没有那么大的资金量。但是一两个队,甚至三五个队进行试点,应该能解决。”
“你有把握?”
“有!只要您下决心,我一定会全力支持您。”龙好拍了拍胸脯。
“要搁以前,我是不会相信你的。但是现在,我得信!不说别的,你小子敢闯县上的接待,还能贷到几十万款,必须得信。行,我马上召开村委会。“许支书磕了磕烟锅。
“表叔,大伙都收秋呢。”
“收啥秋啊?马上就要中秋节了,你得给人家送羊肉。不确定造林地块,不确定哪个队上卖羊,你咋给人家送啊?”
“表叔,那我?”
“你又不是村上人,在家等消息。对了,可能有人会找你问情况,到时候你得给人家解释一下。”
“那行,我也去村上,你们开会,我在小卖部给余余买点吃的。”
许支书骑上摩托车转了一圈,村委会几个人全部到了村上。
没办法,人家是支书,德高望重。虽然心里都有些不大情愿,但还是选择了服从。
村委会坐落在一座小山下面。小山不高,山顶只有数十米宽,山根下也不过数百米,长约二里,是座独立的小山。
山下以前没有住人。据说不知何年月,不知哪里逃难过来一位龙姓小伙,在小山根挖了个小窑洞住了下来。于是,这座山就有了名字,叫龙家峁。
后来,这个龙姓小伙娶了当地一位女子,搬到了小山对面山根下居住。但是,这座小山峁的名字却留了下来,一直叫到现在。
那位龙姓人家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而且周围自然村也都有了龙姓,成为村里主要的姓氏之一。当然了,其他姓氏也互相穿插,大多数自然村都有几个姓氏,只不过有的姓氏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龙家峁基本位于村子中间。现在除了村部和学校,还有小卖部和卫生所等,算是有了居民。
村部是个不很大的院子,后面挖了三孔窑洞,前面院子里盖了三间土坯房。村委会平时在土坯房子里面办公,到了冬天就搬进后面的窑洞里,土炕烧热了,窑洞里就暖和了,不用架炉子。
紧靠村子西边是村小学。在山根下挖下来一块,后面挖了一些窑洞,前面盖了两排房子,四周用土墙围了起来。围墙前面平了一块地,安了两个篮球架,即是篮球场,也是学生的操场。
村部西边是村卫生室和小卖部,也是几间土坯房,年代也很久远了。
“正在收秋,大伙都很忙。但是没办法,事情紧急。谁家的荞麦要是收不完,我让儿子过去帮着收。”许支书坐在炕中间,“吧嗒吧嗒”抽着烟锅。
村部没有会议室,准确说没有桌子,也没那么多凳子。三间土坯房,支书和村长各占一间,文书和妇联占了一间。如果有桌子,几个人挤一挤,完全可以腾出一间房子作为会议室。
现在几个人都坐在老支书的办公室里,村长和妇联坐在靠窗两把乡上淘汰下来的老式木制沙发上,文书坐在老支书的也是从乡上拉回来的旧桌子记录。
老支书坐在炕上,前面放个小炕桌。那炕桌也是斑斑驳驳,老漆基本掉光了。桌上放个小本本,那是老支书的纪事本。
“许支书,有事您就吩咐,家里都有人,收秋耽搁不了多少。”村长龙世青抽着纸烟。
龙世青四十多岁,个头不高,头脑很精明。他跟龙浩也是本家,只不过不是一个队的。论亲缘关系,还要比龙世和更近些。
龙世和跟龙浩父亲是一个太爷。这位太爷生了几个儿子,大儿子生下数男,其中一名男子又生下一男,就是龙世和;二儿子也生了数男,其中一男生下两男,就是龙世青的父亲和龙浩的父亲。所以,龙世青跟龙浩血缘更亲。
只是因为某种原因,龙世青一家搬到另外一个队居住。不过跟龙浩他们队并不很远,红白事全都过来。
但是,龙世青却跟龙世和走的很近,两家关系一直都很好。当初大顺和小顺想去村小学代课,就是他答应的。老支书见已经答应,而且当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就没有反对。
后来徐怡过来了,老支书听说是高中生,而且大顺和小顺又不能回来,就让徐怡先代课。
再后来,徐怡课代的非常棒,比几个正式老师还要教的好,学生包括家长都非常喜欢。老支书发话了,只要没啥大的变故,就让徐怡代课,一直代下去。
至于大顺和小顺闹事,老支书当时并不知情。等龙浩把事情搞定,老支书也再没有说话的必要了。
“就是,老支书,有啥急事,您下达命令。”妇联孙志梅看着老支书。
孙志梅二十八九岁,一米六五的个头,很丰满,也很结实。大眼睛,脸色有些微微发红,若在城里,也是大美女一枚。
她跟孙志明是一个家族,不过也不是一个队的。十几岁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中专也落榜,就回了家。后来跟其他农村女人没啥两样了,结婚,生子,伺候公婆。
村上原来的妇联跟丈夫外出打工,老支书考察了一番,选中了孙志梅这个初中生。于是,她便成了村干部。
办公桌后面的文书韩学义没有说话,拿着钢笔静静的等待着。他只有二十三四岁,是全村仅有的几个高中生之一。
不是县上办的高中,而是镇上办的高中。曙光镇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办过一届高中,韩学义就是那届高中生。当时初中和高中都只有两年,所以他十六岁就高中毕业了。而在后来,这个年龄才上高中。
镇办高中,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加上并不是全天学习,各种劳动、排练,还要拉练等等,那一届高中没有一个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有些在村上干,有些招聘到乡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务了农。
韩学义在家干了两年就到了村上,一直干文书。前几年乡上招聘干部,他被聘上了,却只干了一月就回来了。
工资太低,还要翻山越岭,纯粹顾不上家里。于是,他回到村上继续干文书。支书村长都有人做,只能做文书了。
“你们可能都听说了,龙浩最近跟省城和县上还有外省订了一批羊肉和清油,小杂粮也订了一批,价格要比市场价高,至少也是市场价。今天我正好见到了浩子,问了问情况,觉得村上不能无动于衷,应该做点啥了。”许支书抽了一口烟锅。
“支书,您的意思,村上帮着组织羊绒和清油?”龙世青抬起头,眼睛放着光,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
“人家订购的,挣钱赔钱都是人家的事,正常的生意嘛,村上不能参与,也不能干涉。”许支书瞥了龙世青一眼。
他跟龙世青搭档多年,岂能看不出此人的心思?所以一口回绝了,而且把路也堵死了。
“那意思?”
“这是个机会,必须得利用,不能错过了。”
龙世青不说话了。孙志梅和韩学义也都抬起头,定定的看着老支书,不知究竟要怎么利用?
“你有把握?”
“有!只要您下决心,我一定会全力支持您。”龙好拍了拍胸脯。
“要搁以前,我是不会相信你的。但是现在,我得信!不说别的,你小子敢闯县上的接待,还能贷到几十万款,必须得信。行,我马上召开村委会。“许支书磕了磕烟锅。
“表叔,大伙都收秋呢。”
“收啥秋啊?马上就要中秋节了,你得给人家送羊肉。不确定造林地块,不确定哪个队上卖羊,你咋给人家送啊?”
“表叔,那我?”
“你又不是村上人,在家等消息。对了,可能有人会找你问情况,到时候你得给人家解释一下。”
“那行,我也去村上,你们开会,我在小卖部给余余买点吃的。”
许支书骑上摩托车转了一圈,村委会几个人全部到了村上。
没办法,人家是支书,德高望重。虽然心里都有些不大情愿,但还是选择了服从。
村委会坐落在一座小山下面。小山不高,山顶只有数十米宽,山根下也不过数百米,长约二里,是座独立的小山。
山下以前没有住人。据说不知何年月,不知哪里逃难过来一位龙姓小伙,在小山根挖了个小窑洞住了下来。于是,这座山就有了名字,叫龙家峁。
后来,这个龙姓小伙娶了当地一位女子,搬到了小山对面山根下居住。但是,这座小山峁的名字却留了下来,一直叫到现在。
那位龙姓人家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而且周围自然村也都有了龙姓,成为村里主要的姓氏之一。当然了,其他姓氏也互相穿插,大多数自然村都有几个姓氏,只不过有的姓氏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龙家峁基本位于村子中间。现在除了村部和学校,还有小卖部和卫生所等,算是有了居民。
村部是个不很大的院子,后面挖了三孔窑洞,前面院子里盖了三间土坯房。村委会平时在土坯房子里面办公,到了冬天就搬进后面的窑洞里,土炕烧热了,窑洞里就暖和了,不用架炉子。
紧靠村子西边是村小学。在山根下挖下来一块,后面挖了一些窑洞,前面盖了两排房子,四周用土墙围了起来。围墙前面平了一块地,安了两个篮球架,即是篮球场,也是学生的操场。
村部西边是村卫生室和小卖部,也是几间土坯房,年代也很久远了。
“正在收秋,大伙都很忙。但是没办法,事情紧急。谁家的荞麦要是收不完,我让儿子过去帮着收。”许支书坐在炕中间,“吧嗒吧嗒”抽着烟锅。
村部没有会议室,准确说没有桌子,也没那么多凳子。三间土坯房,支书和村长各占一间,文书和妇联占了一间。如果有桌子,几个人挤一挤,完全可以腾出一间房子作为会议室。
现在几个人都坐在老支书的办公室里,村长和妇联坐在靠窗两把乡上淘汰下来的老式木制沙发上,文书坐在老支书的也是从乡上拉回来的旧桌子记录。
老支书坐在炕上,前面放个小炕桌。那炕桌也是斑斑驳驳,老漆基本掉光了。桌上放个小本本,那是老支书的纪事本。
“许支书,有事您就吩咐,家里都有人,收秋耽搁不了多少。”村长龙世青抽着纸烟。
龙世青四十多岁,个头不高,头脑很精明。他跟龙浩也是本家,只不过不是一个队的。论亲缘关系,还要比龙世和更近些。
龙世和跟龙浩父亲是一个太爷。这位太爷生了几个儿子,大儿子生下数男,其中一名男子又生下一男,就是龙世和;二儿子也生了数男,其中一男生下两男,就是龙世青的父亲和龙浩的父亲。所以,龙世青跟龙浩血缘更亲。
只是因为某种原因,龙世青一家搬到另外一个队居住。不过跟龙浩他们队并不很远,红白事全都过来。
但是,龙世青却跟龙世和走的很近,两家关系一直都很好。当初大顺和小顺想去村小学代课,就是他答应的。老支书见已经答应,而且当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就没有反对。
后来徐怡过来了,老支书听说是高中生,而且大顺和小顺又不能回来,就让徐怡先代课。
再后来,徐怡课代的非常棒,比几个正式老师还要教的好,学生包括家长都非常喜欢。老支书发话了,只要没啥大的变故,就让徐怡代课,一直代下去。
至于大顺和小顺闹事,老支书当时并不知情。等龙浩把事情搞定,老支书也再没有说话的必要了。
“就是,老支书,有啥急事,您下达命令。”妇联孙志梅看着老支书。
孙志梅二十八九岁,一米六五的个头,很丰满,也很结实。大眼睛,脸色有些微微发红,若在城里,也是大美女一枚。
她跟孙志明是一个家族,不过也不是一个队的。十几岁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中专也落榜,就回了家。后来跟其他农村女人没啥两样了,结婚,生子,伺候公婆。
村上原来的妇联跟丈夫外出打工,老支书考察了一番,选中了孙志梅这个初中生。于是,她便成了村干部。
办公桌后面的文书韩学义没有说话,拿着钢笔静静的等待着。他只有二十三四岁,是全村仅有的几个高中生之一。
不是县上办的高中,而是镇上办的高中。曙光镇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办过一届高中,韩学义就是那届高中生。当时初中和高中都只有两年,所以他十六岁就高中毕业了。而在后来,这个年龄才上高中。
镇办高中,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加上并不是全天学习,各种劳动、排练,还要拉练等等,那一届高中没有一个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有些在村上干,有些招聘到乡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务了农。
韩学义在家干了两年就到了村上,一直干文书。前几年乡上招聘干部,他被聘上了,却只干了一月就回来了。
工资太低,还要翻山越岭,纯粹顾不上家里。于是,他回到村上继续干文书。支书村长都有人做,只能做文书了。
“你们可能都听说了,龙浩最近跟省城和县上还有外省订了一批羊肉和清油,小杂粮也订了一批,价格要比市场价高,至少也是市场价。今天我正好见到了浩子,问了问情况,觉得村上不能无动于衷,应该做点啥了。”许支书抽了一口烟锅。
“支书,您的意思,村上帮着组织羊绒和清油?”龙世青抬起头,眼睛放着光,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
“人家订购的,挣钱赔钱都是人家的事,正常的生意嘛,村上不能参与,也不能干涉。”许支书瞥了龙世青一眼。
他跟龙世青搭档多年,岂能看不出此人的心思?所以一口回绝了,而且把路也堵死了。
“那意思?”
“这是个机会,必须得利用,不能错过了。”
龙世青不说话了。孙志梅和韩学义也都抬起头,定定的看着老支书,不知究竟要怎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