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章 张松纠结
不过张松对袁熙说的考核很是吃惊,遂问道:“不知大将军为何考核,被考的又是何人?”
袁熙笑盈盈的拉着他的手一起走,边走边介绍道:“这座群贤馆是河北招募士人所用,凡是自认有才华的,无论是六经还是实务,都可以来此报名,集中考核,过关者授予职位,不看身份地位,只看品德和才华。”
袁熙才不会学曹操唯才是举,品德是他要抓紧的,为官者若是无德,才华越高危害越大,这一点他在后世那些无良专家身上见过太多了。
张松一听这话,吃惊的望向他道:“黔首也能任职?”
袁熙郑重的点头道:“熙虽出身高门,但觉的不一定高门才能出贵子,往上数代,我汝南袁家何尝是高门,不过是祖宗功勋后人享福罢了,怎敢看不起百姓,是他们养了我们这些高门大户啊!”
这话要是别人讲,张松能啐他一脸,大汉一向讲究门第,别说百姓,就是寒门都很难当官。
可这话是袁熙讲的,谁敢反驳,人家才是眼下大汉最高的门第,恐怕连皇室都不如袁家了。
而且袁熙这话也没毛病,汉高祖不过是一个亭长,他汝南袁家出自陈郡袁氏,祖上也不过是个为刘邦出谋划策的儒生,哪有什么门第可言。
直到汉武帝时,袁家出了一个袁干,因为战功被封侯,袁家才开始进入世家行列。
因此谁的祖宗都不是高门大户,只是在正确的世间,干了正确的选择发达起来的罢了。
当晚张松在馆驿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思考着白天所见,袁熙带着他看了考核后,又带着她去燕京城里随处看看。
一幅幅民生的场景在他面前浮现,孩子脸上的笑容装不了,老人安详的休憩,妇人忙碌的操持,好一派和谐的景象。
这种景象让他想到两个字,“盛世”。
“袁显奕究竟要干什么?”
这是张松眼下最关心的问题,河北的富足他有一点心理准备,但没有这么深切的体会。
可见识之后他不禁怀疑,袁熙既然能把河北治理的这么好,那为何还要抛弃门第观念。
要知道这事一旦传出去,河北势力是会受到抵制和冲击的。
大汉的门第观念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别看曹操举贤令说得好听,你看看他麾下的重臣,有几个不是世家豪门出身。
戏志才不是,但早就死了,郭嘉算寒门,可也死了,除了这两人外,程昱算是寒门,但也是青州地主家族出身。
至于荀彧、荀攸,那可是大汉顶级世家,陈群不算世家,但颍川陈家已经被世人看做世家。
而那些大将,曹家和夏侯家是他本家,张辽是并州豪强聂家的后人,李典是山东豪强,叔侄两都是曹操的大将。
于禁是泰山郡豪强,跟随鲍信起兵打黄巾军的,乐进是东郡卫国豪强,真是没有一个是平民出身的。
至于后来的司马家篡魏,说白了还是世家大族对曹氏这种新生贵族的反正,不然为何曹魏的臣子几乎都支持司马懿。
后世的人很难理解,为何明明武力强盛了,庶民还是无法翻身。
其实后世也一样,只是隐藏的深罢了,农民的儿子跟权贵的儿子能是一道起跑线吗?想得美。
档案上的三代履历,就是一道挑选的坎。
袁熙这么干只有一条路能走,那就是他自己培养一大批人才,否则,其他州的世家豪强很难支持他的。
这道理袁熙自然知道,但他还是要这么做,大汉为什么轰然倒下他太清楚了。
还不是新生的西凉豪强为了争夺话语权,频频造反让本就疲惫的大汉王朝疲于奔命。
董卓可不是草民出身,同样是西凉豪强,看看他的履历就清楚了。
他最早是担任羽林郎,大汉的羽林军要求良家子出身,这里的良家子可不是指善良人家的孩子,而是世家豪强家的子孙,没有犯罪记录的。
东汉建国是依靠南阳的军功世家,和中原的豪强才打败所有敌人的,但西凉当年却不是打下来的,而是怀柔让他们归附的。
建都洛阳是因为关中乃至西凉,经过王莽之后汉胡混杂,大世家被一扫而空,留下的都是豪强家族。
刘秀因此只能依靠中原的世家压制西凉豪强,话语权自然就落在中原人手上。
王朝强盛时西凉那些豪强不敢反对,可随着大汉国势渐衰,西凉人自然要夺回话语权,西汉可是建都长安的。
特别是关中那些豪强,对于朝中大权可是眼馋了百年了,这下有机会了,赶紧蛊惑、煽动羌胡不断的闹事,他们好养寇自重。
等到他们势力增长到一定的时候,就是一击必杀的跟中原世家豪强翻脸。
说什么董卓不被士人承认才大开杀戒的,那完全是笑话,说白了董卓压根就没想被中原的士人承认,他要的只是西凉人的话语权罢了。
就像唐宋是地主阶级争夺贵族阶级的权利,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抢夺地主阶级的权利一个道理。
总之这只是一个利益集团,对另一个既得利益集团的冲击,这才是东汉末年乱世的主要原因。
袁熙要做的只是提前开始地主阶级的革命,结束世家豪强的社会秩序,至于更后世的资产阶级,他是不会去想的。
这时代的技术根本无法催生工业革命,这不是一个人能做出的事,穿越者算什么,还能打包后世的科技还是设备。
什么都没有,拿什么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那是作死。
“要不要投资袁显奕呢?成功了我能得到什么?失败了会失去什么?”
张松天人交战,怎么也睡不着,这次他出使先去的曹营,被曹操无视让他憋了一肚子气。
想起杨修对他的大力推荐,还是被曹操无视,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到了这袁熙给他的尊重,让他如沐春风,可袁熙的做法他不敢苟同,这让他为难了。
“不,我不需要明着投靠,暗中可以呀,失败了也不过失望罢了,要是成功了好处可是太大了。”
到了凌晨了,张松终于想明白,他身上带着一卷自己画的益州地图,就算给袁熙,自己还能再画出来。
出了浪费世间和精力外,自己其实没损失什么,却能交好袁熙,给自己日后留一条路。
这下他终于放下心事,沉沉睡去。
袁熙笑盈盈的拉着他的手一起走,边走边介绍道:“这座群贤馆是河北招募士人所用,凡是自认有才华的,无论是六经还是实务,都可以来此报名,集中考核,过关者授予职位,不看身份地位,只看品德和才华。”
袁熙才不会学曹操唯才是举,品德是他要抓紧的,为官者若是无德,才华越高危害越大,这一点他在后世那些无良专家身上见过太多了。
张松一听这话,吃惊的望向他道:“黔首也能任职?”
袁熙郑重的点头道:“熙虽出身高门,但觉的不一定高门才能出贵子,往上数代,我汝南袁家何尝是高门,不过是祖宗功勋后人享福罢了,怎敢看不起百姓,是他们养了我们这些高门大户啊!”
这话要是别人讲,张松能啐他一脸,大汉一向讲究门第,别说百姓,就是寒门都很难当官。
可这话是袁熙讲的,谁敢反驳,人家才是眼下大汉最高的门第,恐怕连皇室都不如袁家了。
而且袁熙这话也没毛病,汉高祖不过是一个亭长,他汝南袁家出自陈郡袁氏,祖上也不过是个为刘邦出谋划策的儒生,哪有什么门第可言。
直到汉武帝时,袁家出了一个袁干,因为战功被封侯,袁家才开始进入世家行列。
因此谁的祖宗都不是高门大户,只是在正确的世间,干了正确的选择发达起来的罢了。
当晚张松在馆驿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思考着白天所见,袁熙带着他看了考核后,又带着她去燕京城里随处看看。
一幅幅民生的场景在他面前浮现,孩子脸上的笑容装不了,老人安详的休憩,妇人忙碌的操持,好一派和谐的景象。
这种景象让他想到两个字,“盛世”。
“袁显奕究竟要干什么?”
这是张松眼下最关心的问题,河北的富足他有一点心理准备,但没有这么深切的体会。
可见识之后他不禁怀疑,袁熙既然能把河北治理的这么好,那为何还要抛弃门第观念。
要知道这事一旦传出去,河北势力是会受到抵制和冲击的。
大汉的门第观念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别看曹操举贤令说得好听,你看看他麾下的重臣,有几个不是世家豪门出身。
戏志才不是,但早就死了,郭嘉算寒门,可也死了,除了这两人外,程昱算是寒门,但也是青州地主家族出身。
至于荀彧、荀攸,那可是大汉顶级世家,陈群不算世家,但颍川陈家已经被世人看做世家。
而那些大将,曹家和夏侯家是他本家,张辽是并州豪强聂家的后人,李典是山东豪强,叔侄两都是曹操的大将。
于禁是泰山郡豪强,跟随鲍信起兵打黄巾军的,乐进是东郡卫国豪强,真是没有一个是平民出身的。
至于后来的司马家篡魏,说白了还是世家大族对曹氏这种新生贵族的反正,不然为何曹魏的臣子几乎都支持司马懿。
后世的人很难理解,为何明明武力强盛了,庶民还是无法翻身。
其实后世也一样,只是隐藏的深罢了,农民的儿子跟权贵的儿子能是一道起跑线吗?想得美。
档案上的三代履历,就是一道挑选的坎。
袁熙这么干只有一条路能走,那就是他自己培养一大批人才,否则,其他州的世家豪强很难支持他的。
这道理袁熙自然知道,但他还是要这么做,大汉为什么轰然倒下他太清楚了。
还不是新生的西凉豪强为了争夺话语权,频频造反让本就疲惫的大汉王朝疲于奔命。
董卓可不是草民出身,同样是西凉豪强,看看他的履历就清楚了。
他最早是担任羽林郎,大汉的羽林军要求良家子出身,这里的良家子可不是指善良人家的孩子,而是世家豪强家的子孙,没有犯罪记录的。
东汉建国是依靠南阳的军功世家,和中原的豪强才打败所有敌人的,但西凉当年却不是打下来的,而是怀柔让他们归附的。
建都洛阳是因为关中乃至西凉,经过王莽之后汉胡混杂,大世家被一扫而空,留下的都是豪强家族。
刘秀因此只能依靠中原的世家压制西凉豪强,话语权自然就落在中原人手上。
王朝强盛时西凉那些豪强不敢反对,可随着大汉国势渐衰,西凉人自然要夺回话语权,西汉可是建都长安的。
特别是关中那些豪强,对于朝中大权可是眼馋了百年了,这下有机会了,赶紧蛊惑、煽动羌胡不断的闹事,他们好养寇自重。
等到他们势力增长到一定的时候,就是一击必杀的跟中原世家豪强翻脸。
说什么董卓不被士人承认才大开杀戒的,那完全是笑话,说白了董卓压根就没想被中原的士人承认,他要的只是西凉人的话语权罢了。
就像唐宋是地主阶级争夺贵族阶级的权利,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抢夺地主阶级的权利一个道理。
总之这只是一个利益集团,对另一个既得利益集团的冲击,这才是东汉末年乱世的主要原因。
袁熙要做的只是提前开始地主阶级的革命,结束世家豪强的社会秩序,至于更后世的资产阶级,他是不会去想的。
这时代的技术根本无法催生工业革命,这不是一个人能做出的事,穿越者算什么,还能打包后世的科技还是设备。
什么都没有,拿什么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那是作死。
“要不要投资袁显奕呢?成功了我能得到什么?失败了会失去什么?”
张松天人交战,怎么也睡不着,这次他出使先去的曹营,被曹操无视让他憋了一肚子气。
想起杨修对他的大力推荐,还是被曹操无视,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到了这袁熙给他的尊重,让他如沐春风,可袁熙的做法他不敢苟同,这让他为难了。
“不,我不需要明着投靠,暗中可以呀,失败了也不过失望罢了,要是成功了好处可是太大了。”
到了凌晨了,张松终于想明白,他身上带着一卷自己画的益州地图,就算给袁熙,自己还能再画出来。
出了浪费世间和精力外,自己其实没损失什么,却能交好袁熙,给自己日后留一条路。
这下他终于放下心事,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