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县衙
可挂在大门正上方的匾额,却是缺了一半。
然后是大门的2扇木门,看上去就是两片烂木板。
王立冬怀疑要是开门时用点力,这两片门板就会立即散架了。
“先生,匾额怎么缺了一半,这可是县衙!”
赵立功也有点纳闷,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一整块。
“少镖头,您来了。”
突然大门被慢慢打开,接着从门缝里出来一人。
听这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小厮林剑。
昨天王立冬就派林剑提前赶到了这里。
主要是让他过来清理一下内宅,免得自己今天过来后没地方住。
“林剑,怎么就你一个人,没其他人了?”
“少镖头,整个衙门今天就我和李大根两人,还有四五个人今天还没到。
李大根,还不拜见县丞大人。”
随着林剑的话落,门里又出来一个长得矮矮胖胖的中年人。
这个叫李大根的穿着一身黑色皂服,顶着一张大饼脸,上面嵌着一对老鼠眼。
只要看到他的人,就会默认此人必是奸猾之辈。
昨天林剑找到衙门里时,李大根还有点不信。
现在县衙什么情况,他可是最清楚的。
官老爷们早就各找门路去了。
而底下的衙役也陆陆续续都走了,剩下的加上他也就六个人。
主要是自从倭寇打上榕城以后,他们县衙就再也没发过粮饷。
这谁撑得住,家里人都等着吃饭呢。
要不是自己没地方去,早就溜了。
竟然会有跑这来送死的。
随后从林剑的聊天中,知道了一些大致情况后,王立冬的脑门上已经被他贴上了‘冤大头’三个字。
此时见到穿着绿色官袍,胸前画着一只黄鹂图案的王立冬,心中是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李大根忙跑到王立冬跟前,然后直接往地上一跪,接着嘴里就哼唧起了台词。
“恭迎林老爷,林老爷万福。小的日日夜夜,就是盼着这一天的...”
以为就是个油滑的,没想到现在还要加上三个字—不要脸。
明朝的时候,下属见到上官是不用行跪拜礼的,一般就是拱手作揖。
不过王立冬对这种人也没什么成见。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而且这些人消息都比较灵通,一个衙门里还真缺不了这类人。
知道整个衙门竟然跑的只剩下了6个人时,还是出乎王立冬的意料。
在他想法里,当官的都跑了,但底下的衙役应该能剩下一半吧。
还好自己带了二十来人过来,否则就要抓瞎了。
“起来吧,带我们熟悉一下整个衙门。”
虽然王立冬说话的声音很轻,但在李大根耳里,却像是惊雷般的炸响。
这一手立即把他的一些小心思都炸没了,知道眼前这位虽然年轻,但武功非常厉害,不好惹。
于是听话的起身,和林剑两人一起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两扇破门板做的大门。
看到这情况,王立冬对着身边的赵立功道:
“等会先找个木匠过来,把这门先修一下。
然后找人做两扇新大门,记得做的结实点。
一个县衙的大门,就两破门板,太不像话了。
对了,还有这匾额,也做块新的。”
赵立功忙劝道:
“恩公,你刚上任,所以不知道里边的道道。
听说这座县衙从太祖朝开始,就没修整过,
只要不塌了,就千万别换新的,这叫做‘官不修衙’。”
王立冬虽然没做过这时代的官,但在后世也听说过这句话。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朝廷为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制定了专门法律,其中明文规定“(各级官府)不得修缮衙舍”。这是四海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官员不得擅自修缮衙门屋舍,以防当差官吏以修缮衙门为由,进行贪腐活动。
自宋以后,便真正形成了“官不修衙”的定制。一旦有官员提出了修缮衙门要求,不仅容易给上级留下奢侈浪费印象,在吏部考核中处于不利地位(修衙是政评减分项目),还很可能被巡按御史扣上贪污受贿、不廉洁的大帽子。
王立冬不屑道:
“那些官场的陋习,在我这又不适用,我又不靠考评升官。
换了,万一哪天坏了砸到人就不好了,即使砸不到人,也会砸到花花草草。”
说完就让李大根在前面带路,并让他介绍一下整个县衙的情况。
见到恩公的态度后,赵立功也就没再多嘴。
而且觉得王立冬说的有点道理,连屁股底下的官位都是花钱买的,还在乎什么名声。
接下来众人就跟着李大根把县衙看了一遍。
整座县衙面积非常大,估摸下来起码有三四千平方大小。
分为正堂,二堂和内宅和花园。
小花园里边,竟然还有几座房子。王立冬进去看了下,是两间卧房和一间书房,不知道是哪任县令下令建的。
他仔仔细细屋里屋外都看了一遍后,越看越喜欢,这里的环境可比内宅那好太多了。
于是对着林剑道:
“今后我就住小花园了,这三间房你马上安排人都打扫一遍。”
林剑听后马上心里发苦,没想到少镖头好好的内宅不住,非得住什么花园。
“少镖头,今天可能来不及打扫了,人手不够,只能明天搬过来了。”
王立冬这才想起,林剑这次过来只带了一个打下手。
林震南夫妇的意思就是每天下衙后,就回镖局住。
所以这方面就没给他安排人手。
“你去找牙人,买几个丫鬟小厮,以后你就是后院的管家了。”
“多谢少镖头,我马上去找牙人,保证今晚您就能住进来。”
此时林剑的脸上,哪里还看得到刚才的苦闷。
一张小脸笑的,不知道的以为是捡到了几两银子。
成了管家,就意味着自己成了少镖头的心腹之人。
而且以后就不用做杂活了。
他忙屁颠颠的朝衙门外走去。
昨天一天下来,他早已把附近都逛了个遍,哪里有牙行他是记得清清楚楚。
接着王立冬就和手下的4位师爷、三位捕头一起开了个小会。
古代的官他虽然没做过,但府衙专门发了一本‘新官轨范’给了王立冬,这本手册的内容,其实就是官员新手指南。
让第一次做官的官员明白自己上任后,应该做哪些事情。
王立冬也翻过,觉得挺实用。
当然有一些程序,他也没做,直接跳了过去。
例如,新官上任第一天需要去到城隍庙祭拜,接见当地士人、豪绅.......等程序就直接省了。
王立冬安排几位师爷,按着新任官员需要交接的三十一项查清楚。
诸如房屋有多少?钱粮有多少?马匹有多少?犯人有多少?仓库有多少东西?
安排完工作,王立冬就打算出衙门逛逛。
看到王立冬要走,三位捕头中年龄最大的蔡捕头出声道:
“少镖头,这次一共跟来了12位兄弟,可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缺的怎么办?”
7017k
然后是大门的2扇木门,看上去就是两片烂木板。
王立冬怀疑要是开门时用点力,这两片门板就会立即散架了。
“先生,匾额怎么缺了一半,这可是县衙!”
赵立功也有点纳闷,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一整块。
“少镖头,您来了。”
突然大门被慢慢打开,接着从门缝里出来一人。
听这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小厮林剑。
昨天王立冬就派林剑提前赶到了这里。
主要是让他过来清理一下内宅,免得自己今天过来后没地方住。
“林剑,怎么就你一个人,没其他人了?”
“少镖头,整个衙门今天就我和李大根两人,还有四五个人今天还没到。
李大根,还不拜见县丞大人。”
随着林剑的话落,门里又出来一个长得矮矮胖胖的中年人。
这个叫李大根的穿着一身黑色皂服,顶着一张大饼脸,上面嵌着一对老鼠眼。
只要看到他的人,就会默认此人必是奸猾之辈。
昨天林剑找到衙门里时,李大根还有点不信。
现在县衙什么情况,他可是最清楚的。
官老爷们早就各找门路去了。
而底下的衙役也陆陆续续都走了,剩下的加上他也就六个人。
主要是自从倭寇打上榕城以后,他们县衙就再也没发过粮饷。
这谁撑得住,家里人都等着吃饭呢。
要不是自己没地方去,早就溜了。
竟然会有跑这来送死的。
随后从林剑的聊天中,知道了一些大致情况后,王立冬的脑门上已经被他贴上了‘冤大头’三个字。
此时见到穿着绿色官袍,胸前画着一只黄鹂图案的王立冬,心中是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李大根忙跑到王立冬跟前,然后直接往地上一跪,接着嘴里就哼唧起了台词。
“恭迎林老爷,林老爷万福。小的日日夜夜,就是盼着这一天的...”
以为就是个油滑的,没想到现在还要加上三个字—不要脸。
明朝的时候,下属见到上官是不用行跪拜礼的,一般就是拱手作揖。
不过王立冬对这种人也没什么成见。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而且这些人消息都比较灵通,一个衙门里还真缺不了这类人。
知道整个衙门竟然跑的只剩下了6个人时,还是出乎王立冬的意料。
在他想法里,当官的都跑了,但底下的衙役应该能剩下一半吧。
还好自己带了二十来人过来,否则就要抓瞎了。
“起来吧,带我们熟悉一下整个衙门。”
虽然王立冬说话的声音很轻,但在李大根耳里,却像是惊雷般的炸响。
这一手立即把他的一些小心思都炸没了,知道眼前这位虽然年轻,但武功非常厉害,不好惹。
于是听话的起身,和林剑两人一起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两扇破门板做的大门。
看到这情况,王立冬对着身边的赵立功道:
“等会先找个木匠过来,把这门先修一下。
然后找人做两扇新大门,记得做的结实点。
一个县衙的大门,就两破门板,太不像话了。
对了,还有这匾额,也做块新的。”
赵立功忙劝道:
“恩公,你刚上任,所以不知道里边的道道。
听说这座县衙从太祖朝开始,就没修整过,
只要不塌了,就千万别换新的,这叫做‘官不修衙’。”
王立冬虽然没做过这时代的官,但在后世也听说过这句话。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朝廷为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制定了专门法律,其中明文规定“(各级官府)不得修缮衙舍”。这是四海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官员不得擅自修缮衙门屋舍,以防当差官吏以修缮衙门为由,进行贪腐活动。
自宋以后,便真正形成了“官不修衙”的定制。一旦有官员提出了修缮衙门要求,不仅容易给上级留下奢侈浪费印象,在吏部考核中处于不利地位(修衙是政评减分项目),还很可能被巡按御史扣上贪污受贿、不廉洁的大帽子。
王立冬不屑道:
“那些官场的陋习,在我这又不适用,我又不靠考评升官。
换了,万一哪天坏了砸到人就不好了,即使砸不到人,也会砸到花花草草。”
说完就让李大根在前面带路,并让他介绍一下整个县衙的情况。
见到恩公的态度后,赵立功也就没再多嘴。
而且觉得王立冬说的有点道理,连屁股底下的官位都是花钱买的,还在乎什么名声。
接下来众人就跟着李大根把县衙看了一遍。
整座县衙面积非常大,估摸下来起码有三四千平方大小。
分为正堂,二堂和内宅和花园。
小花园里边,竟然还有几座房子。王立冬进去看了下,是两间卧房和一间书房,不知道是哪任县令下令建的。
他仔仔细细屋里屋外都看了一遍后,越看越喜欢,这里的环境可比内宅那好太多了。
于是对着林剑道:
“今后我就住小花园了,这三间房你马上安排人都打扫一遍。”
林剑听后马上心里发苦,没想到少镖头好好的内宅不住,非得住什么花园。
“少镖头,今天可能来不及打扫了,人手不够,只能明天搬过来了。”
王立冬这才想起,林剑这次过来只带了一个打下手。
林震南夫妇的意思就是每天下衙后,就回镖局住。
所以这方面就没给他安排人手。
“你去找牙人,买几个丫鬟小厮,以后你就是后院的管家了。”
“多谢少镖头,我马上去找牙人,保证今晚您就能住进来。”
此时林剑的脸上,哪里还看得到刚才的苦闷。
一张小脸笑的,不知道的以为是捡到了几两银子。
成了管家,就意味着自己成了少镖头的心腹之人。
而且以后就不用做杂活了。
他忙屁颠颠的朝衙门外走去。
昨天一天下来,他早已把附近都逛了个遍,哪里有牙行他是记得清清楚楚。
接着王立冬就和手下的4位师爷、三位捕头一起开了个小会。
古代的官他虽然没做过,但府衙专门发了一本‘新官轨范’给了王立冬,这本手册的内容,其实就是官员新手指南。
让第一次做官的官员明白自己上任后,应该做哪些事情。
王立冬也翻过,觉得挺实用。
当然有一些程序,他也没做,直接跳了过去。
例如,新官上任第一天需要去到城隍庙祭拜,接见当地士人、豪绅.......等程序就直接省了。
王立冬安排几位师爷,按着新任官员需要交接的三十一项查清楚。
诸如房屋有多少?钱粮有多少?马匹有多少?犯人有多少?仓库有多少东西?
安排完工作,王立冬就打算出衙门逛逛。
看到王立冬要走,三位捕头中年龄最大的蔡捕头出声道:
“少镖头,这次一共跟来了12位兄弟,可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缺的怎么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