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村里的生意
家里得了三十个席面的打糕生意,顿时忙的热火朝天。
季老太让季老三去城里买三十斤糯米,十斤红糖外加一袋子黄豆。就这些东西,差不多花出去了一两银子。
这样算下来,家中之前挣的十二两银子,也就只剩下了将近六两银子。
但季家的人没有任何危机感,反倒是越发有干劲儿,知道这打糕做出来了,恐怕要赚些钱。
等季老三买东西回来之后,季老太就让儿子们做,自己在旁边指导。
季大哥在那儿拉着牛碾黄豆面,季二嫂煮红糖水,叶秋云把季苗苗放在床上,也跑出去帮着煮糯米。
一家子忙的不可开交,等食材处理好之后,一阵一阵精细粮食的香味不住地传出来。
不少村里的人家都闻到了,村里有名的熊孩子胖墩闻着香味过来,得知季家人在做糕点之后,立马就回去缠着他奶买给他吃。
胖墩是村里王家唯一的男娃娃,他家媳妇生了一堆丫头片子,就这一根独苗苗,平日里宠的厉害。
大孙子哭闹不休要吃这新来的一家子弄的糕点,王老太好话说尽,也没办法,只得从家里取了钱过来。
过来才走到村尾呢,她自己也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儿。
走到外面,看见一家子忙得热火朝天,王老太也不知道该怎样开口,就带着孙子站在外面。
“奶,说呀,你咋不说?”胖墩看自己奶奶就站在外面也不说话,顿时急了,拉着她的袖子就开始撒泼。
祖孙两个在外面的动静,顿时吸引了季老太的注意,见外面站着一个老太太,季老太顿时眯了眯眼睛。
该不会又来了一个跟马家差不多的人吧。
季老太走上前,正想问什么,就听王老太道:
“老姐姐,你家这糕点怎么卖的?我孙子闻到香的很,回来馋了半天说要吃,我想跟你这儿买两块。”
季老太顿时愣了。
敢情这还不是来找麻烦的,是来买东西的!
送上门的生意!
自己家确实也在做,这么多口人呢,也来得及,卖点出去也没什么,季老太顿时就高兴起来:
“哎哟,大妹子,你这孙子一看就有出息,别的小孩都不知道呢。我这是在做打糕,用上好的糯米和黄豆红糖做的,村长儿媳妇吃的都直夸呢。”
王老太一听她夸自己孙子聪明伶俐,心里头就高兴,又听她说村长儿媳妇都喜欢的不行,顿时便高看两分。
村长儿媳妇多叼嘴呀,平常吃的也是他们这些人家吃不起的,这村长儿媳妇都喜欢,那肯定是好东西。
“那咋卖的啊?”王老太就问了。
“十文钱两个,用粮换也行,粗粮六两,细粮二两就行。”季老太稍微想了想,就定价。
“啊?”王老太傻眼了:“这六两粗粮都一家子一天的伙食了,你这两块打糕。给我孙子吃半天不管用!”
季老太就笑道:“这里头放的都是好料,上好的糯米,红糖,黄豆面。”
“本来就是村长家让我们家做了卖给他娘家那边做席面用的,要不是你孙子识货,这大老远的跑过来问咱,也没想着要在村子里卖呀,都是你孙子吃得好货,将来准有大出息!这价格配着这些好料,真卖的不贵!”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季老太都看出来了,这王老太的孙子就是她的死穴,基本一抓一个准。
果不其然,王老太顿时安静了。
半晌,扣扣搜搜的从布袋里数了十个铜板递给季老太。
接过后,季老太麻溜的让儿子把两块打糕递给了旁边早就跃跃欲试的胖墩。
这胖墩闻着近在咫尺的打糕,觉得更香了,几口就塞进去了一个。
捧着剩下的那一个,也不舍得一下吃完,飞跃着就跑去找他的小伙伴炫耀。
旁边季苗苗都惊呆了。
好家伙,这下是不佩服自己奶奶都不行了。
事实证明,季老太确实是老江湖,从胖墩过来找她买打糕之后,立马就下定决心要多做一些在村子里卖。
毕竟这村子里也算得上是市场,便命令儿子儿媳妇们加紧,还让季梁清又去县城里买了十斤糯米。
这边胖墩也算得上是这牛头村里的孩子王,他带着打糕兴高采烈的来到小伙伴堆里,一群孩子瞬间就被他手里那散发着香味的打糕给吸引了。
“胖墩哥,这是啥呀?怎么闻着这么香?”
“胖墩哥,这个是你家里的人给你做的吗?好羡慕你啊。”
“胖墩哥,能不能给我吃一口?”
“……”
胖墩尽情享受着小伙伴们的恭维,听到有人问能不能给他吃,顿时不乐意了。
“这是我奶在村尾那家人那儿给我买过来的,这叫打糕,你们不知道吧,这上面裹的都是黄豆面,吃着可香的很。”
说着他还一口当着小伙伴的面吃进去,回味无穷的嚼了两下,一群孩子都肉眼可见地吞了吞口水。
“胖墩哥,这个贵吗?”有的孩子就打起了主意。
“不贵,还可以用粮食去换呢。”胖墩愣了愣,道。
小孩子对金钱也没啥概念,他看着他奶一下就拿出来了,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于是一群孩子们顿时就各回各家,缠着大人去季家那儿买打糕吃。
有些大人还不知道新搬了一户人家呢,第一次听说就是家里的娃要去那家买打糕吃。
一方面是实在拗不过孩子,一方面也抱着看一看热闹的想法,就都聚拢在了季家外面。
季老太看着来的人越来越多,嘴都笑的合不拢了,几下就勒令儿子媳妇们把桌椅搬到院里,一个椅子上摆着黄豆粉,一个椅子上摆着一盆红糖,另一个就是白白胖胖的打糕了。
这下别说是孩子们了,大人们都瞪大了眼睛。
这红糖多珍贵的东西,家里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两次呢,给孩子们买麦芽糖也得逢年过节,这打糕居然还把红糖当做料给,怪不得娃们闹着要来吃。
当下一个个就上前问价格。
“你这打糕怎么卖?”
“十文钱两个!”
“这也太贵了。”有人就挑剔起来。
季老太让季老三去城里买三十斤糯米,十斤红糖外加一袋子黄豆。就这些东西,差不多花出去了一两银子。
这样算下来,家中之前挣的十二两银子,也就只剩下了将近六两银子。
但季家的人没有任何危机感,反倒是越发有干劲儿,知道这打糕做出来了,恐怕要赚些钱。
等季老三买东西回来之后,季老太就让儿子们做,自己在旁边指导。
季大哥在那儿拉着牛碾黄豆面,季二嫂煮红糖水,叶秋云把季苗苗放在床上,也跑出去帮着煮糯米。
一家子忙的不可开交,等食材处理好之后,一阵一阵精细粮食的香味不住地传出来。
不少村里的人家都闻到了,村里有名的熊孩子胖墩闻着香味过来,得知季家人在做糕点之后,立马就回去缠着他奶买给他吃。
胖墩是村里王家唯一的男娃娃,他家媳妇生了一堆丫头片子,就这一根独苗苗,平日里宠的厉害。
大孙子哭闹不休要吃这新来的一家子弄的糕点,王老太好话说尽,也没办法,只得从家里取了钱过来。
过来才走到村尾呢,她自己也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儿。
走到外面,看见一家子忙得热火朝天,王老太也不知道该怎样开口,就带着孙子站在外面。
“奶,说呀,你咋不说?”胖墩看自己奶奶就站在外面也不说话,顿时急了,拉着她的袖子就开始撒泼。
祖孙两个在外面的动静,顿时吸引了季老太的注意,见外面站着一个老太太,季老太顿时眯了眯眼睛。
该不会又来了一个跟马家差不多的人吧。
季老太走上前,正想问什么,就听王老太道:
“老姐姐,你家这糕点怎么卖的?我孙子闻到香的很,回来馋了半天说要吃,我想跟你这儿买两块。”
季老太顿时愣了。
敢情这还不是来找麻烦的,是来买东西的!
送上门的生意!
自己家确实也在做,这么多口人呢,也来得及,卖点出去也没什么,季老太顿时就高兴起来:
“哎哟,大妹子,你这孙子一看就有出息,别的小孩都不知道呢。我这是在做打糕,用上好的糯米和黄豆红糖做的,村长儿媳妇吃的都直夸呢。”
王老太一听她夸自己孙子聪明伶俐,心里头就高兴,又听她说村长儿媳妇都喜欢的不行,顿时便高看两分。
村长儿媳妇多叼嘴呀,平常吃的也是他们这些人家吃不起的,这村长儿媳妇都喜欢,那肯定是好东西。
“那咋卖的啊?”王老太就问了。
“十文钱两个,用粮换也行,粗粮六两,细粮二两就行。”季老太稍微想了想,就定价。
“啊?”王老太傻眼了:“这六两粗粮都一家子一天的伙食了,你这两块打糕。给我孙子吃半天不管用!”
季老太就笑道:“这里头放的都是好料,上好的糯米,红糖,黄豆面。”
“本来就是村长家让我们家做了卖给他娘家那边做席面用的,要不是你孙子识货,这大老远的跑过来问咱,也没想着要在村子里卖呀,都是你孙子吃得好货,将来准有大出息!这价格配着这些好料,真卖的不贵!”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季老太都看出来了,这王老太的孙子就是她的死穴,基本一抓一个准。
果不其然,王老太顿时安静了。
半晌,扣扣搜搜的从布袋里数了十个铜板递给季老太。
接过后,季老太麻溜的让儿子把两块打糕递给了旁边早就跃跃欲试的胖墩。
这胖墩闻着近在咫尺的打糕,觉得更香了,几口就塞进去了一个。
捧着剩下的那一个,也不舍得一下吃完,飞跃着就跑去找他的小伙伴炫耀。
旁边季苗苗都惊呆了。
好家伙,这下是不佩服自己奶奶都不行了。
事实证明,季老太确实是老江湖,从胖墩过来找她买打糕之后,立马就下定决心要多做一些在村子里卖。
毕竟这村子里也算得上是市场,便命令儿子儿媳妇们加紧,还让季梁清又去县城里买了十斤糯米。
这边胖墩也算得上是这牛头村里的孩子王,他带着打糕兴高采烈的来到小伙伴堆里,一群孩子瞬间就被他手里那散发着香味的打糕给吸引了。
“胖墩哥,这是啥呀?怎么闻着这么香?”
“胖墩哥,这个是你家里的人给你做的吗?好羡慕你啊。”
“胖墩哥,能不能给我吃一口?”
“……”
胖墩尽情享受着小伙伴们的恭维,听到有人问能不能给他吃,顿时不乐意了。
“这是我奶在村尾那家人那儿给我买过来的,这叫打糕,你们不知道吧,这上面裹的都是黄豆面,吃着可香的很。”
说着他还一口当着小伙伴的面吃进去,回味无穷的嚼了两下,一群孩子都肉眼可见地吞了吞口水。
“胖墩哥,这个贵吗?”有的孩子就打起了主意。
“不贵,还可以用粮食去换呢。”胖墩愣了愣,道。
小孩子对金钱也没啥概念,他看着他奶一下就拿出来了,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于是一群孩子们顿时就各回各家,缠着大人去季家那儿买打糕吃。
有些大人还不知道新搬了一户人家呢,第一次听说就是家里的娃要去那家买打糕吃。
一方面是实在拗不过孩子,一方面也抱着看一看热闹的想法,就都聚拢在了季家外面。
季老太看着来的人越来越多,嘴都笑的合不拢了,几下就勒令儿子媳妇们把桌椅搬到院里,一个椅子上摆着黄豆粉,一个椅子上摆着一盆红糖,另一个就是白白胖胖的打糕了。
这下别说是孩子们了,大人们都瞪大了眼睛。
这红糖多珍贵的东西,家里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两次呢,给孩子们买麦芽糖也得逢年过节,这打糕居然还把红糖当做料给,怪不得娃们闹着要来吃。
当下一个个就上前问价格。
“你这打糕怎么卖?”
“十文钱两个!”
“这也太贵了。”有人就挑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