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年轻气盛
保大十年一月下旬,南唐大军誓师西征。
武昌军节度使刘仁瞻、静江军节度使王彦章奉命率所部水军封锁长江至洞庭湖一带水路,禁绝客商往来,保障西征所需钱粮辎重通行无阻。从池州至岳州横跨东西两线,战船云集、旌旗遮天。
到底是枢密使亲任主帅筹划,此番动员人力物力耗资甚巨,刘彦贞部除了留驻金陵的部分兵马之外,共三万步骑,其中约有一万精骑;周本领雄武军右厢三万,除少数骑兵作斥候之用外,大多为步军;李源所部,领卫圣军左厢两万奉命镇中军;此外,还有从舒、江、鄂、筠、洪、袁六州征发的民夫六万。
南唐布告天下,武平节度使刘言拒不还朝,又与周国暗通,意图作乱,皇帝仁厚,多次下旨劝说无效,故而无奈兴兵讨之,以解百姓水火。此次攻伐朗州,算得上师出有名。
至二月上旬,神武军刘彦贞部、雄武军周本部,卫圣军李源部相继到达前线益阳。
此前南唐已派遣了大将李建期领州兵八千进驻益阳,以及先行押运辎重的两千龙骧军,城内早已是流言四起,许多百姓见战事将起,早已纷纷出城。
西征大军抵达后,主帅陈觉即刻召李建期会面,与两名副将刘彦贞、周本,加上李源及客省使冯延鲁,共议军务。
值得一起的是,冯延鲁作为客省使文官,领监军之责,众人原以为他作为冯延巳的弟弟,估计免不了给陈觉下绊子,而向来作风强硬的他,此次一路行军却沉默寡言,令人十分意外。李源自知与这位冯留守有过节,倒也不必特意去熟络,当前战事要紧,至于私人恩怨,两人心照不宣即可。
益阳守将李建期惶恐不已,自保大九年十月下旬至今已有三月,不仅被刘言等人忽悠得团团转,连朗州的城墙都没摸着。此番朝廷大军到来,他早已做好免职获罪的准备,不料陈觉却是好生宽慰了几句,令其戴罪立功,只是嘴角的那一抹笑容格外生冷。
陈觉端坐在上位,这位声名遍布整个南唐的枢密使,此时更是意气风发,入中枢以来,经他筹划的便有灭闽、灭楚两次大战,再加上此次西征又是破天荒地亲任主帅,看着端坐在两侧的武将不禁心神激荡,战事未开,脑海里却已是朗州城破、得胜还朝的场景了。
只见陈觉微笑着先开口道:“诸位,如今我大军八万已至益阳,刘仁瞻、王彦章两位节使已率水军封锁洞庭,朗州北面去路已然断绝。此时朗州兵已是穷途末路,城破兵败只在旦夕之间。本相之意,此战不可拖延,当求围城速胜之法!待擒杀刘言等贼将后,大军即刻挥师北上,攻伐徐州!诸位以为如何,若有高见,一并说来。”
此言一出,众将面面相觑,几乎都被这番看似激昂的言论瞬间噎住,朗州这硬骨头还没啃下,就想着北上打周国,这陈觉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刘彦贞仍是一副老好人的面孔,淡淡地笑道:“使相,您是大军主帅,我等自然无令不遵。”
周本倒是沉着脸色,起身上前,在图纸上指点道:“使相,欲求速胜,怕是困难重重。朗州兵骁勇,朗州城又是那降王马希萼经营多年,城坚墙高,百姓钱粮众多,足以坚守数日。北面虽有我朝水军堵住退路,但使相别忘了西面之敌,斥候来报,洞溪蛮兵两万早已出了溪州,数日即可到达。若我大军为求速胜强行攻城,若是蛮兵来袭,恐遭内外夹击,后果惨重!末将以为,还是再行商议,稳妥一些为好。”
陈觉闻言眯眼瞥了周本一眼,接着又若无其事一般,挤出勉强的笑容,再问道:“周统军所言,诸位以为如何?”
不知是慑于陈觉的威势,还是思路纷杂,此时并无人回话。紧接着陈觉又转头看向面无表情的李源。
李源连忙回道:“使相,周统军所言不无道理。楚地连年兵祸,唯有朗州一隅固守至今,可见其兵精,其城坚,刘言等人必是善战良谋之辈,我军不可小觑。那洞溪蛮兵又向来诡诈,且善于出没丛林攀岩登壁,颇有战法,保大八年,便是五千蛮兵趁夜沿山道袭入潭州大营,致使楚军大乱,马希范败亡。此次更是发兵两万,来势汹汹。
故而末将以为,欲攻朗州,不可心切,需步步为营。末将以为可分而击之,令一路精兵先行迎战洞溪蛮兵,断其救援,另一路广筑营寨三面合围朗州,寻机攻城即可,朗州城内粮秣再多,迟早也会消耗殆尽,断不能久持!”
陈觉身旁的一名幕僚即刻冷冷地说道:“李虞候毕竟太年轻,又少经战事。我八万大军顷刻间便成围城之势,水路供给畅通,粮秣源源不断,天时地利皆在我手!虞候可曾听过围城打援?蛮兵若敢偷袭,正好一网打尽,我大军一并铲灭便是。况且朗州兵不过四万,又失了民心,坚守孤城焉有胜算?难道李虞候惧敌么?”
李源摇头不语,此前一直沉默的李建期突然开口道:“末将也认为,洞溪蛮不可小觑。末将奉命驻守益阳三月,与洞溪蛮交手数次,原以为他们兵钝甲薄,尚未开化,却不料其战法诡异无常。日间隐匿,深夜袭营,令我大军疲惫不堪......”
“那是你李建期无能!”陈觉忽而拍案怒道:“陛下明旨,命你谋取朗州,谁令你与洞溪蛮作战?简直是顾此失彼!潭州一战,楚王出降,朗州早就人心涣散,若非你迁延时日,踌躇不前,本相焉能率大军来此?”
“使相明鉴!并非末将想与蛮兵作战,实是——”李建期脸色发白,似是一副有苦难言的模样。
陈觉狠狠地瞪了李建期一眼,众人寒蝉若禁,接着意味深长地发话道:“本相也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但诸位所言,处处畏敌,恐非吉兆!那洞溪蛮不过是山野宵小,再善战再诡计多端岂能抵挡住我八万大军?我意,今夜大军三面合围,明火执仗,深壕垒土,明日即刻攻城!洞溪蛮兵若敢来犯,一并剿灭!”
李源按捺不住,起身说道:“使相,末将有一言,还请使相容禀!”
陈觉挥手道:“说。”
李源咽了咽口水,拱手道来:“使相未雨绸缪,末将心服口服!只是强行攻城,若真遭受内外夹击,伤亡定然不小!若为区区一座朗州城便折损过多,恐会耽误使相北上大计......因此,末将还是以为,分而击之当为上策!末将请缨率本部西进,迎战蛮兵,使我大军围城无后顾之忧!”
幕僚果断地大声道:“不可!李虞候为何总言分兵?难不成你要据兵自守么?大军围城在即,卫圣军镇守中军,岂能离去?若是伤及使相安危,李虞候该当何罪?”
陈觉本来已被李源的言论说服了分毫,此次西征在他眼里,朗州只是个小小的钉子,轻易便可拔除。说到底,北上徐州才是最终目的,谋取中原是皇帝李璟的毕生宏愿,也是他陈觉借此封侯拜相的捷径。但若是大军伤亡过多,断然不能成行。
可听见幕僚所说之后,他又清理好了头脑,立即疑心起了李源。
这李源他是愈发猜不透了!原以为此人与自己是一条心,但今日刚刚抵达益阳,第一次议兵便与自己作对,究竟是年轻气盛还是别有用心,竟敢自领中军而去?届时战事一起,中军空虚,本相若有闪失,命都没了!谈什么西征北上,还谈什么建功立业,全是泡影。
想到此处,陈觉顿了顿,冷冷地说道:“李虞候,中军不可空虚!且大军围城在即,正需要人力物力。但你若执意要去,只能领本部一半兵马前去,本相也只能供你七日之粮,如何?”
李源一时间有些愕然,洞溪蛮兵向来精悍又用兵诡诈,如今更是来敌两万,却只给自己一万多兵马再加上七日之粮,这是逼我让步?咬牙徘徊之际,李源忽而想起了胸甲中还藏有一封书信,那封写着“兄长亲启”的书信。
接着眼神里闪过一丝侥幸的目光,转而沉声回道:“末将领命!”
见李源竟然愿意领命,陈觉和一旁的幕僚都愣了片刻,接着陈觉咽了咽口水说道:“李虞候,军中无戏言!你还年轻,莫因一时气盛自误!”
李源挺直了身子,大声道:“使相既给末将七日之粮,那末将便七日之内击退蛮兵。若不胜,甘当军法!”
此时,李建期忽而跟随着开口道:“使相,末将也愿戴罪立功,领本部三千兵马随李虞候前去,以为后援。”
李源偏头看了一眼满脸坚定的李建期,此人虽然用兵平庸屡遭败绩,但今日这份心意,已足够令李源记在心里。
陈觉有些吃惊,随即露出了冷厉的眼神,显然对这两名公然拆台的将领有了不满。但转念一想,大军主力神武雄武两军皆在手中,就算少了李源那一万兵马,还有李建期那微不足道的三千州兵,也定然影响不了大局。
况且李源本身便是陈觉自己提拔的,而李建期已是戴罪之身,两人的命运可谓是牢牢捏在手里。此去得胜自然无妨,但若是兵败,到头来还不是得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反过来求他陈觉?
只见陈觉叹了口气,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扬手道:“既如此,本相便准你二人领军前去,以击来犯蛮兵。且先休整一日,待明日备好军需,即刻出城西进。本相也会散出斥候沿途打探军情。”
李源、李建期二人拱手道:“末将领命!”
接下来,陈觉便挨个点将,安排明日攻城军务。而从头到尾,唯有客省使冯延鲁在一旁不曾发话,目光始终聚焦在陈觉及李源身上,片刻后露出了不为人知的笑意。
武昌军节度使刘仁瞻、静江军节度使王彦章奉命率所部水军封锁长江至洞庭湖一带水路,禁绝客商往来,保障西征所需钱粮辎重通行无阻。从池州至岳州横跨东西两线,战船云集、旌旗遮天。
到底是枢密使亲任主帅筹划,此番动员人力物力耗资甚巨,刘彦贞部除了留驻金陵的部分兵马之外,共三万步骑,其中约有一万精骑;周本领雄武军右厢三万,除少数骑兵作斥候之用外,大多为步军;李源所部,领卫圣军左厢两万奉命镇中军;此外,还有从舒、江、鄂、筠、洪、袁六州征发的民夫六万。
南唐布告天下,武平节度使刘言拒不还朝,又与周国暗通,意图作乱,皇帝仁厚,多次下旨劝说无效,故而无奈兴兵讨之,以解百姓水火。此次攻伐朗州,算得上师出有名。
至二月上旬,神武军刘彦贞部、雄武军周本部,卫圣军李源部相继到达前线益阳。
此前南唐已派遣了大将李建期领州兵八千进驻益阳,以及先行押运辎重的两千龙骧军,城内早已是流言四起,许多百姓见战事将起,早已纷纷出城。
西征大军抵达后,主帅陈觉即刻召李建期会面,与两名副将刘彦贞、周本,加上李源及客省使冯延鲁,共议军务。
值得一起的是,冯延鲁作为客省使文官,领监军之责,众人原以为他作为冯延巳的弟弟,估计免不了给陈觉下绊子,而向来作风强硬的他,此次一路行军却沉默寡言,令人十分意外。李源自知与这位冯留守有过节,倒也不必特意去熟络,当前战事要紧,至于私人恩怨,两人心照不宣即可。
益阳守将李建期惶恐不已,自保大九年十月下旬至今已有三月,不仅被刘言等人忽悠得团团转,连朗州的城墙都没摸着。此番朝廷大军到来,他早已做好免职获罪的准备,不料陈觉却是好生宽慰了几句,令其戴罪立功,只是嘴角的那一抹笑容格外生冷。
陈觉端坐在上位,这位声名遍布整个南唐的枢密使,此时更是意气风发,入中枢以来,经他筹划的便有灭闽、灭楚两次大战,再加上此次西征又是破天荒地亲任主帅,看着端坐在两侧的武将不禁心神激荡,战事未开,脑海里却已是朗州城破、得胜还朝的场景了。
只见陈觉微笑着先开口道:“诸位,如今我大军八万已至益阳,刘仁瞻、王彦章两位节使已率水军封锁洞庭,朗州北面去路已然断绝。此时朗州兵已是穷途末路,城破兵败只在旦夕之间。本相之意,此战不可拖延,当求围城速胜之法!待擒杀刘言等贼将后,大军即刻挥师北上,攻伐徐州!诸位以为如何,若有高见,一并说来。”
此言一出,众将面面相觑,几乎都被这番看似激昂的言论瞬间噎住,朗州这硬骨头还没啃下,就想着北上打周国,这陈觉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刘彦贞仍是一副老好人的面孔,淡淡地笑道:“使相,您是大军主帅,我等自然无令不遵。”
周本倒是沉着脸色,起身上前,在图纸上指点道:“使相,欲求速胜,怕是困难重重。朗州兵骁勇,朗州城又是那降王马希萼经营多年,城坚墙高,百姓钱粮众多,足以坚守数日。北面虽有我朝水军堵住退路,但使相别忘了西面之敌,斥候来报,洞溪蛮兵两万早已出了溪州,数日即可到达。若我大军为求速胜强行攻城,若是蛮兵来袭,恐遭内外夹击,后果惨重!末将以为,还是再行商议,稳妥一些为好。”
陈觉闻言眯眼瞥了周本一眼,接着又若无其事一般,挤出勉强的笑容,再问道:“周统军所言,诸位以为如何?”
不知是慑于陈觉的威势,还是思路纷杂,此时并无人回话。紧接着陈觉又转头看向面无表情的李源。
李源连忙回道:“使相,周统军所言不无道理。楚地连年兵祸,唯有朗州一隅固守至今,可见其兵精,其城坚,刘言等人必是善战良谋之辈,我军不可小觑。那洞溪蛮兵又向来诡诈,且善于出没丛林攀岩登壁,颇有战法,保大八年,便是五千蛮兵趁夜沿山道袭入潭州大营,致使楚军大乱,马希范败亡。此次更是发兵两万,来势汹汹。
故而末将以为,欲攻朗州,不可心切,需步步为营。末将以为可分而击之,令一路精兵先行迎战洞溪蛮兵,断其救援,另一路广筑营寨三面合围朗州,寻机攻城即可,朗州城内粮秣再多,迟早也会消耗殆尽,断不能久持!”
陈觉身旁的一名幕僚即刻冷冷地说道:“李虞候毕竟太年轻,又少经战事。我八万大军顷刻间便成围城之势,水路供给畅通,粮秣源源不断,天时地利皆在我手!虞候可曾听过围城打援?蛮兵若敢偷袭,正好一网打尽,我大军一并铲灭便是。况且朗州兵不过四万,又失了民心,坚守孤城焉有胜算?难道李虞候惧敌么?”
李源摇头不语,此前一直沉默的李建期突然开口道:“末将也认为,洞溪蛮不可小觑。末将奉命驻守益阳三月,与洞溪蛮交手数次,原以为他们兵钝甲薄,尚未开化,却不料其战法诡异无常。日间隐匿,深夜袭营,令我大军疲惫不堪......”
“那是你李建期无能!”陈觉忽而拍案怒道:“陛下明旨,命你谋取朗州,谁令你与洞溪蛮作战?简直是顾此失彼!潭州一战,楚王出降,朗州早就人心涣散,若非你迁延时日,踌躇不前,本相焉能率大军来此?”
“使相明鉴!并非末将想与蛮兵作战,实是——”李建期脸色发白,似是一副有苦难言的模样。
陈觉狠狠地瞪了李建期一眼,众人寒蝉若禁,接着意味深长地发话道:“本相也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但诸位所言,处处畏敌,恐非吉兆!那洞溪蛮不过是山野宵小,再善战再诡计多端岂能抵挡住我八万大军?我意,今夜大军三面合围,明火执仗,深壕垒土,明日即刻攻城!洞溪蛮兵若敢来犯,一并剿灭!”
李源按捺不住,起身说道:“使相,末将有一言,还请使相容禀!”
陈觉挥手道:“说。”
李源咽了咽口水,拱手道来:“使相未雨绸缪,末将心服口服!只是强行攻城,若真遭受内外夹击,伤亡定然不小!若为区区一座朗州城便折损过多,恐会耽误使相北上大计......因此,末将还是以为,分而击之当为上策!末将请缨率本部西进,迎战蛮兵,使我大军围城无后顾之忧!”
幕僚果断地大声道:“不可!李虞候为何总言分兵?难不成你要据兵自守么?大军围城在即,卫圣军镇守中军,岂能离去?若是伤及使相安危,李虞候该当何罪?”
陈觉本来已被李源的言论说服了分毫,此次西征在他眼里,朗州只是个小小的钉子,轻易便可拔除。说到底,北上徐州才是最终目的,谋取中原是皇帝李璟的毕生宏愿,也是他陈觉借此封侯拜相的捷径。但若是大军伤亡过多,断然不能成行。
可听见幕僚所说之后,他又清理好了头脑,立即疑心起了李源。
这李源他是愈发猜不透了!原以为此人与自己是一条心,但今日刚刚抵达益阳,第一次议兵便与自己作对,究竟是年轻气盛还是别有用心,竟敢自领中军而去?届时战事一起,中军空虚,本相若有闪失,命都没了!谈什么西征北上,还谈什么建功立业,全是泡影。
想到此处,陈觉顿了顿,冷冷地说道:“李虞候,中军不可空虚!且大军围城在即,正需要人力物力。但你若执意要去,只能领本部一半兵马前去,本相也只能供你七日之粮,如何?”
李源一时间有些愕然,洞溪蛮兵向来精悍又用兵诡诈,如今更是来敌两万,却只给自己一万多兵马再加上七日之粮,这是逼我让步?咬牙徘徊之际,李源忽而想起了胸甲中还藏有一封书信,那封写着“兄长亲启”的书信。
接着眼神里闪过一丝侥幸的目光,转而沉声回道:“末将领命!”
见李源竟然愿意领命,陈觉和一旁的幕僚都愣了片刻,接着陈觉咽了咽口水说道:“李虞候,军中无戏言!你还年轻,莫因一时气盛自误!”
李源挺直了身子,大声道:“使相既给末将七日之粮,那末将便七日之内击退蛮兵。若不胜,甘当军法!”
此时,李建期忽而跟随着开口道:“使相,末将也愿戴罪立功,领本部三千兵马随李虞候前去,以为后援。”
李源偏头看了一眼满脸坚定的李建期,此人虽然用兵平庸屡遭败绩,但今日这份心意,已足够令李源记在心里。
陈觉有些吃惊,随即露出了冷厉的眼神,显然对这两名公然拆台的将领有了不满。但转念一想,大军主力神武雄武两军皆在手中,就算少了李源那一万兵马,还有李建期那微不足道的三千州兵,也定然影响不了大局。
况且李源本身便是陈觉自己提拔的,而李建期已是戴罪之身,两人的命运可谓是牢牢捏在手里。此去得胜自然无妨,但若是兵败,到头来还不是得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反过来求他陈觉?
只见陈觉叹了口气,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扬手道:“既如此,本相便准你二人领军前去,以击来犯蛮兵。且先休整一日,待明日备好军需,即刻出城西进。本相也会散出斥候沿途打探军情。”
李源、李建期二人拱手道:“末将领命!”
接下来,陈觉便挨个点将,安排明日攻城军务。而从头到尾,唯有客省使冯延鲁在一旁不曾发话,目光始终聚焦在陈觉及李源身上,片刻后露出了不为人知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