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合适的人选
“嘭嘭……”
“哎呦,哎呦……”
胳膊粗细的廷杖一下下的打在屁股上,高小川发出尖利的惨叫。
看到这一幕,刘二能暗道坏了坏了,俺告那刘大能都是头脑一热,根本没想过成功,没想到现在又牵连到了高公公啊。
这下好了,把兵仗局的大太监给得罪了,以后没好日子过了。
随着最后一棍落下,高小川便像死狗一般趴在地上,哼哼唧唧个不停。
“高小川,火药的事,你也多费心。”
天启淡淡的道,因为刚才他已经将火药的最佳配比,以及颗粒火药、定装弹的制作流程都告诉给了火药局找来的二十个工匠,甚至还将几套水力机械的样品也给了他们。
而火药局则是兵仗局的附属衙门,自然也归高小川管辖。
听了天启的口谕,高小川不敢无动于衷,忍着屁股钻心的疼痛,努力的爬起来应道:“是,万岁。”
天启似乎想起什么,又立即补充道:“还有,你若是心中不忿,敢对这些工匠报复,朕必拿你是问。”
高小川连忙道:“回万岁,奴婢不敢,奴婢万万不敢哪。”
“那就好。”热得满头大汗的天启拿出手帕擦了擦。
机灵的王体乾连忙让人拿来一件厚实的斗篷,将天启的全身都包裹住,因为刚才在里面出了很多汗,而外面又很冷,不做好防护,很容易着凉。
天启也不敢在这个时代轻易生病,搞不好,一个风寒就将自己给带走了。
小心的准备好之后,王体乾才高呼一声:“摆驾回宫。”
等天启一行离开后,高小川大声哀嚎道:“快传太医,传太医啊,咱家的屁股啊。”
他真是欲哭无泪,前两天突然从少监一跃成为掌印太监,还以为是祖宗保佑,时来运转,没想到今天就屁股开花,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这以后啊,咱家的日子难过了。
确实如此,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因为兵仗局就在皇城内,而且距离紫禁城不远,所以天启不时的就会突访一下。
没办法,他实在是不放心下面的一些人,生怕他们又生出什么幺蛾子,把自己心心念念的燧发枪给搞黄了。
可这就苦了高小川,他屁股的伤势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生怕万岁突然来访,所以他根本不敢去静心休养,真是遭了大罪了。
其实天启可以直接下道口谕让他去静养,但为了让他长个记性,故意没有。
这时,天启才稍稍放心拨款二十万两给兵仗局。
这若是放在以前,有没有一成能真正用到实处上都很难说。
可现在,即便有不少人眼馋,也不敢轻易打这二十万两的注意了,这可是在万岁的眼皮子底下啊,风险太大了。
不过让天启有些意外的是,户部没有哭穷,很是痛快的将款项快速拨了下来,看来魏忠贤没想在这件事上使什么绊子,因为户部尚书郭允厚也是依附于阉党,不可能不征询魏忠贤的意见。
……
咸安宫,客巴巴有些意外的问道:“忠贤,二十万两说给就给了,怎么不给咱们的万岁找点麻烦呢?”
“就算要给,也不能让他拿得这么轻松,得让他知道是你出的主意才让他拿到的,这样他才能记得你的好。”
魏忠贤明白客巴巴的意思,就是先让户部闹些幺蛾子出来,给万岁制造些麻烦,让他焦头烂额。
这样的话,万岁可能就会对政事越来越不喜欢了。
这时,自己再出个主意,然后暗地里让户部答应,让万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从而像以前一样,放心的将所有事情都交给自己来办。
这种招式他魏忠贤自然不会想不到,之前也用过多次,甚至专门在天启认真做木工活的时候递奏章,让天启烦不胜烦,一步步将批红的权利拿到了手上。
可现在,阴魂不散的朱元璋突然冒出来,又让万岁重新关心起了批红的事情。
虽然只是走走过场,但终究是让魏忠贤和客巴巴有些不太放心,最好让万岁少掺和为妙。
魏忠贤摸了摸没有胡须的下巴,认真的道:“夫人之见,咱家不是没有想过。”
“不过,相比于二十万两银子,咱家更想看看万岁改良那些火器的目的为何。难道他就想靠这所谓的燧发枪挡住建虏的兵锋?若那建虏这般好对付,我大明就不会失去辽东了。”
“另外,这是他自己一时兴起,还是朱元璋给他出的主意?”
听到这些话,客巴巴的神情一沉,这才想到自己两人的最大对手不是万岁,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朱元璋啊。
只要没有朱元璋在背后相助,操控皇帝就简单多了。
是夜,乾清宫西暖阁,灯已熄灭,所有人都以为天启和皇后已然睡下。
其实不然,夫妇二人平躺在龙床上,低声讨论着。
“我大明拥兵百万,可堪大用者,十不存一,也大多在关外。”
“若建虏绕道蒙古来犯,九边之军必不能挡,我大明京畿之地危矣。”
“若要驱除鞑虏,必练精兵。若练兵,首练京营。”
听了这话,张嫣微惊:“陛下,九边已糜烂至此吗?”
天启忧心忡忡的道:“只怕比想象中更加严重。”
这倒不是他对边关有多么了解,而是来自前世的记忆,因为他曾经看过几本明末的历史小说,这些时日通过对剧情的回忆,想起了不少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建虏先后有五次还是几次入寇,每次都是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所谓的九边形同虚设。
前来勤王的军队也几乎不是建虏一合之敌,关宁铁骑也没什么像样的战绩。
天启不确定建虏第一次入寇是剩一年还是两年,可不管多久,如果不在这个时间内做出一定的改变,历史悲剧将会继续重演。
所以他才急切的发明出燧发枪,并亲自关注量产的情况。
可是再好的武器,如果没有合适的人用,也和烧火棍没什么区别。
而眼下大明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恐怕只有关宁军、石柱兵,还有少数广西狼兵。
可是,关宁军已经成势,如果把燧发枪交给他们使用,恐怕更是尾大不掉,不受朝廷控制。
而石柱兵以及狼兵,都是地方土司军队,就算天启信任他们,愿意把先进的火枪给他们使用,其他官军也不会心服,兵部、内阁那一关也过不了。
排除这些因素,天启第一时间想到了京营,也明正言顺。
可是,京营的糜烂也不比边军好到哪里去,如果不加以整顿,给他们再好的兵器也难堪大用。
所以天启说那么多,最终的目的就是和张嫣讨论京营的事情。
“妾身虽不懂兵事,但妾身也觉得陛下所言甚是。”张嫣很是赞同天启的想法。
“梓童,朕心中其实早有一合适人选,只是此人是东林党,就怕……”
张嫣微微一惊,她知道陛下担心的是什么。
“哎呦,哎呦……”
胳膊粗细的廷杖一下下的打在屁股上,高小川发出尖利的惨叫。
看到这一幕,刘二能暗道坏了坏了,俺告那刘大能都是头脑一热,根本没想过成功,没想到现在又牵连到了高公公啊。
这下好了,把兵仗局的大太监给得罪了,以后没好日子过了。
随着最后一棍落下,高小川便像死狗一般趴在地上,哼哼唧唧个不停。
“高小川,火药的事,你也多费心。”
天启淡淡的道,因为刚才他已经将火药的最佳配比,以及颗粒火药、定装弹的制作流程都告诉给了火药局找来的二十个工匠,甚至还将几套水力机械的样品也给了他们。
而火药局则是兵仗局的附属衙门,自然也归高小川管辖。
听了天启的口谕,高小川不敢无动于衷,忍着屁股钻心的疼痛,努力的爬起来应道:“是,万岁。”
天启似乎想起什么,又立即补充道:“还有,你若是心中不忿,敢对这些工匠报复,朕必拿你是问。”
高小川连忙道:“回万岁,奴婢不敢,奴婢万万不敢哪。”
“那就好。”热得满头大汗的天启拿出手帕擦了擦。
机灵的王体乾连忙让人拿来一件厚实的斗篷,将天启的全身都包裹住,因为刚才在里面出了很多汗,而外面又很冷,不做好防护,很容易着凉。
天启也不敢在这个时代轻易生病,搞不好,一个风寒就将自己给带走了。
小心的准备好之后,王体乾才高呼一声:“摆驾回宫。”
等天启一行离开后,高小川大声哀嚎道:“快传太医,传太医啊,咱家的屁股啊。”
他真是欲哭无泪,前两天突然从少监一跃成为掌印太监,还以为是祖宗保佑,时来运转,没想到今天就屁股开花,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这以后啊,咱家的日子难过了。
确实如此,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因为兵仗局就在皇城内,而且距离紫禁城不远,所以天启不时的就会突访一下。
没办法,他实在是不放心下面的一些人,生怕他们又生出什么幺蛾子,把自己心心念念的燧发枪给搞黄了。
可这就苦了高小川,他屁股的伤势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生怕万岁突然来访,所以他根本不敢去静心休养,真是遭了大罪了。
其实天启可以直接下道口谕让他去静养,但为了让他长个记性,故意没有。
这时,天启才稍稍放心拨款二十万两给兵仗局。
这若是放在以前,有没有一成能真正用到实处上都很难说。
可现在,即便有不少人眼馋,也不敢轻易打这二十万两的注意了,这可是在万岁的眼皮子底下啊,风险太大了。
不过让天启有些意外的是,户部没有哭穷,很是痛快的将款项快速拨了下来,看来魏忠贤没想在这件事上使什么绊子,因为户部尚书郭允厚也是依附于阉党,不可能不征询魏忠贤的意见。
……
咸安宫,客巴巴有些意外的问道:“忠贤,二十万两说给就给了,怎么不给咱们的万岁找点麻烦呢?”
“就算要给,也不能让他拿得这么轻松,得让他知道是你出的主意才让他拿到的,这样他才能记得你的好。”
魏忠贤明白客巴巴的意思,就是先让户部闹些幺蛾子出来,给万岁制造些麻烦,让他焦头烂额。
这样的话,万岁可能就会对政事越来越不喜欢了。
这时,自己再出个主意,然后暗地里让户部答应,让万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从而像以前一样,放心的将所有事情都交给自己来办。
这种招式他魏忠贤自然不会想不到,之前也用过多次,甚至专门在天启认真做木工活的时候递奏章,让天启烦不胜烦,一步步将批红的权利拿到了手上。
可现在,阴魂不散的朱元璋突然冒出来,又让万岁重新关心起了批红的事情。
虽然只是走走过场,但终究是让魏忠贤和客巴巴有些不太放心,最好让万岁少掺和为妙。
魏忠贤摸了摸没有胡须的下巴,认真的道:“夫人之见,咱家不是没有想过。”
“不过,相比于二十万两银子,咱家更想看看万岁改良那些火器的目的为何。难道他就想靠这所谓的燧发枪挡住建虏的兵锋?若那建虏这般好对付,我大明就不会失去辽东了。”
“另外,这是他自己一时兴起,还是朱元璋给他出的主意?”
听到这些话,客巴巴的神情一沉,这才想到自己两人的最大对手不是万岁,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朱元璋啊。
只要没有朱元璋在背后相助,操控皇帝就简单多了。
是夜,乾清宫西暖阁,灯已熄灭,所有人都以为天启和皇后已然睡下。
其实不然,夫妇二人平躺在龙床上,低声讨论着。
“我大明拥兵百万,可堪大用者,十不存一,也大多在关外。”
“若建虏绕道蒙古来犯,九边之军必不能挡,我大明京畿之地危矣。”
“若要驱除鞑虏,必练精兵。若练兵,首练京营。”
听了这话,张嫣微惊:“陛下,九边已糜烂至此吗?”
天启忧心忡忡的道:“只怕比想象中更加严重。”
这倒不是他对边关有多么了解,而是来自前世的记忆,因为他曾经看过几本明末的历史小说,这些时日通过对剧情的回忆,想起了不少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建虏先后有五次还是几次入寇,每次都是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所谓的九边形同虚设。
前来勤王的军队也几乎不是建虏一合之敌,关宁铁骑也没什么像样的战绩。
天启不确定建虏第一次入寇是剩一年还是两年,可不管多久,如果不在这个时间内做出一定的改变,历史悲剧将会继续重演。
所以他才急切的发明出燧发枪,并亲自关注量产的情况。
可是再好的武器,如果没有合适的人用,也和烧火棍没什么区别。
而眼下大明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恐怕只有关宁军、石柱兵,还有少数广西狼兵。
可是,关宁军已经成势,如果把燧发枪交给他们使用,恐怕更是尾大不掉,不受朝廷控制。
而石柱兵以及狼兵,都是地方土司军队,就算天启信任他们,愿意把先进的火枪给他们使用,其他官军也不会心服,兵部、内阁那一关也过不了。
排除这些因素,天启第一时间想到了京营,也明正言顺。
可是,京营的糜烂也不比边军好到哪里去,如果不加以整顿,给他们再好的兵器也难堪大用。
所以天启说那么多,最终的目的就是和张嫣讨论京营的事情。
“妾身虽不懂兵事,但妾身也觉得陛下所言甚是。”张嫣很是赞同天启的想法。
“梓童,朕心中其实早有一合适人选,只是此人是东林党,就怕……”
张嫣微微一惊,她知道陛下担心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