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江淮局面
扬州。
扬州位于江淮要地,是全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战略位置更是险要,乃是清军攻打南京的必经之地。
一旦有失,清军便可直抵南京。
所以历史上,是江北四镇中兵将最为雄厚的高杰部驻守在扬州,但问题是,高杰早在四个月前就死了。
历史上睢州之变,高杰奉命组织北伐,想要收复山东,却被叛将许定国出卖诱杀于酒席,向清虏献头请功。
高杰死后,其部下群龙无首,这本来是当时弘光朝廷招抚其众,收回兵权的大好时机。
但是咱们的史阁部,却错过了这一大好时机。
高杰的妻子邢夫人机智有谋,高杰经常对人说:“邢有将略,吾得以自助,非贪其色也。”
意思就是夸他老婆有大将之风,才智还在容貌之上。
邢夫人也常私下劝高杰归心南明,抗击清虏,高杰这个人虽然桀骜不驯,对邢夫人却是言听计从,于是开始礼敬史可法。
后来高杰死于睢州,其部下闻风而来,欲要血洗睢州报仇,史可法前来调和,但已经无法阻止。
邢氏为避免百姓遭受无妄之灾,让高杰之子高元爵当众拜史可法为师,以威慑众将。
要是史可法能当机立断收了这个送上门来的少帅徒弟,高杰的部众也许就会归顺南京。
但这时候,高义的史阁部犯糊涂了。
史可法虽然一直安抚高杰,但其实本质上是看不起这些带兵的武夫,一听说高元爵要拜自己为师,更是百般的推脱。
高杰一死,本来其部众四散离心,已经很难受当时的弘光朝廷约束,再加上史可法这样一做,使得高元爵和邢夫人当众丧失威望。
最后就连高元爵也难以驾驭原本其父的部下将领,这些人知道史阁部其实是看不起他们,于是恼羞成怒,在睢州屠戮一通,四散而走。
最后大抵都是降了清,使得在江北清军的绿营兵力骤然增加四至五倍之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江淮的局面一直难以打开。
府衙。
一匹快马自南京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督师年逾,毫无建树。
今朝廷定策联寇逐虏,欲复山东,更百般阻挠,于国策不容,但念忠心耿耿,碌于国事。着革职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巡抚江淮,仍督诸镇兵。钦此。”
史可法匍匐在地,久久未起。
他怎么也没想到,新皇帝居然与内阁意见统一的这么快,按说这种圣旨,内阁不是不应该发的吗?
就算内阁同意了,六部也没意见?
“史阁部!”
“阁部,朝廷这是在自毁长城啊,我等要谏言陛下,恢复阁部的官职!”
一时间,群情激愤。
史可法在扬州还是很得人心的,为避免在这种时候人心动荡,所以朱慈烺还让他继续守在扬州。
但实际上,史可法是挺想回南京的。
当初他之所以自请督师江淮,就是因为在朝中党争失败,被排挤出来的。
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是肯定要回去的。
史可法默默起身,缓声说道:“臣史可法,遵旨!”
这是经过内阁票拟的正式大明圣旨,史可法以忠义立身,中旨要是有名义还可以驳回,圣旨他是不得不遵的。
这也是朱慈烺为了防止史可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特意找内阁去统一的意见。
“新的督师是谁?”史可法将圣旨拿在手上,转头问道。
缇骑似乎也不愿招惹这位名气响亮的史阁部,笑着说道:“回阁部的话,是召了四川的堵胤锡督师江淮。”
堵胤锡……
“那兵部尚书又是何人?”史可法说道:“我倒是想看看,是谁有这么大的能力。”
缇骑听出他语气颇有些冷嘲热讽,心下嘀咕,莫非人称史阁部的前督师,就这点气量?
不过面上他依旧谄媚的笑着回道:“朝廷会推起复了前兵部左侍郎朱大典,来做兵部尚书。”
朱大典……
这两个人,史可法虽然不屑,但是没话可说。
首先朱大典是他的好友,虽然心里妒忌,但面上还是得恭喜一番,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嘛!
其次这两个人都是身上有军功的文臣,一个做督师一个做兵部尚书,都是威望足够。
堵胤锡在四川督兵,与四川道王祥、四川总兵曾英在今年不断击溃大西,收复了许多失地。
朱大典更别说了,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早在崇祯年间就在山东督兵平定了登莱之乱。
说起来,孔有德还是他的手下败将。
听着周围官僚讨论朝廷对待他的不公,史可法冷笑:“别再史阁部这么叫了,现在我只是一介巡抚。”
“称作抚台吧!”
“啊这…”数名属官都是对视几眼,这位史阁部的内心想法到底如何,众人可都看得明白。
话是这么说,那是人家谦虚,自己该怎么叫还得怎么叫。
......
由于甲申事变以后,各地局势变化甚快,加上弘光立国一年,毫无建树,以至于现在各地总兵遍地,连总督、督师也不再新鲜。
在山东一地,就有大顺、大明两个正选总兵,还有三个巡抚。
其中大顺的总兵是赵应元,现在有两个叫赵应元的,其中一个是在北京降清的,第二个就是李自成任命的这个山东总兵。
大明委派的仍是崇祯年间的山东总兵刘泽清,不过这货现在已经身为江北四镇之一,因定策功封东平伯。
虽然刘泽清仍为山东总兵,但他的部下却并不在山东,这小子怕死,在听闻清军入关后,便直接跑到江淮来了。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刘泽清才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单发圣旨让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
但刘泽清不敢与大顺军为敌,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
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在南京诸臣商议立君的问题上,他起初迎合东林党人钱谦益、吕大器等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
后来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和马士英已经决策拥立福王朱由崧,刘泽清立即摇身一变,加入了拥福的行列,成为定策四镇之一。
听到史可法被撤的消息,刘泽清是有些担心的。
因为史可法督师江淮多年,他是个什么秉性,四镇将领多已经摸透,明白史可法不可能控制得住局面。
高杰在时,由于他部下兵多将广,四镇还听从史可法的督师檄令。
高杰一死,史可法拒绝其子高元爵的拜师,更是在四镇兵将面前暴露出了看不起武人的内心。
从此以后,四镇兵将对史可法多是明面尊奉,实不从调,忠义如黄得功也多次手撕督师檄令。
对此,史可法也束手无策。
历史上多铎处理好山东以后,于五月南下扬州,史可法就曾多次檄令江淮诸镇兵云集杭州。
但真实情况是,没有人来。
史可法在睢州对高元爵的举动,已经失了人心,就算这次朱慈烺不撤了他,这个督师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所以在淮安的刘泽清听说史可法被撤了,第一个感觉是忧心。
这个新上任的堵胤锡,据说是有点本领的,能在四川让四川明军对他俯首帖耳,说明这个人不简单。
刘泽清土皇帝日子没过够,自然担心地位受损。
扬州位于江淮要地,是全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战略位置更是险要,乃是清军攻打南京的必经之地。
一旦有失,清军便可直抵南京。
所以历史上,是江北四镇中兵将最为雄厚的高杰部驻守在扬州,但问题是,高杰早在四个月前就死了。
历史上睢州之变,高杰奉命组织北伐,想要收复山东,却被叛将许定国出卖诱杀于酒席,向清虏献头请功。
高杰死后,其部下群龙无首,这本来是当时弘光朝廷招抚其众,收回兵权的大好时机。
但是咱们的史阁部,却错过了这一大好时机。
高杰的妻子邢夫人机智有谋,高杰经常对人说:“邢有将略,吾得以自助,非贪其色也。”
意思就是夸他老婆有大将之风,才智还在容貌之上。
邢夫人也常私下劝高杰归心南明,抗击清虏,高杰这个人虽然桀骜不驯,对邢夫人却是言听计从,于是开始礼敬史可法。
后来高杰死于睢州,其部下闻风而来,欲要血洗睢州报仇,史可法前来调和,但已经无法阻止。
邢氏为避免百姓遭受无妄之灾,让高杰之子高元爵当众拜史可法为师,以威慑众将。
要是史可法能当机立断收了这个送上门来的少帅徒弟,高杰的部众也许就会归顺南京。
但这时候,高义的史阁部犯糊涂了。
史可法虽然一直安抚高杰,但其实本质上是看不起这些带兵的武夫,一听说高元爵要拜自己为师,更是百般的推脱。
高杰一死,本来其部众四散离心,已经很难受当时的弘光朝廷约束,再加上史可法这样一做,使得高元爵和邢夫人当众丧失威望。
最后就连高元爵也难以驾驭原本其父的部下将领,这些人知道史阁部其实是看不起他们,于是恼羞成怒,在睢州屠戮一通,四散而走。
最后大抵都是降了清,使得在江北清军的绿营兵力骤然增加四至五倍之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江淮的局面一直难以打开。
府衙。
一匹快马自南京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督师年逾,毫无建树。
今朝廷定策联寇逐虏,欲复山东,更百般阻挠,于国策不容,但念忠心耿耿,碌于国事。着革职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巡抚江淮,仍督诸镇兵。钦此。”
史可法匍匐在地,久久未起。
他怎么也没想到,新皇帝居然与内阁意见统一的这么快,按说这种圣旨,内阁不是不应该发的吗?
就算内阁同意了,六部也没意见?
“史阁部!”
“阁部,朝廷这是在自毁长城啊,我等要谏言陛下,恢复阁部的官职!”
一时间,群情激愤。
史可法在扬州还是很得人心的,为避免在这种时候人心动荡,所以朱慈烺还让他继续守在扬州。
但实际上,史可法是挺想回南京的。
当初他之所以自请督师江淮,就是因为在朝中党争失败,被排挤出来的。
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是肯定要回去的。
史可法默默起身,缓声说道:“臣史可法,遵旨!”
这是经过内阁票拟的正式大明圣旨,史可法以忠义立身,中旨要是有名义还可以驳回,圣旨他是不得不遵的。
这也是朱慈烺为了防止史可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特意找内阁去统一的意见。
“新的督师是谁?”史可法将圣旨拿在手上,转头问道。
缇骑似乎也不愿招惹这位名气响亮的史阁部,笑着说道:“回阁部的话,是召了四川的堵胤锡督师江淮。”
堵胤锡……
“那兵部尚书又是何人?”史可法说道:“我倒是想看看,是谁有这么大的能力。”
缇骑听出他语气颇有些冷嘲热讽,心下嘀咕,莫非人称史阁部的前督师,就这点气量?
不过面上他依旧谄媚的笑着回道:“朝廷会推起复了前兵部左侍郎朱大典,来做兵部尚书。”
朱大典……
这两个人,史可法虽然不屑,但是没话可说。
首先朱大典是他的好友,虽然心里妒忌,但面上还是得恭喜一番,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嘛!
其次这两个人都是身上有军功的文臣,一个做督师一个做兵部尚书,都是威望足够。
堵胤锡在四川督兵,与四川道王祥、四川总兵曾英在今年不断击溃大西,收复了许多失地。
朱大典更别说了,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早在崇祯年间就在山东督兵平定了登莱之乱。
说起来,孔有德还是他的手下败将。
听着周围官僚讨论朝廷对待他的不公,史可法冷笑:“别再史阁部这么叫了,现在我只是一介巡抚。”
“称作抚台吧!”
“啊这…”数名属官都是对视几眼,这位史阁部的内心想法到底如何,众人可都看得明白。
话是这么说,那是人家谦虚,自己该怎么叫还得怎么叫。
......
由于甲申事变以后,各地局势变化甚快,加上弘光立国一年,毫无建树,以至于现在各地总兵遍地,连总督、督师也不再新鲜。
在山东一地,就有大顺、大明两个正选总兵,还有三个巡抚。
其中大顺的总兵是赵应元,现在有两个叫赵应元的,其中一个是在北京降清的,第二个就是李自成任命的这个山东总兵。
大明委派的仍是崇祯年间的山东总兵刘泽清,不过这货现在已经身为江北四镇之一,因定策功封东平伯。
虽然刘泽清仍为山东总兵,但他的部下却并不在山东,这小子怕死,在听闻清军入关后,便直接跑到江淮来了。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刘泽清才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单发圣旨让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
但刘泽清不敢与大顺军为敌,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
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在南京诸臣商议立君的问题上,他起初迎合东林党人钱谦益、吕大器等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
后来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和马士英已经决策拥立福王朱由崧,刘泽清立即摇身一变,加入了拥福的行列,成为定策四镇之一。
听到史可法被撤的消息,刘泽清是有些担心的。
因为史可法督师江淮多年,他是个什么秉性,四镇将领多已经摸透,明白史可法不可能控制得住局面。
高杰在时,由于他部下兵多将广,四镇还听从史可法的督师檄令。
高杰一死,史可法拒绝其子高元爵的拜师,更是在四镇兵将面前暴露出了看不起武人的内心。
从此以后,四镇兵将对史可法多是明面尊奉,实不从调,忠义如黄得功也多次手撕督师檄令。
对此,史可法也束手无策。
历史上多铎处理好山东以后,于五月南下扬州,史可法就曾多次檄令江淮诸镇兵云集杭州。
但真实情况是,没有人来。
史可法在睢州对高元爵的举动,已经失了人心,就算这次朱慈烺不撤了他,这个督师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所以在淮安的刘泽清听说史可法被撤了,第一个感觉是忧心。
这个新上任的堵胤锡,据说是有点本领的,能在四川让四川明军对他俯首帖耳,说明这个人不简单。
刘泽清土皇帝日子没过够,自然担心地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