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旧例
就在众人都愤慨异常,打算给皇帝一些教训的时候。
门口侍卫来报:“王爷,宫中刚刚传来消息!”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侍卫,也想知道宫中现在如何。
“说!”和亲王开口。
侍卫行礼回道:“王爷,宫中传来消息说公主殿下向陛下提议科举,贴出皇榜广纳贤才,通过选举后,让他们为官。”
“什么!”工部尚书第一个惊声道。
“此举是何意?殿下这是想要将我等踢出朝堂?”通政司通政使开口。
“陛下这分明是在威胁我等!要是我们真的罢朝,恐怕陛下会另外封官,我等以后……”
“这简直欺人太甚!”
一屋子的官员议论纷纷。
工部尚书在震惊过后,瞬间冷静下来。
这件事非同小可,这是要改朝中选官的制度。
以前朝中官员大多都是互相举荐,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举荐的都是自己人,在朝中足以让皇帝也忌惮。
可要是一些外人进来朝堂,和他们这些人唱反调的话,这朝廷还会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吗?
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工部尚书沉重的开口:“各位同僚,我们恐怕不能罢朝!”
众人都将目光齐齐看向他。
就听工部尚书继续道:“无论我们现在如何恼怒,若是罢朝可就是给陛下手中送把柄,正好让陛下可以找人取代我等位置!”
众人沉默,和亲王挥手让侍卫下去。
和亲王开口道:“陛下的身体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科举的办法是谁提出来的,我们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如若让轩熙公主继续在朝中胡作非为,恐有不妥!”
现在他得到皇位的最大对手就是轩熙公主,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子,可现在已经开始插手朝政了。
历史上掌权的女子也不是没有。
他出手除掉轩熙公主终究不妥,毕竟她可是皇帝的亲妹妹,可这件事情由世家来办就不一样了。
一来,可以利用这件事将世家全部拉拢过来,这是他登上皇位的筹码。二来可以除掉轩熙公主,一举三得。
“大家以为如何?”
众大臣没怎么思考,就齐齐点头。
他们解决掉了问题,轩熙公主又会创造问题。
这样一来,还不如直接解决掉制造问题的人。
“想要让轩熙公主不能插手朝中事物,就要拔除轩熙公主在朝中的人!”和亲王再次开口。
此言一出,众位大臣瞬间明白了和亲王的意思。
他们如果这样公然反对公主,那就是将公主放在了对立面,就是在站队了。
一方是和亲王,一方手握兵权的诸侯,一方是深宫女子。
要选谁很简单。
没有思考多久,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通政使率先开口:“王爷说的有理,公主身为后宫女子,干涉朝政实为不妥,还有那些投靠公主的奸臣,实在是留不得。”
他眼神坚定,面容刚毅,一看俨然一身正气。
好似轩熙公主真的为了争权夺利,十恶不赦似的。
其他人纷纷赞同,大厅中一派和睦。
“薛长宁此人必须除掉,还有那个德全,听宫中传来消息,这次就是德全通知公主,公主这才会得知消息来宫门口。”
众人围绕着讨伐公主,打压薛长宁一干人等计划,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足足两个时辰。
下人在这期间不断添茶,知道喝了十几壶茶后,众人这才商议出结果,离开皇家别院。
宫门口公主痛骂一众官员都消息,如一阵风吹遍了京城的每个角落。
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奇闻,让人怎么会不好奇。
薛长宁同样得到了消息,在肖苏苏出宫门的时候就得到了消息。
“这次的事情估计小不了!那群世家是个什么德行公子还不了解!唉!”德忠叹了一口气。
这大周,皇帝不务正业,世家出身的官员更是一直都在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从来不会管百姓死活。
“这个时候你出来不会引起注意吗?”薛长宁听见德忠的感叹不以为意,因为他早就对这种事见惯不怪了。
也早就看透了世家的嘴脸。
当初将军府出事,这些世家一个个都脱不了关系。
世家为了一己之私害民,将军府没少因为这样的事情弹劾世家,因此引起众人敌视,设计陷害将军府也就不足为奇。
当年将军府出事时,他刚刚出生,所以一直对其中细节不了解,只是听留下来的旧人说过。
可想也知道,陷害一个开国大将家族,不是寥寥几人可以做到的。
德忠笑道:“现在小桂子不在,陛下身边缺人,我那个徒弟在陛下那里盯着,不碍事!”
“不过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也算是好事!”薛长宁目光幽深:“这大周有多少好官因为没有银子贿赂,而仕途终结,又多少读书人因为无人引荐而郁郁寡欢一生。”
德忠应和道:“确实如此,广纳贤才,这等于是给所有人一个上升的途径,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两人站在屋檐下,天空中不断飘落着雪花,地上已经积个厚厚一层雪。
薛长宁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瞬间化为雪水。
“只要这个消息传出去,那么谁敢阻止就是犯了众怒,即使是世家又如何?能抵挡住天下人吗?”
德忠见时辰已经差不多,离开薛府。
薛长宁回到屋中的炉火旁坐下,炉火上烧着一壶茶会咕咕叫。
他手捧一本史书,却是没有心思看下去。
从开国之初,即使是太祖皇帝打下天下,都没有敢动世家,只能以安抚为主。
现在肖苏苏竟然提出了这等主意,也不知是她太聪明了,还是胆子太大。
这可是一个不小心,就会亡国的主意。
她也果真是胆大妄为!
……
次日一早。
德全见上朝的时间快到了,小心上前叫道:“陛下!陛下!”
皇帝翻了个身子,继续睡下。
德全只好又叫道:“陛下!该上朝了!”
以往让皇帝起床都要叫很久,尤其是现在天气越发寒冷,皇帝往常这个时候都会将每两天一早朝,改为每三天、或四天一早朝。
可在说到上朝的时候,皇帝却是猛然睁开眼睛。
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问道:“今天有没有官员过来?”
德全无奈道:“陛下,现在大人们还没到过来的时间,还是先洗漱!”
皇帝闻言,又躺了下去:“今天或许不用上朝了!”
“等到那些朝中官员过来,朕再起床!”
德全见皇帝又睡了回去,哎呦一声:“陛下,您怎么又睡下了?”
皇帝上朝的龙袍穿起来得半个时辰,要是皇帝上朝迟到,被官员弹劾的是他这个大太监。
德全只好又开始劝说:“陛下,要是让大人们等在大殿恐怕就不好了,那些大人恐怕又得对陛下不满!”
皇帝重新躺在床上,却是没有睡着。
躺了一会,被德全烦的受不了,还是坐了起来。
德全见此,松了一口气。
冲外面招招手,一众宫人过来,分工明确。有的给皇帝拧帕子擦脸,有的给皇帝梳理头发,井井有条。
皇帝坐在床边发呆。
忽然开口问道:“你说要是天下都反对朕,朕这个皇帝还能当多久?”
这话吓了德全一跳,又是惨嚎一声:“陛下万岁,定能坐稳江山,这不吉利的话可不能说呀!”
萧睿不屑的瞥了德全一眼,道:“闭嘴,吵死了!”
德全瞬间闭嘴,露出一张笑脸。
等一切都穿着妥当,德全小心陪在皇帝身后。
生怕等会那些大人真的不来上朝,陛下发火。
萧睿呆了一会,倒是想明白了。
这个江山早已千疮百孔,皇帝被世家压制的发不出自己的声音,要死,那就大家一起死!
科举,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为别的,只为这些可恨的世家倒霉。
寒风呼啸,昨夜下了一晚的雪,直到今天早上才停下。
皇宫的路上的雪被扫干净,地上还是留下了霜。
踩着湿滑的霜面,皇帝走到大殿。
就见殿中官员慢慢当当,竟是如昨日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不由奇怪!
身后的德全见此,却是松了一口气:“陛下小心些!”
扶着皇帝进入殿中,直上龙座。
官员们齐声跪拜。
萧睿见此如往常一般,精气神全无的坐在龙椅上。
按照常例汇报完工作后,德全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工部尚书第一个出班奏道:“臣要轩熙公主!”
弹劾轩熙公主!萧睿立刻就恍然大悟。
原来都在这里等着,这些人之所以今天过来上朝,就是为了报昨日的仇。
“轩熙公主有何处不妥?”
工部尚书绝口不提昨日之事,反而道:“陛下,后宫女子不得干政,这是太祖定下来的规矩,不可破!”
“太祖规定朝中官员不得狎妓,如此说这条政令也不得废除,尚书竟是如此看中旧例,不如将这条加上,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条政令后来渐渐废除,还是因为世族越来越肆无忌惮,不将法度放在眼里,又有人提出这条政令不妥当,这才废除。
说白了还是为了一己之私。
门口侍卫来报:“王爷,宫中刚刚传来消息!”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侍卫,也想知道宫中现在如何。
“说!”和亲王开口。
侍卫行礼回道:“王爷,宫中传来消息说公主殿下向陛下提议科举,贴出皇榜广纳贤才,通过选举后,让他们为官。”
“什么!”工部尚书第一个惊声道。
“此举是何意?殿下这是想要将我等踢出朝堂?”通政司通政使开口。
“陛下这分明是在威胁我等!要是我们真的罢朝,恐怕陛下会另外封官,我等以后……”
“这简直欺人太甚!”
一屋子的官员议论纷纷。
工部尚书在震惊过后,瞬间冷静下来。
这件事非同小可,这是要改朝中选官的制度。
以前朝中官员大多都是互相举荐,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举荐的都是自己人,在朝中足以让皇帝也忌惮。
可要是一些外人进来朝堂,和他们这些人唱反调的话,这朝廷还会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吗?
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工部尚书沉重的开口:“各位同僚,我们恐怕不能罢朝!”
众人都将目光齐齐看向他。
就听工部尚书继续道:“无论我们现在如何恼怒,若是罢朝可就是给陛下手中送把柄,正好让陛下可以找人取代我等位置!”
众人沉默,和亲王挥手让侍卫下去。
和亲王开口道:“陛下的身体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科举的办法是谁提出来的,我们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如若让轩熙公主继续在朝中胡作非为,恐有不妥!”
现在他得到皇位的最大对手就是轩熙公主,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子,可现在已经开始插手朝政了。
历史上掌权的女子也不是没有。
他出手除掉轩熙公主终究不妥,毕竟她可是皇帝的亲妹妹,可这件事情由世家来办就不一样了。
一来,可以利用这件事将世家全部拉拢过来,这是他登上皇位的筹码。二来可以除掉轩熙公主,一举三得。
“大家以为如何?”
众大臣没怎么思考,就齐齐点头。
他们解决掉了问题,轩熙公主又会创造问题。
这样一来,还不如直接解决掉制造问题的人。
“想要让轩熙公主不能插手朝中事物,就要拔除轩熙公主在朝中的人!”和亲王再次开口。
此言一出,众位大臣瞬间明白了和亲王的意思。
他们如果这样公然反对公主,那就是将公主放在了对立面,就是在站队了。
一方是和亲王,一方手握兵权的诸侯,一方是深宫女子。
要选谁很简单。
没有思考多久,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通政使率先开口:“王爷说的有理,公主身为后宫女子,干涉朝政实为不妥,还有那些投靠公主的奸臣,实在是留不得。”
他眼神坚定,面容刚毅,一看俨然一身正气。
好似轩熙公主真的为了争权夺利,十恶不赦似的。
其他人纷纷赞同,大厅中一派和睦。
“薛长宁此人必须除掉,还有那个德全,听宫中传来消息,这次就是德全通知公主,公主这才会得知消息来宫门口。”
众人围绕着讨伐公主,打压薛长宁一干人等计划,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足足两个时辰。
下人在这期间不断添茶,知道喝了十几壶茶后,众人这才商议出结果,离开皇家别院。
宫门口公主痛骂一众官员都消息,如一阵风吹遍了京城的每个角落。
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奇闻,让人怎么会不好奇。
薛长宁同样得到了消息,在肖苏苏出宫门的时候就得到了消息。
“这次的事情估计小不了!那群世家是个什么德行公子还不了解!唉!”德忠叹了一口气。
这大周,皇帝不务正业,世家出身的官员更是一直都在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从来不会管百姓死活。
“这个时候你出来不会引起注意吗?”薛长宁听见德忠的感叹不以为意,因为他早就对这种事见惯不怪了。
也早就看透了世家的嘴脸。
当初将军府出事,这些世家一个个都脱不了关系。
世家为了一己之私害民,将军府没少因为这样的事情弹劾世家,因此引起众人敌视,设计陷害将军府也就不足为奇。
当年将军府出事时,他刚刚出生,所以一直对其中细节不了解,只是听留下来的旧人说过。
可想也知道,陷害一个开国大将家族,不是寥寥几人可以做到的。
德忠笑道:“现在小桂子不在,陛下身边缺人,我那个徒弟在陛下那里盯着,不碍事!”
“不过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也算是好事!”薛长宁目光幽深:“这大周有多少好官因为没有银子贿赂,而仕途终结,又多少读书人因为无人引荐而郁郁寡欢一生。”
德忠应和道:“确实如此,广纳贤才,这等于是给所有人一个上升的途径,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两人站在屋檐下,天空中不断飘落着雪花,地上已经积个厚厚一层雪。
薛长宁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瞬间化为雪水。
“只要这个消息传出去,那么谁敢阻止就是犯了众怒,即使是世家又如何?能抵挡住天下人吗?”
德忠见时辰已经差不多,离开薛府。
薛长宁回到屋中的炉火旁坐下,炉火上烧着一壶茶会咕咕叫。
他手捧一本史书,却是没有心思看下去。
从开国之初,即使是太祖皇帝打下天下,都没有敢动世家,只能以安抚为主。
现在肖苏苏竟然提出了这等主意,也不知是她太聪明了,还是胆子太大。
这可是一个不小心,就会亡国的主意。
她也果真是胆大妄为!
……
次日一早。
德全见上朝的时间快到了,小心上前叫道:“陛下!陛下!”
皇帝翻了个身子,继续睡下。
德全只好又叫道:“陛下!该上朝了!”
以往让皇帝起床都要叫很久,尤其是现在天气越发寒冷,皇帝往常这个时候都会将每两天一早朝,改为每三天、或四天一早朝。
可在说到上朝的时候,皇帝却是猛然睁开眼睛。
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问道:“今天有没有官员过来?”
德全无奈道:“陛下,现在大人们还没到过来的时间,还是先洗漱!”
皇帝闻言,又躺了下去:“今天或许不用上朝了!”
“等到那些朝中官员过来,朕再起床!”
德全见皇帝又睡了回去,哎呦一声:“陛下,您怎么又睡下了?”
皇帝上朝的龙袍穿起来得半个时辰,要是皇帝上朝迟到,被官员弹劾的是他这个大太监。
德全只好又开始劝说:“陛下,要是让大人们等在大殿恐怕就不好了,那些大人恐怕又得对陛下不满!”
皇帝重新躺在床上,却是没有睡着。
躺了一会,被德全烦的受不了,还是坐了起来。
德全见此,松了一口气。
冲外面招招手,一众宫人过来,分工明确。有的给皇帝拧帕子擦脸,有的给皇帝梳理头发,井井有条。
皇帝坐在床边发呆。
忽然开口问道:“你说要是天下都反对朕,朕这个皇帝还能当多久?”
这话吓了德全一跳,又是惨嚎一声:“陛下万岁,定能坐稳江山,这不吉利的话可不能说呀!”
萧睿不屑的瞥了德全一眼,道:“闭嘴,吵死了!”
德全瞬间闭嘴,露出一张笑脸。
等一切都穿着妥当,德全小心陪在皇帝身后。
生怕等会那些大人真的不来上朝,陛下发火。
萧睿呆了一会,倒是想明白了。
这个江山早已千疮百孔,皇帝被世家压制的发不出自己的声音,要死,那就大家一起死!
科举,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为别的,只为这些可恨的世家倒霉。
寒风呼啸,昨夜下了一晚的雪,直到今天早上才停下。
皇宫的路上的雪被扫干净,地上还是留下了霜。
踩着湿滑的霜面,皇帝走到大殿。
就见殿中官员慢慢当当,竟是如昨日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不由奇怪!
身后的德全见此,却是松了一口气:“陛下小心些!”
扶着皇帝进入殿中,直上龙座。
官员们齐声跪拜。
萧睿见此如往常一般,精气神全无的坐在龙椅上。
按照常例汇报完工作后,德全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工部尚书第一个出班奏道:“臣要轩熙公主!”
弹劾轩熙公主!萧睿立刻就恍然大悟。
原来都在这里等着,这些人之所以今天过来上朝,就是为了报昨日的仇。
“轩熙公主有何处不妥?”
工部尚书绝口不提昨日之事,反而道:“陛下,后宫女子不得干政,这是太祖定下来的规矩,不可破!”
“太祖规定朝中官员不得狎妓,如此说这条政令也不得废除,尚书竟是如此看中旧例,不如将这条加上,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条政令后来渐渐废除,还是因为世族越来越肆无忌惮,不将法度放在眼里,又有人提出这条政令不妥当,这才废除。
说白了还是为了一己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