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章 风鼻岭
综合考量,李晔这次没有派邓筠为先锋官,而是选派了行事谨慎、颇类其父的孙德昭,及从赤颜军中选出来的一精锐。
事实证明,李晔选对了人。
入汧阳前是一湾宽约七八十丈的新月形巨型湖泊,名汧阳湖,孙德昭没有轻易下水入湖,而是先于两岸小心侦察,最后在一个叫风鼻岭的地方探得一支陇州伏兵,人数不详,应当在千人左右。
孙德昭明白此事大小,按兵不动,第一时间传回消息。
李晔得信后又召集众将商议。
众将一致认定,风鼻岭位于汧阳湖颈部,贼兵于此地设下兵马,当是趁朝廷船只即将进入汧阳湖的宽广湖面之际,妄图出兵拦腰截击。
也就是说,贼兵是预备在水面上打主意。
反其道而行之,那么,朝廷就当从陆地上予以歼灭。
由于对风鼻岭四周地形所知有限,只知道这是一处临汧阳湖的高地,崖下有一个静水湾,可停泊大量船只,而山地里道路崎岖、地形复杂,李晔与众将商议后,没敢定下三面围攻的恢弘计划,而只准备从正面一路强攻。水面上再派一支船队,大张旗鼓,虚张声势,以援助陆路进攻。
又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定于入夜后发动进攻。
大致方略既定,众将纷纷主动请命。
这已成了朝廷各军内部的常态。
凡有战事,众将皆请命,争先恐后。
究其原因,是军内诸将如今都信心十足。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生起。一是源于对天子决策的信任,数次战事已验证了这一点;二是接连的胜仗,连战连捷,由不得他们不抱满信心。
既然他们有信心打胜仗,自然得争相请命了,不说为自己争功名,也得考虑下麾下将官们的心理……
李晔很乐意看到军中目前的这种状况,但他也不能大意,到了点将时,尤其得考虑周全。
最后,李晔还是将主攻任务交付了先锋孙德昭。
余下再安排邓筠和马一夫二人,从所部人马中各挑人来,游走在孙德昭的两翼,以便时时支援。
遣兵调将毕,各部抓紧时间准备,磨砺兵刃,就食干粮,坐地休息。
夜幕落下,时辰到。
被挑中的军卒随着各自将校默默踏上征程,未能被挑中的军卒也已休整完毕,各自集结,随时待命。
李晔爬上了营地中地势最高处,朝北眺望。
便是天色大亮时,他也不可能透过山峦和层林的起伏交错,而望见十里开外的风鼻岭。
甚至,李晔现在也不能从群山环抱中辨认出风鼻岭的具体所在,他只是从沙图上有个大概影响。是他的北边,再靠西一点。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聚精会神地观望。
很多东西,并不需要亲眼看见。他如今身为天子,更深刻地领会到了这个道理。一个人,单所能看见或听见的事物终究有限,而当你又不得不去了解那些事物、以便做出判断的时候,就得需要用你的知识、或心灵、或其他感官去感知……
所以李晔完全不需要亲眼看见风鼻岭是什么模样,里面正有哪些状况。
他只需要知道,那是风鼻岭,是他的大军即将攻克的地方。
包括正朝着风鼻岭行进的朝廷兵马,他们严格执行了李晔给出的不显明火、不露声响的军令,所以李晔同样也看不见他们。
左车儿大概是最忙碌那个人,他得不停地上下,将前方游骑传回来的前线军报及时送入天子耳中……
一个时辰未过。
比李晔预设的时间还早了些,风鼻岭所在忽然火光冲天。
升腾的火焰
直接燃亮了整个汧阳湖畔。
李晔正看得专注,适应了黑夜的眼睛突然遭此大片火光袭来,刺得他下意识闭了下眼。
与此同时,军营内也传来阵阵欢呼声。毕竟前方忽然燃起冲天大火,说明敌我双方已正面接战,他们不自觉地便发出了声音,为前方袍泽助威。
这些欢呼声太大,以致李晔不得不派人去下令,各军将卒只严整待命,不得喧哗。
因为风鼻岭处光火燃起后,随即便隐隐有杀喊声传来,李晔得细心聆听,以便更好地了解前方战况。
李晔接着又听见了汧阳湖内的锣鼓喧哗声。
这是朝廷于水路派出的船队,因实际战船和水路人马较少,故而李晔令他们不得张灯,暴露船只数目,只大声喧哗,以期能达到虚张声势的效果。
站在贼兵的角度上去考虑,夜间突然遇袭,必是人心惶乱,水面上又有声势颇大的敌方战船,那么,他们便不敢走水路逃跑。
当然,若贼兵将领胆识过人,识破了这个过于明显的虚张声势,依旧从水路逃回汧阳。李晔便也只能承认计谋失算。
毕竟朝廷压根没有水兵,所建造的那些船只,也只做输运之用,并非船头装有撞木、外身敷有铁皮的战船……
此时,前方战事已开,从前方传回来的战报便尤其重要。
单左车儿一人便不够用了,李晔又派了十名禁卫,同左车儿一道在营辕外各处等候,若有前方战报传来,第一时间来报与自己。
李晔得到的第一封战事汇报来自马一夫。
据马一夫所报,孙德昭部已攻上了风鼻岭,他与邓筠部未登山,一左一右在山下观望。
风鼻岭的沙图早一并抬了上来。
杨守成陪侍在侧,李晔立即便拉着他一起在沙图上标注出战局进展,然后思考其中得失。
可单凭这点信息,以及他们对风鼻岭地形的粗略了解,根本推演不出战局的下一步动向,更不宜轻易做出任何决断。
杨守成瞧天子面色凝重,请示道:「圣上,要不臣再领一路人马,前去支援?」
李晔摇头拒绝。
战况不明,不宜妄动。
他随即立起身来,继续注视火光腾天处,用心辨认那里传来的所有声响、所有信息……
前方战报开始如雪花般接连传来。
其实这些战报都是滞后的。李晔已经望见了风鼻岭处火势渐微,此时竟有刚刚传来的战报说,贼兵纵火阻拦、火势太大……
所以这些战报的作用,更多是让后方主将宽心,或陷入绝望。
事实证明,李晔选对了人。
入汧阳前是一湾宽约七八十丈的新月形巨型湖泊,名汧阳湖,孙德昭没有轻易下水入湖,而是先于两岸小心侦察,最后在一个叫风鼻岭的地方探得一支陇州伏兵,人数不详,应当在千人左右。
孙德昭明白此事大小,按兵不动,第一时间传回消息。
李晔得信后又召集众将商议。
众将一致认定,风鼻岭位于汧阳湖颈部,贼兵于此地设下兵马,当是趁朝廷船只即将进入汧阳湖的宽广湖面之际,妄图出兵拦腰截击。
也就是说,贼兵是预备在水面上打主意。
反其道而行之,那么,朝廷就当从陆地上予以歼灭。
由于对风鼻岭四周地形所知有限,只知道这是一处临汧阳湖的高地,崖下有一个静水湾,可停泊大量船只,而山地里道路崎岖、地形复杂,李晔与众将商议后,没敢定下三面围攻的恢弘计划,而只准备从正面一路强攻。水面上再派一支船队,大张旗鼓,虚张声势,以援助陆路进攻。
又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定于入夜后发动进攻。
大致方略既定,众将纷纷主动请命。
这已成了朝廷各军内部的常态。
凡有战事,众将皆请命,争先恐后。
究其原因,是军内诸将如今都信心十足。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生起。一是源于对天子决策的信任,数次战事已验证了这一点;二是接连的胜仗,连战连捷,由不得他们不抱满信心。
既然他们有信心打胜仗,自然得争相请命了,不说为自己争功名,也得考虑下麾下将官们的心理……
李晔很乐意看到军中目前的这种状况,但他也不能大意,到了点将时,尤其得考虑周全。
最后,李晔还是将主攻任务交付了先锋孙德昭。
余下再安排邓筠和马一夫二人,从所部人马中各挑人来,游走在孙德昭的两翼,以便时时支援。
遣兵调将毕,各部抓紧时间准备,磨砺兵刃,就食干粮,坐地休息。
夜幕落下,时辰到。
被挑中的军卒随着各自将校默默踏上征程,未能被挑中的军卒也已休整完毕,各自集结,随时待命。
李晔爬上了营地中地势最高处,朝北眺望。
便是天色大亮时,他也不可能透过山峦和层林的起伏交错,而望见十里开外的风鼻岭。
甚至,李晔现在也不能从群山环抱中辨认出风鼻岭的具体所在,他只是从沙图上有个大概影响。是他的北边,再靠西一点。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聚精会神地观望。
很多东西,并不需要亲眼看见。他如今身为天子,更深刻地领会到了这个道理。一个人,单所能看见或听见的事物终究有限,而当你又不得不去了解那些事物、以便做出判断的时候,就得需要用你的知识、或心灵、或其他感官去感知……
所以李晔完全不需要亲眼看见风鼻岭是什么模样,里面正有哪些状况。
他只需要知道,那是风鼻岭,是他的大军即将攻克的地方。
包括正朝着风鼻岭行进的朝廷兵马,他们严格执行了李晔给出的不显明火、不露声响的军令,所以李晔同样也看不见他们。
左车儿大概是最忙碌那个人,他得不停地上下,将前方游骑传回来的前线军报及时送入天子耳中……
一个时辰未过。
比李晔预设的时间还早了些,风鼻岭所在忽然火光冲天。
升腾的火焰
直接燃亮了整个汧阳湖畔。
李晔正看得专注,适应了黑夜的眼睛突然遭此大片火光袭来,刺得他下意识闭了下眼。
与此同时,军营内也传来阵阵欢呼声。毕竟前方忽然燃起冲天大火,说明敌我双方已正面接战,他们不自觉地便发出了声音,为前方袍泽助威。
这些欢呼声太大,以致李晔不得不派人去下令,各军将卒只严整待命,不得喧哗。
因为风鼻岭处光火燃起后,随即便隐隐有杀喊声传来,李晔得细心聆听,以便更好地了解前方战况。
李晔接着又听见了汧阳湖内的锣鼓喧哗声。
这是朝廷于水路派出的船队,因实际战船和水路人马较少,故而李晔令他们不得张灯,暴露船只数目,只大声喧哗,以期能达到虚张声势的效果。
站在贼兵的角度上去考虑,夜间突然遇袭,必是人心惶乱,水面上又有声势颇大的敌方战船,那么,他们便不敢走水路逃跑。
当然,若贼兵将领胆识过人,识破了这个过于明显的虚张声势,依旧从水路逃回汧阳。李晔便也只能承认计谋失算。
毕竟朝廷压根没有水兵,所建造的那些船只,也只做输运之用,并非船头装有撞木、外身敷有铁皮的战船……
此时,前方战事已开,从前方传回来的战报便尤其重要。
单左车儿一人便不够用了,李晔又派了十名禁卫,同左车儿一道在营辕外各处等候,若有前方战报传来,第一时间来报与自己。
李晔得到的第一封战事汇报来自马一夫。
据马一夫所报,孙德昭部已攻上了风鼻岭,他与邓筠部未登山,一左一右在山下观望。
风鼻岭的沙图早一并抬了上来。
杨守成陪侍在侧,李晔立即便拉着他一起在沙图上标注出战局进展,然后思考其中得失。
可单凭这点信息,以及他们对风鼻岭地形的粗略了解,根本推演不出战局的下一步动向,更不宜轻易做出任何决断。
杨守成瞧天子面色凝重,请示道:「圣上,要不臣再领一路人马,前去支援?」
李晔摇头拒绝。
战况不明,不宜妄动。
他随即立起身来,继续注视火光腾天处,用心辨认那里传来的所有声响、所有信息……
前方战报开始如雪花般接连传来。
其实这些战报都是滞后的。李晔已经望见了风鼻岭处火势渐微,此时竟有刚刚传来的战报说,贼兵纵火阻拦、火势太大……
所以这些战报的作用,更多是让后方主将宽心,或陷入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