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捧杀
见张不周撇嘴哂笑,似乎对弘文馆有些不以为然,封一猋忍不住道:「青楚一带,当年是出了名的南蛮子,论及底蕴,他们如何能与我中原相比?二皇子此举,看起来是意气之争,其实是在维护中原正统的地位,是大义之行。」
没看出来,有些莽撞的封一猋,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并且对弘文馆如此维护。只是说得再好听,依然掩盖不住一个事实:「到底谁是正统,不是由你们来说的,而是要看后世如何评价。二皇子之所以设立弘文馆,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你说中原王朝才是正统,我就问一个问题,弘文馆那么多高手,可有一人写的诗篇盖过了李煜的名头?我说的不是他们内部的自我评选,而是百姓口口相传的评价。」
封一猋垂头丧气:「没想到你和他说的一样。」
「他是谁?」
「就是凌珑啊,他素来目中无人,对弘文馆嗤之以鼻,说二殿下是沽名钓誉之辈。整个弘文馆加起来,也没有李煜的十分之一。根本就是浪费朝廷的钱财。」封一猋愤愤不平。
张不周听了后沉思片刻,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封一猋和凌珑的关系,看样子并没有很亲密。有凌放在,凌珑又怎么会认可二皇子赵行的做法,那将置赵隶于何地。别说弘文馆不怎么样,它越是表现得好,恐怕就越会惹来攻讦。
「秋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怎么国子监还不开监?」张不周看了看紧锁的大门,有些疑惑。
「说是监里的司业,监丞,博士等人,都被礼部调了去。封王大典将至,礼部本就事多,这会儿更是忙不过来,只好从监里借。郭祭酒倒是推辞了两次,可是架不住手底下的人都想去,索性也就不拦着了。」
张不周了然。qs
国子监的职位,说起来很清贵,品秩也不低,但到底没什么实权。若是能借着给礼部帮忙的机会,入了哪位贵人的眼,说不定就能离开国子监,换个好地方。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郭嘉一样,潜心于治学,不想别的。
说起郭嘉,和张家还有一段故事。当年赵光登基,居心叵测地给张韬封了镇国公。如此的皇恩浩荡,非但没有成全君臣相得的佳话,反倒是给张韬招来了很多骂名。在半朝文官都对张韬口诛笔伐之时,是地位超然的郭嘉站了出来,上了一封「启功书」,将当朝之中,于国有大功的臣子功绩一一撰述,算是正名,将这股风气压了下去。这位皇子之师,本有希望以太傅身份荣登中书令之位的重臣,最终只落得国子监祭酒这么一个安慰奖,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只是到了国子监以后,郭嘉依然没有消停,编写了两本书,《忠臣传》和与之截然相反的《二臣传》。
前者顾名思义,细数了历朝历代的板荡诚臣。后者也是望名便知内容,却有些让人万万想不到的东西。
郭嘉将包括自己在内,先后在大成和凌国两朝任官的大臣们骂了个狗血淋头,尤其是对自己的贬低之语,任谁看了都不会想到是他自己所写。
此书一出,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尽管朝廷迅速出面,停止印刷,将流到市面上的成品都收了回来,但还是没能阻止有人手抄留存。事情传开以后,郭嘉在朝中本就不怎么好的人缘,更是一落千丈。要不是有皇子之师的身份在,恐怕早就有人进言贬他的官了。
「不过说起来也快了,前些日子听人说,过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封王大典那一天以后,就要重新开课了。」封一猋看起来还挺喜欢上课的。
「嗯。也就是还有半月,待开学之后,也就只有二十天左右就要科举了。那监中的监生们,现在都在家中温习吗?」张不周并不清楚这个世界的科举和前世知道的是否完全一样。
「都什么时候了,还看书,就算再
多看一本,又能有什么用呢?要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举子,这会儿正忙着四处投拜帖,参加诗文大会,刷一刷名声,至于没什么信心的,也不想去受那三天的罪,这样的人才会窝在家里温习。」封一猋总结得很明确。
张不周忍不住想起路上遇到的高圭,他算是有信心的了吧,那这会儿是不是也该找几个重臣府上试试看,混个脸熟呢?
封一猋的话还没说完:「说起来,今岁秋闱,凌珑早就放言提前预定状元之位了,到时候龙颜得见,赐他一个好位置,你可就要难受了。」
张不周笑了笑:「他想得美,这状元之位又不是他兜里的石头,探囊取物就能拿出来。等着吧,我很期待有好戏看。」
封一猋居然也笑了:「我不管你是谁家的公子,但这件事你想得太简单了。他之所以提前放出这种话来,不光是因为他够聪明,而是在刻意地通知所有人,让那些阅卷的大臣也好,有望争夺状元之位的举子也好,都识趣些主动放弃。」
这大概就是捧杀了。只不过捧的是自己,杀的是别人。并且是光明正大的阳谋,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张不周有些不爽,凌珑之所以如此嚣张,无非是仗着凌放的权势。倘若他真的夺了状元之位,这一门父子,估计很快都会成为皇帝身边信任之人。
此时压在张不周心头最大的问题是,赵光对这个情况到底了解不了解?身为缚神卫的首领,肩负着保护皇子的责任,凌放和赵隶走得近一些,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只是这份亲密程度,似乎有些过了头。过从甚密四个字,有时候就是皇帝杀人的很好理由。
如果赵光明知而默许,那凌放的权势,真的是到了滔天的地步,这位没有任何品级的内臣,无疑就是赵光绝对信任的人了。自己是否还要像张韬说的,去刻意招惹他?
在张不周逛街的时候,他很在意的凌放,就在赵光的面前。
没看出来,有些莽撞的封一猋,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并且对弘文馆如此维护。只是说得再好听,依然掩盖不住一个事实:「到底谁是正统,不是由你们来说的,而是要看后世如何评价。二皇子之所以设立弘文馆,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你说中原王朝才是正统,我就问一个问题,弘文馆那么多高手,可有一人写的诗篇盖过了李煜的名头?我说的不是他们内部的自我评选,而是百姓口口相传的评价。」
封一猋垂头丧气:「没想到你和他说的一样。」
「他是谁?」
「就是凌珑啊,他素来目中无人,对弘文馆嗤之以鼻,说二殿下是沽名钓誉之辈。整个弘文馆加起来,也没有李煜的十分之一。根本就是浪费朝廷的钱财。」封一猋愤愤不平。
张不周听了后沉思片刻,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封一猋和凌珑的关系,看样子并没有很亲密。有凌放在,凌珑又怎么会认可二皇子赵行的做法,那将置赵隶于何地。别说弘文馆不怎么样,它越是表现得好,恐怕就越会惹来攻讦。
「秋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怎么国子监还不开监?」张不周看了看紧锁的大门,有些疑惑。
「说是监里的司业,监丞,博士等人,都被礼部调了去。封王大典将至,礼部本就事多,这会儿更是忙不过来,只好从监里借。郭祭酒倒是推辞了两次,可是架不住手底下的人都想去,索性也就不拦着了。」
张不周了然。qs
国子监的职位,说起来很清贵,品秩也不低,但到底没什么实权。若是能借着给礼部帮忙的机会,入了哪位贵人的眼,说不定就能离开国子监,换个好地方。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郭嘉一样,潜心于治学,不想别的。
说起郭嘉,和张家还有一段故事。当年赵光登基,居心叵测地给张韬封了镇国公。如此的皇恩浩荡,非但没有成全君臣相得的佳话,反倒是给张韬招来了很多骂名。在半朝文官都对张韬口诛笔伐之时,是地位超然的郭嘉站了出来,上了一封「启功书」,将当朝之中,于国有大功的臣子功绩一一撰述,算是正名,将这股风气压了下去。这位皇子之师,本有希望以太傅身份荣登中书令之位的重臣,最终只落得国子监祭酒这么一个安慰奖,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只是到了国子监以后,郭嘉依然没有消停,编写了两本书,《忠臣传》和与之截然相反的《二臣传》。
前者顾名思义,细数了历朝历代的板荡诚臣。后者也是望名便知内容,却有些让人万万想不到的东西。
郭嘉将包括自己在内,先后在大成和凌国两朝任官的大臣们骂了个狗血淋头,尤其是对自己的贬低之语,任谁看了都不会想到是他自己所写。
此书一出,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尽管朝廷迅速出面,停止印刷,将流到市面上的成品都收了回来,但还是没能阻止有人手抄留存。事情传开以后,郭嘉在朝中本就不怎么好的人缘,更是一落千丈。要不是有皇子之师的身份在,恐怕早就有人进言贬他的官了。
「不过说起来也快了,前些日子听人说,过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封王大典那一天以后,就要重新开课了。」封一猋看起来还挺喜欢上课的。
「嗯。也就是还有半月,待开学之后,也就只有二十天左右就要科举了。那监中的监生们,现在都在家中温习吗?」张不周并不清楚这个世界的科举和前世知道的是否完全一样。
「都什么时候了,还看书,就算再
多看一本,又能有什么用呢?要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举子,这会儿正忙着四处投拜帖,参加诗文大会,刷一刷名声,至于没什么信心的,也不想去受那三天的罪,这样的人才会窝在家里温习。」封一猋总结得很明确。
张不周忍不住想起路上遇到的高圭,他算是有信心的了吧,那这会儿是不是也该找几个重臣府上试试看,混个脸熟呢?
封一猋的话还没说完:「说起来,今岁秋闱,凌珑早就放言提前预定状元之位了,到时候龙颜得见,赐他一个好位置,你可就要难受了。」
张不周笑了笑:「他想得美,这状元之位又不是他兜里的石头,探囊取物就能拿出来。等着吧,我很期待有好戏看。」
封一猋居然也笑了:「我不管你是谁家的公子,但这件事你想得太简单了。他之所以提前放出这种话来,不光是因为他够聪明,而是在刻意地通知所有人,让那些阅卷的大臣也好,有望争夺状元之位的举子也好,都识趣些主动放弃。」
这大概就是捧杀了。只不过捧的是自己,杀的是别人。并且是光明正大的阳谋,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张不周有些不爽,凌珑之所以如此嚣张,无非是仗着凌放的权势。倘若他真的夺了状元之位,这一门父子,估计很快都会成为皇帝身边信任之人。
此时压在张不周心头最大的问题是,赵光对这个情况到底了解不了解?身为缚神卫的首领,肩负着保护皇子的责任,凌放和赵隶走得近一些,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只是这份亲密程度,似乎有些过了头。过从甚密四个字,有时候就是皇帝杀人的很好理由。
如果赵光明知而默许,那凌放的权势,真的是到了滔天的地步,这位没有任何品级的内臣,无疑就是赵光绝对信任的人了。自己是否还要像张韬说的,去刻意招惹他?
在张不周逛街的时候,他很在意的凌放,就在赵光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