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南国 第一百八十九章 父子决裂(一)
张三恭不着调的性格,注定从他口中讲出来的故事会被添加上他自己的修饰,尽管听起来会有很多没用的细节,不过对张不周来说,他需要从张三恭的话里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推测出最接近真相的可能,所以,哪怕张三恭讲得很啰嗦,也耐着性子听。反正前往康乐坊还有一段路程,就当打发时间。
故事的开始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了。开场的两个人物便是张不周万万没有想到的。
赵陵的正妻早逝,只留下了赵光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有几位妾室,但一直无所出。直到结识了张韬以后,赵陵和小自己十几岁的张珏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很快就成了婚。张韬和赵陵的关系也彻底进入蜜月期。赵陵逐步掌握大成王朝的军政大权之后,被四起的叛军视为眼中钉,恨之入骨。为了应对一波又一波的刺客,张一温和赵光各领一支队伍,负责赵府的日常安危。在张珏身怀六甲以后,赵陵就将战事暂时放下,全心全意地留在府中陪护。
陈氏皇族在大成末期,手中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事无巨细,全由赵陵说了算。尽管赵陵明里暗里多次表示,自己只想将大成这艘船扶回正轨,并无弑君称帝之心,但还是受到皇室的深深猜忌。
谁也没想到,赵陵暂时卸下兵权之后,大成皇帝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串通朝臣,发动了政变,意图将赵家满门全部杀掉。只是一直以来,皇帝手里的兵权都形同虚设,顶多能发动几百人的禁军,这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那一禁军突袭,原本依靠张一温和赵光手下的两支队伍,是可以轻松将禁军挡下的。没想到平日里表现得很是镇定的张一温,被禁军的喊杀声吓得连马都跨不上去,更不用说统领手下御敌。在禁军冲入赵府以后,便发动了残暴的虐杀。凡是府内之人,不留活口。
被手下支撑着好不容易赶到的张一温,面对院子里的血腥战况,掉头就走,让原本就孤军奋战的赵光陷入更加危急的情况。关键时刻,赵陵和张珏儿夫妻二人带领家丁开始反抗,只是禁军收到的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死命令,杀意极其强烈。双方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极为惨烈的死战。
这场战乱的最终结果,还是赵家获胜,不过是惨胜。赵陵身负重伤,无法再亲自上阵杀敌,从此深居赵府养伤,声望大跌。娇妻张珏儿与妻侄,于乱军之中失踪,生死不明,尽管赵家派出了大量人手寻找,却一直没有消息。
这场战乱后,赵陵与张韬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双方的蜜月期宣告结束。张韬失去了一个妹妹,一个儿子,尽管张韬心里也清楚他们活着的希望渺茫,却一直不肯接受这个现实。 _o_m 张不周于中元节时在张家墓园所看到的两座衣冠冢,便是张珏和的。
张一温的拙劣表现,让张韬勃然大怒,若非带兵在外作战,非要将张一温军法处置不可。而没有保护好张珏和的赵陵,出于愧疚心理,将这一夜张一温的表现进行了封锁,要求所有人守口如瓶,不许再提。张韬已经失去了两位亲人,如果再严格追究,他还要再失去一个儿子。
尽管对张一温进行了维护,不代表赵陵就能原谅张一温。从那以后,张一温便沦为了边缘人物,终日沉默寡言,埋头读书。
若是事情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张一温可能会郁郁寡欢而死。转机来得不算慢也不算快,不过,这样的转机,再慢也值得。
这场战乱后,赵光便接受了隶属于赵家的全部势力,很快就以清君侧,除女干佞的名义,将护卫大成皇宫的所有禁军都替换下来,至于这些人最终去了哪里,没人知道。大成的皇室,名义上享有自由,实际上已经被赵光软禁了。
手握重权,行事凌厉,又有多个赵陵亲信拥护,赵光很快就彻底地不再将大成皇室放在眼里,在众人的劝说下,他自然生起了废掉陈氏皇帝,自己登基改朝换代的念头。
这个念头遭到了赵陵。(本章未完!)
第一百八十九章 父子决裂(一)
的极力反对。
无论旁人信也罢,不信也罢,只想做一个护主忠臣的赵陵,依旧坚持不篡位,不称帝的想法。 首发更新@ 尽管张韬与他感情淡了,但对他这份坚持,依然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因为他们都清楚,无论是谁登上那个位置,都要向陈氏皇族及其拥趸举起屠刀,为天下再造杀孽。
赵陵的意见,赵光听进去了,他也照着父亲的要求做了。当然,仅限于赵陵活着的时候。在赵陵死后不久,赵光对皇位的渴望已经不再掩饰,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改朝换代。在那之前,他需要有人为他鼓吹,为他造势,而且这个人身份不能太低。
他找到了张韬。
这位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叔叔,与赵陵是知交好友,是大舅哥与妹夫,也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更是如今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若是张韬能够站出来,带领蜀军表态,那赵光的登基之路会很顺畅。
出乎他预料的是,张韬拒绝了。
确切来说,张韬对于他称帝登基一事不做评价,但要想让他帮着出力说话,没可能。
当时的赵光,称帝已经势不可挡,张韬只需带领蜀军顺水推舟,毫不费力地就可以获得从龙之臣的泼天大功,从此蜀军一系,天下第一的身份再无人可撼动。所以,从知晓此事的大臣,到蜀军从上到下的将领士卒,没人明白张韬为什么会这样做。
张不周知道为什么。
张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说起来有些可笑,又让人肃然起敬。
那是张韬,对那位敬重了半生,即便后来关系转冷,也从未真正分道扬镳的赵陵的承诺。赵陵用一辈子换来的生前身后名,都将被赵光毁于一旦,张韬不去阻止他就已经是足够克制了,又怎么会跳出来支持他。
只是张韬最终还是被卷了进来。
蜀军一系从上到下,都接到了张韬的嘱咐,万万不可以参与此事。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张一温,会打着自己的旗号,暗中勾连有野心的部下,旗帜鲜明地跳出来为赵光摇旗呐喊。而张一温和部下的身份摆在那,张韬再怎么声称自己没参与,也没人再信了。
这件事对张韬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
首先,赵光不可阻挡地最终称帝登基,张韬无论是什么理由,都错过了从龙之臣的功劳。而赵光超乎情理的封赏他做一品镇国公,无异于将他架在火堆上烤。更不用说,赵光对他的信任,恐怕从他拒绝那天起,就消失殆尽了。
其次,蜀军自此不可避免地先后两次分为两大派系,一派便是张一温暗中勾连的势力,被张韬逐出了蜀军,打散成了凌国各方军队的一部分。而剩下的蜀军,又分为两派,一派选择相信张韬,认为世人都是被骗了,是有人故意要害他。而另一派,则是对张韬产生了怀疑与动摇,认为他偏心于自己真正的亲信,带他们发财,帮他们升官。
最后,张韬无奈之下,对蜀军掺和的人口买卖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分裂派系借此机会敛取钱财,图谋升官。
张不周不禁感慨,这位大伯,既胆小如鼠,又胆大包天。带兵护院不敢,却有胆子一起与赵光一起行那谋国之事。
还真是有趣。。
第一百八十九章 父子决裂(一)
故事的开始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了。开场的两个人物便是张不周万万没有想到的。
赵陵的正妻早逝,只留下了赵光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有几位妾室,但一直无所出。直到结识了张韬以后,赵陵和小自己十几岁的张珏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很快就成了婚。张韬和赵陵的关系也彻底进入蜜月期。赵陵逐步掌握大成王朝的军政大权之后,被四起的叛军视为眼中钉,恨之入骨。为了应对一波又一波的刺客,张一温和赵光各领一支队伍,负责赵府的日常安危。在张珏身怀六甲以后,赵陵就将战事暂时放下,全心全意地留在府中陪护。
陈氏皇族在大成末期,手中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事无巨细,全由赵陵说了算。尽管赵陵明里暗里多次表示,自己只想将大成这艘船扶回正轨,并无弑君称帝之心,但还是受到皇室的深深猜忌。
谁也没想到,赵陵暂时卸下兵权之后,大成皇帝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串通朝臣,发动了政变,意图将赵家满门全部杀掉。只是一直以来,皇帝手里的兵权都形同虚设,顶多能发动几百人的禁军,这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那一禁军突袭,原本依靠张一温和赵光手下的两支队伍,是可以轻松将禁军挡下的。没想到平日里表现得很是镇定的张一温,被禁军的喊杀声吓得连马都跨不上去,更不用说统领手下御敌。在禁军冲入赵府以后,便发动了残暴的虐杀。凡是府内之人,不留活口。
被手下支撑着好不容易赶到的张一温,面对院子里的血腥战况,掉头就走,让原本就孤军奋战的赵光陷入更加危急的情况。关键时刻,赵陵和张珏儿夫妻二人带领家丁开始反抗,只是禁军收到的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死命令,杀意极其强烈。双方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极为惨烈的死战。
这场战乱的最终结果,还是赵家获胜,不过是惨胜。赵陵身负重伤,无法再亲自上阵杀敌,从此深居赵府养伤,声望大跌。娇妻张珏儿与妻侄,于乱军之中失踪,生死不明,尽管赵家派出了大量人手寻找,却一直没有消息。
这场战乱后,赵陵与张韬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双方的蜜月期宣告结束。张韬失去了一个妹妹,一个儿子,尽管张韬心里也清楚他们活着的希望渺茫,却一直不肯接受这个现实。 _o_m 张不周于中元节时在张家墓园所看到的两座衣冠冢,便是张珏和的。
张一温的拙劣表现,让张韬勃然大怒,若非带兵在外作战,非要将张一温军法处置不可。而没有保护好张珏和的赵陵,出于愧疚心理,将这一夜张一温的表现进行了封锁,要求所有人守口如瓶,不许再提。张韬已经失去了两位亲人,如果再严格追究,他还要再失去一个儿子。
尽管对张一温进行了维护,不代表赵陵就能原谅张一温。从那以后,张一温便沦为了边缘人物,终日沉默寡言,埋头读书。
若是事情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张一温可能会郁郁寡欢而死。转机来得不算慢也不算快,不过,这样的转机,再慢也值得。
这场战乱后,赵光便接受了隶属于赵家的全部势力,很快就以清君侧,除女干佞的名义,将护卫大成皇宫的所有禁军都替换下来,至于这些人最终去了哪里,没人知道。大成的皇室,名义上享有自由,实际上已经被赵光软禁了。
手握重权,行事凌厉,又有多个赵陵亲信拥护,赵光很快就彻底地不再将大成皇室放在眼里,在众人的劝说下,他自然生起了废掉陈氏皇帝,自己登基改朝换代的念头。
这个念头遭到了赵陵。(本章未完!)
第一百八十九章 父子决裂(一)
的极力反对。
无论旁人信也罢,不信也罢,只想做一个护主忠臣的赵陵,依旧坚持不篡位,不称帝的想法。 首发更新@ 尽管张韬与他感情淡了,但对他这份坚持,依然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因为他们都清楚,无论是谁登上那个位置,都要向陈氏皇族及其拥趸举起屠刀,为天下再造杀孽。
赵陵的意见,赵光听进去了,他也照着父亲的要求做了。当然,仅限于赵陵活着的时候。在赵陵死后不久,赵光对皇位的渴望已经不再掩饰,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改朝换代。在那之前,他需要有人为他鼓吹,为他造势,而且这个人身份不能太低。
他找到了张韬。
这位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叔叔,与赵陵是知交好友,是大舅哥与妹夫,也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更是如今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若是张韬能够站出来,带领蜀军表态,那赵光的登基之路会很顺畅。
出乎他预料的是,张韬拒绝了。
确切来说,张韬对于他称帝登基一事不做评价,但要想让他帮着出力说话,没可能。
当时的赵光,称帝已经势不可挡,张韬只需带领蜀军顺水推舟,毫不费力地就可以获得从龙之臣的泼天大功,从此蜀军一系,天下第一的身份再无人可撼动。所以,从知晓此事的大臣,到蜀军从上到下的将领士卒,没人明白张韬为什么会这样做。
张不周知道为什么。
张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说起来有些可笑,又让人肃然起敬。
那是张韬,对那位敬重了半生,即便后来关系转冷,也从未真正分道扬镳的赵陵的承诺。赵陵用一辈子换来的生前身后名,都将被赵光毁于一旦,张韬不去阻止他就已经是足够克制了,又怎么会跳出来支持他。
只是张韬最终还是被卷了进来。
蜀军一系从上到下,都接到了张韬的嘱咐,万万不可以参与此事。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张一温,会打着自己的旗号,暗中勾连有野心的部下,旗帜鲜明地跳出来为赵光摇旗呐喊。而张一温和部下的身份摆在那,张韬再怎么声称自己没参与,也没人再信了。
这件事对张韬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
首先,赵光不可阻挡地最终称帝登基,张韬无论是什么理由,都错过了从龙之臣的功劳。而赵光超乎情理的封赏他做一品镇国公,无异于将他架在火堆上烤。更不用说,赵光对他的信任,恐怕从他拒绝那天起,就消失殆尽了。
其次,蜀军自此不可避免地先后两次分为两大派系,一派便是张一温暗中勾连的势力,被张韬逐出了蜀军,打散成了凌国各方军队的一部分。而剩下的蜀军,又分为两派,一派选择相信张韬,认为世人都是被骗了,是有人故意要害他。而另一派,则是对张韬产生了怀疑与动摇,认为他偏心于自己真正的亲信,带他们发财,帮他们升官。
最后,张韬无奈之下,对蜀军掺和的人口买卖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分裂派系借此机会敛取钱财,图谋升官。
张不周不禁感慨,这位大伯,既胆小如鼠,又胆大包天。带兵护院不敢,却有胆子一起与赵光一起行那谋国之事。
还真是有趣。。
第一百八十九章 父子决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