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古人的智慧
岳州的耕地,那可是沃土,耕地的北面就是洞庭湖,如果能将洞庭湖也纳入陵阳县的话,那陵阳县就可以撤县立州了。
陆居元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不错。
陵州既然没有人能弄陆居元了,那就只能去找岳王的麻烦了。
刘文达觉得侯爷的想法非常的扯。
人家岳王手中十万兵权,那几十万亩良田能让我们一个县城给抢过来了?
那可是全天下最好的良田!
“对了对了,还有一件事情。陵阳县要扩大耕地了,这一万多亩耕地,压根无法满足我们自己人吃饭。”陆居元说道。
“侯爷,陵阳县的现状你早就一清二楚了,哪里还有地能开垦的?”刘文达一脸无奈的说道。
“对啊,所以要另辟蹊径啊,你等等,我给你画一张图,看看你能不能看的明白。”陆居元说道。
刘文达赶紧给陆居元准备笔墨纸砚。
很快,陆居元画了一张图出来。
刘文达拿着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忽然有点眉目了。
“侯爷画的这是田地?”刘文达问道。
“准确的说,是梯田,我们可以把有水源的山地,改造成为良田。你看啊,陵阳县的山地,大多都是丘陵,坡度并不陡,而且主要都是土地,坚石并不多。这样的山地,尤其是土壤肥沃拥有水源的山地,是最适合改造成梯田的。”陆居元说道。
“侯爷这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啊!”
刘文达听到陆居元的话,脑中立马就有了画面,他感觉自己的新世界都被侯爷给打开了。
侯爷所说的可行性是非常强的啊。
陵阳县这么多山地,绝大部分都是丘陵。
而且有许多的山上都有山泉水,这样灌溉田地也就不是问题了。
只要能将山地改造出来,陵阳县不就能多数不清的耕地了吗?
“但是,不能肆意的开坑,该保留的山地还是要保留的,不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陆居元说道。
“这个我懂,但是下官还是想说一句,侯爷当真是惊世奇才!”刘文达激动的说道。
梯田这个词,刘文达觉得非常的巧妙。
而且,山地改造成梯田的难度,一点也不大。
再加上现在陵阳县所有的老百姓,劳动的热情都空前高涨,如此一来,改造梯田也就没有半点难度了。
眼下陵阳县的修缮工作,差不多也快完工了。
许多的劳动力,现在也没什么活可以做了。
而陵阳县的耕地又少,一万多亩地,压根就用不上几万人去耕作。
“我觉得把,如果能尽快的将所有的梯田改造出来,今年说不定还能收获一轮稻谷。”陆居元说道。
“啊?这都下半年了啊,早就过了插秧的季节了啊。”刘文达说道。
“不,按照咱们陵州的气候,一年是可以耕作两轮的。现在插秧,再过几个月,还是能收成的。”陆居元说道。
“侯爷,真的可以?”刘文达不可置信的问道。
“哪怕今年不一定能成,我们也要勇于尝试。如果一亩地能在一年之内收成两次的话,那么一亩地,就能成功养活一个人了。”陆居元说道。
“侯爷说得对,咱们确实要勇于尝试!”刘文达说道。
“还有一件事情,这一万多亩耕地,先按照户口数,平均分配下去。与陵阳县的老百姓签订契约,官府只收取一成的赋税。”陆居元说道。
“就只要一成的赋税?”刘文达又是不可置信。
“对啊,按照土地改制的国策,就是一成赋税。其余的收成,全部都归老百姓所有。”陆居元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两件事情,下官马上就去办!”刘文达说道。
刘文达正要干活,陆居元又叫住了刘文达。
“刘文达,本侯问你一件事情,如果吴烨要提拔你去陵州当官,你去不去?”陆居元问道。
陆居元如果不问的话,刘文达绝对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他觉得自己一个泥腿子,这辈子的高度,也就当个县令了。
能够在侯爷的带领之下,将陵阳县管理的井井有条,看陵阳县的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刘文达也就心满意足了。
只是升官发财,刘文达还真没想过这个。
“侯爷,下官这能力你也知道,下官也没读过几年书,治理一个县城,估计就是下官最大的本事了。”刘文达说道。
“这也未必,你能治理好一个县城,就能治理好一个州城。将来你能治理好一个州城了,就能治理一整个州。现在陵阳县的百姓生活虽然变好了,不过陵州五百万人,绝大部分人都还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难道你不想为更多的老百姓做点事情,让更多的人吃一口饱饭吗?”陆居元问道。
“侯爷,这个……下官还真没想过。您不是说过吗,有多大的胃口,就吃多少饭,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情吗?”刘文达说道。
陆居元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你自己好好想想本侯说的话吧。”
“侯爷慢走。”
陆居元离开县衙之后,去了一趟山洞。
“侯爷来了!”
萧遥见陆居元到来,那叫一个开心。
现在的萧遥,在这山洞里都已经乐不思蜀了。
他就喜欢跟这些工匠们打交道,也喜欢跟这些火炉铁锤和钢铁打交道。
这王爷也确实是个奇葩,这都到封地四个月了,就没去过一次陵王府。
他绝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山洞里敲敲打打,偶尔去客栈,找陆居元谈谈心得,顺便喝两口陆居元自己酿制的美酒。
萧遥觉得,这样的生活,比待在京城要有意思无数倍。
“怎么样了?”陆居元问道。
“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了,你看看。”
萧遥将几个弹簧拿给了陆居元。
除去弹簧之外,萧遥也将其他几个零部件给锻造了出来。
纯手工打造,难度可是非常高的。
陆居元拿过弹簧来,仔细研究了一阵,他也不得不佩服这萧遥的工匠精神。
果然,古人的智慧,不能以常理来衡量。
陆居元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不错。
陵州既然没有人能弄陆居元了,那就只能去找岳王的麻烦了。
刘文达觉得侯爷的想法非常的扯。
人家岳王手中十万兵权,那几十万亩良田能让我们一个县城给抢过来了?
那可是全天下最好的良田!
“对了对了,还有一件事情。陵阳县要扩大耕地了,这一万多亩耕地,压根无法满足我们自己人吃饭。”陆居元说道。
“侯爷,陵阳县的现状你早就一清二楚了,哪里还有地能开垦的?”刘文达一脸无奈的说道。
“对啊,所以要另辟蹊径啊,你等等,我给你画一张图,看看你能不能看的明白。”陆居元说道。
刘文达赶紧给陆居元准备笔墨纸砚。
很快,陆居元画了一张图出来。
刘文达拿着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忽然有点眉目了。
“侯爷画的这是田地?”刘文达问道。
“准确的说,是梯田,我们可以把有水源的山地,改造成为良田。你看啊,陵阳县的山地,大多都是丘陵,坡度并不陡,而且主要都是土地,坚石并不多。这样的山地,尤其是土壤肥沃拥有水源的山地,是最适合改造成梯田的。”陆居元说道。
“侯爷这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啊!”
刘文达听到陆居元的话,脑中立马就有了画面,他感觉自己的新世界都被侯爷给打开了。
侯爷所说的可行性是非常强的啊。
陵阳县这么多山地,绝大部分都是丘陵。
而且有许多的山上都有山泉水,这样灌溉田地也就不是问题了。
只要能将山地改造出来,陵阳县不就能多数不清的耕地了吗?
“但是,不能肆意的开坑,该保留的山地还是要保留的,不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陆居元说道。
“这个我懂,但是下官还是想说一句,侯爷当真是惊世奇才!”刘文达激动的说道。
梯田这个词,刘文达觉得非常的巧妙。
而且,山地改造成梯田的难度,一点也不大。
再加上现在陵阳县所有的老百姓,劳动的热情都空前高涨,如此一来,改造梯田也就没有半点难度了。
眼下陵阳县的修缮工作,差不多也快完工了。
许多的劳动力,现在也没什么活可以做了。
而陵阳县的耕地又少,一万多亩地,压根就用不上几万人去耕作。
“我觉得把,如果能尽快的将所有的梯田改造出来,今年说不定还能收获一轮稻谷。”陆居元说道。
“啊?这都下半年了啊,早就过了插秧的季节了啊。”刘文达说道。
“不,按照咱们陵州的气候,一年是可以耕作两轮的。现在插秧,再过几个月,还是能收成的。”陆居元说道。
“侯爷,真的可以?”刘文达不可置信的问道。
“哪怕今年不一定能成,我们也要勇于尝试。如果一亩地能在一年之内收成两次的话,那么一亩地,就能成功养活一个人了。”陆居元说道。
“侯爷说得对,咱们确实要勇于尝试!”刘文达说道。
“还有一件事情,这一万多亩耕地,先按照户口数,平均分配下去。与陵阳县的老百姓签订契约,官府只收取一成的赋税。”陆居元说道。
“就只要一成的赋税?”刘文达又是不可置信。
“对啊,按照土地改制的国策,就是一成赋税。其余的收成,全部都归老百姓所有。”陆居元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两件事情,下官马上就去办!”刘文达说道。
刘文达正要干活,陆居元又叫住了刘文达。
“刘文达,本侯问你一件事情,如果吴烨要提拔你去陵州当官,你去不去?”陆居元问道。
陆居元如果不问的话,刘文达绝对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他觉得自己一个泥腿子,这辈子的高度,也就当个县令了。
能够在侯爷的带领之下,将陵阳县管理的井井有条,看陵阳县的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刘文达也就心满意足了。
只是升官发财,刘文达还真没想过这个。
“侯爷,下官这能力你也知道,下官也没读过几年书,治理一个县城,估计就是下官最大的本事了。”刘文达说道。
“这也未必,你能治理好一个县城,就能治理好一个州城。将来你能治理好一个州城了,就能治理一整个州。现在陵阳县的百姓生活虽然变好了,不过陵州五百万人,绝大部分人都还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难道你不想为更多的老百姓做点事情,让更多的人吃一口饱饭吗?”陆居元问道。
“侯爷,这个……下官还真没想过。您不是说过吗,有多大的胃口,就吃多少饭,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情吗?”刘文达说道。
陆居元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你自己好好想想本侯说的话吧。”
“侯爷慢走。”
陆居元离开县衙之后,去了一趟山洞。
“侯爷来了!”
萧遥见陆居元到来,那叫一个开心。
现在的萧遥,在这山洞里都已经乐不思蜀了。
他就喜欢跟这些工匠们打交道,也喜欢跟这些火炉铁锤和钢铁打交道。
这王爷也确实是个奇葩,这都到封地四个月了,就没去过一次陵王府。
他绝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山洞里敲敲打打,偶尔去客栈,找陆居元谈谈心得,顺便喝两口陆居元自己酿制的美酒。
萧遥觉得,这样的生活,比待在京城要有意思无数倍。
“怎么样了?”陆居元问道。
“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了,你看看。”
萧遥将几个弹簧拿给了陆居元。
除去弹簧之外,萧遥也将其他几个零部件给锻造了出来。
纯手工打造,难度可是非常高的。
陆居元拿过弹簧来,仔细研究了一阵,他也不得不佩服这萧遥的工匠精神。
果然,古人的智慧,不能以常理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