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双视角叙述的《菊花台》
秦川的演唱还在继续,虽然副歌部分的高潮过去了,但是还是有第二段的。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这两句歌词更愁了,相应的,原本舞台背景是高山流水,现在则是变成了湖心小岛,岛上秋叶凋零,落在残菊之上,举目无人,只有远处略过几点孤鸿。
而观众席里。
苏清眼泪汪汪的,左手则是死死攥着江落的衣摆,像是要把他衣服扯下来似的。
“你这是怎么了?”江落无奈地伸出右手,牵住她攥着自己衣摆的那只手,让自己不至于衣服会被扒下来。
然后他揉了揉苏清的小脑袋,轻声道:“你咋还哭了呀?被感动到了?”
他也是很能理解这样的感受的,毕竟他上次在听《像我这样的人》时,也是悲从中来,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而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况,他估计苏清也就是这首《菊花台》很是感动到了。
“你……你不觉得这首歌很像我们异地恋的时候嘛?当时那一年里,我好多个晚上都在想你,联系不到你的时候,怕你……不喜欢我了,又怕你是出什么事。”
苏清抽泣着,断断续续地给了他答复。
而她说到这个,江落也是一阵恍然。
他大了苏清一届,算是她的学长,而那段异地恋的时间,就是她大四时候,他本来也没有考研的打算,又收到了星城一个不错的offer,于是决定是直接去工作。
在那一年里,他们确实是面对了很多以前都没面对过的困难,像是产生误会后,不能当面解释清楚,两个人作息时间不同,而心中的思念,也难以提供手机屏幕上短短几段话去表达。
这些一切,他也很庆幸只有一年,后来苏清就是考研来了星城,距离消失后,他们相处又重新回到了大学那段生活的和睦。
不过他现在才知道,那段时光还是给了苏清难以磨灭的印象,只不过她一直把那份思念埋在了心底,从未找自己来诉说过。
苏清用右手擦了擦眼泪,嘟起了个嘴,苦笑一声,自嘲道。
“我给你说,刚异地恋的时候,不是秋天嘛,然后当时室友都有对象陪,只有你不在我身边,我心情一直很差……”
“那你怎么不告诉我呢?”江落伸出了一只手,摸了摸她的头,低声问道。
她挤出个笑来,摇头道:“那段时间你不是刚参加工作,每天都很忙,我不好因为这事就来打扰你,毕竟你当时晚上回家因为公司的各种事又那么累,我要是再说这些,不是让你更烦了嘛。”
“你是傻子吧。”江落低下头,用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小声说道,而他握着苏落的手,是握得更紧了。
曾经他也让她有过等待,但所幸他们还有再度重逢的机会,并未如深秋落花,随风飘散。
舞台上,秦川仍在哼唱着,描摹着这幅画卷,娓娓道来这个故事。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这段歌词,则是通过男主视角叙述的,也是说出了别离的原因。
不是他不愿陪着她长相厮守,而是有比儿女情长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保家卫国。
如果能享受安宁,谁又愿意在战场上去厮杀呢?
但是有些事必须要有人去做,有些别离也是迫不得已。
而台下的听众听到那句“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这句歌词时,心中也是一颤。
此时此刻,仿佛他们也成了歌中人。
毕竟每个人也都经历过离别,那时候他们的心情也就是夜不能寐,等着天亮,好去送他离开,但是看着。
天一点点亮起来,又不希望天亮了,因为天一亮,那个人就要离开了。
就在大家伤感时,秦川接下来的演唱也是让听众们意识到了,这首歌的歌词结构比他们原本想象得更加精巧。.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
这段副歌的歌词,在第一段响起时,原本他们都以为是站在女主视角,来对男主说的。
但是结合前面的话,他们才恍然意识到,或许这几句歌词,其实是歌中的男主对女主无奈的心疼。
可谁又能结束这样的无奈呢?
毕竟世事本就不会尽如人意,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这次分离会令人肠断,但是还是只能最后说上一句“对不起”。
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这样的事古今皆有。
从《诗经》带着爱人相思前去征战的戍卒,再到说出“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以及近代离家为国的一位位烈士。
他们或许辜负了一些人,但是他们没有辜负自己脚下的土地。
或许他们在青史上只能留下微不足道的几行字,甚至名字也都留不下一个,但正是有着这些人,才让华夏这个概念构成一个整体,让我们的文年生生不息。
因此“中国风”这个概念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有他们,有这些愿意忍受相思苦的人。
所以带着这样的一个视角,再听这首《菊花台》,它说唱的意思就不再像原本那么单纯只是唱相思。
可其中的相思之苦,却是没有被减弱,反倒是愈发的浓烈了。
它不再是唱的一个女子的相思苦,而是唱着一群人的相思苦了。
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怨相思,有征战在外的戍卒相思。
而这相思之苦累积在一起,终是化作一条长河,围住了中间的小岛,留一人在上面孤零零地站着。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秦川缓缓唱完这最后一句歌词时,背景音乐还未停,二胡声悠长凄冷,又有琵琶声点缀在其中,让不少人这才意识到。
这首《菊花台》不仅仅是歌词优美,配乐也是一流的。。 @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这两句歌词更愁了,相应的,原本舞台背景是高山流水,现在则是变成了湖心小岛,岛上秋叶凋零,落在残菊之上,举目无人,只有远处略过几点孤鸿。
而观众席里。
苏清眼泪汪汪的,左手则是死死攥着江落的衣摆,像是要把他衣服扯下来似的。
“你这是怎么了?”江落无奈地伸出右手,牵住她攥着自己衣摆的那只手,让自己不至于衣服会被扒下来。
然后他揉了揉苏清的小脑袋,轻声道:“你咋还哭了呀?被感动到了?”
他也是很能理解这样的感受的,毕竟他上次在听《像我这样的人》时,也是悲从中来,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而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况,他估计苏清也就是这首《菊花台》很是感动到了。
“你……你不觉得这首歌很像我们异地恋的时候嘛?当时那一年里,我好多个晚上都在想你,联系不到你的时候,怕你……不喜欢我了,又怕你是出什么事。”
苏清抽泣着,断断续续地给了他答复。
而她说到这个,江落也是一阵恍然。
他大了苏清一届,算是她的学长,而那段异地恋的时间,就是她大四时候,他本来也没有考研的打算,又收到了星城一个不错的offer,于是决定是直接去工作。
在那一年里,他们确实是面对了很多以前都没面对过的困难,像是产生误会后,不能当面解释清楚,两个人作息时间不同,而心中的思念,也难以提供手机屏幕上短短几段话去表达。
这些一切,他也很庆幸只有一年,后来苏清就是考研来了星城,距离消失后,他们相处又重新回到了大学那段生活的和睦。
不过他现在才知道,那段时光还是给了苏清难以磨灭的印象,只不过她一直把那份思念埋在了心底,从未找自己来诉说过。
苏清用右手擦了擦眼泪,嘟起了个嘴,苦笑一声,自嘲道。
“我给你说,刚异地恋的时候,不是秋天嘛,然后当时室友都有对象陪,只有你不在我身边,我心情一直很差……”
“那你怎么不告诉我呢?”江落伸出了一只手,摸了摸她的头,低声问道。
她挤出个笑来,摇头道:“那段时间你不是刚参加工作,每天都很忙,我不好因为这事就来打扰你,毕竟你当时晚上回家因为公司的各种事又那么累,我要是再说这些,不是让你更烦了嘛。”
“你是傻子吧。”江落低下头,用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小声说道,而他握着苏落的手,是握得更紧了。
曾经他也让她有过等待,但所幸他们还有再度重逢的机会,并未如深秋落花,随风飘散。
舞台上,秦川仍在哼唱着,描摹着这幅画卷,娓娓道来这个故事。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这段歌词,则是通过男主视角叙述的,也是说出了别离的原因。
不是他不愿陪着她长相厮守,而是有比儿女情长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保家卫国。
如果能享受安宁,谁又愿意在战场上去厮杀呢?
但是有些事必须要有人去做,有些别离也是迫不得已。
而台下的听众听到那句“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这句歌词时,心中也是一颤。
此时此刻,仿佛他们也成了歌中人。
毕竟每个人也都经历过离别,那时候他们的心情也就是夜不能寐,等着天亮,好去送他离开,但是看着。
天一点点亮起来,又不希望天亮了,因为天一亮,那个人就要离开了。
就在大家伤感时,秦川接下来的演唱也是让听众们意识到了,这首歌的歌词结构比他们原本想象得更加精巧。.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
这段副歌的歌词,在第一段响起时,原本他们都以为是站在女主视角,来对男主说的。
但是结合前面的话,他们才恍然意识到,或许这几句歌词,其实是歌中的男主对女主无奈的心疼。
可谁又能结束这样的无奈呢?
毕竟世事本就不会尽如人意,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这次分离会令人肠断,但是还是只能最后说上一句“对不起”。
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这样的事古今皆有。
从《诗经》带着爱人相思前去征战的戍卒,再到说出“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以及近代离家为国的一位位烈士。
他们或许辜负了一些人,但是他们没有辜负自己脚下的土地。
或许他们在青史上只能留下微不足道的几行字,甚至名字也都留不下一个,但正是有着这些人,才让华夏这个概念构成一个整体,让我们的文年生生不息。
因此“中国风”这个概念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有他们,有这些愿意忍受相思苦的人。
所以带着这样的一个视角,再听这首《菊花台》,它说唱的意思就不再像原本那么单纯只是唱相思。
可其中的相思之苦,却是没有被减弱,反倒是愈发的浓烈了。
它不再是唱的一个女子的相思苦,而是唱着一群人的相思苦了。
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怨相思,有征战在外的戍卒相思。
而这相思之苦累积在一起,终是化作一条长河,围住了中间的小岛,留一人在上面孤零零地站着。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秦川缓缓唱完这最后一句歌词时,背景音乐还未停,二胡声悠长凄冷,又有琵琶声点缀在其中,让不少人这才意识到。
这首《菊花台》不仅仅是歌词优美,配乐也是一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