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教育:以新替旧,势在必行!
这次教育专题会议,几天前朱媺娖就让黄道周通知下去了,因此礼部主事以上的官员都做了不少准备。
听朱媺娖提问,却是礼部左侍郎陈子壮先起身回答。
“陛下,我大明在立国之初便十分重视教育,在太祖时期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学体系。
在中央,我大明既有针对读书人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又有针对宗室的宗学,还有针对各地将领的武学。
在地方,很多村镇都有社学,或是私塾、族学,而后又有县学、州学、府学。
昔日,在社学学习优秀者,可被举荐进入县学、州学、府学,我大明还会给予钱粮补贴。
若在县学等官学学习优秀者,则又可被举荐进入国子监,而国子监则拥有向陛下举荐人才的权利。
此外,我大明在地方上曾有武学、医学、阴阳学等专业学府,为大明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说到这里,陈子壮顿了顿,露出颇为感慨的神色,接着道:“这本是一套相当完备的人才培养及选拔制度,只可惜后来随着吏治腐败,波及到官学,使得宗学、国子监、武学等皆失去其应有作用,名不副实。
到嘉靖年后,各地官学培养出的举人、进士甚至不如那些书院多。因此,不少地方的官学也渐渐废弛了。”
其余礼部官员听得都微微点头。
正如陈子壮所言,朱元章在开国之初便十分重视教育。
如今官学体系虽然远不如洪武、永乐、宣德时运转良好,但依旧在顽强的运转着,为大明培养着大量的读书人。
这让大明成了神州封建王朝中识字率最高的——后世历史上,带清开始实现近代化,在二十世纪初推行近代教育时,曾做过一次识字率统计,结果竟然只有百分之五!(有一说法是不足百分之一!)
并且这还是当时对外公布的数据,实际数据可能更低。
大明的识字率是多少呢?
在万历年间曾有过一次统计,全国成丁识字率高达百分之二十!
在大明,南方市井百姓几乎都粗通文墨。即便是在北方边省,文教不怎么兴盛的地方,百姓识字的也很多。
如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位农民军首领,都是能识字会写字的,其他边军、农民军中识字的人也不在少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明很多地方都以兴办教育为要务,私塾、社学遍地皆是。
而带清为了维护统治,进一步掌控科举考试这柄禁锢读书人的利器,摧毁了全国绝大多数私塾,并对各地塾学数目进行了控制,这才让神州底层百姓识字率骤降···
待陈子壮说完,朱媺娖道:“陈侍郎说官学废弛,是因为吏治败坏,对,却不全对。
朕以为,官学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与发展。
所以,此番朕准备抛却旧有官学制度,建立一套新的教育体系。”
说完,朱媺娖便示意连翘将准备好的小册子发放下去。
对此众臣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有些习惯了——很多会议上朱媺娖都会准备好资料,让众臣可以参看。
不得不说,这样做让众臣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圣意,大大减少了朝议中的争吵,也提高了朝廷的决策效率。
今日下发的这一份白皮册,名为《大明教育发展规划初稿》。
黄道周、陈子壮等人翻看一番,发现上面确实描述了一套新教育体系——
“今后,大明各县都将设立至少一座小学,并按照朝廷所下发的教材教授小学课程。
当然,目前除了三府之外,其他地方还无法实行三年义务教育,因此各地小学需收取一定书杂费。
在各州、府则至少开办一座中学,学制四年——若小学学生通过三年级的毕业考试,便可进入对应的州、府中学读书。
其中优秀者,朝廷不仅免除书杂费、学费,还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但多数人还是需要自己交纳学杂费的。
最后,近几年内,朕会在南京、北京、成都三府先创办三座综合性大学,以及几所专科学校,学制为三年或四年。
其生源则是各州府中学学生中的优秀者——至于谁优秀,自然还是通过中学四年级的毕业考试来确定。
到了大学,学生便可以根据各人地天赋、兴趣爱好,选择一门专业进行学习,可以是儒学,也可以是自然科学,甚至是军事···”
朱媺娖大概讲了下白皮册子上的内容,众人边看边听,不少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待朱媺娖讲完,陈子壮忍不住先起身问道:“陛下,若行此教育体系,将来朝廷是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官吏,还是通过科举选拔?
若并非通过科举,这一套新的教育体系岂不是废除了科举?”
“敢问陈侍郎,何为科举?”朱媺娖反问,“新的教育体系中,毕业考试难道没有科举选拔优秀读书人之作用吗?”
陈子壮听得一愣,随即低头看着白皮册子上的相关考试制度介绍,发现这毕业考试其实就和科举中的三次院试、乡试、会试等考试作用类似,都能起到汰弱留强的作用。
这时朱媺娖又道:“另外,朕并非是要立即在全天下实行这一套新教育体系,而是准备逐步实施。
同时,也并非要一下取消科举,而是会留下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缓冲期。
在此期间,朝廷已经会按期举办科举——新教育体系下的中学生可以参加乡试,同时拥有秀才、举人功名者,也可以报名参加中学毕业考试以进入大学。”
听了朱媺娖这一番话,礼部众官员不禁面面相觑,一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见此,朱媺娖便道:“诸位可以好好想一想,议一议。”
于是十几名礼部官员就当场讨论起来。
“相较于以前的官学,这套新教育体系有何不同?或者说有何优秀之处?”
“这还不明白吗?陛下决意以新教育体系推行新学,而非像以往那样,让官学只教授儒学。”
“那为何不直接让官学教授新学呢?”
“你这问题可就有点没头脑了——官学如何会让读书人每日按时上课读书?如何会让诸科教师完全依照教材教课?
反过来讲,倘若官学完全按照这一套来,那它还是官学吗?和这白皮册中所言的小学、中学又有何区别?”
“···”
作为礼部官员,上至黄道周这位礼部尚书,下至主事级别的官员,都知道朱媺娖有意推广自然科学等新学。
而这套新教育体系显然是为推广新学服务的。
所以,除非大明不准备推广新学,依旧抱着儒学为尊不放,否则改用新教育体系便势在必行。
毕竟老一套的教育体系也就只能教授下儒学,根本适应不了多学科的教学工作。
于是,经过一番讨论后,众礼部官员渐渐安静下来,随即黄道周作为礼部尚书,直接起身拱手表态,“陛下,臣等以为新教育体系可行!”
“善。”朱媺娖露出了微笑。
这些礼部官员没跟她犟着,不枉她和郝光明费心费力地弄出了《大明教育发展规划初稿》这本白皮书啊。
听朱媺娖提问,却是礼部左侍郎陈子壮先起身回答。
“陛下,我大明在立国之初便十分重视教育,在太祖时期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学体系。
在中央,我大明既有针对读书人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又有针对宗室的宗学,还有针对各地将领的武学。
在地方,很多村镇都有社学,或是私塾、族学,而后又有县学、州学、府学。
昔日,在社学学习优秀者,可被举荐进入县学、州学、府学,我大明还会给予钱粮补贴。
若在县学等官学学习优秀者,则又可被举荐进入国子监,而国子监则拥有向陛下举荐人才的权利。
此外,我大明在地方上曾有武学、医学、阴阳学等专业学府,为大明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说到这里,陈子壮顿了顿,露出颇为感慨的神色,接着道:“这本是一套相当完备的人才培养及选拔制度,只可惜后来随着吏治腐败,波及到官学,使得宗学、国子监、武学等皆失去其应有作用,名不副实。
到嘉靖年后,各地官学培养出的举人、进士甚至不如那些书院多。因此,不少地方的官学也渐渐废弛了。”
其余礼部官员听得都微微点头。
正如陈子壮所言,朱元章在开国之初便十分重视教育。
如今官学体系虽然远不如洪武、永乐、宣德时运转良好,但依旧在顽强的运转着,为大明培养着大量的读书人。
这让大明成了神州封建王朝中识字率最高的——后世历史上,带清开始实现近代化,在二十世纪初推行近代教育时,曾做过一次识字率统计,结果竟然只有百分之五!(有一说法是不足百分之一!)
并且这还是当时对外公布的数据,实际数据可能更低。
大明的识字率是多少呢?
在万历年间曾有过一次统计,全国成丁识字率高达百分之二十!
在大明,南方市井百姓几乎都粗通文墨。即便是在北方边省,文教不怎么兴盛的地方,百姓识字的也很多。
如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位农民军首领,都是能识字会写字的,其他边军、农民军中识字的人也不在少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明很多地方都以兴办教育为要务,私塾、社学遍地皆是。
而带清为了维护统治,进一步掌控科举考试这柄禁锢读书人的利器,摧毁了全国绝大多数私塾,并对各地塾学数目进行了控制,这才让神州底层百姓识字率骤降···
待陈子壮说完,朱媺娖道:“陈侍郎说官学废弛,是因为吏治败坏,对,却不全对。
朕以为,官学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与发展。
所以,此番朕准备抛却旧有官学制度,建立一套新的教育体系。”
说完,朱媺娖便示意连翘将准备好的小册子发放下去。
对此众臣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有些习惯了——很多会议上朱媺娖都会准备好资料,让众臣可以参看。
不得不说,这样做让众臣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圣意,大大减少了朝议中的争吵,也提高了朝廷的决策效率。
今日下发的这一份白皮册,名为《大明教育发展规划初稿》。
黄道周、陈子壮等人翻看一番,发现上面确实描述了一套新教育体系——
“今后,大明各县都将设立至少一座小学,并按照朝廷所下发的教材教授小学课程。
当然,目前除了三府之外,其他地方还无法实行三年义务教育,因此各地小学需收取一定书杂费。
在各州、府则至少开办一座中学,学制四年——若小学学生通过三年级的毕业考试,便可进入对应的州、府中学读书。
其中优秀者,朝廷不仅免除书杂费、学费,还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但多数人还是需要自己交纳学杂费的。
最后,近几年内,朕会在南京、北京、成都三府先创办三座综合性大学,以及几所专科学校,学制为三年或四年。
其生源则是各州府中学学生中的优秀者——至于谁优秀,自然还是通过中学四年级的毕业考试来确定。
到了大学,学生便可以根据各人地天赋、兴趣爱好,选择一门专业进行学习,可以是儒学,也可以是自然科学,甚至是军事···”
朱媺娖大概讲了下白皮册子上的内容,众人边看边听,不少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待朱媺娖讲完,陈子壮忍不住先起身问道:“陛下,若行此教育体系,将来朝廷是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官吏,还是通过科举选拔?
若并非通过科举,这一套新的教育体系岂不是废除了科举?”
“敢问陈侍郎,何为科举?”朱媺娖反问,“新的教育体系中,毕业考试难道没有科举选拔优秀读书人之作用吗?”
陈子壮听得一愣,随即低头看着白皮册子上的相关考试制度介绍,发现这毕业考试其实就和科举中的三次院试、乡试、会试等考试作用类似,都能起到汰弱留强的作用。
这时朱媺娖又道:“另外,朕并非是要立即在全天下实行这一套新教育体系,而是准备逐步实施。
同时,也并非要一下取消科举,而是会留下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缓冲期。
在此期间,朝廷已经会按期举办科举——新教育体系下的中学生可以参加乡试,同时拥有秀才、举人功名者,也可以报名参加中学毕业考试以进入大学。”
听了朱媺娖这一番话,礼部众官员不禁面面相觑,一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见此,朱媺娖便道:“诸位可以好好想一想,议一议。”
于是十几名礼部官员就当场讨论起来。
“相较于以前的官学,这套新教育体系有何不同?或者说有何优秀之处?”
“这还不明白吗?陛下决意以新教育体系推行新学,而非像以往那样,让官学只教授儒学。”
“那为何不直接让官学教授新学呢?”
“你这问题可就有点没头脑了——官学如何会让读书人每日按时上课读书?如何会让诸科教师完全依照教材教课?
反过来讲,倘若官学完全按照这一套来,那它还是官学吗?和这白皮册中所言的小学、中学又有何区别?”
“···”
作为礼部官员,上至黄道周这位礼部尚书,下至主事级别的官员,都知道朱媺娖有意推广自然科学等新学。
而这套新教育体系显然是为推广新学服务的。
所以,除非大明不准备推广新学,依旧抱着儒学为尊不放,否则改用新教育体系便势在必行。
毕竟老一套的教育体系也就只能教授下儒学,根本适应不了多学科的教学工作。
于是,经过一番讨论后,众礼部官员渐渐安静下来,随即黄道周作为礼部尚书,直接起身拱手表态,“陛下,臣等以为新教育体系可行!”
“善。”朱媺娖露出了微笑。
这些礼部官员没跟她犟着,不枉她和郝光明费心费力地弄出了《大明教育发展规划初稿》这本白皮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