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草原惊变
众人本以为抢夺了如此多林丹汗帐下的辎重,大家可以发笔横财,毕竟兄弟们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真的很不容易,谁料以马世龙的性格,根本不许。
强迫将士们上交给朝廷,由朝廷同意分配,这让众人心中甚是不满。
不过马世龙也不会将将士们得罪死了,毕竟还要依仗大家伙打仗,当下许诺,这些抢来的物资,战争期间,将士们可以肆意享用,二来,下一次若是再能抢到辎重,则尽数归分配给众人。
拓也不花损失惨重,自然不敢轻易与大明交锋,而马世龙上一次交锋,官兵也死伤甚多,也不敢过于逼人。
只是命大军逐步驱赶,准备将这帮人赶出长城。
双方你来我往,鏖战数次,但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的争斗,与大局无碍。
战斗持续日久,大明终究要比一个破落户林丹汗要强太多,僵持没过多久,拓也不花就被驱赶到长城边缘。
以马世龙对于蒙古人的了解,他们吃了那么大的亏,而且没有粮草补充,被赶出去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林丹汗见拓也不花作战不利,竟然亲帅三万大军来援,让大明一方各将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林丹汗的加入,却是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马世龙不敢过分靠前,只能控制兵马,稳住阵线,以防止被林丹汗包了饺子,损兵折将。
而拓也不花,也开始再次放肆,让队伍化整为零,不去攻打城市,而是在民间肆意的抢夺,无数的地主、乡间富豪遭了难。
源源不断的财富,被抢劫到草原去。
马世龙发觉了林丹汗的意图,知道这样下去,自己的官帽怕是保不住了,再加上蒙古人肆意劫掠山西,惹得山西百姓震怒,无数百姓组织民团,加入军中,马世龙更加有底气,便率众上前驱赶。
马世龙这员老将,作战风格趋向于保守和谨慎,以楚行的估计,那日抢夺辎重之法,怕是曹文诏之谋略,等到后期作战,果然如楚行预料一般,更加倾向于保守。
可保守也有保守的好处,那就是任凭林丹汗的部众怎么折腾,大明的军队便是以实力压人,绝对不盲目躁动,给林丹汗伏击的机会。
一番交锋下来,林丹汗非常头疼,而马世龙的脑袋也非常大,因为朝廷催促他结束战事的行文,一封接着一封,根本就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沿途各地的百姓,见大明官兵不断向前与蒙古人交锋,而且儿郎们打了胜仗,赶着牛羊,过来犒军的百姓非常多。
楚行也算是感受了一回大明百姓的热情。
双方在长城边缘打来打去,双方的将士都非常疲惫,即便是楚行也一样,这些日子,他已经损失了将近一百名士卒,让他心疼的不行。
而大明的将士都觉得,如今林丹汗已经撤出长城,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家各回各家就好,没有必要在这样僵持下去。
楚行自然觉得他们非常脑残,此时大明的军队一撤,林丹汗众人不得卷土重来。
这些日子,楚行听说了不少,曹变蛟在战场上的战绩,往往是数百骑兵,就敢撵着上千人追杀,很是振奋人心。
但是从那次战场上,跟着人家屁股后面捡过一次好处之后,二人竟然再也没有缘分相见。
被大明官兵挡在长城之外,而且官兵的力量越来越强,民众的支持让马世龙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林丹汗,这让林丹汗非常的忧虑,最终听从了属下的建议,继续从自己控制的部落里抽调青壮。
自己征服了如此多的土默特右翼的部落,若是得不到粮草的补充,自己根本就养不活他们。
他如何知道,自己已经穷的揭不开锅,而土默特
部比自己更穷。
他如何知道,土默特部之所以还可以坚持,靠得便是与楚行的贸易,林丹汗拿下土默特的部落,自然而然的断了与楚行的贸易,自然要他养活。
这几日,马世龙终于忍不住了,因为崇祯皇帝已经下旨,要他越过长城,与林丹汗决战,同时下旨,命土默特右翼部配合大明作战。
在往前便是便是草原,草原之上,与大明又不相同,明显没有城池作为依仗,大明只能需求土默特部的支援,但是土默特传来的信息是,土默特右翼的情况非常悲惨,根本就没有力量支持。.
楚行心里很清楚,顺义王的心思,无非就是想看着大明与林丹汗打生打死,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让他出兵支援大明,那么眼下的情况是,让他现在控制的部落,与无奈归降林丹汗的部落自相残杀罢了。
只是让顺义王如何也没有想到,他拒绝大明之后,下场更加悲惨,林丹汗竟然趁着他防守疏忽的空档,发大兵一战夺了板升城,将他赶了出去。
如今形势顷刻间便转换了过来,林丹汗不仅仅有城池可以用来防守,而且还得了土默特右翼,聚集在板升城的所有财富。
而大明却要在草原上,面临林丹汗随时可能进行的攻击。
见顺义王不仅不帮助大明,还让人家把板升城给拿了,马世龙虽然一肚子气,但是却没有办法,若是让林丹汗有了长期的据点,那大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只能派兵急忙攻打,可蒙古虽然缺乏守城的器械,但是人家精锐的士兵也不少,士兵在板升城上,抽弓搭箭,万箭齐发,以大明士卒的本事,想要拿下这座城池,损失也少不了惨重儿子。
期间,马世龙按照规矩给崇祯写了奏疏,表明了将士们的功绩之外,还提出是否可以恢复给林丹汗的赏赐,重新打开互市,这样可以免于争斗。
可是崇祯对于背信弃义的林丹汗明显是看不上,而且也拿不出这些钱来。
所以一咬牙,命令马世龙继续打下去,再敢言和,直接问斩。
无奈之下,马世龙只能号令将士们围困板升城,挖掘壕沟,准备来个长期攻打。
强迫将士们上交给朝廷,由朝廷同意分配,这让众人心中甚是不满。
不过马世龙也不会将将士们得罪死了,毕竟还要依仗大家伙打仗,当下许诺,这些抢来的物资,战争期间,将士们可以肆意享用,二来,下一次若是再能抢到辎重,则尽数归分配给众人。
拓也不花损失惨重,自然不敢轻易与大明交锋,而马世龙上一次交锋,官兵也死伤甚多,也不敢过于逼人。
只是命大军逐步驱赶,准备将这帮人赶出长城。
双方你来我往,鏖战数次,但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的争斗,与大局无碍。
战斗持续日久,大明终究要比一个破落户林丹汗要强太多,僵持没过多久,拓也不花就被驱赶到长城边缘。
以马世龙对于蒙古人的了解,他们吃了那么大的亏,而且没有粮草补充,被赶出去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林丹汗见拓也不花作战不利,竟然亲帅三万大军来援,让大明一方各将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林丹汗的加入,却是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马世龙不敢过分靠前,只能控制兵马,稳住阵线,以防止被林丹汗包了饺子,损兵折将。
而拓也不花,也开始再次放肆,让队伍化整为零,不去攻打城市,而是在民间肆意的抢夺,无数的地主、乡间富豪遭了难。
源源不断的财富,被抢劫到草原去。
马世龙发觉了林丹汗的意图,知道这样下去,自己的官帽怕是保不住了,再加上蒙古人肆意劫掠山西,惹得山西百姓震怒,无数百姓组织民团,加入军中,马世龙更加有底气,便率众上前驱赶。
马世龙这员老将,作战风格趋向于保守和谨慎,以楚行的估计,那日抢夺辎重之法,怕是曹文诏之谋略,等到后期作战,果然如楚行预料一般,更加倾向于保守。
可保守也有保守的好处,那就是任凭林丹汗的部众怎么折腾,大明的军队便是以实力压人,绝对不盲目躁动,给林丹汗伏击的机会。
一番交锋下来,林丹汗非常头疼,而马世龙的脑袋也非常大,因为朝廷催促他结束战事的行文,一封接着一封,根本就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沿途各地的百姓,见大明官兵不断向前与蒙古人交锋,而且儿郎们打了胜仗,赶着牛羊,过来犒军的百姓非常多。
楚行也算是感受了一回大明百姓的热情。
双方在长城边缘打来打去,双方的将士都非常疲惫,即便是楚行也一样,这些日子,他已经损失了将近一百名士卒,让他心疼的不行。
而大明的将士都觉得,如今林丹汗已经撤出长城,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家各回各家就好,没有必要在这样僵持下去。
楚行自然觉得他们非常脑残,此时大明的军队一撤,林丹汗众人不得卷土重来。
这些日子,楚行听说了不少,曹变蛟在战场上的战绩,往往是数百骑兵,就敢撵着上千人追杀,很是振奋人心。
但是从那次战场上,跟着人家屁股后面捡过一次好处之后,二人竟然再也没有缘分相见。
被大明官兵挡在长城之外,而且官兵的力量越来越强,民众的支持让马世龙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林丹汗,这让林丹汗非常的忧虑,最终听从了属下的建议,继续从自己控制的部落里抽调青壮。
自己征服了如此多的土默特右翼的部落,若是得不到粮草的补充,自己根本就养不活他们。
他如何知道,自己已经穷的揭不开锅,而土默特
部比自己更穷。
他如何知道,土默特部之所以还可以坚持,靠得便是与楚行的贸易,林丹汗拿下土默特的部落,自然而然的断了与楚行的贸易,自然要他养活。
这几日,马世龙终于忍不住了,因为崇祯皇帝已经下旨,要他越过长城,与林丹汗决战,同时下旨,命土默特右翼部配合大明作战。
在往前便是便是草原,草原之上,与大明又不相同,明显没有城池作为依仗,大明只能需求土默特部的支援,但是土默特传来的信息是,土默特右翼的情况非常悲惨,根本就没有力量支持。.
楚行心里很清楚,顺义王的心思,无非就是想看着大明与林丹汗打生打死,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让他出兵支援大明,那么眼下的情况是,让他现在控制的部落,与无奈归降林丹汗的部落自相残杀罢了。
只是让顺义王如何也没有想到,他拒绝大明之后,下场更加悲惨,林丹汗竟然趁着他防守疏忽的空档,发大兵一战夺了板升城,将他赶了出去。
如今形势顷刻间便转换了过来,林丹汗不仅仅有城池可以用来防守,而且还得了土默特右翼,聚集在板升城的所有财富。
而大明却要在草原上,面临林丹汗随时可能进行的攻击。
见顺义王不仅不帮助大明,还让人家把板升城给拿了,马世龙虽然一肚子气,但是却没有办法,若是让林丹汗有了长期的据点,那大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只能派兵急忙攻打,可蒙古虽然缺乏守城的器械,但是人家精锐的士兵也不少,士兵在板升城上,抽弓搭箭,万箭齐发,以大明士卒的本事,想要拿下这座城池,损失也少不了惨重儿子。
期间,马世龙按照规矩给崇祯写了奏疏,表明了将士们的功绩之外,还提出是否可以恢复给林丹汗的赏赐,重新打开互市,这样可以免于争斗。
可是崇祯对于背信弃义的林丹汗明显是看不上,而且也拿不出这些钱来。
所以一咬牙,命令马世龙继续打下去,再敢言和,直接问斩。
无奈之下,马世龙只能号令将士们围困板升城,挖掘壕沟,准备来个长期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