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回家
布店比饭店操作空间大,合作上有了纪家饺子馆儿的成功案例,工商也更支持。
刘玉仙心比天大,搞合作就要搞最好的,自个儿花钱苏州、海市、京城都跑了一圈儿,最后虽然没拿下南方那两家老字号,倒是把京城一家绸缎厂最好的货给谈下来了,又用这个去跟华泰厚谈,不仅谈了合作,还获得了那家厂子的认可。
人厂子里的领导东跑西跑,费了不知多少力气,帮她拿下来这套家具,给她把场面充的足足的!
刘玉仙知道方家这俩孩子是见过大世面的,听方向阳这么一夸,自然高兴。
高兴之余,包的红包就特别大。
三个少年一人一个,里面厚厚一叠,竟然是比俩男娃往年从家里拿到的都要多。
方向阳高兴的不行。
方遒却有点儿惶恐,他心事沉沉的看向纪茹芳,想着回去以后就直接还给她。
他们已经是叨扰人家,怎好再跟着出来占人家朋友的便宜?
发完红包,刘玉仙又拿了糕点出来。
糕点用油皮纸包着,上面印着红色的三个字,叫“祥和饽饽铺”。
“樱子是厨子,你先尝尝,这是你外叔公从左津卫带回来,你看看跟咱们这地方的比咋样?”
徐樱乖巧的拿了一块贵妃饼来吃。
这是他家的镇店招牌。
传闻贵妃饼源自唐代,是御厨专为杨贵妃做的,最典型的就是饼如满月雪白浑圆,上有红点如贵妃额头的花钿,端的是外皮精巧漂亮,内里柔软弹滑。
吃一口下去,外皮酥软有奶香,馅料弹滑枣香浓郁,佐以核桃的油香酥脆,可谓口齿留香,回味绵长。
比起京城里的稻香村,这个向来更符合徐樱的口味儿,所以她先就满足的眯了眯眼睛,这才评说:“其实没个比法,咱本地糕点更讲究个结实实用,同样是枣泥馅儿的,咱的枣泥酥就跟京城里的稻香村更像,馅料结实,外皮酥脆。祥和这贵妃饼用的也是枣泥馅儿,就更软乎一些,外皮应当是加了奶酪,更松软有奶香,要我说,我是喜欢这个。”
刘玉仙听她讲的头头是道,忍不住啪啪给她鼓掌,竖起大拇指的夸她:“好闺女,你可是真懂吃,也真会吃,比你娘可强多了!”
“闺女比我强不是应该的?”纪茹芳立刻说。
“瞅把你给脸大的,早知道生闺女能生这么好,我当初死活先跟赵文星那死东西弄个闺女出来,也不至于这会儿羡慕你的!”刘玉仙说着话就比上了。
纪茹芳看她当着娃娃说这些不像话,不禁皱眉示意孩子还在。
刘玉仙当下捂了捂嘴,把糕点往他们面前一推,说:“你们拿着吃着玩儿着去,我们俩说说话,赶六点钟回来就成!”
“这大过年的,你让他们去哪儿?”纪茹芳忙拦着。
“去哪儿……”
刘玉仙眼珠子一转,想起来了,说:“省城来了个唱《白毛女》的剧团,在文化宫演出,你们过去看戏去……我给拿钱!”说着站起来就要掏钱。
纪茹芳忙拦住,解释说仨孩子都有钱,又叮嘱他们别乱跑早去早回,这才送三个人出来。
说是送,其实仨人儿都能感觉到,他们是让撵出来的!
方向阳抱着怀里的贵妃饼、沙琪玛,站在冷风里一脸郁闷。
就让他在暖暖的店里好好吃个糕点不行吗?
徐樱和方遒也无奈,只好互相看看说:“那先去文化宫吧!”
好在刘玉仙这店开的位置好,就在县城里最繁华的广场旁边,往东走是文化宫,往西走就是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关着门,文化宫……
他们走了两条街过去,就看见个大门紧闭的文化宫。
门口倒是贴了一张广告画,上面画着《白毛女》的剧照,方向阳凑过去一看,日子清清楚楚写着:大年初四晚上。
日期时间,没一个跟刘玉仙说的能对得上!
“这咋办,咱要不滑冰去?”
县城里广场尽头有个湖,湖里的水结冰以后能滑冰。
方向阳和方遒都在县城里长过,那地方他们当然去玩儿。
只是提建议的方向阳和听到建议的方遒都意兴阑珊。
俩人小时候玩儿腻了,徐樱呢,她好不容易重生一次,惜命的要死,半点儿险都不想冒,直接拒绝说:“不去!”
“那总不能风里蹲着吧……”方向阳说着先就蹲下了,蹲下又抬着头问:“要不咱上谁家玩儿去?反正有好几个同学在呢?”
方遒沉默。
如今方家的事儿传的沸沸扬扬,上谁家都不好。
仨人蹲在街头,愣是在大年初一这合家欢的日子里,蹲出了无家可归的荒凉感。
徐樱蹲在正中间,左右看看兄弟俩人儿,尤其是沉默望着对街的方遒,突然笑着站起来说:“我想着个地方!”
“啥地方?”方向阳立刻问。
“放假前有个同学说过,县里开了个新华书店,咱们打问打问去?”
其实并不是同学说过,而是她记忆里的这年那家新华书店在县城里开业了。
虽然这个书店太小,小到即便在这小县城里也只能占据一个偏僻的角落,哪怕大白天也要开灯才能营业,却是她上辈子前半生晦暗的生活里唯一的一点光,给她指明了后面漫漫人生路的一点光。
现在方遒就在这晦暗中,她不想让他一直活在那里面,她想把他带过去,把自己上辈子的光送给他,帮他照亮如今这令他茫然无措的生活。
方向阳迟疑了一下,突然跳起来,高高兴兴的说:“好啊,书店好,哥,你不最喜欢去啥图书馆书店的,走走走,咱们找找那书店去!”
说着就扯方遒。
方遒也就顺了他的心思,问徐樱记不记得地方。
“我同学大概说了下,咱试试呗?”徐樱说。
说是试试,其实她对那书店的位置清清楚楚,哪怕上辈子许多记忆都淡了,对这书店的记忆却深刻。
沿着文化宫往北,路过两个街道口,转过一座已经破败的道观,那小小的书店就开在道观一侧的角落里,亮着暖黄色的光,等着回来的她和两个“无家可归”的少年。
刘玉仙心比天大,搞合作就要搞最好的,自个儿花钱苏州、海市、京城都跑了一圈儿,最后虽然没拿下南方那两家老字号,倒是把京城一家绸缎厂最好的货给谈下来了,又用这个去跟华泰厚谈,不仅谈了合作,还获得了那家厂子的认可。
人厂子里的领导东跑西跑,费了不知多少力气,帮她拿下来这套家具,给她把场面充的足足的!
刘玉仙知道方家这俩孩子是见过大世面的,听方向阳这么一夸,自然高兴。
高兴之余,包的红包就特别大。
三个少年一人一个,里面厚厚一叠,竟然是比俩男娃往年从家里拿到的都要多。
方向阳高兴的不行。
方遒却有点儿惶恐,他心事沉沉的看向纪茹芳,想着回去以后就直接还给她。
他们已经是叨扰人家,怎好再跟着出来占人家朋友的便宜?
发完红包,刘玉仙又拿了糕点出来。
糕点用油皮纸包着,上面印着红色的三个字,叫“祥和饽饽铺”。
“樱子是厨子,你先尝尝,这是你外叔公从左津卫带回来,你看看跟咱们这地方的比咋样?”
徐樱乖巧的拿了一块贵妃饼来吃。
这是他家的镇店招牌。
传闻贵妃饼源自唐代,是御厨专为杨贵妃做的,最典型的就是饼如满月雪白浑圆,上有红点如贵妃额头的花钿,端的是外皮精巧漂亮,内里柔软弹滑。
吃一口下去,外皮酥软有奶香,馅料弹滑枣香浓郁,佐以核桃的油香酥脆,可谓口齿留香,回味绵长。
比起京城里的稻香村,这个向来更符合徐樱的口味儿,所以她先就满足的眯了眯眼睛,这才评说:“其实没个比法,咱本地糕点更讲究个结实实用,同样是枣泥馅儿的,咱的枣泥酥就跟京城里的稻香村更像,馅料结实,外皮酥脆。祥和这贵妃饼用的也是枣泥馅儿,就更软乎一些,外皮应当是加了奶酪,更松软有奶香,要我说,我是喜欢这个。”
刘玉仙听她讲的头头是道,忍不住啪啪给她鼓掌,竖起大拇指的夸她:“好闺女,你可是真懂吃,也真会吃,比你娘可强多了!”
“闺女比我强不是应该的?”纪茹芳立刻说。
“瞅把你给脸大的,早知道生闺女能生这么好,我当初死活先跟赵文星那死东西弄个闺女出来,也不至于这会儿羡慕你的!”刘玉仙说着话就比上了。
纪茹芳看她当着娃娃说这些不像话,不禁皱眉示意孩子还在。
刘玉仙当下捂了捂嘴,把糕点往他们面前一推,说:“你们拿着吃着玩儿着去,我们俩说说话,赶六点钟回来就成!”
“这大过年的,你让他们去哪儿?”纪茹芳忙拦着。
“去哪儿……”
刘玉仙眼珠子一转,想起来了,说:“省城来了个唱《白毛女》的剧团,在文化宫演出,你们过去看戏去……我给拿钱!”说着站起来就要掏钱。
纪茹芳忙拦住,解释说仨孩子都有钱,又叮嘱他们别乱跑早去早回,这才送三个人出来。
说是送,其实仨人儿都能感觉到,他们是让撵出来的!
方向阳抱着怀里的贵妃饼、沙琪玛,站在冷风里一脸郁闷。
就让他在暖暖的店里好好吃个糕点不行吗?
徐樱和方遒也无奈,只好互相看看说:“那先去文化宫吧!”
好在刘玉仙这店开的位置好,就在县城里最繁华的广场旁边,往东走是文化宫,往西走就是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关着门,文化宫……
他们走了两条街过去,就看见个大门紧闭的文化宫。
门口倒是贴了一张广告画,上面画着《白毛女》的剧照,方向阳凑过去一看,日子清清楚楚写着:大年初四晚上。
日期时间,没一个跟刘玉仙说的能对得上!
“这咋办,咱要不滑冰去?”
县城里广场尽头有个湖,湖里的水结冰以后能滑冰。
方向阳和方遒都在县城里长过,那地方他们当然去玩儿。
只是提建议的方向阳和听到建议的方遒都意兴阑珊。
俩人小时候玩儿腻了,徐樱呢,她好不容易重生一次,惜命的要死,半点儿险都不想冒,直接拒绝说:“不去!”
“那总不能风里蹲着吧……”方向阳说着先就蹲下了,蹲下又抬着头问:“要不咱上谁家玩儿去?反正有好几个同学在呢?”
方遒沉默。
如今方家的事儿传的沸沸扬扬,上谁家都不好。
仨人蹲在街头,愣是在大年初一这合家欢的日子里,蹲出了无家可归的荒凉感。
徐樱蹲在正中间,左右看看兄弟俩人儿,尤其是沉默望着对街的方遒,突然笑着站起来说:“我想着个地方!”
“啥地方?”方向阳立刻问。
“放假前有个同学说过,县里开了个新华书店,咱们打问打问去?”
其实并不是同学说过,而是她记忆里的这年那家新华书店在县城里开业了。
虽然这个书店太小,小到即便在这小县城里也只能占据一个偏僻的角落,哪怕大白天也要开灯才能营业,却是她上辈子前半生晦暗的生活里唯一的一点光,给她指明了后面漫漫人生路的一点光。
现在方遒就在这晦暗中,她不想让他一直活在那里面,她想把他带过去,把自己上辈子的光送给他,帮他照亮如今这令他茫然无措的生活。
方向阳迟疑了一下,突然跳起来,高高兴兴的说:“好啊,书店好,哥,你不最喜欢去啥图书馆书店的,走走走,咱们找找那书店去!”
说着就扯方遒。
方遒也就顺了他的心思,问徐樱记不记得地方。
“我同学大概说了下,咱试试呗?”徐樱说。
说是试试,其实她对那书店的位置清清楚楚,哪怕上辈子许多记忆都淡了,对这书店的记忆却深刻。
沿着文化宫往北,路过两个街道口,转过一座已经破败的道观,那小小的书店就开在道观一侧的角落里,亮着暖黄色的光,等着回来的她和两个“无家可归”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