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桧的真功夫
和东京路那些小打小闹不一样,韩世忠的以本伤人可是玩大的。
他带领了五千骑兵,直接渡过了淮水,往灵璧那边直接屯军。做出一副要威胁宿州的样子。
金人来的多,他直接渡过淮水,和金人隔着淮水对峙,金人来的更多,那么他就直接撤回合肥去,让金人攻打合肥这样的坚城。
他并不求自己的战果,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件,那就是出兵,然后让金人也同样的出兵,然后对金人进行消耗。
有的时候士兵是一种消耗,但是粮草何尝不是一种消耗,甚至对于金人来说,士兵比起粮草更容易补充。
在短短两个月之间,韩世忠已经“进攻”了三次,而同样被“金人”击退了三次,而在这三次一进一退之中,金人取得的战果是零,因为双方没有发生任何的战斗。
“不愧是陛下,如果再多来几次,金人的粮草可能就有问题了。”韩世忠在一次撤退过程中是这样称赞陛下的。
他觉得也只有陛下这样儿的无耻之徒,不,天纵奇才才能想到这样将财富转换为战斗力的方法。
只有陛下才看出了金人的死穴,那就是以战养战一旦失败,那么金人恐怕粮食就有问题了。
在大宋,如果说他们的皇帝陛下是第一不要脸,那么第二不要脸的肯定是秦桧了。特别他在政治这个战场上,他的才能一点也不差。
而造谣在政治战场之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而且秦桧还特别擅长造谣。
只不过这一次他这个内斗的技能并没有用在内战上,而是用在了和金人的外战之上。
因为陛下是这么和他说的,“昔日诸葛孔明用谣言瓦解了司马懿的兵权,让他的第一次北伐非常的顺利,如果不是马谡言过其实,说不定蜀汉就在魏贼那边占上了很大的便宜了。”
好的谣言可以瓦解对方整个军队的斗志,甚至可以摧毁对方的国家,过去的诸葛孔明对付司马懿,韩信的四面楚歌都是属于谣言的范畴。
而现在孙权需要秦桧前去造谣。
虽然秦桧不想做这件事情,因为在自己的君主面前,暴露出这样的一幕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一旦有什么谣言出现的时候,恐怕很有可能群臣甚至是陛下的疑心就会到他的身上。
但是当孙权将诸葛孔明和韩信这两个例子抬出来的时候,秦桧知道,再这样推三阻四反而会引起陛下的不悦,所以他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为了让陛下在心中留下他的实力和诸葛孔明很接近的印象,这一次秦桧拿出了过去政治斗争之中传谣言所用的“真功夫”出来。
第一个真功夫那就是不管其他人信不信他自己必须要相信自己的谣言,这就意味着他的谣言必须要真。
如果说造谣说完颜亮是一个女人,那么这个谣言不仅听到的人不会相信,就连造谣的秦桧都不会相信的,哪样的谣言。
这不是政治上的造谣,而是赤裸裸的侮辱人了。
而秦桧所造的谣言非常的巧妙,那就是完颜亮给完颜宗弼下了慢性的毒药,用毒药来控制完颜宗弼。逼迫完颜宗弼弑君,甚至在完颜宗弼弑君之后,将完颜宗弼灭口。
这样的一个谣言听上去就非常的真了,至于说有没有这样的慢性毒药,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恐怕就没有人会去追究了,这个世界上不缺少的就是阴谋论者。
秦桧第二个真功夫就是即使谣言是假的,也要当真的传播。
虽然宋金之间过去处于战争状态,甚至现在也是处于战争状态,但是宋人和金人之间他们似乎可能是叔侄之国,也有可能是兄弟之国,反正他们之间的条约签的够多,毁约也多,所以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了。
总之宋人和金人皇帝之间存在着亲戚关系。
作为亲戚自然要讨公道,秦桧就很强硬的写了一封问罪的文书,要求完颜亮就弑君和毒杀完颜宗弼这件事情做出解释。
面对宋人这样的一封文书,完颜亮完全就没有引起警觉,因为他从这封文书的字里行间就看到了几个字,那就是“无稽之谈”。
他对于这样儿文书处理的很是随意,他将文书交给了过去完颜宗弼的心腹仆散忠义,让仆散忠义去处理这封文书。
对于这样的文书,仆散忠义也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朝廷上提出来,然后亲自说了“子虚乌有”这四个字。
宋人的行为让完颜亮的心中非常的愤怒,他也写了一封文书给了宋人,也用亲戚关系要去说明钦宗为什么成了太乙宫主,这其中是不是有阴谋诡计。
完颜亮的行动完全落在了秦桧的算计之中,因为完颜亮的文书到了大宋之后,秦桧真的很认真的回复了他。
其中对于钦宗为什么成为太乙宫主的事情前因后果都讲的很清楚。
钦宗是自愿成为太乙宫主的,他布道的时候很有很多人见证了,这其中并不存在协迫或者威胁。
秦桧回的文书很是详细,因为这封文书足有十多页纸头,其中不仅将事情讲的非常清楚,更是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证词和证言。
这封文书不要说作为两国邦交的文书了,即使是诏狱之中的文书都没有比这封文书更为详细的。
当完颜亮收到这封文书的时候他一下子就察觉到自己上当了。
对比钦宗成为太乙宫主这样的一件事情,完颜亮“毒杀”完颜宗弼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是一样的。
既然太乙宫主宋人出具了如此详实的文书,是不是完颜亮也需要出具相同的文书。
如果没有这么详实的文书,在世人的眼中完颜亮和完颜宗弼的事情就变得不清不楚了。
而且在这个时候,金人统治区的说书人突然多出了一个新的节目,那个节目的名称就叫做中都迷雾。
而那个节目的主角虽然不是完颜亮和完颜宗弼,但是显然在影射着两个人。
他带领了五千骑兵,直接渡过了淮水,往灵璧那边直接屯军。做出一副要威胁宿州的样子。
金人来的多,他直接渡过淮水,和金人隔着淮水对峙,金人来的更多,那么他就直接撤回合肥去,让金人攻打合肥这样的坚城。
他并不求自己的战果,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件,那就是出兵,然后让金人也同样的出兵,然后对金人进行消耗。
有的时候士兵是一种消耗,但是粮草何尝不是一种消耗,甚至对于金人来说,士兵比起粮草更容易补充。
在短短两个月之间,韩世忠已经“进攻”了三次,而同样被“金人”击退了三次,而在这三次一进一退之中,金人取得的战果是零,因为双方没有发生任何的战斗。
“不愧是陛下,如果再多来几次,金人的粮草可能就有问题了。”韩世忠在一次撤退过程中是这样称赞陛下的。
他觉得也只有陛下这样儿的无耻之徒,不,天纵奇才才能想到这样将财富转换为战斗力的方法。
只有陛下才看出了金人的死穴,那就是以战养战一旦失败,那么金人恐怕粮食就有问题了。
在大宋,如果说他们的皇帝陛下是第一不要脸,那么第二不要脸的肯定是秦桧了。特别他在政治这个战场上,他的才能一点也不差。
而造谣在政治战场之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而且秦桧还特别擅长造谣。
只不过这一次他这个内斗的技能并没有用在内战上,而是用在了和金人的外战之上。
因为陛下是这么和他说的,“昔日诸葛孔明用谣言瓦解了司马懿的兵权,让他的第一次北伐非常的顺利,如果不是马谡言过其实,说不定蜀汉就在魏贼那边占上了很大的便宜了。”
好的谣言可以瓦解对方整个军队的斗志,甚至可以摧毁对方的国家,过去的诸葛孔明对付司马懿,韩信的四面楚歌都是属于谣言的范畴。
而现在孙权需要秦桧前去造谣。
虽然秦桧不想做这件事情,因为在自己的君主面前,暴露出这样的一幕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一旦有什么谣言出现的时候,恐怕很有可能群臣甚至是陛下的疑心就会到他的身上。
但是当孙权将诸葛孔明和韩信这两个例子抬出来的时候,秦桧知道,再这样推三阻四反而会引起陛下的不悦,所以他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为了让陛下在心中留下他的实力和诸葛孔明很接近的印象,这一次秦桧拿出了过去政治斗争之中传谣言所用的“真功夫”出来。
第一个真功夫那就是不管其他人信不信他自己必须要相信自己的谣言,这就意味着他的谣言必须要真。
如果说造谣说完颜亮是一个女人,那么这个谣言不仅听到的人不会相信,就连造谣的秦桧都不会相信的,哪样的谣言。
这不是政治上的造谣,而是赤裸裸的侮辱人了。
而秦桧所造的谣言非常的巧妙,那就是完颜亮给完颜宗弼下了慢性的毒药,用毒药来控制完颜宗弼。逼迫完颜宗弼弑君,甚至在完颜宗弼弑君之后,将完颜宗弼灭口。
这样的一个谣言听上去就非常的真了,至于说有没有这样的慢性毒药,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恐怕就没有人会去追究了,这个世界上不缺少的就是阴谋论者。
秦桧第二个真功夫就是即使谣言是假的,也要当真的传播。
虽然宋金之间过去处于战争状态,甚至现在也是处于战争状态,但是宋人和金人之间他们似乎可能是叔侄之国,也有可能是兄弟之国,反正他们之间的条约签的够多,毁约也多,所以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了。
总之宋人和金人皇帝之间存在着亲戚关系。
作为亲戚自然要讨公道,秦桧就很强硬的写了一封问罪的文书,要求完颜亮就弑君和毒杀完颜宗弼这件事情做出解释。
面对宋人这样的一封文书,完颜亮完全就没有引起警觉,因为他从这封文书的字里行间就看到了几个字,那就是“无稽之谈”。
他对于这样儿文书处理的很是随意,他将文书交给了过去完颜宗弼的心腹仆散忠义,让仆散忠义去处理这封文书。
对于这样的文书,仆散忠义也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朝廷上提出来,然后亲自说了“子虚乌有”这四个字。
宋人的行为让完颜亮的心中非常的愤怒,他也写了一封文书给了宋人,也用亲戚关系要去说明钦宗为什么成了太乙宫主,这其中是不是有阴谋诡计。
完颜亮的行动完全落在了秦桧的算计之中,因为完颜亮的文书到了大宋之后,秦桧真的很认真的回复了他。
其中对于钦宗为什么成为太乙宫主的事情前因后果都讲的很清楚。
钦宗是自愿成为太乙宫主的,他布道的时候很有很多人见证了,这其中并不存在协迫或者威胁。
秦桧回的文书很是详细,因为这封文书足有十多页纸头,其中不仅将事情讲的非常清楚,更是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证词和证言。
这封文书不要说作为两国邦交的文书了,即使是诏狱之中的文书都没有比这封文书更为详细的。
当完颜亮收到这封文书的时候他一下子就察觉到自己上当了。
对比钦宗成为太乙宫主这样的一件事情,完颜亮“毒杀”完颜宗弼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是一样的。
既然太乙宫主宋人出具了如此详实的文书,是不是完颜亮也需要出具相同的文书。
如果没有这么详实的文书,在世人的眼中完颜亮和完颜宗弼的事情就变得不清不楚了。
而且在这个时候,金人统治区的说书人突然多出了一个新的节目,那个节目的名称就叫做中都迷雾。
而那个节目的主角虽然不是完颜亮和完颜宗弼,但是显然在影射着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