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给我占城稻 许你与国同休
士燮是一个非著名,但很传奇的人物,字威彦,苍梧郡广信县人。
汉末三国是一个英雄豪杰如繁星一般璀璨的时代,所以士燮的光芒被掩盖了。
他出身郡望之家,有治世之才,执政四十年,震慑蛮夷,疆域之内未起战祸,在当地的名望极高,堪比南越王赵佗。
其重视文化教育,使儒学在交趾地区的传播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成为当时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他最传奇的,是为古越人创作喃字,这是现代越南文字的鼻祖,假借汉字形声化为越字,汉字音韵译作越声。
正由于此,越南人至今怀念、歌颂士燮的功绩,被尊奉为「士王」、「南交学祖」,先入帝王庙,后入文庙,至今祭祀不绝。
这就是他在历史上的功绩,现在,他已经当了八年的交趾太守了,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士??(y)兼任九真太守,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交趾刺史部一共七郡之地,他们兄弟占了四个,家族又盘踞在苍梧郡,刺史赖恭过得无比憋屈。
在那块地方,士家的声音比朝廷大。
刘襄当然能打得过士燮,可他不想打。
打交趾有两条路,一是走湘江,从长沙郡南下零陵郡,在桂林的北部通过灵渠,进入漓江流域,再南下苍梧郡。
这是秦朝之时赵佗伐南越的路线,联通湘江和漓江水道的灵渠,就是为此开凿的。
另一条路是海路,从会稽郡沿着海岸线进攻南海郡。
这两条路,无论哪一条都是好几千里的远征,靡费极大。当年赵佗领三十万人南下,差点打空了秦朝的国库。
即便刘襄不计代价打下交趾刺史部,拔除士家,可他就得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士燮的家族震慑,那里数不清的少数民族必定大乱,征缴和管理的成本肯定是个天文数字。
而留谁在那里坐镇呢?
不管派谁过去,必然又是一个士燮,这一点不用怀疑,天高皇帝远,多民族并立,汉人在数量上不占优势,想要震慑蛮夷,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家族部曲,派驻的军队会逐渐沦为私兵。
这么好的条件,谁能忍得住?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那块地方莫不如是,就算他派个皇子过去,也是一样。
秦之赵佗,汉之士燮,唐之冯盎,明之沐英,都是如此。
只有汉民大规模南下,开发两广、云南、越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刘襄能做到吗?
不可能的,他连两湖都没开发呢,哪有人口去填补那些边荒之地,除非他能再多出五千万人,否则,想都不要想。
琢磨透了这个道理,那还折腾个屁呀!钱和粮食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去把荀谌叫来。」
荀谌出使长沙未竟全功,只是初期劝服张羡按兵不动,没能说服其投降,返回之后就赖在了禁军之中,一点回长安的意思都没有。
刘襄猜测,他是因为士族没能参与攻伐江南,所以特意留下,想让自己的身边,能有一个士人的声音。
所以,直接无视了他,从来没向他问过计策。
现在倒是可以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去说降士燮。
既然派兵攻伐不划算,那就招降呗,士燮这个人并没有裂土封王的野心,历史上也是投降了孙权,且年年进贡。只要能保证他们家族的利益,他不介意低头做小。
交趾刺史部虽然记载了百万人口,可所有人都知道,汉民没有那么多,土人占了绝大多数,就跟南中一样,主要人口是归顺的蛮夷部落。
赋税收不上
来多少,分田对那些异族之人的吸引力也没有那么大,食之无味,弃之不可能。
那是自古以来,汉人的固有领土,怎么可能放弃?
六十年前,顺帝时期,有一个叫做区连的占族人,占据了日南郡南部的土地,他还惦记着要把那块地盘拿回来呢,更不可能放弃交趾。
丢掉的地盘,现在叫林邑国,当地土人称之为占婆国,就是现在的越南中部和南部靠海的区域。
那里宝贝不少,也有他急需的东西。林邑国的首都叫占城,自从知道这个地方,他就一直在打那里的主意,只是条件不成熟,还不到时候。
正在他盯着交趾地图,眼馋着那里的宝贝之时,荀谌到了。
「臣,拜见陛下!」声音很大,绝对是故意的。
刘襄似笑非笑的瞥了他一眼,问道:「友若生气了?」
「臣不敢!」
不敢还那么大声,你个荀友若,肯定是故意的,这是舌辩之士行大言之法,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的思维进入你的话术节奏吗?
刘襄翻了个白眼,套路真特么多!
「行了,行了,收了神通吧,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也知道寡人的意思,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啰哩吧嗦的浪费时间。朕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也让你能给那些人一个交待。」
「臣惶恐。」
声音终于回到了正常说话的语调,荀谌躬身行礼,不禁在心中抱怨,颍川士人感受到了冀州集团和外戚的压力,想在江南之战博取功勋,好在朝堂上压制对方。
可郭嘉和荀攸已经弄巧成拙,那就收敛一点呗,还那么多的怨言,都传到陛下耳朵里了,不知道锦衣卫的厉害吗?
结果弄得自己被架在火堆上,都快烤熟了,真是不当人子。
「惶恐?」刘襄头都没抬,继续在舆图上标注,意味深长的说道:「既然口中说着惶恐,那就别做令人惶恐的事情。」
「臣受教,谨记于心。」荀谌再次躬身行礼,感觉腰有点疼。
「到此为止吧,话说多了难免惹人厌烦。朕要你持节去交趾,说服士燮投降。」刘襄觉得点到为止就好,他并没有追究罪责的意思,属下积极求战,虽然目的不纯,可也不好明面上治罪。
好说不好听啊。
所以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你去跟士燮说,交趾刺史部改为交州,朕可任命他为交州牧,要是刺史赖恭,苍梧太守吴巨之辈不愿归顺,他应该知道怎么做。
还有,听说占城那边有种稻谷一年三熟,让他送到朝廷来。你给他带一句朕的原话,若是此事能成,许他与国同休。」
汉末三国是一个英雄豪杰如繁星一般璀璨的时代,所以士燮的光芒被掩盖了。
他出身郡望之家,有治世之才,执政四十年,震慑蛮夷,疆域之内未起战祸,在当地的名望极高,堪比南越王赵佗。
其重视文化教育,使儒学在交趾地区的传播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成为当时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他最传奇的,是为古越人创作喃字,这是现代越南文字的鼻祖,假借汉字形声化为越字,汉字音韵译作越声。
正由于此,越南人至今怀念、歌颂士燮的功绩,被尊奉为「士王」、「南交学祖」,先入帝王庙,后入文庙,至今祭祀不绝。
这就是他在历史上的功绩,现在,他已经当了八年的交趾太守了,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士??(y)兼任九真太守,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交趾刺史部一共七郡之地,他们兄弟占了四个,家族又盘踞在苍梧郡,刺史赖恭过得无比憋屈。
在那块地方,士家的声音比朝廷大。
刘襄当然能打得过士燮,可他不想打。
打交趾有两条路,一是走湘江,从长沙郡南下零陵郡,在桂林的北部通过灵渠,进入漓江流域,再南下苍梧郡。
这是秦朝之时赵佗伐南越的路线,联通湘江和漓江水道的灵渠,就是为此开凿的。
另一条路是海路,从会稽郡沿着海岸线进攻南海郡。
这两条路,无论哪一条都是好几千里的远征,靡费极大。当年赵佗领三十万人南下,差点打空了秦朝的国库。
即便刘襄不计代价打下交趾刺史部,拔除士家,可他就得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士燮的家族震慑,那里数不清的少数民族必定大乱,征缴和管理的成本肯定是个天文数字。
而留谁在那里坐镇呢?
不管派谁过去,必然又是一个士燮,这一点不用怀疑,天高皇帝远,多民族并立,汉人在数量上不占优势,想要震慑蛮夷,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家族部曲,派驻的军队会逐渐沦为私兵。
这么好的条件,谁能忍得住?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那块地方莫不如是,就算他派个皇子过去,也是一样。
秦之赵佗,汉之士燮,唐之冯盎,明之沐英,都是如此。
只有汉民大规模南下,开发两广、云南、越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刘襄能做到吗?
不可能的,他连两湖都没开发呢,哪有人口去填补那些边荒之地,除非他能再多出五千万人,否则,想都不要想。
琢磨透了这个道理,那还折腾个屁呀!钱和粮食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去把荀谌叫来。」
荀谌出使长沙未竟全功,只是初期劝服张羡按兵不动,没能说服其投降,返回之后就赖在了禁军之中,一点回长安的意思都没有。
刘襄猜测,他是因为士族没能参与攻伐江南,所以特意留下,想让自己的身边,能有一个士人的声音。
所以,直接无视了他,从来没向他问过计策。
现在倒是可以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去说降士燮。
既然派兵攻伐不划算,那就招降呗,士燮这个人并没有裂土封王的野心,历史上也是投降了孙权,且年年进贡。只要能保证他们家族的利益,他不介意低头做小。
交趾刺史部虽然记载了百万人口,可所有人都知道,汉民没有那么多,土人占了绝大多数,就跟南中一样,主要人口是归顺的蛮夷部落。
赋税收不上
来多少,分田对那些异族之人的吸引力也没有那么大,食之无味,弃之不可能。
那是自古以来,汉人的固有领土,怎么可能放弃?
六十年前,顺帝时期,有一个叫做区连的占族人,占据了日南郡南部的土地,他还惦记着要把那块地盘拿回来呢,更不可能放弃交趾。
丢掉的地盘,现在叫林邑国,当地土人称之为占婆国,就是现在的越南中部和南部靠海的区域。
那里宝贝不少,也有他急需的东西。林邑国的首都叫占城,自从知道这个地方,他就一直在打那里的主意,只是条件不成熟,还不到时候。
正在他盯着交趾地图,眼馋着那里的宝贝之时,荀谌到了。
「臣,拜见陛下!」声音很大,绝对是故意的。
刘襄似笑非笑的瞥了他一眼,问道:「友若生气了?」
「臣不敢!」
不敢还那么大声,你个荀友若,肯定是故意的,这是舌辩之士行大言之法,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的思维进入你的话术节奏吗?
刘襄翻了个白眼,套路真特么多!
「行了,行了,收了神通吧,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也知道寡人的意思,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啰哩吧嗦的浪费时间。朕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也让你能给那些人一个交待。」
「臣惶恐。」
声音终于回到了正常说话的语调,荀谌躬身行礼,不禁在心中抱怨,颍川士人感受到了冀州集团和外戚的压力,想在江南之战博取功勋,好在朝堂上压制对方。
可郭嘉和荀攸已经弄巧成拙,那就收敛一点呗,还那么多的怨言,都传到陛下耳朵里了,不知道锦衣卫的厉害吗?
结果弄得自己被架在火堆上,都快烤熟了,真是不当人子。
「惶恐?」刘襄头都没抬,继续在舆图上标注,意味深长的说道:「既然口中说着惶恐,那就别做令人惶恐的事情。」
「臣受教,谨记于心。」荀谌再次躬身行礼,感觉腰有点疼。
「到此为止吧,话说多了难免惹人厌烦。朕要你持节去交趾,说服士燮投降。」刘襄觉得点到为止就好,他并没有追究罪责的意思,属下积极求战,虽然目的不纯,可也不好明面上治罪。
好说不好听啊。
所以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你去跟士燮说,交趾刺史部改为交州,朕可任命他为交州牧,要是刺史赖恭,苍梧太守吴巨之辈不愿归顺,他应该知道怎么做。
还有,听说占城那边有种稻谷一年三熟,让他送到朝廷来。你给他带一句朕的原话,若是此事能成,许他与国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