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铁路时代
大乾的商人和后世天朝商人没有多少区别,其实徐伟是想让他们进入重工业行业的,毕竟这个才是工业发展的脊梁,提升整个文明的实力,只可惜习惯赚快钱的商贾很少投入这个行当当中。
他们还是更加喜欢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的纺织业,经济作物种植园,海运行业当中,这些年大乾发家的商贾大部分都是这三个行业当中的,稍微带点重工业的只有造船业了,但却还是木头风帆船,他们甚至连蒸汽机都不愿意使用。
而这些行业回报也的确高,普遍3年内就可以回本,其中海运更是可以在一年回本,甚至运气好直接可以翻几倍的赚钱,轻工业赚钱的速度太快了。
而大乾的重工业投资大,见效慢,收益低,自然没有几个商贾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当中。
当然重工业竞争压力低,收入稳定也是优点,但这些优点偏偏在这个财富快速扩张时期是看不出来的,毕竟一个新大陆就可以带来百亿的财富,谁愿意赚这点辛苦钱,大家有这个钱都愿意投入到海运这种见效快的行业当中的。
而铁路行业也算是一个重工业行业,他们愿意投资铁路,一是看到这个行业风险低(最起码他们是这样认为的,毕竟这个世界的人还没有见识到希望的先进金融技术!),属于旱涝保收的铁杆庄家,可以让他们的财富保值。
二就是铁路可以扩大他们的商业市场,毕竟这个时代说什么国际贸易都是虚的,全世界贸易加起来还不足大乾三成,对这些商贾而言,大乾才是最大的贸易市场!
而同时大乾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毕竟天下最厉害的商人都在这个市场当中,像他们中原的商贾就要和河北的商贾,大漠,西域,江南等地的商贾竞争,大家都在想办法包住自己的地盘,吞并对手的地盘。
而在这积累竞争当中,他们中原和西域的商贾是最先败下阵来的,大乾先进而又强大的耕作技术,让粮食的价格跌到了地板价,而偏偏中原可以富饶起来的主要因数就是土地肥沃,粮食众多,可以养更多的人口,在农业时代人多粮食多,财富自然就多了。
但现在这点却完全被改变了,现在各地都有充足的粮食了,粮食已经不是中原的优势了,反而是河北有先进的工业区,庞大的纺织产业链,江南这些年更加成为了大乾开发的中心,更有丝绸,茶叶,白糖,瓷器等赚钱的产业链。
现在中原比重工业,纺织业比不上河北,比种植园比不上江南,甚至新的棉布行业也比不过西凉,大乾虽然处于盛世当中,但他们中原的商贾却开始承受各地同行的压力,他们的产品开始侵吞自己的市场。
这让中原的商贾如何能忍,他们开始想办法改善自己的局面,蓦然发现铁路就成为了他们改善自己处境的利器了。中原地处大乾心腹,沟通四方就成为了他们的优势,航运优势成为了中原最重要的优点,他们的商品完全可以沿着铁路线贩卖到大乾各地去。
徐伟惦记商贾的资金,而商贾也想利用铁路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双方可谓是郎情妾意了,很快大乾的丞相府就规划了。新的铁路部门成立,铁路总公司也成立,大乾以原本的铁路为股本,大乾商贾新的资金为新增加股本,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铁路计划。
北海郡到广陵郡的铁路线,这条铁路被青州,徐州的商贾承包,他们将会在5年内完成这条铁路线。
而东郡到汝南郡的铁路线被兖州和豫州商贾承包,他们也会在5年内完成这条铁路,最后一条是魏郡到洛阳城的铁路,这条铁路被司隶的商贾承包,同时还有一条东海郡,洛阳城最后到长安的横向铁路。这四条铁路将会组成大乾在中原的铁路网路,联通整个中原。
这个规划完成,整个中原会有1.5万里以上的干线铁路,同时大乾各地的商贾也各自承包下他们本地联通各个郡的支线铁路,这些支线铁路预计将会有2万里,最后整个中原的铁路网络将会有3.5万里,预计全部工程花费3000万钱,预计150年内全部完成。
可以所这个计划有点超出了王国军的预计了,当年他觉得每年修建1500里的铁路已经很艰难了,但在得到了商贾支持之后,这个数字番了一倍多,以至于他也不得不修改钢铁厂建设的数量,以满足铁路对钢铁的需求!
这样庞大的计划让大乾的高层一阵兴奋,铁路在商业上的优势他们不在意,但修建铁路在军事上的优势太大了,任何地方只要修建了铁路,从大乾发出的命令就可以在10日内达到大乾的地盘上,而且即便是地方上造反,蓟都的上万精锐可以在半月内达到造反的地方镇压,对这些将军而言,这才是铁路最大的价值。
而对王国军而言铁路最重要的就可以带动地方上的发展,尤其是铁路本事就是一个大发展的机遇。
对商贾而言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铁路建设在哪里,他们的商品就可以快速流通站的地方,加强了他们在大乾的市场控制力,对这些商贾而言,与其花心思争夺海外市场,还不想办法扩大大乾的市场。
倒是唯一让王国军惊讶的地方是,河北和中原的商贾都在想办法修建铁路,只有江南的商贾虽然凑热闹了一阵,但真要他们花钱,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他们还是更想等着朝廷把铁路网修建到他们的地盘上!
王国军想了半天才明白,江南发展快的州郡都是在沿海或者长江一线,即便没有长江也有其他支流,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江南的水运网络根本不输给铁路,甚至比运输量铁路还比不上江南河道运输,对此时的江南而言,只是在速度上有优势而已,铁路有替代品自然就不需要这么着急了,他们有时间等其他各地的铁路建设好了,江南的开发更加深入了,他们再想办法建设铁路也是一样的!
(本章完)
他们还是更加喜欢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的纺织业,经济作物种植园,海运行业当中,这些年大乾发家的商贾大部分都是这三个行业当中的,稍微带点重工业的只有造船业了,但却还是木头风帆船,他们甚至连蒸汽机都不愿意使用。
而这些行业回报也的确高,普遍3年内就可以回本,其中海运更是可以在一年回本,甚至运气好直接可以翻几倍的赚钱,轻工业赚钱的速度太快了。
而大乾的重工业投资大,见效慢,收益低,自然没有几个商贾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当中。
当然重工业竞争压力低,收入稳定也是优点,但这些优点偏偏在这个财富快速扩张时期是看不出来的,毕竟一个新大陆就可以带来百亿的财富,谁愿意赚这点辛苦钱,大家有这个钱都愿意投入到海运这种见效快的行业当中的。
而铁路行业也算是一个重工业行业,他们愿意投资铁路,一是看到这个行业风险低(最起码他们是这样认为的,毕竟这个世界的人还没有见识到希望的先进金融技术!),属于旱涝保收的铁杆庄家,可以让他们的财富保值。
二就是铁路可以扩大他们的商业市场,毕竟这个时代说什么国际贸易都是虚的,全世界贸易加起来还不足大乾三成,对这些商贾而言,大乾才是最大的贸易市场!
而同时大乾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毕竟天下最厉害的商人都在这个市场当中,像他们中原的商贾就要和河北的商贾,大漠,西域,江南等地的商贾竞争,大家都在想办法包住自己的地盘,吞并对手的地盘。
而在这积累竞争当中,他们中原和西域的商贾是最先败下阵来的,大乾先进而又强大的耕作技术,让粮食的价格跌到了地板价,而偏偏中原可以富饶起来的主要因数就是土地肥沃,粮食众多,可以养更多的人口,在农业时代人多粮食多,财富自然就多了。
但现在这点却完全被改变了,现在各地都有充足的粮食了,粮食已经不是中原的优势了,反而是河北有先进的工业区,庞大的纺织产业链,江南这些年更加成为了大乾开发的中心,更有丝绸,茶叶,白糖,瓷器等赚钱的产业链。
现在中原比重工业,纺织业比不上河北,比种植园比不上江南,甚至新的棉布行业也比不过西凉,大乾虽然处于盛世当中,但他们中原的商贾却开始承受各地同行的压力,他们的产品开始侵吞自己的市场。
这让中原的商贾如何能忍,他们开始想办法改善自己的局面,蓦然发现铁路就成为了他们改善自己处境的利器了。中原地处大乾心腹,沟通四方就成为了他们的优势,航运优势成为了中原最重要的优点,他们的商品完全可以沿着铁路线贩卖到大乾各地去。
徐伟惦记商贾的资金,而商贾也想利用铁路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双方可谓是郎情妾意了,很快大乾的丞相府就规划了。新的铁路部门成立,铁路总公司也成立,大乾以原本的铁路为股本,大乾商贾新的资金为新增加股本,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铁路计划。
北海郡到广陵郡的铁路线,这条铁路被青州,徐州的商贾承包,他们将会在5年内完成这条铁路线。
而东郡到汝南郡的铁路线被兖州和豫州商贾承包,他们也会在5年内完成这条铁路,最后一条是魏郡到洛阳城的铁路,这条铁路被司隶的商贾承包,同时还有一条东海郡,洛阳城最后到长安的横向铁路。这四条铁路将会组成大乾在中原的铁路网路,联通整个中原。
这个规划完成,整个中原会有1.5万里以上的干线铁路,同时大乾各地的商贾也各自承包下他们本地联通各个郡的支线铁路,这些支线铁路预计将会有2万里,最后整个中原的铁路网络将会有3.5万里,预计全部工程花费3000万钱,预计150年内全部完成。
可以所这个计划有点超出了王国军的预计了,当年他觉得每年修建1500里的铁路已经很艰难了,但在得到了商贾支持之后,这个数字番了一倍多,以至于他也不得不修改钢铁厂建设的数量,以满足铁路对钢铁的需求!
这样庞大的计划让大乾的高层一阵兴奋,铁路在商业上的优势他们不在意,但修建铁路在军事上的优势太大了,任何地方只要修建了铁路,从大乾发出的命令就可以在10日内达到大乾的地盘上,而且即便是地方上造反,蓟都的上万精锐可以在半月内达到造反的地方镇压,对这些将军而言,这才是铁路最大的价值。
而对王国军而言铁路最重要的就可以带动地方上的发展,尤其是铁路本事就是一个大发展的机遇。
对商贾而言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铁路建设在哪里,他们的商品就可以快速流通站的地方,加强了他们在大乾的市场控制力,对这些商贾而言,与其花心思争夺海外市场,还不想办法扩大大乾的市场。
倒是唯一让王国军惊讶的地方是,河北和中原的商贾都在想办法修建铁路,只有江南的商贾虽然凑热闹了一阵,但真要他们花钱,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他们还是更想等着朝廷把铁路网修建到他们的地盘上!
王国军想了半天才明白,江南发展快的州郡都是在沿海或者长江一线,即便没有长江也有其他支流,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江南的水运网络根本不输给铁路,甚至比运输量铁路还比不上江南河道运输,对此时的江南而言,只是在速度上有优势而已,铁路有替代品自然就不需要这么着急了,他们有时间等其他各地的铁路建设好了,江南的开发更加深入了,他们再想办法建设铁路也是一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