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赵密谋
“娘,慢着点~”
太平宫外,朱秀搀扶吴友娣拄着拐杖缓慢行走。
今日风清气朗,李太后命人传话,召吴友娣宫里相见。
正好朱秀要去工部办事,便顺道先送老娘入宫。
自从吴友娣进宫领受诰命,接受李太后亲自册封,成了五品令人后,她也就成了这太平宫里的常客。
两位年岁相彷的妇人,早年间也有相似经历,又都笃信佛教,一见面就极为谈得来。
李太后虽说早已皈依佛事,断绝七情六欲,但时间久了,难免感受到孤独。
张规倒是亲近,但毕竟是奴仆身份。
吴友娣的到来让李太后在这深宫里感受到些许慰藉,二人以朋友身份相交,迅速由陌生变得熟悉,成了执手倾诉的老姐妹。
自从淮阳王府定亲宴后,吴友娣的身子骨奇迹般好转许多,精神劲头眼瞅着一日比一日好。
前些日冯青婵主动上门探视,也对吴友娣的病情转变感到惊讶。
思来想去,恐怕只能归结于朱秀定亲产生的冲喜效果。
不管朱秀信不信,自家老娘对此深信不疑。
“你的婚事定下,娘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病也好了一大半。”
吴友娣笑吟吟的,拄着拐杖句偻腰身,像个慈眉善目的富家老太太。
朱秀笑道:“娘的身子还得再好些,往后两年说不定得帮着儿子带娃娃。”
吴友娣高兴道:“娘这几日在太平宫礼佛,求的就是这事儿。你大哥家的亮娃子和大丫长大了,活蹦乱跳,不愁吃喝,又有你照看着,娘一百个放心。
等你和环儿成婚有了娃娃,头几年那才叫折腾人,你大嫂有时毛手毛脚,交给她带娘还真不放心。”
朱秀道:“可以雇请奶娘。”
吴友娣瞪了他一眼:“花钱请来的人,能有自家人放心?不管怎么着,娘还得再熬上几年,等你的娃娃长大再去见你爹。”
朱秀无奈道:“娘虔诚礼佛,能得菩萨保佑,长命百岁。”
吴友娣环顾四周殿宇宫舍,感慨道:“娘不过是个濠州定远县的普通农妇,熬过大半辈子苦日子,还能和失散十几年的小儿子重逢,临了一跃成了官宦人家,皇宫也来过,还跟太后娘娘面对面坐着说话,这辈子真是值了,没啥好遗憾的....”
朱秀搀扶老娘走进太平宫门甬道,狭长的门洞里光线昏暗,母子二人的身影拉斜,安静的门洞里回荡着说话声。
“娘千万保重身子,咱老朱家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不远处,一队内殿禁军走过,为首都头正是石守信。
“咦?那二人是谁?为何往太平宫而去?”石守信指着朱秀母子身影消失的方向问道。
有禁卫抱拳道:“是检校工部侍郎、火器监监正、定远县开国侯朱秀奉太后懿旨入宫,身旁之人是朱秀之母吴氏,受封五品令人,得到太后召见,时常入宫来谈论佛事。”
“又是此人....”石守信嫉妒地撇撇嘴,“还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他老娘也得了五品诰命。”
有禁卫羡慕地道:“朱侯爷命好,得到官家和皇子荣看重,年纪轻轻坐享高位,又成了符氏女婿。俺下辈子投胎,也要做个像朱侯爷一样的人物。”
“哈哈~”一众禁卫哄笑。
石守信挥挥手,笑骂道:“你小子还不如直接祈求菩萨保佑,下辈子投个世家高官的胎,一出生就做了衙内,一辈子享清福!走!~少他娘地在这聒噪!”
巡视一圈回到大庆门,石守信解下铁盔佩刀扔给手下,推门而入进了值房,赵匡胤正伏桉书写着什么,手边放了一册书。
石守信凑过去,拿起书翻看了下:“《江南情报概览》,什么玩意儿?”
赵匡胤头也不抬地笑道:“这是定远侯朱秀从江宁回来,编撰的一份有关江南各界情况汇总,官家命翰林院组织人手招录,派发天下各州府军镇,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人手一份,学习江南治政得失。”
顿了顿,赵匡胤自嘲道:“原本我是没有资格看的,不过家父看过后,直言此书价值连城,命我详细阅读,细细领会。”
石守信狐疑道:“果真有用?”
赵匡胤眼里划过些佩服:“此书囊括江南政、军、民、商、农各界情况,详细阐述南唐治政得失,概述江南风俗民情,通读此书,便能对当代江南有全面了解。
官家亲口说,朝廷施政,当以此书为借鉴。”
“厉害!”石守信瞪大眼,“赵大哥看完,也借俺瞅瞅。”
赵匡胤笑着点头,继续伏桉疾书。
看过这本《江南各界情报概览》,他脑中也萌生出许多新想法,关于如何治军、用兵、治民。
朱秀的许多思路给了他启迪,赵匡胤嘴上不说,心里是极为佩服的。
“对了赵大哥,近来朱秀隔三差五送老母入宫觐见太后,此事你可听说?”石守信往硬邦邦的木榻一躺,硌得后背疼。
“噢?”赵匡胤抬起头,“近来我忙于操练外殿直新军,宫里情况倒是没太关注。”
石守信半闭眼,懒洋洋道:“听说李太后和朱秀老母谈得来,时常派人请朱母入宫,两位老妇人喝茶谈论佛事,没事就在宫苑里走走逛逛,日子过得悠闲着呢~”
赵匡胤心里一咯噔,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朱秀突然和李太后走得近,让他心里生出些紧张。
两年多前,官家入宫,交接皇帝受命宝时的场面历历在目。
那枚传自石晋朝时的皇帝宝玺,代表的是皇权天授正统,乃是国家神器的象征。
赵匡胤清晰记得,那枚柘黄宝玺入手时的冰凉厚重感,宝玺之上的盘龙钮是如此精致威严....
赵匡胤心里勐地一紧,想起那日自己鬼迷心窍之下,竟然窥伺皇帝受命宝,还险些被人当场撞见。
一想到此事他就深感后怕,这是他迄今为止犯下的最严重错误。
赵匡胤知道,李太后和大太监张规肯定已经发觉此事,甚至能猜到觊觎皇帝宝玺之人就在当日值守的禁军当中。
可他们却没有向官家禀报此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声张,仿佛这件事不存在一样。
二弟赵匡义分析说,这是李太后不愿节外生枝,不想在政权交替之际再生变故。
两年多来,太平宫里一直没有传出相关消息,赵匡胤渐渐放下心来。
可对于他而言,此事终究是个隐患。
如今李太后和朱秀之母走得近,万一哪日说漏嘴,把此事说出被朱秀知道,他会不会请旨追查?
以朱秀的智慧,只怕会很快追查到自己身上。
窥伺皇权神器,无论是谁都是不可饶恕的重罪,一旦官家震怒,赵家覆灭只在眨眼之间。
现在已是广顺二年,大周根基稳固,人心安定,像赵家这些前朝留下的军功贵族家族影响力有限。
官家如果真要砍头杀人,不会再有太多顾忌。
毕竟赵家不是符氏、高氏那种获封王爵的显贵家族,在军中没有太大威望。
赵匡胤越想越感到坐立不安,收拾纸笔迅速起身走出值房,只扔下一句:“替我向张驸马告假一日....”
“诶诶~赵大哥有何要事?”石守信赶紧睁眼坐起身,赵匡胤却不做理会,匆匆而去。
~~~
回到府中,老父赵弘殷还在龙捷军中未归,赵匡胤没有到后宅拜见母亲杜氏,直接回自己居住的跨院,找妻子贺贞问明赵匡义所在,往隔壁另一座独院赶去。
推开房门,赵匡胤见到赵匡义正在对着铜镜更衣,一旁的衣架子上,还挂着好几套簇新锦袍。
“兄长今日下值倒是早得很!正好,我这里有几件新袍子,劳烦兄长参详参详,我穿哪件最好看。”赵匡义笑道。
闭拢房门,赵匡胤打量他一眼,环顾卧房,皱眉道:“你近来花费不少银钱采买衣物,还跑去找回鹘商人购买香料,究竟怎么回事?”
赵匡义抚弄刚戴好的硬翅幞头,紧了紧腰带,在屋中踱了两步,昂首道:“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弟我正值青春年少,当然要做个风流倜傥的美郎君。”
赵匡胤伸手在鼻子前扇了扇风,笑骂道:“屋中尽是脂粉香味,若是被父亲知道,定要好好打你一顿板子。”
赵匡义抛了个眼神:“你我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总不至于背弃手足之情将我出卖。”
赵匡胤大翻白眼,忍不住想往这小子后脑勺招呼。
“你上一次如此卖弄风骚,还是去年遇见高怀德家里那位年仅十二的小堂妹时。
说吧,这次又遇见哪家娘子,让你念念不忘了。”
赵匡胤往躺椅一靠,调笑道。
赵匡义“唰”地展开折扇,摇头晃脑道:“正所谓‘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此女容貌胜高氏女十倍,若是兄长见了,只怕也挪不开眼。”
赵匡胤嘲笑道:“去年高氏女和慕容延钊侄儿定亲时,你可是偷偷在房中痛哭流涕,当时你捶胸痛呼‘痛失珍宝,犹如断臂’。怎么才过了一年,高家娘子在你眼里就如此不堪了?”
赵匡义神色自若,笑道:“人终究要往前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高氏女眼拙看不上我,那是她没福分。
也幸亏高氏女没看上我,如今我才能和周娘子相遇。”
赵匡义俊脸流露光彩,整个人意气风发。
“究竟是哪家周娘子?”赵匡胤狐疑道。
赵匡义张嘴想说什么,眼珠转悠了下,摇晃折扇嘿嘿道:“等事情有些眉目,再透露给兄长不迟。”
赵匡胤撇撇嘴,对这自家兄弟的风流韵事不感兴趣。
“对了兄长,今日回来可是有事?”
赵匡义走到兰锜旁,取下摆放着的宝刀,“呛”地一声拔出,刀刃光寒照射在眼,当真是把好刀。
赵匡胤正色道:“今日我听石守信说,连日来朱秀送老母入宫见太后,朱秀之母和太后谈得来,二人时常在太平宫里谈论佛事。”
“噢?”赵匡义回头看他,英气的剑眉微挑:“兄长是担心朱秀和太平宫走得近,察觉到两年前皇帝受命宝之事?”
“不错!”赵匡胤懊悔苦笑,“此事怪我,那日不知怎地,竟然胆大包天,偷偷取出皇帝受命宝抚弄....唉~”
赵匡义回刀入鞘,拎着宝刀踱了几步,说道:“兄长是担心,李太后和张规会在不经意间把当年之事透露给朱秀?”
赵匡胤道:“此事已过两年,太平宫里一直没有动静。李太后和张规应该不想追究,可万一让朱秀知道,我担心他会禀报官家,一旦下旨追查,我赵家危矣!”
赵匡义也皱起眉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谁也不会怀疑朱秀的智慧和机敏,如果被他知道此事,他会怎么做谁也不知道。
房间里陷入安静,兄弟二人皆是沉着脸思索。
赵匡义看看手中宝刀,眼眸一寒,喃喃道:“为今之计,只有在事发前,让李太后和张规永远闭嘴!”
赵匡胤悚然大惊:“你的意思....”
他喉咙滑动了下,不敢说出口。
赵匡义冷冷道:“此事决不能拖延!趁着朱秀尚不清楚事情来龙去脉,想办法制造意外,让李太后和张规永远无法把事情说出口!”
赵匡胤惊怔万分,站起身道:“那可是一国太后....”
“前朝太后而已!”赵匡义不屑冷笑,“官家和她情分断绝,就算出了什么意外,官家也不会悲恸,更不会追究。我们手脚干净些,可保万无一失。”
赵匡胤浑身发寒冒冷汗,喃喃道:“且容我想想....”
赵匡义怂恿道:“为了赵家周全,这个险必须冒!兄长在内殿直多年,在宫里一定有相熟之人,你负责找人,我负责筹划,定能做得天衣无缝!”
赵匡胤负手踱步,好一阵子,才下定决心咬牙道:“宫里有几个太监可用!但具体怎么做,务必再三斟酌!”
赵匡义拍拍胸脯,笑道:“兄长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正说着,屋外响起韩令均的呼唤声:“赵二!赵二!快跟我走!”
赵匡义眼一亮,拎着宝刀兴冲冲出门。
“你去哪?”赵匡胤狐疑道。
赵匡义头也不回:“办件美事,兄长莫多问!”
“这小子....”赵匡胤摇摇头。
和赵匡义商量一番,他心里觉得踏实许多。
这个二弟年岁不大,却跟朱秀一样,是个多智近妖的奇异少年。
赵匡胤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都会找他商量对策。
太平宫外,朱秀搀扶吴友娣拄着拐杖缓慢行走。
今日风清气朗,李太后命人传话,召吴友娣宫里相见。
正好朱秀要去工部办事,便顺道先送老娘入宫。
自从吴友娣进宫领受诰命,接受李太后亲自册封,成了五品令人后,她也就成了这太平宫里的常客。
两位年岁相彷的妇人,早年间也有相似经历,又都笃信佛教,一见面就极为谈得来。
李太后虽说早已皈依佛事,断绝七情六欲,但时间久了,难免感受到孤独。
张规倒是亲近,但毕竟是奴仆身份。
吴友娣的到来让李太后在这深宫里感受到些许慰藉,二人以朋友身份相交,迅速由陌生变得熟悉,成了执手倾诉的老姐妹。
自从淮阳王府定亲宴后,吴友娣的身子骨奇迹般好转许多,精神劲头眼瞅着一日比一日好。
前些日冯青婵主动上门探视,也对吴友娣的病情转变感到惊讶。
思来想去,恐怕只能归结于朱秀定亲产生的冲喜效果。
不管朱秀信不信,自家老娘对此深信不疑。
“你的婚事定下,娘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病也好了一大半。”
吴友娣笑吟吟的,拄着拐杖句偻腰身,像个慈眉善目的富家老太太。
朱秀笑道:“娘的身子还得再好些,往后两年说不定得帮着儿子带娃娃。”
吴友娣高兴道:“娘这几日在太平宫礼佛,求的就是这事儿。你大哥家的亮娃子和大丫长大了,活蹦乱跳,不愁吃喝,又有你照看着,娘一百个放心。
等你和环儿成婚有了娃娃,头几年那才叫折腾人,你大嫂有时毛手毛脚,交给她带娘还真不放心。”
朱秀道:“可以雇请奶娘。”
吴友娣瞪了他一眼:“花钱请来的人,能有自家人放心?不管怎么着,娘还得再熬上几年,等你的娃娃长大再去见你爹。”
朱秀无奈道:“娘虔诚礼佛,能得菩萨保佑,长命百岁。”
吴友娣环顾四周殿宇宫舍,感慨道:“娘不过是个濠州定远县的普通农妇,熬过大半辈子苦日子,还能和失散十几年的小儿子重逢,临了一跃成了官宦人家,皇宫也来过,还跟太后娘娘面对面坐着说话,这辈子真是值了,没啥好遗憾的....”
朱秀搀扶老娘走进太平宫门甬道,狭长的门洞里光线昏暗,母子二人的身影拉斜,安静的门洞里回荡着说话声。
“娘千万保重身子,咱老朱家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不远处,一队内殿禁军走过,为首都头正是石守信。
“咦?那二人是谁?为何往太平宫而去?”石守信指着朱秀母子身影消失的方向问道。
有禁卫抱拳道:“是检校工部侍郎、火器监监正、定远县开国侯朱秀奉太后懿旨入宫,身旁之人是朱秀之母吴氏,受封五品令人,得到太后召见,时常入宫来谈论佛事。”
“又是此人....”石守信嫉妒地撇撇嘴,“还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他老娘也得了五品诰命。”
有禁卫羡慕地道:“朱侯爷命好,得到官家和皇子荣看重,年纪轻轻坐享高位,又成了符氏女婿。俺下辈子投胎,也要做个像朱侯爷一样的人物。”
“哈哈~”一众禁卫哄笑。
石守信挥挥手,笑骂道:“你小子还不如直接祈求菩萨保佑,下辈子投个世家高官的胎,一出生就做了衙内,一辈子享清福!走!~少他娘地在这聒噪!”
巡视一圈回到大庆门,石守信解下铁盔佩刀扔给手下,推门而入进了值房,赵匡胤正伏桉书写着什么,手边放了一册书。
石守信凑过去,拿起书翻看了下:“《江南情报概览》,什么玩意儿?”
赵匡胤头也不抬地笑道:“这是定远侯朱秀从江宁回来,编撰的一份有关江南各界情况汇总,官家命翰林院组织人手招录,派发天下各州府军镇,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人手一份,学习江南治政得失。”
顿了顿,赵匡胤自嘲道:“原本我是没有资格看的,不过家父看过后,直言此书价值连城,命我详细阅读,细细领会。”
石守信狐疑道:“果真有用?”
赵匡胤眼里划过些佩服:“此书囊括江南政、军、民、商、农各界情况,详细阐述南唐治政得失,概述江南风俗民情,通读此书,便能对当代江南有全面了解。
官家亲口说,朝廷施政,当以此书为借鉴。”
“厉害!”石守信瞪大眼,“赵大哥看完,也借俺瞅瞅。”
赵匡胤笑着点头,继续伏桉疾书。
看过这本《江南各界情报概览》,他脑中也萌生出许多新想法,关于如何治军、用兵、治民。
朱秀的许多思路给了他启迪,赵匡胤嘴上不说,心里是极为佩服的。
“对了赵大哥,近来朱秀隔三差五送老母入宫觐见太后,此事你可听说?”石守信往硬邦邦的木榻一躺,硌得后背疼。
“噢?”赵匡胤抬起头,“近来我忙于操练外殿直新军,宫里情况倒是没太关注。”
石守信半闭眼,懒洋洋道:“听说李太后和朱秀老母谈得来,时常派人请朱母入宫,两位老妇人喝茶谈论佛事,没事就在宫苑里走走逛逛,日子过得悠闲着呢~”
赵匡胤心里一咯噔,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朱秀突然和李太后走得近,让他心里生出些紧张。
两年多前,官家入宫,交接皇帝受命宝时的场面历历在目。
那枚传自石晋朝时的皇帝宝玺,代表的是皇权天授正统,乃是国家神器的象征。
赵匡胤清晰记得,那枚柘黄宝玺入手时的冰凉厚重感,宝玺之上的盘龙钮是如此精致威严....
赵匡胤心里勐地一紧,想起那日自己鬼迷心窍之下,竟然窥伺皇帝受命宝,还险些被人当场撞见。
一想到此事他就深感后怕,这是他迄今为止犯下的最严重错误。
赵匡胤知道,李太后和大太监张规肯定已经发觉此事,甚至能猜到觊觎皇帝宝玺之人就在当日值守的禁军当中。
可他们却没有向官家禀报此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声张,仿佛这件事不存在一样。
二弟赵匡义分析说,这是李太后不愿节外生枝,不想在政权交替之际再生变故。
两年多来,太平宫里一直没有传出相关消息,赵匡胤渐渐放下心来。
可对于他而言,此事终究是个隐患。
如今李太后和朱秀之母走得近,万一哪日说漏嘴,把此事说出被朱秀知道,他会不会请旨追查?
以朱秀的智慧,只怕会很快追查到自己身上。
窥伺皇权神器,无论是谁都是不可饶恕的重罪,一旦官家震怒,赵家覆灭只在眨眼之间。
现在已是广顺二年,大周根基稳固,人心安定,像赵家这些前朝留下的军功贵族家族影响力有限。
官家如果真要砍头杀人,不会再有太多顾忌。
毕竟赵家不是符氏、高氏那种获封王爵的显贵家族,在军中没有太大威望。
赵匡胤越想越感到坐立不安,收拾纸笔迅速起身走出值房,只扔下一句:“替我向张驸马告假一日....”
“诶诶~赵大哥有何要事?”石守信赶紧睁眼坐起身,赵匡胤却不做理会,匆匆而去。
~~~
回到府中,老父赵弘殷还在龙捷军中未归,赵匡胤没有到后宅拜见母亲杜氏,直接回自己居住的跨院,找妻子贺贞问明赵匡义所在,往隔壁另一座独院赶去。
推开房门,赵匡胤见到赵匡义正在对着铜镜更衣,一旁的衣架子上,还挂着好几套簇新锦袍。
“兄长今日下值倒是早得很!正好,我这里有几件新袍子,劳烦兄长参详参详,我穿哪件最好看。”赵匡义笑道。
闭拢房门,赵匡胤打量他一眼,环顾卧房,皱眉道:“你近来花费不少银钱采买衣物,还跑去找回鹘商人购买香料,究竟怎么回事?”
赵匡义抚弄刚戴好的硬翅幞头,紧了紧腰带,在屋中踱了两步,昂首道:“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弟我正值青春年少,当然要做个风流倜傥的美郎君。”
赵匡胤伸手在鼻子前扇了扇风,笑骂道:“屋中尽是脂粉香味,若是被父亲知道,定要好好打你一顿板子。”
赵匡义抛了个眼神:“你我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总不至于背弃手足之情将我出卖。”
赵匡胤大翻白眼,忍不住想往这小子后脑勺招呼。
“你上一次如此卖弄风骚,还是去年遇见高怀德家里那位年仅十二的小堂妹时。
说吧,这次又遇见哪家娘子,让你念念不忘了。”
赵匡胤往躺椅一靠,调笑道。
赵匡义“唰”地展开折扇,摇头晃脑道:“正所谓‘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此女容貌胜高氏女十倍,若是兄长见了,只怕也挪不开眼。”
赵匡胤嘲笑道:“去年高氏女和慕容延钊侄儿定亲时,你可是偷偷在房中痛哭流涕,当时你捶胸痛呼‘痛失珍宝,犹如断臂’。怎么才过了一年,高家娘子在你眼里就如此不堪了?”
赵匡义神色自若,笑道:“人终究要往前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高氏女眼拙看不上我,那是她没福分。
也幸亏高氏女没看上我,如今我才能和周娘子相遇。”
赵匡义俊脸流露光彩,整个人意气风发。
“究竟是哪家周娘子?”赵匡胤狐疑道。
赵匡义张嘴想说什么,眼珠转悠了下,摇晃折扇嘿嘿道:“等事情有些眉目,再透露给兄长不迟。”
赵匡胤撇撇嘴,对这自家兄弟的风流韵事不感兴趣。
“对了兄长,今日回来可是有事?”
赵匡义走到兰锜旁,取下摆放着的宝刀,“呛”地一声拔出,刀刃光寒照射在眼,当真是把好刀。
赵匡胤正色道:“今日我听石守信说,连日来朱秀送老母入宫见太后,朱秀之母和太后谈得来,二人时常在太平宫里谈论佛事。”
“噢?”赵匡义回头看他,英气的剑眉微挑:“兄长是担心朱秀和太平宫走得近,察觉到两年前皇帝受命宝之事?”
“不错!”赵匡胤懊悔苦笑,“此事怪我,那日不知怎地,竟然胆大包天,偷偷取出皇帝受命宝抚弄....唉~”
赵匡义回刀入鞘,拎着宝刀踱了几步,说道:“兄长是担心,李太后和张规会在不经意间把当年之事透露给朱秀?”
赵匡胤道:“此事已过两年,太平宫里一直没有动静。李太后和张规应该不想追究,可万一让朱秀知道,我担心他会禀报官家,一旦下旨追查,我赵家危矣!”
赵匡义也皱起眉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谁也不会怀疑朱秀的智慧和机敏,如果被他知道此事,他会怎么做谁也不知道。
房间里陷入安静,兄弟二人皆是沉着脸思索。
赵匡义看看手中宝刀,眼眸一寒,喃喃道:“为今之计,只有在事发前,让李太后和张规永远闭嘴!”
赵匡胤悚然大惊:“你的意思....”
他喉咙滑动了下,不敢说出口。
赵匡义冷冷道:“此事决不能拖延!趁着朱秀尚不清楚事情来龙去脉,想办法制造意外,让李太后和张规永远无法把事情说出口!”
赵匡胤惊怔万分,站起身道:“那可是一国太后....”
“前朝太后而已!”赵匡义不屑冷笑,“官家和她情分断绝,就算出了什么意外,官家也不会悲恸,更不会追究。我们手脚干净些,可保万无一失。”
赵匡胤浑身发寒冒冷汗,喃喃道:“且容我想想....”
赵匡义怂恿道:“为了赵家周全,这个险必须冒!兄长在内殿直多年,在宫里一定有相熟之人,你负责找人,我负责筹划,定能做得天衣无缝!”
赵匡胤负手踱步,好一阵子,才下定决心咬牙道:“宫里有几个太监可用!但具体怎么做,务必再三斟酌!”
赵匡义拍拍胸脯,笑道:“兄长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正说着,屋外响起韩令均的呼唤声:“赵二!赵二!快跟我走!”
赵匡义眼一亮,拎着宝刀兴冲冲出门。
“你去哪?”赵匡胤狐疑道。
赵匡义头也不回:“办件美事,兄长莫多问!”
“这小子....”赵匡胤摇摇头。
和赵匡义商量一番,他心里觉得踏实许多。
这个二弟年岁不大,却跟朱秀一样,是个多智近妖的奇异少年。
赵匡胤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都会找他商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