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援
五月二十八日,雁门关。
城头处的李靖着铠甲,披大氅,神情冷峻,目光如电,视线之内,远处黑压压一片突厥大军正在缓缓向后撤去。
近处的城下,尽是数不清的残肢血肉,土壤尽是紫黑一片,令人望而生畏,显然,这些时日,突厥勐攻雁门关不是做做样子的。
城头上一片沉默,李靖身后站着一行将校,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在突厥退兵之时,请李靖下令出关追击,但如今谁都没有开口。
五月二十六日,在崞县以南聚集兵力提心吊胆许久的李靖终于北上,当日抵达雁门关赴任代州总管,巡视关卡,对雁门主将苏定方颇多赞誉。
但五月二十七日,追击突厥的尔朱义琛、马三宝、阚棱无功而返,虽然与驻守岚州的唐军前后夹击,两次击败突厥。
但阿史那·社尔临危不乱,在临近楼烦关的时候返身设伏,千余突厥骑兵死中求活,大败唐兵,马三宝中箭伤退,尔朱义琛仅以身免,若不是阚棱即使赶到,险些全军覆没。
不过突厥也到了山穷水尽之际,弃马渡河,从楼烦关仓皇逃窜。
和李靖揣测的一样,第二日,五月二十八日,突厥没有再做任何的努力,径直向北撤兵。
但李靖没想到的是,从雁门关主将苏定方开始,绝大部分的将校异口同声,立即出兵,追击突厥,就连李靖的嫡亲侄儿李楷也一样。
经历了尔朱义琛、马三宝、阚棱不顾军令,执意追击一事后,李靖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但他没想到,那位年青的邯郸郡王在代地有着这么高的声望。
就连张公瑾也隐隐约约的提及,或能遣派偏师出关北上,减轻突厥对顾集镇的压力……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虽然牛斌被马三宝斩杀,但郭子恒逃出了关外,突厥北返途中肯定会路过顾集镇,难道指望颉利可汗放过李善?
李靖毕竟是初来乍到,还想着婉转一些,但没想到,连下面的士卒、府兵、青壮甚至民夫都骚动起来了。
到这种时候,李靖勃然大怒……不怒不行啊,这些家伙个个将那位邯郸郡王捧在手心,几乎就看不见面前的代州总管!
于是,李靖当机立断,严令不得出关……刚开始他还准备拿李善的心腹,自己历史上的嫡传弟子苏定方开刀,但没想到,苏定方虽然在政治上不敏感,却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性情稳重,并不冲动,只建议遣派斥候出关查探,再行顶多。
所以,言辞最为激烈的李楷倒了大霉,杖责四十,赶回代县。
拿自己嫡亲侄儿开刀,让所有人都暂时闭上了嘴巴,同时,李靖也顺利的掌控全军,苏定方从雁门主将回归本职,左武卫中郎将兼骑兵总管。
眼见突厥远去,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李靖转头四顾,颇多将校脸上有不忿之色……也是,在很多人看来,李善赴任代州年许,干了这么多大事,你李靖就是来捡桃子的,居然还见死不救。
但李靖也清楚的看到,有两个人神态自若,一个是张公瑾,另一个是苏定方。
李靖站在城头处,一直站在黄昏时分,站到斥候回报。
突厥大军北返,并没有离开朔州,而是重重围困顾集镇,斥候登高望远,只见骑兵漫无边际,铺天盖地。
同时向西的斥候回报,围困马邑的大军向北撤去……只怕也是去了顾集镇。
此次突厥几乎是倾巢而出,兵力约莫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虽然攻打雁门关死伤惨重,借道楼烦关的五千精锐十不存一,但对比起来,顾集镇就像在风浪中颠簸不已的小舢板,如何不让旁观者心惊肉跳。
夜深了,经历了半个月的战事,雁门关上下都陷入了寂静,但城头上依旧有守军在巡夜,突厥忽来忽去,飘忽不定的风格让唐军将校始终保持着警惕。
“拜见总管。”
“拜见总管。”
远眺塞外的李靖并没有回身,只轻声道:“听闻邯郸王于定方有大恩?”
“是。”苏定方简单的只说了一个字。
“某听闻西征吐谷浑,定方以数百骑进击,一日八战,神兵天降,对峙数千敌军,斩将夺旗,乃成大功。”李靖悠然道:“此次坚守雁门,调配兵力,守如磐石,可谓能攻善守。”
苏定方保持着沉默,身侧的张公瑾笑着说:“邯郸王慧眼,定方他日必为名将。”
“某下令不得出关追击,定方可有愤然?”李靖缓缓转身,“尽可道来。”
李靖名义上掌控代州军,但实际上……他心里很清楚,苏定方作为李善的心腹,执掌代州军长达半载,这种影响力不是那么容易消散的。
如今突厥在朔州盘桓不去,邯郸王李善被困于顾集镇,若是自己和苏定方不合,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最简单的办法是,斩杀苏定方,但这也是最蠢的办法,一个不好就要闹出兵变。
抵达代州不过数日,李靖已经深深感受到李善在代地的影响力有多大。
沉默良久后,苏定方躬身行礼,“突厥以骑兵称雄天下,游走不定,若贸然出关,突厥翻身一击,只怕难以解围,还至兵败塞外。”
“听武安兄提及,顾集镇寨堡极为坚固?”张公瑾补充道:“纵然颉利可汗大军勐攻,只怕一时也难以攻破……据说颉利可汗攻打顾集镇两日,毫无进展,才绕道南下?”
“所以,坐视突厥勐攻顾集镇方是上策。”苏定方的话不由自主的带出一丝忿忿,“突厥南下已有半月之久,马邑、顾集镇均未被攻破,突厥洗劫朔州村镇补给,粮草早已不足。”
张公瑾闭上了嘴,他当然清楚李靖怎么想,也知道苏定方的意思……如果突厥勐攻顾集镇不下,粮草耗尽,人心望去,这时候李靖才率大军进逼,胜率那就高的多了。
但突厥到底能不能攻下顾集镇,李善会不会被砍下头颅……这并不在李靖的考虑中,或者说并不是李靖首先要考虑的。
而身受李善大恩,被视作其心腹的苏定方,必然将李善的生死放在第一位。
顿了顿,苏定方再行一礼,“愿听总管军令。”
李靖神色一缓,却见苏定方毫不迟疑的转身离去。
十数万大军围攻顾集镇,苏定方很清楚,只靠自己,是难以援救的,而李靖也表明了态度……自己若是抗命,被调到崞县、代县那更是没办法,所以,自己必须留在雁门关。
苏定方一边走一边在想,可惜马宾王不在,不然可以请其代笔……嗯,不如赶去代县,李德谋虽然被杖责四十,但那是屁股受伤,手总没受伤吧。
苏定方再傻也知道,这时候,要影响李靖,只可能是朝中出力,而自己文笔不佳,要请人代笔,就必须找个信得过的。
虽然李善没有将事情透露出来,但苏定方心里有数,关于李善投入秦王麾下这件事,李楷应该影影绰绰猜到了点什么。
城头处的李靖着铠甲,披大氅,神情冷峻,目光如电,视线之内,远处黑压压一片突厥大军正在缓缓向后撤去。
近处的城下,尽是数不清的残肢血肉,土壤尽是紫黑一片,令人望而生畏,显然,这些时日,突厥勐攻雁门关不是做做样子的。
城头上一片沉默,李靖身后站着一行将校,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在突厥退兵之时,请李靖下令出关追击,但如今谁都没有开口。
五月二十六日,在崞县以南聚集兵力提心吊胆许久的李靖终于北上,当日抵达雁门关赴任代州总管,巡视关卡,对雁门主将苏定方颇多赞誉。
但五月二十七日,追击突厥的尔朱义琛、马三宝、阚棱无功而返,虽然与驻守岚州的唐军前后夹击,两次击败突厥。
但阿史那·社尔临危不乱,在临近楼烦关的时候返身设伏,千余突厥骑兵死中求活,大败唐兵,马三宝中箭伤退,尔朱义琛仅以身免,若不是阚棱即使赶到,险些全军覆没。
不过突厥也到了山穷水尽之际,弃马渡河,从楼烦关仓皇逃窜。
和李靖揣测的一样,第二日,五月二十八日,突厥没有再做任何的努力,径直向北撤兵。
但李靖没想到的是,从雁门关主将苏定方开始,绝大部分的将校异口同声,立即出兵,追击突厥,就连李靖的嫡亲侄儿李楷也一样。
经历了尔朱义琛、马三宝、阚棱不顾军令,执意追击一事后,李靖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但他没想到,那位年青的邯郸郡王在代地有着这么高的声望。
就连张公瑾也隐隐约约的提及,或能遣派偏师出关北上,减轻突厥对顾集镇的压力……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虽然牛斌被马三宝斩杀,但郭子恒逃出了关外,突厥北返途中肯定会路过顾集镇,难道指望颉利可汗放过李善?
李靖毕竟是初来乍到,还想着婉转一些,但没想到,连下面的士卒、府兵、青壮甚至民夫都骚动起来了。
到这种时候,李靖勃然大怒……不怒不行啊,这些家伙个个将那位邯郸郡王捧在手心,几乎就看不见面前的代州总管!
于是,李靖当机立断,严令不得出关……刚开始他还准备拿李善的心腹,自己历史上的嫡传弟子苏定方开刀,但没想到,苏定方虽然在政治上不敏感,却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性情稳重,并不冲动,只建议遣派斥候出关查探,再行顶多。
所以,言辞最为激烈的李楷倒了大霉,杖责四十,赶回代县。
拿自己嫡亲侄儿开刀,让所有人都暂时闭上了嘴巴,同时,李靖也顺利的掌控全军,苏定方从雁门主将回归本职,左武卫中郎将兼骑兵总管。
眼见突厥远去,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李靖转头四顾,颇多将校脸上有不忿之色……也是,在很多人看来,李善赴任代州年许,干了这么多大事,你李靖就是来捡桃子的,居然还见死不救。
但李靖也清楚的看到,有两个人神态自若,一个是张公瑾,另一个是苏定方。
李靖站在城头处,一直站在黄昏时分,站到斥候回报。
突厥大军北返,并没有离开朔州,而是重重围困顾集镇,斥候登高望远,只见骑兵漫无边际,铺天盖地。
同时向西的斥候回报,围困马邑的大军向北撤去……只怕也是去了顾集镇。
此次突厥几乎是倾巢而出,兵力约莫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虽然攻打雁门关死伤惨重,借道楼烦关的五千精锐十不存一,但对比起来,顾集镇就像在风浪中颠簸不已的小舢板,如何不让旁观者心惊肉跳。
夜深了,经历了半个月的战事,雁门关上下都陷入了寂静,但城头上依旧有守军在巡夜,突厥忽来忽去,飘忽不定的风格让唐军将校始终保持着警惕。
“拜见总管。”
“拜见总管。”
远眺塞外的李靖并没有回身,只轻声道:“听闻邯郸王于定方有大恩?”
“是。”苏定方简单的只说了一个字。
“某听闻西征吐谷浑,定方以数百骑进击,一日八战,神兵天降,对峙数千敌军,斩将夺旗,乃成大功。”李靖悠然道:“此次坚守雁门,调配兵力,守如磐石,可谓能攻善守。”
苏定方保持着沉默,身侧的张公瑾笑着说:“邯郸王慧眼,定方他日必为名将。”
“某下令不得出关追击,定方可有愤然?”李靖缓缓转身,“尽可道来。”
李靖名义上掌控代州军,但实际上……他心里很清楚,苏定方作为李善的心腹,执掌代州军长达半载,这种影响力不是那么容易消散的。
如今突厥在朔州盘桓不去,邯郸王李善被困于顾集镇,若是自己和苏定方不合,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最简单的办法是,斩杀苏定方,但这也是最蠢的办法,一个不好就要闹出兵变。
抵达代州不过数日,李靖已经深深感受到李善在代地的影响力有多大。
沉默良久后,苏定方躬身行礼,“突厥以骑兵称雄天下,游走不定,若贸然出关,突厥翻身一击,只怕难以解围,还至兵败塞外。”
“听武安兄提及,顾集镇寨堡极为坚固?”张公瑾补充道:“纵然颉利可汗大军勐攻,只怕一时也难以攻破……据说颉利可汗攻打顾集镇两日,毫无进展,才绕道南下?”
“所以,坐视突厥勐攻顾集镇方是上策。”苏定方的话不由自主的带出一丝忿忿,“突厥南下已有半月之久,马邑、顾集镇均未被攻破,突厥洗劫朔州村镇补给,粮草早已不足。”
张公瑾闭上了嘴,他当然清楚李靖怎么想,也知道苏定方的意思……如果突厥勐攻顾集镇不下,粮草耗尽,人心望去,这时候李靖才率大军进逼,胜率那就高的多了。
但突厥到底能不能攻下顾集镇,李善会不会被砍下头颅……这并不在李靖的考虑中,或者说并不是李靖首先要考虑的。
而身受李善大恩,被视作其心腹的苏定方,必然将李善的生死放在第一位。
顿了顿,苏定方再行一礼,“愿听总管军令。”
李靖神色一缓,却见苏定方毫不迟疑的转身离去。
十数万大军围攻顾集镇,苏定方很清楚,只靠自己,是难以援救的,而李靖也表明了态度……自己若是抗命,被调到崞县、代县那更是没办法,所以,自己必须留在雁门关。
苏定方一边走一边在想,可惜马宾王不在,不然可以请其代笔……嗯,不如赶去代县,李德谋虽然被杖责四十,但那是屁股受伤,手总没受伤吧。
苏定方再傻也知道,这时候,要影响李靖,只可能是朝中出力,而自己文笔不佳,要请人代笔,就必须找个信得过的。
虽然李善没有将事情透露出来,但苏定方心里有数,关于李善投入秦王麾下这件事,李楷应该影影绰绰猜到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