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 年轻气盛
“啊!”
高文,整个人高高跳跃起来,欢呼着、呐喊着、仰天长啸着,胸腔里激荡的汹涌澎湃毫无保留地全部释放。
胜利!
今年澳网决赛在印第安维尔斯的重演,结局依旧——
胜利,属于高文!
这也意味着,高文再次取得对阵世界第一的两连胜, 第二次实现双杀;并且将对阵记录扩大到四胜一负。
“啊啊啊!”
一种纯粹的喜悦和幸福,源源不断地井喷,仿佛能够听见烟花在耳膜之上绽放的声响。
因为胜利。
但也不仅仅因为胜利,还因为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充分将自己的所有状态和所有潜能全部调动起来,这样的比赛就是他喜欢网球喜欢比赛喜欢竞技的原因, 他能够感受到肾上腺素沸腾的滚烫。
也因为这场胜利为他赢得一张入场券,面对费德勒或者拉奥尼奇的机会,期待再次迎接挑战自我极限的机会, 真正地将现阶段自己的所有能力毫无保留地全部展现,勇敢直面瓶颈,期待着一场战斗。
全场,汹涌。
比赛结束,最终比分,“6:3”、“4:6”、“6:4”。
高文,挺进决赛。
显然,对于德约科维奇来说,这场失利的苦涩,超过任何一次,甚至比巴黎错失赛点的失利还要苦涩。
纽约,那是毫无准备、猝不及防, 而且德约科维奇自己的状态也平平。
巴黎,那是心态波动、一个意外, 显然德约科维奇依旧没有摆正位置。
伦敦, 于是就赢球了。
这些,不是为自己输球寻找借口,而是德约科维奇检讨自己, 他始终没有给予高文足够的正视和尊重。
因为高文冒头、崛起、蹿红的速度着实太快,缺少足够摸底时间也缺少足够沉淀时间,心态难免失衡。
德约科维奇必须承认,高文的出色,他需要以世界前十乃至世界前五的姿态对待,摆正自己的心态。
墨尔本,那场比赛双方都有机会,关键时刻还是看临场发挥,高文在最后阶段确实展现出年轻人的霸气和朝气,以更加出色更加沉稳更加强硬的姿态,完成壮举,尽管德约科维奇心不服但必须口服。
也就是说,前面四次交锋的胜负结果,比起苦涩来说,德约科维奇的其他情绪和情感占据了上风。
但是,来到印第安维尔斯,德约科维奇认为比赛不应该存在任何理由, 输球,就是输球。
当然, 澳网结束之后, 德约科维奇也在调整状态,从迪拜到印第安维尔斯,手感和状态还是需要进一步调整;不过,德约科维奇认为这不是理由,因为状态波动,这件事本身就是比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已经做好准备,从身体到心态的全面准备。
他已经全力以赴,全场贯彻执行所有战术。
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逃避,纯粹就是自己的发挥和表现遭遇压制,最后输掉比赛。
这样的失利,苦涩缓缓在舌尖蔓延开来。
看着球场对面高高跳跃起来挥拳庆祝胜利的高文,德约科维奇非常清楚也非常深刻地意识到一件事:
以前,他始终扮演挑战者的角色——严格来说,一直到现在,他依旧在挑战费德勒和纳达尔的位置。
尽管手握七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尽管长期占据世界第一宝座,尽管在对阵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时候已经势均力敌……
但是,在球迷心目中,费德勒和纳达尔依旧是当仁不让的两大巨星,依旧是笼罩在德约科维奇头顶上的两座大山。
德约科维奇需要不断挑战、不断冲击、不断颠覆,他需要不断证明自己,争取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这不公平,的确,这确实不公平,但德约科维奇并不认为“挑战者”的身份有什么不好,不丢人也不遗憾。
事实恰恰相反,这始终是德约科维奇继续前进继续突破的动力,他有目标也有渴望,当然,还有斗志。
这些年,男子网坛的挑战者一波接着一波,但他们始终没有能够真正撼动四巨头的位置,反而是成为构建四巨头时代的基石,这也使得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的目光,始终落在前面,追赶费德勒和纳达尔。
一直,到现在。
德约科维奇深深意识到,挑战者的追赶脚步已经靠近,自己不能再一心一意地追赶费德勒和纳达尔的脚步了。
字面意义上地。
年轻呀年轻!
曾几何时,德约科维奇也扮演着“年轻挑战者”的角色,朝气蓬勃、豪气云天,仿佛仅仅凭借着一腔热血就能够掀翻世界一般,注视着费德勒和纳达尔、瞄准着世界第一,一路拼搏一路狂奔,浑然忘我。
转眼之间,德约科维奇猛然意识到,自己“挑战者”的身份已经被剥夺,年轻一代以及更年轻一代已经崛起,并且注视着他、瞄准着他,发起全面冲击,男子职业网坛正在揭开全新一页,迎来不同气象。
前有狼,后有虎。
现在,德约科维奇也作为“四巨头”的一部分,成为新生代挑战者冲击的对象,心态和位置都需要做出调整。
时代的洪流,正在汹涌前行,隆隆声响已经环绕耳际。
真实感,前所未有地清晰,在胃部熊熊燃烧起来。
于是——
赛后握手,德约科维奇依旧展现自己的风度,真诚恭喜高文赢得胜利。
结束之后,德约科维奇快速收拾行李,没有任何停留,黯然神伤地匆匆离开球场,他需要一点时间。
一点冷静的时间,一点消化的时间,一点思考的时间。
从德约科维奇的背影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场比赛的意义,足以和墨尔本相提并论,甚至隐隐更胜一筹。
事情,确实需要迎来改变了。
对媒体来说,也同样如此。
尽管媒体的感受和德约科维奇稍稍不同,但这场比赛的意义,又再次将全新赛季的篇章推向更前一步:
一来,高文第二次双杀德约科维奇,达成四杀成就,这一壮举,在年轻一代身上,堪称破天荒的头一遭,强势表现轻而易举在年轻一代之中脱颖而出。
二来,伴随着高文闯入印第安维尔斯决赛,这也意味着,另外一场半决赛——
如果拉奥尼奇击败费德勒?
这就将是“90后”首次会师大师赛决赛,开启全新章节,青春风暴不再是字面意义的期许,而是2015赛季不容忽略的主旋律。
如果费德勒击败拉奥尼奇?
“四巨头VS挑战者”的话题就无需赘言了,更重要的是,继迪拜之后,高文又将再次挑战瑞士天王,没有人愿意错过。
(本章完)
高文,整个人高高跳跃起来,欢呼着、呐喊着、仰天长啸着,胸腔里激荡的汹涌澎湃毫无保留地全部释放。
胜利!
今年澳网决赛在印第安维尔斯的重演,结局依旧——
胜利,属于高文!
这也意味着,高文再次取得对阵世界第一的两连胜, 第二次实现双杀;并且将对阵记录扩大到四胜一负。
“啊啊啊!”
一种纯粹的喜悦和幸福,源源不断地井喷,仿佛能够听见烟花在耳膜之上绽放的声响。
因为胜利。
但也不仅仅因为胜利,还因为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充分将自己的所有状态和所有潜能全部调动起来,这样的比赛就是他喜欢网球喜欢比赛喜欢竞技的原因, 他能够感受到肾上腺素沸腾的滚烫。
也因为这场胜利为他赢得一张入场券,面对费德勒或者拉奥尼奇的机会,期待再次迎接挑战自我极限的机会, 真正地将现阶段自己的所有能力毫无保留地全部展现,勇敢直面瓶颈,期待着一场战斗。
全场,汹涌。
比赛结束,最终比分,“6:3”、“4:6”、“6:4”。
高文,挺进决赛。
显然,对于德约科维奇来说,这场失利的苦涩,超过任何一次,甚至比巴黎错失赛点的失利还要苦涩。
纽约,那是毫无准备、猝不及防, 而且德约科维奇自己的状态也平平。
巴黎,那是心态波动、一个意外, 显然德约科维奇依旧没有摆正位置。
伦敦, 于是就赢球了。
这些,不是为自己输球寻找借口,而是德约科维奇检讨自己, 他始终没有给予高文足够的正视和尊重。
因为高文冒头、崛起、蹿红的速度着实太快,缺少足够摸底时间也缺少足够沉淀时间,心态难免失衡。
德约科维奇必须承认,高文的出色,他需要以世界前十乃至世界前五的姿态对待,摆正自己的心态。
墨尔本,那场比赛双方都有机会,关键时刻还是看临场发挥,高文在最后阶段确实展现出年轻人的霸气和朝气,以更加出色更加沉稳更加强硬的姿态,完成壮举,尽管德约科维奇心不服但必须口服。
也就是说,前面四次交锋的胜负结果,比起苦涩来说,德约科维奇的其他情绪和情感占据了上风。
但是,来到印第安维尔斯,德约科维奇认为比赛不应该存在任何理由, 输球,就是输球。
当然, 澳网结束之后, 德约科维奇也在调整状态,从迪拜到印第安维尔斯,手感和状态还是需要进一步调整;不过,德约科维奇认为这不是理由,因为状态波动,这件事本身就是比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已经做好准备,从身体到心态的全面准备。
他已经全力以赴,全场贯彻执行所有战术。
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逃避,纯粹就是自己的发挥和表现遭遇压制,最后输掉比赛。
这样的失利,苦涩缓缓在舌尖蔓延开来。
看着球场对面高高跳跃起来挥拳庆祝胜利的高文,德约科维奇非常清楚也非常深刻地意识到一件事:
以前,他始终扮演挑战者的角色——严格来说,一直到现在,他依旧在挑战费德勒和纳达尔的位置。
尽管手握七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尽管长期占据世界第一宝座,尽管在对阵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时候已经势均力敌……
但是,在球迷心目中,费德勒和纳达尔依旧是当仁不让的两大巨星,依旧是笼罩在德约科维奇头顶上的两座大山。
德约科维奇需要不断挑战、不断冲击、不断颠覆,他需要不断证明自己,争取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这不公平,的确,这确实不公平,但德约科维奇并不认为“挑战者”的身份有什么不好,不丢人也不遗憾。
事实恰恰相反,这始终是德约科维奇继续前进继续突破的动力,他有目标也有渴望,当然,还有斗志。
这些年,男子网坛的挑战者一波接着一波,但他们始终没有能够真正撼动四巨头的位置,反而是成为构建四巨头时代的基石,这也使得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的目光,始终落在前面,追赶费德勒和纳达尔。
一直,到现在。
德约科维奇深深意识到,挑战者的追赶脚步已经靠近,自己不能再一心一意地追赶费德勒和纳达尔的脚步了。
字面意义上地。
年轻呀年轻!
曾几何时,德约科维奇也扮演着“年轻挑战者”的角色,朝气蓬勃、豪气云天,仿佛仅仅凭借着一腔热血就能够掀翻世界一般,注视着费德勒和纳达尔、瞄准着世界第一,一路拼搏一路狂奔,浑然忘我。
转眼之间,德约科维奇猛然意识到,自己“挑战者”的身份已经被剥夺,年轻一代以及更年轻一代已经崛起,并且注视着他、瞄准着他,发起全面冲击,男子职业网坛正在揭开全新一页,迎来不同气象。
前有狼,后有虎。
现在,德约科维奇也作为“四巨头”的一部分,成为新生代挑战者冲击的对象,心态和位置都需要做出调整。
时代的洪流,正在汹涌前行,隆隆声响已经环绕耳际。
真实感,前所未有地清晰,在胃部熊熊燃烧起来。
于是——
赛后握手,德约科维奇依旧展现自己的风度,真诚恭喜高文赢得胜利。
结束之后,德约科维奇快速收拾行李,没有任何停留,黯然神伤地匆匆离开球场,他需要一点时间。
一点冷静的时间,一点消化的时间,一点思考的时间。
从德约科维奇的背影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场比赛的意义,足以和墨尔本相提并论,甚至隐隐更胜一筹。
事情,确实需要迎来改变了。
对媒体来说,也同样如此。
尽管媒体的感受和德约科维奇稍稍不同,但这场比赛的意义,又再次将全新赛季的篇章推向更前一步:
一来,高文第二次双杀德约科维奇,达成四杀成就,这一壮举,在年轻一代身上,堪称破天荒的头一遭,强势表现轻而易举在年轻一代之中脱颖而出。
二来,伴随着高文闯入印第安维尔斯决赛,这也意味着,另外一场半决赛——
如果拉奥尼奇击败费德勒?
这就将是“90后”首次会师大师赛决赛,开启全新章节,青春风暴不再是字面意义的期许,而是2015赛季不容忽略的主旋律。
如果费德勒击败拉奥尼奇?
“四巨头VS挑战者”的话题就无需赘言了,更重要的是,继迪拜之后,高文又将再次挑战瑞士天王,没有人愿意错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