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四章 风多杂鼓声
这倒是在桓豁的意料之外,关中人竟然这么大方?
而这大方的背后,自然是关中给予了皇室和世家甜头,后两者便是不会帮着关中对付桓豁,也定然会选择袖手旁观了,尤其是现在是桓豁处于优势,皇室和世家说不定还真的会有点儿表示。
不过郗超在信上又补充了一句,世家和皇室之最终目的、最大敌人,还是关中都督府,所以这点儿小恩小惠显然还不足以、也不可能扭转他们的立场。
因此只要大司马府这边愿意让利的话,那么其实淮东的粮道还是可以谈的,江左世家和皇室比谁都愿意看到大司马能够粮草充足、和杜英斗一个你死我活。
尤其是现在桓温逢战必缺粮的魔咒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此其实皇室和世家对于桓温能不能拿下杜英,的确有点儿不看好。
至于如何让利,郗超没有说,桓豁却也能够猜测个七七八八,估计是要把历阳或者梁郡的一部分掌控权让出去。
历阳和建康府隔江相望,是朝廷南渡之后在兹念兹之地,朝廷最重视的便是历阳防务,且又有之前历阳苏峻作乱的前车之鉴,如今自然是十足的不愿意大司马府的力量盘踞在历阳。
又或者是姑孰······
不过不管是其中哪一个,至少现在桓豁稍稍宽心了,能够按照如今他的设想,按部就班的向前推进。
就在此时,外面骤然响起战鼓的声音。
整个中军大帐中都为之一静。
旋即众人纷纷奔出去。
“敌袭,敌袭!”凄厉的呼喊声夹杂在鼓声中,而桓豁向北侧看去,“何来敌袭?”
“这不只是咱们的鼓声!”有人回应。
桓豁细细听去,方才意识到,鼓声的确是从营寨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坡后传来的,而营寨中的鼓声显然是跟着那鼓声而起,一开始的时候大概擂鼓的士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前方哨探发现了敌情,急忙也跟着擂鼓,后来发现这鼓声不是自己人敲得,自然而然认为是敌人在发动进攻,因此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加快了速度。
“咚咚”的鼓声里甚至还能听到风的呼啸,风声中似乎还夹杂着阵阵马蹄声。
“关中骑兵?”桓豁也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他没有料到关中人竟然在此时选择对牢固的营寨发起进攻。
为什么,又凭什么?
远远地,小山上,真的有几个黑点在挪动,旋即旗帜舞动,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随之颤抖。
休息之中的淮西士卒惊慌的冲上营垒。
桓豁则觉得事情应该没有这么简单,除非是谢玄晕了头,否则现在进攻岂不是自讨苦吃?
他忙不迭的爬上望楼,只是往北一看,便一拍栏杆:
“谁让他们擂鼓的?!传令,全部停止擂鼓!”
望楼上的旗帜摇晃,鼓声次第平息,而营垒上攥紧了兵刃、紧张兮兮的淮西将士们,面面相觑。
从桓豁这个角度看过去,整个北方,哪里有关中骑兵的影子?
也就是山坡上那几个人而已。
旋即令旗再次变动,荆州骑兵出击,桓豁军中也就只有百余名骑兵,但是这些骑兵将信将疑的冲击山坡的时候,那几个黑影调转马头就跑。
登时,营寨里的淮西士卒们一阵无语,旋即在心中都忍不住大骂,到底是哪个混蛋,竟然这般大张旗鼓,明摆着对方就是疑兵劳师之计。
士卒们骂骂咧咧的声音,压盖住了鼓声的余韵,一时甚嚣尘上。
不过桓豁并没有阻止他们,甚至还对着几个想要行动的幕僚摆了摆手。
自从广陵城撤退之后,桓豁每一步都走的很扎实,而这意味着士卒们每天都需要重新修筑营垒、挖掘壕沟。
虽然每天走的距离不远,但是这也都是实打实的体力活啊,若不是桓豁每次都直接挽着袖子和将士们一起干,再加上关中骑兵的存在的确如同黑影一样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上,恐怕下面人早就已经怨声载道了。
长此以往,士卒们的疲敝自然是避免不了的。
而现在关中骑兵不去折腾桓豁的斥候了,又换着花样直接派小队人马潜伏到营寨眼皮子底下,开始直接折腾桓豁主力。
今日来一次,明日来一次,桓豁甚至还隐隐觉得,晚上可能也少不了。
这无疑将会让淮西士卒昼夜难眠、越来越疲惫。
而且这种类似于烽火戏诸侯的袭扰,久而久之,士卒们也会逐渐放松戒备,再难听从桓豁的严苛军令。
那个时候,恐怕才是谢玄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
幕僚们也都隐约意识到了个中危险,所以纷纷看向桓豁,有人已经忍不住建议道:
“若是一直如此,至少十日才能折返梁郡,再加上还需要收拢接应其余各部兵马,耗费半月以上,将士疲惫、物件辎重消耗诸多,还有可能冒着被关中骑兵偷袭之风险,且就算是抵达梁郡,也不得不尽快北上进攻南下的关中军队。
所以属下认为,还不如直接急行军前往梁郡,只不过大军行进之前,先派遣精锐分别抢占道路沿线高处,以为戒备,便是敌军真的来袭,也不见得就能够击溃我军。”
越是觉得自己目前所走的路充满风险和困难,越是觉得旁边的路会更加轻松,这种想当然的心态,人皆有之,只不过此时被关中骑兵一搅和,联想到未来可能永无宁日,所以这种心态就会被放大。
幕僚们都属于还知晓局势且理智的,尚且如此,士卒们的心中只怕会想的更深入一些,进而更加动摇军心。
所以有所改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
桓豁也没有想到自己方才还坚定信心要推行的策略,竟然这转眼功夫就被要推翻了,皱了皱眉:
“先行两日,再观其变。”
幕僚们对视一眼,也都知道再劝无益,纷纷拱手应诺。
————————-
桓豁犹豫不定、静观其变的这两日,自然也是让苻黄眉最煎熬的两日。
谢玄已经率军前往义阳,意图和南阳守军配合进攻沔水,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但北方的战报一封又一封,虽然在其中,杜英并没有表示事态紧急,并且还让苻黄眉着眼两淮、稳中求胜,但是根据这些公开传递的战报上的敌我位置变化,苻黄眉也能够看得出来,桓温大军主力,距离虎牢关已近在咫尺。
而这大方的背后,自然是关中给予了皇室和世家甜头,后两者便是不会帮着关中对付桓豁,也定然会选择袖手旁观了,尤其是现在是桓豁处于优势,皇室和世家说不定还真的会有点儿表示。
不过郗超在信上又补充了一句,世家和皇室之最终目的、最大敌人,还是关中都督府,所以这点儿小恩小惠显然还不足以、也不可能扭转他们的立场。
因此只要大司马府这边愿意让利的话,那么其实淮东的粮道还是可以谈的,江左世家和皇室比谁都愿意看到大司马能够粮草充足、和杜英斗一个你死我活。
尤其是现在桓温逢战必缺粮的魔咒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此其实皇室和世家对于桓温能不能拿下杜英,的确有点儿不看好。
至于如何让利,郗超没有说,桓豁却也能够猜测个七七八八,估计是要把历阳或者梁郡的一部分掌控权让出去。
历阳和建康府隔江相望,是朝廷南渡之后在兹念兹之地,朝廷最重视的便是历阳防务,且又有之前历阳苏峻作乱的前车之鉴,如今自然是十足的不愿意大司马府的力量盘踞在历阳。
又或者是姑孰······
不过不管是其中哪一个,至少现在桓豁稍稍宽心了,能够按照如今他的设想,按部就班的向前推进。
就在此时,外面骤然响起战鼓的声音。
整个中军大帐中都为之一静。
旋即众人纷纷奔出去。
“敌袭,敌袭!”凄厉的呼喊声夹杂在鼓声中,而桓豁向北侧看去,“何来敌袭?”
“这不只是咱们的鼓声!”有人回应。
桓豁细细听去,方才意识到,鼓声的确是从营寨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坡后传来的,而营寨中的鼓声显然是跟着那鼓声而起,一开始的时候大概擂鼓的士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前方哨探发现了敌情,急忙也跟着擂鼓,后来发现这鼓声不是自己人敲得,自然而然认为是敌人在发动进攻,因此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加快了速度。
“咚咚”的鼓声里甚至还能听到风的呼啸,风声中似乎还夹杂着阵阵马蹄声。
“关中骑兵?”桓豁也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他没有料到关中人竟然在此时选择对牢固的营寨发起进攻。
为什么,又凭什么?
远远地,小山上,真的有几个黑点在挪动,旋即旗帜舞动,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随之颤抖。
休息之中的淮西士卒惊慌的冲上营垒。
桓豁则觉得事情应该没有这么简单,除非是谢玄晕了头,否则现在进攻岂不是自讨苦吃?
他忙不迭的爬上望楼,只是往北一看,便一拍栏杆:
“谁让他们擂鼓的?!传令,全部停止擂鼓!”
望楼上的旗帜摇晃,鼓声次第平息,而营垒上攥紧了兵刃、紧张兮兮的淮西将士们,面面相觑。
从桓豁这个角度看过去,整个北方,哪里有关中骑兵的影子?
也就是山坡上那几个人而已。
旋即令旗再次变动,荆州骑兵出击,桓豁军中也就只有百余名骑兵,但是这些骑兵将信将疑的冲击山坡的时候,那几个黑影调转马头就跑。
登时,营寨里的淮西士卒们一阵无语,旋即在心中都忍不住大骂,到底是哪个混蛋,竟然这般大张旗鼓,明摆着对方就是疑兵劳师之计。
士卒们骂骂咧咧的声音,压盖住了鼓声的余韵,一时甚嚣尘上。
不过桓豁并没有阻止他们,甚至还对着几个想要行动的幕僚摆了摆手。
自从广陵城撤退之后,桓豁每一步都走的很扎实,而这意味着士卒们每天都需要重新修筑营垒、挖掘壕沟。
虽然每天走的距离不远,但是这也都是实打实的体力活啊,若不是桓豁每次都直接挽着袖子和将士们一起干,再加上关中骑兵的存在的确如同黑影一样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上,恐怕下面人早就已经怨声载道了。
长此以往,士卒们的疲敝自然是避免不了的。
而现在关中骑兵不去折腾桓豁的斥候了,又换着花样直接派小队人马潜伏到营寨眼皮子底下,开始直接折腾桓豁主力。
今日来一次,明日来一次,桓豁甚至还隐隐觉得,晚上可能也少不了。
这无疑将会让淮西士卒昼夜难眠、越来越疲惫。
而且这种类似于烽火戏诸侯的袭扰,久而久之,士卒们也会逐渐放松戒备,再难听从桓豁的严苛军令。
那个时候,恐怕才是谢玄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
幕僚们也都隐约意识到了个中危险,所以纷纷看向桓豁,有人已经忍不住建议道:
“若是一直如此,至少十日才能折返梁郡,再加上还需要收拢接应其余各部兵马,耗费半月以上,将士疲惫、物件辎重消耗诸多,还有可能冒着被关中骑兵偷袭之风险,且就算是抵达梁郡,也不得不尽快北上进攻南下的关中军队。
所以属下认为,还不如直接急行军前往梁郡,只不过大军行进之前,先派遣精锐分别抢占道路沿线高处,以为戒备,便是敌军真的来袭,也不见得就能够击溃我军。”
越是觉得自己目前所走的路充满风险和困难,越是觉得旁边的路会更加轻松,这种想当然的心态,人皆有之,只不过此时被关中骑兵一搅和,联想到未来可能永无宁日,所以这种心态就会被放大。
幕僚们都属于还知晓局势且理智的,尚且如此,士卒们的心中只怕会想的更深入一些,进而更加动摇军心。
所以有所改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
桓豁也没有想到自己方才还坚定信心要推行的策略,竟然这转眼功夫就被要推翻了,皱了皱眉:
“先行两日,再观其变。”
幕僚们对视一眼,也都知道再劝无益,纷纷拱手应诺。
————————-
桓豁犹豫不定、静观其变的这两日,自然也是让苻黄眉最煎熬的两日。
谢玄已经率军前往义阳,意图和南阳守军配合进攻沔水,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但北方的战报一封又一封,虽然在其中,杜英并没有表示事态紧急,并且还让苻黄眉着眼两淮、稳中求胜,但是根据这些公开传递的战报上的敌我位置变化,苻黄眉也能够看得出来,桓温大军主力,距离虎牢关已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