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没有眼力劲儿的于大爷
修长城?
朱见深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嗯,怕是几百年后,鲁迅先生肯定还会这么说,不过要加上一句,大明皇太子朱见深同志发明了水泥,外国用来大搞基建,中国却用他来修筑长城!
嗯,怕是原文应该这么写:
“伟大的长城!
这工程,虽在地图上也还有它的小像,凡是世界上稍有知识的人们,大概都知道的罢。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现在不过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
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还有那伟大的发明——水泥。三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
何时才不给长城添新砖呢?
尤其是水泥,这种伟大的发明本来就不该用于此。
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沉默了片刻之后,朱见深才试探的劝谏道:“这长城就不筑也罢吧,咱们外有辽东,大宁,开平和东胜,这长城修筑来何用,先不说花费的事情,单单驻防得多少的卫所兵力,有这些兵力,我们完全能够打得出去……”
景泰帝朱祁钰缓缓的转过身,正面看着朱见深缓缓的说道:“大明朝立国至今,能够打得出长城去的也只有太祖、太宗和宣宗,当然还有你,可是你不想想,仁宗皇帝,皇兄和朕,我们什么情况?”
“那以后的皇帝呢,能比得上太祖太宗皇帝几乎不会再有,就算是你,怕是也难再出一个。朕自小聪明不如皇兄,英武不如皇兄,决断权谋不如皇兄,可皇兄却也落得一个土木堡战败,北京城被围的下场!”
“朕欲修筑长城,为的不是一朝一代,而是我大明王朝的百世基业!”
“修好长城,朕便归政于太子,于皇宫别处修一殿院,退居养心,与皇兄一起颐养天年!”
这话让内阁的几位大臣乃至于旁边坐着的朱见深,还有于谦于大爷等人神情大变,不顾君臣之礼的盯着景泰帝朱祁钰。
然后又把眼光都投向朱见深,眼神中带着探究,还有几分质疑,尤其是吏部尚书、少保、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王文王千之,那赤裸裸的眼神就差一点直接指着朱见深的鼻子再问——说,你给陛下灌了啥迷魂药,是不是你威胁陛下了?
朱见深只能很无奈的表示了一个神情:╮(╯▽╰)╭。
雨果无瓜啊!
我特么也是懵逼呢。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大家排排坐,一人一个懵逼果!
朱见深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自己发言的时机,只能给于谦于大爷递了一个眼神,那意思是说,你上啊,你让我叔别这么搞,这么搞,大家都很难堪啊……
可是他的眼神于谦于大爷没看到,他王文王大爷却看到了。
老爷子一皱眉,上前缓缓的说道:“禀陛下,万里长城一直是我中原最重要的北防要塞,完全可以拒北方鞑子于关外。但是,近些年来,经久不修,已有多处毁损,所以很难御敌啊。正值太子大捷在前,鞑子不敢犯边在后,恰逢其会,正好可以修缮长城。臣讫皇上,下旨兵部、户部以及北疆各省,调集人力资金,重修万里长城!”
景泰帝朱祁钰看着王文王大爷的发言,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妥帖和自己心思,点点头的说道:“朕也在重新考虑这件事!那简斋觉得这修复长城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耗多少钱粮?”
王文王大爷有点傻眼的看向一旁的内阁首辅,曾经的老户部陈循陈阁老,毕竟他自己就没有接触过工部和户部,尤其是户部,这事是户部该管的啊……
内阁首辅陈循陈阁老这个时候不能装聋作哑的上前说道:“回禀陛下,大约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至于钱粮,臣大约的估算了一下,最少也需要五百万两……”
景泰帝朱祁钰听到这个话,倒是没有吃惊,只是想了想,缓缓的说道:“如果运用深哥儿他那个什么水泥呢?这个水泥于少保应该认识吧,觉得是否可是用于修筑才长城?”
于谦于大爷的眉头一皱,沉吟了一下,才缓缓的说道:“当然可以,水泥筑城都可以,修筑长城自然不在话下,只是陛下,有这个必要吗?”
这话一出,整个房间内的温度都下降了好多,犹如提前进入了初冬一般,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于大爷,你头是真的铁,这话有必要说的这么直吗?
你看人家才陈循陈阁老,十到二十年,最少五百万两白银,这不就是婉拒么?毕竟先不说景泰帝这身板能不能活十到二十年不说,单单这个最少五百万两白银的造价,在陈阁老看来就不是景泰帝能接受的。
你于谦于少保倒好,够爷们,够直接,你就没想过咱们景泰帝的面子?
人家可是拿着归政皇太子来换这个长城的修筑呢!
“陛下,长城固然是抵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有效手段,但也要看具体的环境,现如今长城,以臣此次出关来看,古北口、喜峰口一带,臣皆有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先不说兴工劳役,连累百姓,就单单说这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又要养几时,一年,两年,五年还是十年?”
“还有,俗语说的话,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天长日久,总有疏懈的时候。一旦一点被破,整条长城防线还有什么作用,只能白白消耗浪费大量的兵力!”
说到这里,于谦上前一抱拳,很是认真的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请听臣一言——”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元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北上,鞑虏诸路瓦解,皆莫敢当。而后太宗五征蒙古,当时岂有边患?”
“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宁,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现皇太子英武果决,聪明过人,日久定为明君,鞑虏边患岂有不解之理?”
“如此,劳民伤财,臣以为,修筑长城,可以止矣!”
说道这里,一时间激动不已的于谦于大爷竟然直接跪倒在景泰帝的面前,激动的说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臣请陛下下诏——”
“永不筑长城!”
朱见深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嗯,怕是几百年后,鲁迅先生肯定还会这么说,不过要加上一句,大明皇太子朱见深同志发明了水泥,外国用来大搞基建,中国却用他来修筑长城!
嗯,怕是原文应该这么写:
“伟大的长城!
这工程,虽在地图上也还有它的小像,凡是世界上稍有知识的人们,大概都知道的罢。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现在不过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
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还有那伟大的发明——水泥。三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
何时才不给长城添新砖呢?
尤其是水泥,这种伟大的发明本来就不该用于此。
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沉默了片刻之后,朱见深才试探的劝谏道:“这长城就不筑也罢吧,咱们外有辽东,大宁,开平和东胜,这长城修筑来何用,先不说花费的事情,单单驻防得多少的卫所兵力,有这些兵力,我们完全能够打得出去……”
景泰帝朱祁钰缓缓的转过身,正面看着朱见深缓缓的说道:“大明朝立国至今,能够打得出长城去的也只有太祖、太宗和宣宗,当然还有你,可是你不想想,仁宗皇帝,皇兄和朕,我们什么情况?”
“那以后的皇帝呢,能比得上太祖太宗皇帝几乎不会再有,就算是你,怕是也难再出一个。朕自小聪明不如皇兄,英武不如皇兄,决断权谋不如皇兄,可皇兄却也落得一个土木堡战败,北京城被围的下场!”
“朕欲修筑长城,为的不是一朝一代,而是我大明王朝的百世基业!”
“修好长城,朕便归政于太子,于皇宫别处修一殿院,退居养心,与皇兄一起颐养天年!”
这话让内阁的几位大臣乃至于旁边坐着的朱见深,还有于谦于大爷等人神情大变,不顾君臣之礼的盯着景泰帝朱祁钰。
然后又把眼光都投向朱见深,眼神中带着探究,还有几分质疑,尤其是吏部尚书、少保、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王文王千之,那赤裸裸的眼神就差一点直接指着朱见深的鼻子再问——说,你给陛下灌了啥迷魂药,是不是你威胁陛下了?
朱见深只能很无奈的表示了一个神情:╮(╯▽╰)╭。
雨果无瓜啊!
我特么也是懵逼呢。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大家排排坐,一人一个懵逼果!
朱见深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自己发言的时机,只能给于谦于大爷递了一个眼神,那意思是说,你上啊,你让我叔别这么搞,这么搞,大家都很难堪啊……
可是他的眼神于谦于大爷没看到,他王文王大爷却看到了。
老爷子一皱眉,上前缓缓的说道:“禀陛下,万里长城一直是我中原最重要的北防要塞,完全可以拒北方鞑子于关外。但是,近些年来,经久不修,已有多处毁损,所以很难御敌啊。正值太子大捷在前,鞑子不敢犯边在后,恰逢其会,正好可以修缮长城。臣讫皇上,下旨兵部、户部以及北疆各省,调集人力资金,重修万里长城!”
景泰帝朱祁钰看着王文王大爷的发言,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妥帖和自己心思,点点头的说道:“朕也在重新考虑这件事!那简斋觉得这修复长城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耗多少钱粮?”
王文王大爷有点傻眼的看向一旁的内阁首辅,曾经的老户部陈循陈阁老,毕竟他自己就没有接触过工部和户部,尤其是户部,这事是户部该管的啊……
内阁首辅陈循陈阁老这个时候不能装聋作哑的上前说道:“回禀陛下,大约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至于钱粮,臣大约的估算了一下,最少也需要五百万两……”
景泰帝朱祁钰听到这个话,倒是没有吃惊,只是想了想,缓缓的说道:“如果运用深哥儿他那个什么水泥呢?这个水泥于少保应该认识吧,觉得是否可是用于修筑才长城?”
于谦于大爷的眉头一皱,沉吟了一下,才缓缓的说道:“当然可以,水泥筑城都可以,修筑长城自然不在话下,只是陛下,有这个必要吗?”
这话一出,整个房间内的温度都下降了好多,犹如提前进入了初冬一般,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于大爷,你头是真的铁,这话有必要说的这么直吗?
你看人家才陈循陈阁老,十到二十年,最少五百万两白银,这不就是婉拒么?毕竟先不说景泰帝这身板能不能活十到二十年不说,单单这个最少五百万两白银的造价,在陈阁老看来就不是景泰帝能接受的。
你于谦于少保倒好,够爷们,够直接,你就没想过咱们景泰帝的面子?
人家可是拿着归政皇太子来换这个长城的修筑呢!
“陛下,长城固然是抵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有效手段,但也要看具体的环境,现如今长城,以臣此次出关来看,古北口、喜峰口一带,臣皆有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先不说兴工劳役,连累百姓,就单单说这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又要养几时,一年,两年,五年还是十年?”
“还有,俗语说的话,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天长日久,总有疏懈的时候。一旦一点被破,整条长城防线还有什么作用,只能白白消耗浪费大量的兵力!”
说到这里,于谦上前一抱拳,很是认真的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请听臣一言——”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元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北上,鞑虏诸路瓦解,皆莫敢当。而后太宗五征蒙古,当时岂有边患?”
“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宁,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现皇太子英武果决,聪明过人,日久定为明君,鞑虏边患岂有不解之理?”
“如此,劳民伤财,臣以为,修筑长城,可以止矣!”
说道这里,一时间激动不已的于谦于大爷竟然直接跪倒在景泰帝的面前,激动的说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臣请陛下下诏——”
“永不筑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