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运河总督投降
没有了初开战的那种快速推进,整个明军前线都有一种焦虑。
高级军官都知道,在这么拖延下去,闪击战可能真的就要打成阵地战攻坚战了。
大明这些年研究了这么多战术,算是把自己玩的明白了,但是对敌人的估计好像并不是那么的准确。
敌人比预想的要弱,无论是组织能力,战斗能力和后勤保障等等全都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早知道这样还搞啥战术,直接一路平推就是了,平推到小亚细亚半岛地区,在采用由海包陆的战术,先拿下沿海在一路敲乌龟壳,半岛那些山地慢慢来就是了。
武术上有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说法,大明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大明确实已经是一支相当专业且精锐的军队了,怎奈这奥斯曼军队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你预计他一天最少能走五十里,结果他一天只走了十里,顺便还抢了几个村镇。
自己人抢劫自己国家境内可还行?
这个事情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也不是奥斯曼帝国独有的现象,当年大明崇祯年间这种**兵匪也是屡见不鲜的。
就算是历朝历代的时候,这种败兵抢自己人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流寇抢一波,官兵抢一波,败兵再抢一波到地方官在威逼利诱收税,好了,新的流寇又出现了。
感觉现在的奥斯曼帝国也就是比当初崇祯年的明军武器强一点其他都一样的军队而已。
打起来感觉就像是虐菜一样,那是毫无压力。
甚至有一個小城直接就被当地的铁路工人给拿下了,他们竟然连这些民兵都打不过。
敌人比预计的要晚,黄得功不得不把已经准好的军队再撒出去,先占领两个流域的其他城市再说吧。
毕竟占领后勤要地粮食出产之地是总参交代的。
正所谓智将务食于敌,占据这些产粮区可以极大的缓解大明的后勤压力,同时给地方造成后勤压力。
当奥斯曼人丢掉了尼罗河三角洲,丢掉了两河流域,再加上里海沿岸的阿塞拜疆地区,那么他就只能依靠多瑙河地区来供应自己的粮食了。
要是沙俄人在打到多瑙河,那奥斯曼帝国就算有神将现世,那也是回天乏术。
占领更多的城镇,也让靖安军的招募加快了很多,大明的原则是只要愿意参加靖安军的只要身体没有残疾没有重大疾病的都可以。
武器不够的时候先训练军姿,先用木棍代替一下武器,衣服不够的时候先穿着自己的衣服训练。
大明后勤正在往这边运着。
后勤部总共储备了十万人的靖安军物资,规划的是足够前三个月使用,至于三个月之后,新的物资也都制造出来了,完全不耽误前线使用。
不过现在看来,靖安军的招募比起预想的要快的多,黄得功有把握在二月底前完成十万人的招募甚至还有超过。
第一批后勤运上来的一万人份已经发放完了,靖安军也开始参与对铁路线安全的巡视工作。
虽然黄得功已经觉得很快了,但是李信和杨嗣昌那边还嫌他慢呢。
波斯湾战区在这一战的定位是侧翼战场,因为铁路线只到巴格达,所以波斯湾还不足以完成对地中海战场的补充。
等打到东南多罗托斯山脉之后这边就不再向前进攻转而进行维稳工作,确保大明在整个西亚地区的占领区的治安。
这也是黄得功为啥要在巴格达打一个大仗的原因之一,剩下的仗都是从苏伊士那边管理里,他这边后面就剩下协助了。
要是这一大片都是击败几千上万人的队伍,那上报的时候也不好看啊。
这一次的闪电战关键核心还是苏伊士运河,只要拿下运河,下一步整个奥斯曼地中海北岸的小亚细亚半岛都将被纳入攻击范围,伊斯坦布尔就在眼前。
至于波斯湾这边就是让黄得功敞开了跑他也跑不到伊斯坦布尔城下,路上的交通线岂是那么容易打通的。
大明整个战场都在准备之中,奥斯曼帝国高层又清净了几天,至少没有那么多坏消息传来了。
整个奥斯曼帝国的视线都集中在苏伊士运河上,中段突破第三天开始大明海军巡洋舰后撤,帝国号再次顶上来炮击。
原本李信以为又是一次平常的射击,可突然自己大营里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李信看着对面站在那一副不卑不亢的奥斯曼人:“你说你代表运河总督投降,我怎么能信你?”
那人从怀里摸出一份地图:“我们总督大人特意让我带来堡垒炮位和隧道布防图献给总兵大人,以表示诚意。”
李信眼睛一亮,接过地图,如果这一张图是真的,那大明就很容易找到那些隐蔽的炮位还有那些隧道的出入口和暗堡的位置。
李信敲着桌子:“那你们总督的要求是什么?”
那人直接开口:“第一,我家总督要求大明必须给予他公民身份,保正他的安全。
第二,我家大人要一份大明京城的房产,房屋要三进以上。
第三,大明支付我家总督两百万两银子的安置费用。
第四,给予投降人员不低于一百两每人的遣散费,对他们的去向不得阻拦。”
李信眉头微微皱起,这些条件好像除了第四条其他的都不是他能做主的。
不过这个时候,时间就是一切,对方要是能带着最后这一段直接投降,那么大明不仅节省了几天的时间,甚至对方的海军连增援都来不及,大明能顺利的占领运河地中海出海口。
一旦大明的舰队进入地中海,那战场就彻底稳了。
李信击掌说道:“既然你们拿出布防图作为诚意,我也不给你们玩虚的,这四条我们都可以答应。
你回去告诉你们总督,他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那人躬身行礼:“那么我们就约定于明天一早正式受降,感谢李总兵的慷慨。”
对于欧罗巴这边来说,他们的士卒没有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习惯,当伤亡到一定阶段之后,或者认为已经没有可能胜利投降获得体面的待遇是在正常不过的操作。
只是李信没有想到只是巡洋舰轰击了一天半的时间对方就这么投降了?这要是初段和中段也这么懂事那不就早就解决问题了?
无弹窗()
高级军官都知道,在这么拖延下去,闪击战可能真的就要打成阵地战攻坚战了。
大明这些年研究了这么多战术,算是把自己玩的明白了,但是对敌人的估计好像并不是那么的准确。
敌人比预想的要弱,无论是组织能力,战斗能力和后勤保障等等全都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早知道这样还搞啥战术,直接一路平推就是了,平推到小亚细亚半岛地区,在采用由海包陆的战术,先拿下沿海在一路敲乌龟壳,半岛那些山地慢慢来就是了。
武术上有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说法,大明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大明确实已经是一支相当专业且精锐的军队了,怎奈这奥斯曼军队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你预计他一天最少能走五十里,结果他一天只走了十里,顺便还抢了几个村镇。
自己人抢劫自己国家境内可还行?
这个事情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也不是奥斯曼帝国独有的现象,当年大明崇祯年间这种**兵匪也是屡见不鲜的。
就算是历朝历代的时候,这种败兵抢自己人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流寇抢一波,官兵抢一波,败兵再抢一波到地方官在威逼利诱收税,好了,新的流寇又出现了。
感觉现在的奥斯曼帝国也就是比当初崇祯年的明军武器强一点其他都一样的军队而已。
打起来感觉就像是虐菜一样,那是毫无压力。
甚至有一個小城直接就被当地的铁路工人给拿下了,他们竟然连这些民兵都打不过。
敌人比预计的要晚,黄得功不得不把已经准好的军队再撒出去,先占领两个流域的其他城市再说吧。
毕竟占领后勤要地粮食出产之地是总参交代的。
正所谓智将务食于敌,占据这些产粮区可以极大的缓解大明的后勤压力,同时给地方造成后勤压力。
当奥斯曼人丢掉了尼罗河三角洲,丢掉了两河流域,再加上里海沿岸的阿塞拜疆地区,那么他就只能依靠多瑙河地区来供应自己的粮食了。
要是沙俄人在打到多瑙河,那奥斯曼帝国就算有神将现世,那也是回天乏术。
占领更多的城镇,也让靖安军的招募加快了很多,大明的原则是只要愿意参加靖安军的只要身体没有残疾没有重大疾病的都可以。
武器不够的时候先训练军姿,先用木棍代替一下武器,衣服不够的时候先穿着自己的衣服训练。
大明后勤正在往这边运着。
后勤部总共储备了十万人的靖安军物资,规划的是足够前三个月使用,至于三个月之后,新的物资也都制造出来了,完全不耽误前线使用。
不过现在看来,靖安军的招募比起预想的要快的多,黄得功有把握在二月底前完成十万人的招募甚至还有超过。
第一批后勤运上来的一万人份已经发放完了,靖安军也开始参与对铁路线安全的巡视工作。
虽然黄得功已经觉得很快了,但是李信和杨嗣昌那边还嫌他慢呢。
波斯湾战区在这一战的定位是侧翼战场,因为铁路线只到巴格达,所以波斯湾还不足以完成对地中海战场的补充。
等打到东南多罗托斯山脉之后这边就不再向前进攻转而进行维稳工作,确保大明在整个西亚地区的占领区的治安。
这也是黄得功为啥要在巴格达打一个大仗的原因之一,剩下的仗都是从苏伊士那边管理里,他这边后面就剩下协助了。
要是这一大片都是击败几千上万人的队伍,那上报的时候也不好看啊。
这一次的闪电战关键核心还是苏伊士运河,只要拿下运河,下一步整个奥斯曼地中海北岸的小亚细亚半岛都将被纳入攻击范围,伊斯坦布尔就在眼前。
至于波斯湾这边就是让黄得功敞开了跑他也跑不到伊斯坦布尔城下,路上的交通线岂是那么容易打通的。
大明整个战场都在准备之中,奥斯曼帝国高层又清净了几天,至少没有那么多坏消息传来了。
整个奥斯曼帝国的视线都集中在苏伊士运河上,中段突破第三天开始大明海军巡洋舰后撤,帝国号再次顶上来炮击。
原本李信以为又是一次平常的射击,可突然自己大营里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李信看着对面站在那一副不卑不亢的奥斯曼人:“你说你代表运河总督投降,我怎么能信你?”
那人从怀里摸出一份地图:“我们总督大人特意让我带来堡垒炮位和隧道布防图献给总兵大人,以表示诚意。”
李信眼睛一亮,接过地图,如果这一张图是真的,那大明就很容易找到那些隐蔽的炮位还有那些隧道的出入口和暗堡的位置。
李信敲着桌子:“那你们总督的要求是什么?”
那人直接开口:“第一,我家总督要求大明必须给予他公民身份,保正他的安全。
第二,我家大人要一份大明京城的房产,房屋要三进以上。
第三,大明支付我家总督两百万两银子的安置费用。
第四,给予投降人员不低于一百两每人的遣散费,对他们的去向不得阻拦。”
李信眉头微微皱起,这些条件好像除了第四条其他的都不是他能做主的。
不过这个时候,时间就是一切,对方要是能带着最后这一段直接投降,那么大明不仅节省了几天的时间,甚至对方的海军连增援都来不及,大明能顺利的占领运河地中海出海口。
一旦大明的舰队进入地中海,那战场就彻底稳了。
李信击掌说道:“既然你们拿出布防图作为诚意,我也不给你们玩虚的,这四条我们都可以答应。
你回去告诉你们总督,他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那人躬身行礼:“那么我们就约定于明天一早正式受降,感谢李总兵的慷慨。”
对于欧罗巴这边来说,他们的士卒没有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习惯,当伤亡到一定阶段之后,或者认为已经没有可能胜利投降获得体面的待遇是在正常不过的操作。
只是李信没有想到只是巡洋舰轰击了一天半的时间对方就这么投降了?这要是初段和中段也这么懂事那不就早就解决问题了?
无弹窗()